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如何治疗崩漏
针灸疗法如何治疗崩漏
崩漏是月经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是,很多女性对于崩漏并不是很了解,对于崩漏的用药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那么,你是否知道崩漏吃什么药好?针灸疗法如何治疗崩漏?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治疗崩漏,可以服用以下药物:
1、 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2、 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3、 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治疗崩漏的时候,在血止后服中药调整月经周期的同时加用针刺促排卵,具体方法是在月经第12天开始加用针刺,取穴:肾俞(温灸)、关元(温灸)、足三里及三阴交针刺(提插加捻转,中度刺激)。至月经第16天停止针刺治疗,在治疗期间每天测BBT,观察BBT有否上升,如上升0.3℃以上,提示有排卵现象可能。可作尿测排卵试剂以进一步证实有否排卵。
由上面可以看出,临床上治疗崩漏的方法是有很多,不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建议患者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崩漏的药品,供大家参考:
汇仁 乌鸡白凤丸:适应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赤白带下、经期腹痛、血色不常、夜睡不宁、月经失调、崩漏带下、恶露不净、小腹虚冷、寒凝血滞、产后虚损等,治疗效果显著。
同仁堂 人参固本丸:适用于精气衰少、心肾两亏、形体消瘦、精力衰减、须发早白、男女精亏不孕者服用。
同仁堂 乌鸡白凤丸:主要功效为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针灸断红穴可有效防止女性子宫出血
“功血”中医称崩漏,认为系由冲任不固所致。其中妇女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势如山崩,称为血崩或崩中;出血量少,但持续而淋漓不断,有如雨后屋漏,称为漏后。崩与漏可互相转化,不易截然分开,故常合称崩漏。
功血,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病程长者可伴有贫血症状,必须全面体检,排除全身或器质性疾病。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有时子宫略有增大,或可触及胀大的卵巢。
治子宫出血,可采用针灸疗法。
针灸断红穴,可有效缓解子宫出血症状。
中医对功血的治疗,可采用针灸断红穴。断红穴为近年发现的经验效穴,临床治疗操作简单、安全便用、疗效满意、易于推广。
断红穴定位:该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即八邪中的上都穴。
针刺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快速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1.5~2寸,使针感上行至肩,留针20分针。配合艾灸15分钟。
机理:断红穴,针之可使经气相通,针感上行至肩,使经气通畅而升提之。灸之能补气固脱,顺经气而能固,经气固则血止,故治疗功血,常获满意的止血效果。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针灸断红穴可防止子宫出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也仅是提供一个参考,祝您身体健康。
针刺关元能治什么病 关元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大补元气,益气摄血,如配气海,隐白,治疗肾虚崩漏;配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治疗气虚恶露不止;配足三里,太白,会阳,治疗气虚便血。
2.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宜灸,温肾暖宫,如配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肾虚寒凝之痛经;配肾俞,子宫,气户,三阴交,太溪,治疗肾虚宫寒不孕症。
3.配血海,三阴交,太溪,水泉,针刺补法,调补冲任,治疗肾虚冲任不足之月经不调,闭经等。
4.配次髎,肾俞,中极,带脉,三阴交,针刺补法,灸关元,补肾止带,治疗肾虚带下。
5.配气海,归来,三阴交,太冲,针刺补法,调气行血,治疗气滞血瘀之痛经,闭经,产后腹痛等。
颈椎病用针灸可以治好吗
