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ards临床特点是什么

ards临床特点是什么

ards可以由各种肺内因素肺外因素致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特点是呼吸比较深、比较快、费力,常常感到胸廓紧束,严重憋气,就是平常所说的呼吸窘迫,甚至可以出现胸闷、咳嗽、咳痰等等,口唇可出现发绀,经常伴有烦躁不安、焦虑、大汗淋漓等不适。

老年人肝硬化临床特点是什么

(1)黄疸多见:老年人肝硬化的黄疸发生率较高,可达84.4%,程度亦较深。黄疸的发生除提示病变呈活动性、肝细胞进行性坏死、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降低外,应特别警惕并发恶性梗阻性疾病的可能。

(2)腹水与水肿明显:老年人肝硬化与腹水较明显,发生率分别是89.8%和83.5%。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者占82.7%,这与老年人肝硬化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明显降低和营养状况低下有关。因此,老年人肝硬化所引起的腹水比较顽固。

(3)并发症:老年人肝硬化并发症比较多见,包括并发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胆石症、结核、慢性心肺疾患明显增高。

ards临床特点是什么 ards诊断标准

ARDS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第一条,ARDS的一些高危因素,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肺部本身的疾病,第二个就是外伤所致的肺部损伤。

第二条,ARDS的发病比较急,其呼吸频率比较快,呼吸非常窘迫。

第三个,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以评估一下氧合指数,一般ARDS的氧合指数小于或者等于200。

第四个,可以根据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一般肺部有阴影出现。

第五个,肺动脉气压一般小于等于18mmHg,但是一定要排除心源性的肺水肿。

血管瘤的临床特点

(1)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可发展为局限鲜红色隆起的斑块或结节,呈穹隆状,触之似橡皮样,按压后颜色部分消退。

(2)深部婴幼儿血管瘤表现为皮肤红色或深紫色肿块,挤压后体积缩小,用力和哭吵时肿块胀大,颜色加深。

(3)混合型血管瘤表现为深部的质软的肿块和中央部的浅表血管瘤样皮损。

婴幼儿血管瘤常发生于面部、颈部,头皮,肩部或躯干四肢,少数累及黏膜。多数患者仅有单个损害,少数多发。大多于出生后1-3个月内发屯,损害于出电3-6个月内生长迅速,6-12个。内生长缓慢,数年内可自然消退,或破裂出血或继发感染,以后发生瘢痕愈合。极个别患儿可发生血小板减少并发血管瘤综合征。本病也可发生于儿童成人时期,缓慢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扩大,往往永不消失。

老年斑的临床特点

1、一般长在面、手、四肢等部位,多为较大点,不规则,分布呈 老年斑。不对称性,范围一般较黄褐斑小,多长在面部边缘部位和手背,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界限,与早衰有关。

2、皮肤功能逐渐衰退、自由基排泄能力降低、内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良及长期受日光照射是其形成的原因。

3、心劳过度、过分伤及脑部经络与细胞而发于表面。是一种不良的角化突起病灶。外观看来好像一块块黏附在皮表上的小烂泥巴。一般位于脸部及身上的面积较大,较为突起且颜色较深,位于四肢、手或足踝的病灶常较小,较为扁平且颜色较淡。

4、老年性会在中老年的局部皮肤上出现良性的白斑,白斑的颜色呈现浅白色,白斑数量不等,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患病几率比较高,老年斑在医学上又被称为脂溢性角化,一起老年斑的病因比较多,从外界原因上分析,一旦外露部位的皮肤遇到强烈的日光照射,或者当出现皮肤老化以及慢性炎症性的疾病之外都可能诱发老年斑。

5、老年斑也可以说是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的一种,多见于手臂和四肢,脸部很少会发生,老年斑最初发布会在局部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扁平丘疹,丘疹的颜色比较浅,随着病情的加重,丘疹的颜色会慢慢的变深,进而出现黑色的斑点,斑点的厚度也会逐渐增加。

老年性耳鸣怎么治疗比较好

一、风热上扰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在外感发热后出现耳鸣或耳聋,同时伴有头痛、眩晕、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有肌肉酸痛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疏风清热为主。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取荆芥、淡豆豉、芦苇茎、防风各12克,银花、连翘、菊花各10克,薄荷、桔梗、蝉衣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二、肝火炽盛型的耳鸣、耳聋

