中耳炎感冒了怎么办 避免密集人群
中耳炎感冒了怎么办 避免密集人群
感冒了患中耳炎的患者要尽量避免去一些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鼻咽部的健康,达到防止中耳炎恶化的目的。
鼻炎感冒 中耳炎
感冒鼻塞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形成。继发感染后就会形成化脓性中耳炎而引起鼓膜穿孔流脓。
这种情况要注意鼻炎、中耳炎等疾病造成的可能,应该属于病毒性感冒并发形成的可能。这种情况也要注意是否存在其他异常表现的可能,如发热等。
除需要积极进行中耳炎的消炎治疗外,还需要积极缓解存在的鼻炎引起的鼻塞症状。改善中耳内外气压平衡。鼻炎可使用鼻炎康片或通窍鼻炎片进行治疗。中耳炎可使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配合使用新霉素滴耳液及氧氟沙星胶囊消炎治疗。 这种情况首先就是稳定情绪,适当的多休息,不要吸烟疾被动吸烟,雾化吸入治疗也是可以的,口服牛黄上清丸、头孢泊污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必要时到正规医院的内科进行诊治,祝患者早日康复。
中耳炎为什么反复发作 致病菌没有根治
导致中耳炎感染的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当这些致病菌到达中而不后会释放内毒素引发中耳粘膜水肿、分泌增加、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
但很多患者在中耳炎感染期间只使用了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但并没有根除病菌,从而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耳朵中耳炎的原因
1,感冒会引起中耳炎、感冒之后鼻子和喉咙处的炎症会蔓延到咽鼓管,咽鼓管就开始出现充血,肿胀之类的症状,最终致病菌就会侵入中耳,导致我们患上中耳炎。比较常见的致病菌就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
2,擤鼻涕不正确也会导致患上中耳炎。有些人很习惯用两手指捏着鼻子两边,然后用力把鼻涕行出来,其实这种方法不能完全地把鼻涕擤出来,而且还很危险,鼻涕里面有很多的细菌和病毒,如果两侧鼻孔被捏住,就会使鼻涕向鼻子后孔挤出来,到达咽鼓管引发患上中耳炎。
3,游泳也会导致患上中耳炎。游泳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避免水进入咽喉里面,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就会引发患上中耳炎。
4,哺乳会导致孩子患上中耳炎。如果孩子仰卧吃奶,孩子的咽鼓管比较平,官腔短,奶就会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发中耳炎。
5,大声地用耳机来听音乐也会导致话说你中耳炎。如果你喜欢听摇滚乐,而是是比较长时间地听,就会导致患上慢性中耳炎,对于耳朵的组织性造成很大的伤害,严重会导致听力下降或者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患上中耳炎。
患中耳炎的原因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儿童感冒常会并发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受损的常见原因。中耳炎可发生在一侧耳朵,亦可同时发生在两侧耳朵。儿童中耳受到感染的原因有可能是:
1、集体生活增加感染机会: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日常要多提醒孩子自己注意卫生,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2、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容易感染细菌: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多带孩子到郊外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3、感冒:小儿的中耳炎与感冒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一般感冒刚开始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细菌容易趁虚而入,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常见的细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在耳朵与咽部之间有一条斜行的管道,医学上称咽鼓管,宝宝的咽鼓管与成人是不同的,他具有短、平、宽的特点,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几乎呈水平位,这样鼻咽部的液状物更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当然感冒后发生的细菌感染也就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
1、患上中耳炎的人会有发热、耳鸣、听力下降、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中耳炎常发生在感冒之后,一般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候头位变动可感觉到听力改善。
2、如果是急性中耳炎的话,可以用抗生素和皮质固醇激素等促进黏膜水肿消退,以预防鼓室内积液机化粘连。另外如果孩子中耳炎感到疼痛的话,可以用热敷缓解疼痛,用热水袋装好热水,放在孩子疼痛部位的一侧。
3、游泳时,水很容易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最好要采取措施来避免将水咽入口中。在帮孩子洗澡洗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孩子的耳朵,如果不慎进入应该帮孩子擦拭干净,要时刻保持孩子的耳朵干燥。
染中耳炎 因机舱压力致耳膜破裂