颈椎病的治疗,首先考虑到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而针灸就是有优势的一种疗法。只是颈椎病的类型较多,病变的类型及程度直接关系到针灸的疗效,一般情况下,颈型颈椎病是症状最轻的一种,此时针灸疗法的效果最佳。另外,针灸疗法对于神经根型以椎动脉型颈椎病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针灸疗法,所以最好是检查一下,看看自己适合哪种治疗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治疗颈椎病:
1、口服药物治疗:住要用于缓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治疗,对于伴有四肢无力或麻木的患者来说,还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辅助康复,促进受压神经的恢复。
2、牵引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身体不适症状,是治疗颈椎病最为常见的方法,同时也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尤其是神经根型、颈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首选疗法。
针灸等保守疗法比较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但如果病情较重时,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治疗颈椎病。
长时间的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导致很多青少年都有轻微的颈椎病。我们平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保护颈椎的运动来预防颈椎病,毕竟得了颈椎病也是很折磨身心的。有孩子的也要督促孩子,让他们保持良好的习惯。平时少玩电脑,多出门走走,有利身心。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有几种 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电针疗法、刺血拔罐法等,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疗效好、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推拿疗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有效。针灸推拿疗法请在专业的医师下操作进行。注意急性腰扭伤时,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各种推拿按摩手法治疗。
崩漏带下及子宫肌瘤的针灸治疗
人体的机能活动主要依靠气血,气血在经脉中有一定常数,针刺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和气血,使之恢复平衡。就气而论,它代表人体内最原始、最根本的精微物质和各种复杂的功能活动。气在体内弥漫散布,周流不息地运转,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人体发生疾病时,正邪相搏,阴阳失调而气机紊乱,针刺治疗就是通过经络气血的全面联系,根据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施行相应的针刺手法,决定留针、快针,以调整脏腑经络气机,使营卫气血恢复正常,阴阳复归平衡,疾病痊愈。作为医者,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求医生在针刺施术时,做到精神内守,神志专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密切观察病人的神态变化,体察针下感应,用心于针,直到针下产生得气,才能收到良好疗效。像我师父陈新华这样有功力的医生,他还能通过针将气运于病人的体内往复循环,一次打通所有不通之处。但此法极耗医生本人的元气,我师父每次给病人运气针灸完毕要喝两壶水,然后静坐练功一两个小时,有时甚至要练半天才能恢复元气,病人若不是行善积德功德圆满之人,我师父是不会予以此法治疗的。下面就妇科常见的崩漏、带下,及子宫肌瘤谈谈我个人的针灸治疗方法。
崩漏是妇女子宫出血的征候。崩,指出血量多,来势急骤;漏,指出血量少,淋漓不绝。在发病的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多以崩漏并称。该病证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受损,不能固摄,临床以虚证为多。
经漏多由体质孱弱,气虚不能摄血,冲任不固,以致月经淋沥不断,色淡而不鲜。或因经期内行房,致伤胞宫而成,则多少腹疼痛。此外如寒热邪气客于胞中,或忧思郁结气滞不宣,皆可造成经漏。其证象:经来不断,淋沥无时,所下不多,或时行时止,或少腹绵绵作痛,神疲肢倦,饮食减少,脉沉细或数。
