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里可以治失眠 涌泉穴
艾灸哪里可以治失眠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三伏天针灸好还是艾灸好 艾灸治失眠灸哪里最好
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主要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失眠的人群来说,适当进行艾灸是可以缓解其症状的。
失眠患者可以进行的艾灸部位有很多,常见的有内关穴、心俞穴、神门穴、涌泉穴等穴位。
涌泉的作用与好处 涌泉治疗疾病方法
1.用拇指指腹按揉涌泉穴,配伍百会,人中,每穴按揉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苏厥,回阳救逆,治疗昏厥,癫痫,休克等症。
2.用角刮法刮拭涌泉,配伍四神聪,神门 穴,每穴刮3-5分钟,可清心安神,镇静,用于缓解头晕,失眠,癔病等症。
3.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涌泉,配伍肾俞,膀胱俞,灸5-20分钟,可温阳利水,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中医理论中,艾灸涌泉穴对失眠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以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因此,艾灸涌泉穴可以生髓健脑,使得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艾条在涌泉穴上艾灸20分钟。操作时,对准涌泉穴,距离3厘米左右的高度,让局部有温热感,使得局部出现红润。在治疗期间停服安眠药。患者可以自己艾灸,也可以让别人操作。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就可以见效。休息2到3天后,开始下一个疗程。艾灸之前,患者最好热水洗脚10分钟。
艾灸哪里补肾
补肾可以艾灸以下一些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健体。煮至遗尿,尿失禁,尿路感染,小便赤涩等泌尿系统病症;遗精,阳萎,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前列腺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生殖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以及休克,眩晕,虚劳,腰痛,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艾灸方法:每次5-7壮,或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日一次。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该穴位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头晕,耳鸣,遗尿,阳萎,早泄,赤白带下等生殖系统病症,以及虚损腰痛,五劳七伤,手足逆冷等症。
艾灸方法:温和灸15-30分钟,或隔姜灸3-5壮。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中心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主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肾结石,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热等症。
艾灸方法:一般可温和灸15-30分钟。
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肚脐旁开两指处,艾灸次穴位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主治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早泄,阳萎,遗精,腰痛,肋间神经痛,脑血管后遗症等症。
艾灸方法:取肾俞,命门穴,由上到下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一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艾灸该穴位可以清热生气,补肾壮阳,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萎,失眠,健忘,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咳嗽,气喘,咯血,胸疼等症。
艾灸方法:取太溪,涌泉穴,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一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失眠多梦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会 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你的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你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艾灸治疗失眠。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肾不好艾灸哪里 艾灸涌泉穴益肾清热
涌泉位于足部,脚趾屈,在前脚掌中心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涌泉穴,距离皮肤3厘米进行反复回旋灸3-5分钟。
艾灸功效:艾灸涌泉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强健身心,有益寿延年之功。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炎等症。
艾灸什么穴位治疗失眠 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艾灸涌泉穴的作用主要是治疗失眠,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失眠艾灸哪里最好
经常失眠睡不着可以试试艾灸以下六个穴位调理: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离手掌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对治疗抑郁导致的失眠,焦虑,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艾灸刺血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
神门穴
神门穴位置: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处。
艾灸此穴位可以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烦,惊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位于人体下肢(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强身健体,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帮助睡眠。
气海穴
气海穴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
气海穴有温阳,强健全身的作用,艾灸该穴位可以温养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有助于改善失眠现象,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处于,产后体虚等症均可以起到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