医生解释,外耳与中耳之间即隔着耳膜,耳咽管则是连结中耳腔与鼻腔最后方,让彼此相通。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旦感冒,较易引发中耳炎,主因是此类患者的耳咽管功能原就较差,鼻涕易累积在中耳腔,形成中耳炎。
3个月内避免碰水
医生指,若中耳炎患者搭飞机,起降时机舱压力急遽变化,耳咽管无法发挥平衡压力变化的功能,中耳腔将承受过大压力,累积的鼻涕、脓等液体,恐因此冲向耳膜,导致耳膜破裂、影响听力。该名女子除用药治疗感冒、中耳炎,耳膜破裂须静待3个月内自行愈合,期间耳朵应尽量避免碰水,以免细菌感染。
嚼口香糖减闷胀感
台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江裕群提醒,曾接获感冒、中耳炎患者,在飞机起降时感到耳闷胀,因此用手捏住鼻子、嘴巴闭起后吹气,反而加重耳内压力,致耳膜破裂。他建议此类患者出游前,可在医师指示下,于搭机前一小时服用抗组织胺、血管收缩剂等药物,或在飞机起降时嚼口香糖、吞口水,来减缓耳闷胀感。
防治搭机耳膜破裂 注意事项
患者若长期出外旅游,可在医师指示下,于搭机前适量服用抗组织胺、血液收缩剂等药物
过敏性鼻炎、感冒、中耳炎患者搭机时,若发生耳闷胀,千万不要以手捏鼻、吹气,避免耳内压力过大、耳膜破裂
婴儿中耳炎的原因 环境不洁所致
家里有人吸烟,也容易诱发婴儿中耳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在宝宝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另外,经常带婴儿到通风不好的环境,如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儿童感冒发烧会引起中耳炎吗
感冒发烧会引起中耳炎,感冒后若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些患者感冒喜欢用手“擤鼻子”,专题提醒,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此外,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成年人有吸烟习惯,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因为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因此,相应的注意预防感冒,少吸烟,避免长时间听大分贝音乐,可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5条防线护卫小耳朵
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四分之三的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三次以上。看着宝宝拽着耳朵号啕大哭,做父母的难免心疼。疼痛只是中耳炎危害的一部分,更严重的是,频繁复发的中耳炎会影响孩子的听力,从而在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导致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受阻。
怎样才能让孩子尽量远离中耳炎的威胁呢?由于某些超出人力控制的原因,中耳炎无法被完全杜绝,比如多发性中耳炎就会遗传,并且多发于秋天出生的男孩子身上。但专家也肯定地告诉我们,大多数类型的中耳炎完全可以预防。专家提议从5个方面着手,让宝宝远离耳疾的侵扰。
及时防治感冒
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这与孩子的耳部结构密切相关。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仅仅是一个连接的导管,还具有调节中耳腔的压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小儿的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形态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长而成角,而是短、宽、平;而且位置低。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导致连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肿胀,从而使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那里就形成了细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专家指出,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要做到这一点,正确处理以下几个环节尤为重要:
● 让宝宝的鼻腔尽可能保持清洁。如果宝宝的年龄和能力允许的话,应该教会他自己用手帕或纸巾经常擤擤鼻子;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可以用医用吸耳球帮宝宝吸除鼻腔中黏液。同时,医生还特别推荐给孩子的鼻腔中滴入一些润舒剂以保持鼻腔畅通。
● 晚间在孩子的卧室内使用喷雾加湿器。空气干燥会引起鼻腔干燥甚至发炎,造成咽鼓管肿大、阻塞。请注意,加湿器必须要保持清洁,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另外,你也可以采用以温热的毛巾为宝宝敷鼻子以减轻鼻腔的肿胀和阻塞。
● 如果宝宝鼻塞得比较厉害,睡觉时可将头部垫得高一些,以便积聚于鼻腔内的黏液不至于流到咽鼓管内。对于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可以将婴儿床的床头一端用电话簿之类的东西垫高一些;对于一周岁以上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比平时厚一点的枕头将头部垫高即可。
● 很多儿科医生建议父母在宝宝感冒初期给孩子补充一些锌。尽管在理论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证实,但是临床经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某些感冒症状,具体服用量最好遵照医嘱。
打预防针