关于崩血,张石顽是这么讲的:“崩之为患,或脾胃虚损,不能摄血。或肝经有火,迫血妄行,或怒动肝火,血热沸腾,或脾经瘀结,血不归经。凡此皆足造成血崩。悲哀过度,亦是主因。”其证象:突然下血不止,患者顿呈贫血状态,全身皮肤苍白,口唇爪甲尤甚,心虚,肢麻,眩晕,耳鸣,甚则不省人事,脉芤或沉或浮。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一种粘稠液体,如涕如脓,因与带脉有关,故称带下。发病原因大都是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肾气不足,下元亏损,致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临床以脾肾虚较为常见。夹血者为赤带,属热。少腹隐隐作痛,阴道灼热,所下之物或夹秽臭。属寒者不痛,不秽臭,所下之物白色为多。亦有因思虑过度、手淫、房事不节而感者。若出现赤、白、黄、绿、黑五色带,一定是病变成了癌症,需要引起重视。
在针灸治疗方面,无论崩漏还是带下,温补脾肾是重中之重。元代著名针灸大家窦汉卿在《标幽赋》里就明确指出:“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依归。”健脾益气可以增加固摄作用,补肾壮阳可以加强摄纳作用,这些治疗法则都是治疗崩漏、带下病的有效大法。
我在治疗崩漏时最常用的是奇穴断红,此穴有补气固涩的作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很好。治疗崩漏的方法当然是用十四经上的大敦穴为最好,其次是隐白,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脾统血”,月经出血量不正常与肝脾有关,大敦为肝经井穴,隐白为脾经井穴,两者都能治急症。一般针刺即有效,病势急也可在此二穴直接灸效果尤佳。隐白位于下肢大趾之端,连接阳经之气,有升发之功,故可治下血崩漏之证,是止血治标之主穴。经漏加灸关元、气海、百会、肾俞、命门,血崩加灸三阴交、隐白、大敦、百会、关元、中极。若是发脾气暴怒引起的血崩,可取双侧曲泉穴,用泻法,留针20分钟,针刺一两次即愈,因为此证属肝经火灼,迫血妄行所致。《灵枢﹒厥痛》篇云:“病注下血,取曲泉”,曲泉是木经的水穴,泻曲泉有平肝泻火,滋阴清热之作用,标本皆能兼顾,故用以治疗肝火血崩有奇效。
子宫若有疼痛,加针陷谷、承浆二穴。陷谷穴与肺、大肠通,有一股金气,有理气的作用,属土经的木穴,在五行上跟木跟肝相关,能疏肝理气,调理肝脾,月经的疾病常常要用针灸或用药来疏肝,另外,阳明经多气多血能调理气血,这个穴位在足阳明胃经上,治疗生理痛作用很好,因为它是木穴可以疏肝,又是胃经的穴位多气多血所以可以调理气血。承浆穴也是治疗生理痛很好的穴位,它可以说是任脉的井穴,井穴可以开窍去寒,任脉通到阴部,承浆穴可开窍去其寒,另外它也是手足阳明经脉的交叉点,手足阳明有调理气血作用,月经疼痛多半是因为气血不通,气血瘀滞,或下焦虚寒所致,因此针刺承浆穴效果也不错。
带下病我一般选择手太阴肺经肩部肌肉丰厚处阿是穴针刺,此处痛点在肺经上,肺主气,有理气作用,此处肌肉丰厚,脾主肉,又可健脾祛湿,赤白带一般都是脾虚湿重或气不固摄,针刺此处阿是穴两者兼治,故可以去带。当然还有其他组穴也可以选择,只要是健脾、益气的穴位都可以,这里不再累述。
子宫若有肌瘤,不仅要用毫针,还要加以火针、艾灸,以微通,温通经脉,调气行血,消癥散结,从而达到祛除肌瘤的目的。此病初期,多因气血瘀积而致癥块,发于胞宫,古人称之为“石瘕”,此时正气尚充,故为邪实之证,可治以活血化瘀、调气散结法,以火针刺关元、大赫、气冲、中极、水道、归来、血海、三阴交等穴温通经脉,行气血散结可愈。如病程日久,冲任失调,月经发生异常,多有出血不止等症,久之气血两亏,旁及五脏六腑,变生诸症蜂起,此时瘤体未除,而正气已虚,故为虚中夹实,实中夹虚之难治之证,其治法当以补泻兼施,微通、温通之法酌用,方能奏效。若虚实之比,气血虚已成标急之证,治以刺关元、中极补肾气,刺隐白补脾气以统血止血,灸痞根以温通经气,消散结块。痞根穴出自《重编医经小学》一书,位居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半,古人每遇痞块、瘰疬之证,常用此穴针或灸之。我治子宫肌瘤,多艾灸此穴,临床效果甚好。有些病人是肝郁引起的虚实夹杂之证,可先针行间调肝气而化瘀,刺八髎、中空通经调气以散结,灸痞根以温通,临床效果也不错,因病人久病体虚,在复诊中可加刺肾俞、脾俞以补脾益肾,调补气血,以上穴位共同起到了调气止血、通经散结、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教你如何治疗疑心病
一、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通过在疑病症患者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这种推拿方法可应用于各科的治疗,对骨伤科疾患、小儿疾患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更为适宜。
二、中药熨帖疗法
中药治疗疑病症的特效疗法主要以药(热)熨疗法为代表,即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敷脐疗法、腐蚀疗法、熏洗疗法、敷贴疗法等等。
三、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治疗疑病症主要是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疑病症患者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