此种类型耳鸣、耳聋的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是突然发病,并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面肌痉挛也就是我们常说面肌抽搐,发生的时候经常的是不规则,并且程度不一样,面肌痉挛患者还可能因为疲倦,精神紧张和自主运动等等,加重病情,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那么我们就要多多的了解面肌痉挛的知识,及时的做好预防和治疗,下面介绍一下面肌痉挛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面肌痉挛患者抽搐绝大多数限于一侧,常先发生于眼睑,类似眼皮跳,之后范围逐步扩大,多在数月后依次波及到面部其他肌肉、口角、直至颈阔肌。发作前多无先兆,发作时表现为肌肉快速频繁的抽动,每次发作数秒钟至数分钟,在间歇期一切如常人。面部的自主运动、咀嚼、瞬目或随意的表情动作可诱发面肌抽搐发作,并可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而加重,而休息或情绪稳定时症状减轻。

阵发性是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一侧性面肌抽搐而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它需与由于肿瘤或炎症引起的继发性面肌抽搐相鉴别,后者往往伴有听力障碍、对侧、四肢肌力减退、面痛、面部感觉减退等表现。 面肌痉挛(面肌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处长可灰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倦怠、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

面肌痉挛病人大部分是在中年之后发病,女性患者比较多级,这也是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在病情初期的时候多表现为眼睑间歇性的抽搐。

之后会逐渐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一些面肌。在患者口角肌严重抽搐的时候可以累及到同侧肌肉的颈部肌肉。

毛囊炎临床特点

1、毛囊炎好发于有毛发及易摩擦的部位,如头、项、颈、臂及背部等处。

2、初发时毛囊口处可见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中心贯穿毛发,周围有炎性浸润,丘疹很快变成脓疱,脓疱破裂或拔去所属毛发,可见少量脓液或血排出,毛囊炎的数目可多可少,互不融合。自觉瘙痒或灼痛。

3、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发于颈部者常有“脑后乱”之说。严重者可致疤痕秃发,称秃发性毛囊炎。该病发于胡须者称之为须疮。

4、有时需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多见于青春期,常分布于颜面、上胸及背部,多伴有黑豆粉刺样损害。

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但也有毛囊炎患者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的毛囊炎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数目较多,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毛囊炎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有时也可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2%碘酊外涂,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毛囊炎患者可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蜘蛛痣的临床特点

a 本病可自行发生,多见于妊娠妇女、肝硬化患者及甲状腺毒症等,

b 亦可见于正常儿童,

c 皮损多见于面部,尤其为眶下、颊部靠上部位及前胸部和手,

d 皮损为一中央突起的红色点状丘疹,周围有红色小血管呈放射状分布,状如蜘蛛,

e 透明玻片轻压有时可见搏动,

f 皮疹中心施压力可见皮损消失,

g 皮损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尤其在有肝损害时更多见。

蜘蛛痣的临床特点

1、本病可自行发生,多见于妊娠妇女、肝硬化患者及甲状腺毒症等

2、亦可见于正常儿童

3、皮损多见于面部,尤其为眶下、颊部靠上部位及前胸部和手

4、皮损为一中央突起的红色点状丘疹,周围有红色小血管呈放射状分布,状如蜘蛛

5、 透明玻片轻压有时可见搏动

6、 皮疹中心施压力可见皮损消失

7、 皮损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尤其在有肝损害时更多见。

相关推荐

压迫性萎缩临床特点

(1) 对侧肾脏代偿性增大不常见,但肾血流量多数增强。 (2) 单侧肾萎缩本身不引起高血压,如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肾自截、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不伴高血压,但肾动脉狭窄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醇固酮系统而使血浆肾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血压常见。 (3) 肾动脉狭窄伴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不常见。 肾萎缩 (4) 肾动脉狭窄经DSA扩张术后,萎缩肾脏血流明显增加,肾脏较前明显增大,可见部分萎缩肾脏具有可逆性。 (5) 肾动脉严重狭窄,探及不到血流,但通过侧枝循环使肾脏保持良好血供,不致病肾严重萎缩。 (6)

白血病分几种类型 急性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一种骨髓性白细胞(而非淋巴性白细胞)异常增殖的血癌。其特点骨髓内异常细胞的快速增殖而影响了正常血细胞的产生。 临床特点:发病快,数周或数月,主要表现贫血,出血,骨痛 , 疲劳、发热、肝脾大。一组在形态、遗传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同的异质性肿瘤。 成人多见,15-39岁为发病高峰。