目前世界上尚无专用中耳炎预防针,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有两种儿童预防针在预防其他疾病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其中一种是最新型肺炎疫苗,名为普瑞沃纳,目前还尚未在国内推广,但在美国已经开始用于临床。美国儿科研究院建议所有2岁以下的幼儿都应该注射这种疫苗。其主要用途在于预防肺炎和脑膜炎,但同时也可以使儿童中耳炎的复发率降低20%左右。这种疫苗是怎样对中耳炎起作用的呢?原来,40%的中耳炎病菌是由肺炎病菌引起的。这类病菌引起的中耳炎往往属于最难处理、抗生素最难起作用的类型,因此,很多儿科专家认为这种新型疫苗的问世无疑使幼儿中耳炎预防的手段前进了一大步。
另一种有助于预防中耳炎的疫苗是流感疫苗。流感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一样,容易同时引发其它耳鼻喉疾病,其中以中耳炎最为常见。事实上,根据英国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在1070名注射过流感疫苗的幼儿中,只有1人感染了中耳炎;相比之下,532名没有注射流感疫苗的幼儿中,则有20人感染了中耳炎。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流感疫苗能否给孩子注射,还是应当咨询医生的意见。
让宝宝少含奶嘴
现在很多父母喜欢让宝宝平时含个奶嘴在嘴里,这种小道具虽然能让孩子保持安静,但实际上却会大大增加孩子感染中耳炎的危险。研究发现,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到咽鼓管,无论您选用的奶嘴采用了多么先进的工艺技术,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宝宝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最近芬兰的一项针对18个月以下幼儿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受试的孩子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可以随时使用奶嘴,而另一组则将使用奶嘴的时间降低了21%,一段时间后,后者的中耳炎感染率比前者低29%。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除非宝宝马上要睡觉,否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奶嘴。吸吮奶嘴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入睡,而入睡后的宝宝吸吮动作就会减少减轻,但是宝宝醒着的时候情况则不同,其肺活量要比入睡后大得多,所以白天使用奶嘴会极大地增加感染中耳炎的危险。
远离二手烟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吸入二手烟会使幼儿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每年因二手烟而患上中耳炎的幼儿多达120万。加拿大一份研究报告显示,3岁以前每天接触父母二手烟的幼儿患经常性中耳炎的比率是其他同龄幼儿的两倍以上。专家认为,香烟的气味会刺激孩子娇嫩的鼻腔和咽喉,使病菌更容易在这两个部位存活繁殖,从而降低抵抗力,一旦病菌进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如果你或家人有吸烟的嗜好,现在你们有了一个最好的戒烟理由—为了宝宝的健康。
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
最近多伦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宣布,让宝宝采用仰卧或侧卧的睡姿除了能够避免新生儿猝死综合症外,还具有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意义—减少感染中耳炎的危险。具体的研究数字显示:采用这两种睡姿的幼儿比采用其它睡姿的幼儿中耳炎感染率低1/3。专家认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幼儿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Tips:
孩子抓着耳朵又哭又闹,是感冒引起的焦躁不安,还是得了中耳炎呢?孩子表达不清楚,而且临床症状经常不是以耳部症状为主要表现,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辨别方法,将中耳炎对宝宝的伤害减到最小。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症状,你就应该尽早带他/她去看医生——
疼痛:这是典型的中耳炎症状,因为吸吮和吞咽动作会压迫感染部位,使患儿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意入睡,因为一旦中耳发炎,卧姿反而会加剧疼痛和不舒适的感觉。
发烧:中耳炎往往伴随着突然出现的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
化脓:如果耳朵中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那么你的宝宝肯定是患上了中耳炎。流出的脓液说明原本留存于中耳的液体已经冲破了耳鼓。虽然这种症状对身体的危害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可怕,但仍然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做专业处理,以防止不必要的意外感染。
听力障碍: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因此中耳炎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具体的表现为,他/她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或者经常会要求你重复刚刚讲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