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传统中医治疗疑病症有着独到的优势,比如用药天然、绿色、安全,较少副作用,针灸作用人体经络,在治疗疑病症的同时,又活血益气,补足元气,帮助疑病症患者治病修身一箭双雕。
崩漏能喝益母草吗 崩漏带下怎么治疗
崩漏带下是一个中医名词,治疗方式以中医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崩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中医认为崩漏的整体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崩漏的急性期当以止血为主,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施治,内服中药以止血。
针灸治疗崩漏的原则为:血热内扰、气滞血瘀者清热凉血、行气化瘀,只针不灸;肾阳亏虚、气血不足者温肾助阳、补气摄血,针灸并用,采用补法,以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常见针灸穴位有关元,三阴交,血海、隐白、膈俞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配伍其他穴位施治。
崩漏的治疗
⑴止血
① 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 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 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⑵ 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⑶恢复排卵功能
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⑷ 诱导闭经
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⑸子宫切除术
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崩漏的引发原因有很多种,而且由于女性的生理体征比较复杂,因此在治疗上也有以上多种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长期崩漏会引起许多的并发症,因此要及时的治疗。
崩漏中医艾灸治疗 崩漏艾灸操作方法
1.艾炷灸:隐白,百会,气海均可用如麦粒大艾炷灸10-20壮,肝俞,肾俞,脾俞各灸10壮,三阴交,地机,血海各5壮。
属寒者处艾炷重灸以上诸穴外,还可加命门,中极两穴,每穴用麦粒大小艾炷灸20壮,属热者,加大敦,太冲各5壮,急吹其火,使艾柱快速烧尽,取其散热泻火之效,属瘀者,气冲,冲门各灸3壮,支沟灸5-7壮
2.艾条灸:艾条悬灸,重点穴位是隐白,气海,关元,中极四穴,重者可用瘢痕灸法,局部灸疮可外敷药膏保护至结痂成瘢,其余诸穴可灸至皮肤潮红,一般灸15分钟左右。
3.隔物灸:隐白,气海,关元,中极四穴均可采用隔姜灸法,艾炷可大如蚕豆,应鲜姜上艾炷热力蒸透,水汽每至穴位皮肤起水疱,用消毒三棱针在水疱地部刺破放出水后,再外敷药膏,以防感染,促进吸收。
针灸疗法的优点
(一)治疗范围广:不论内、外科或妇、儿科以及五官科等疾病,都可用针灸疗法来治疗。
(二)见效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一切病症-如对胃痛、腹痛、腰痛、头痛以及关节痛等-往往针到痛止,比吃药来得快。
(三)安全稳当:只要依照针灸的操作常规,不乱针瞎灸,通常不会引起什么乱子,比药物治疗容易掌握。
(四)方便、节约:只要随身带几根针和一些艾条、酒精、棉花等东西,到处可以治病,不受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并且非常节约。
(五)易学易用:学习针灸疗法的人,只要能熟悉穴位的部位和主治,以及操作方法、适应证与禁忌证等几个环节,就能替人治病。
针灸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从脊髓腰段的神经根发出,由臀部的梨状肌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挥肌肉运动,传导皮肤感觉。长期劳损或突然扭伤,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充血、水肿以至粘连等病理变化。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主要针治穴位: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
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
2、瘀血阻滞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
3、正气不足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