抑郁症有几种类型 激越性抑郁症

机遇下抑郁症作为重度抑郁症的一个亚型。现在一般指伴随焦虑的抑郁发作,临床特点抑郁心境的背景下,出现明显的焦虑,烦躁,伴随有妄想和躯体不,使用抗抑郁药物可加重患者失眠,焦虑不安和自杀观念,需要加用抗焦虑药物和心境稳定药物进行治疗。

角皮血管瘤的临床特点

a 大多数血管角皮瘤发生于青少年、儿童, b 血管角皮瘤临床常表现为高度角化性丘疹,颜色可从粉红色到紫色、棕色,偶有蓝色和黑色外观, c 限局型一出生即可出现,弥漫型在青少年期典型, d 肢端血管角皮瘤表现为指(趾)背侧的过度角化, e 丘疹性血管角皮瘤可发生在除四肢远端以外的任何地方, f 阴囊型(Fordyce)及丘疹型主要见于20岁~40岁之间,女阴的血管角皮瘤通常发生在30岁~50岁之间,且被认为和阴囊型类似,据其解剖定位,病因可能与静脉压力增加有关, g 弥漫型一种系统性疾病的表现,有遗传倾向

膀胱癌有哪些临床特点

膀肮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占患者总数约85%,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此外还可出现凝血块和尿痛。体积较大的肿瘤可以减少膀肮容量而引发尿频;位于膀肮颈或累及部位广泛的肿瘤可发生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肿瘤若浸润输尿管开口处,会引起肾盂积水;少数患者因肿瘤体积大可扪及盆腔肿块或出现下肢水肿;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腹部或骨骼疼痛。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膀胱癌。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相关

腹泻有哪些临床特点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5—7月多见,多起病较缓,呕吐和低热常与脱水同时出现。大便多呈蛋花汤样,色淡黄,偶见血丝,有腥臭味。多呈等渗性或低渗性脱水。 2.病毒性肠炎 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于2岁以下,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多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排水样使,新液少,很少腥臭味,常伴发高热、腹胀,脱水呈轻、中度等渗或高渗性,抗生京治疗无效。 3.直肠弯曲菌肠炎 发病季节性不强,以1—3岁最多,大便常常带血,确诊依靠细菌学检查。 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继发于naR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症状与病程常与菌群失调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第一,绝大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天津市儿童医院包美珍报道266例小儿糖尿病,仅3例幼年属成年起病型糖尿病(mody);5例属棘皮病合并抗胰岛素糖尿病;余258例均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97%。 第二,起病急、病情重、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儿童糖尿病多数起病急骤,常突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呈慢性失水,消瘦,体虚乏力,其中半数以酮症酸中毒症群起病。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5岁以下者达74.5%。 第三,生长发育迟缓。患儿正处生长发育阶段,故严重代谢紊乱影响发育。患儿常矮小,生长缓慢、消瘦、营养不良,性发育迟缓

宫颈乳头瘤的临床特点

(一)主要症状 1.白带增多,呈白色或淡黄色。 2.妇科检查可见子宫颈表面有乳头状突起,多为单发,有蒂,直径常小于1cm。 (二)次要症状 1.有接触性出血。 (三)误诊分析 1.尖锐湿疣尖锐湿疣亦可表现为乳头状突起,且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尖锐湿疣由乳头瘤病毒(PHV)感染引起,主要经性接触传播,病灶常为多发性,除子宫颈外,常可累及阴道和外阴,乳头状突起,基底可融合成团块,导致基底较宽,直径大于1cm。尖锐湿疣有时可自动消失,而乳头状瘤并不会自行消退。病理检查可以确诊,镜下尖锐湿疣可见细胞呈空泡,有时挖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本症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似,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为示区别,1972年Ashbauth提出

耳鸣吃什么药最有效

1.1、风热上扰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在外感发热后出现耳鸣或耳聋,同时伴有头痛、眩晕、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有肌肉酸痛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疏风清热为主。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取荆芥、淡豆豉、芦苇茎、防风各12克,银花、连翘、菊花各10克,薄荷、桔梗、蝉衣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1.2、肝火炽盛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耳鸣或耳聋常常突然发病,并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肝泄火为主。方药应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取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