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葛根桂枝汤的应用

葛根桂枝汤的应用

本方的古今应用

古代应用

《圣济总录》:桂心汤(即本方),治四时伤寒初觉。

《伤寒大白》:阳明无汗而恶寒,用前方葛根汤,若有汗恶寒,用此方主治。

然此亦冬令治法,南方人里有热,以防风、羌活易去桂枝。口渴消水,加石膏、知母;积热重者,加栀、连。

现代临床应用

高血压:刘渡舟以本方驱风通络,滋润经脉,治疗冠心病,胸背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之后脑痛,均有效。

半身不遂:王永谦以本方治疗半身不遂。属阳虚者,亦可加附子;中风、颈项强直,既或无汗出、恶风,亦颇有效。

颈椎病:王占玺应用本方治疗太阳中风加有葛根证外,亦常用以治疗颈椎病、落枕及着凉引起的项背筋肉疼痛,拘急不舒者。

临床应用:

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寒,汗出头痛,项背拘急不舒,脉浮数或浮缓,苔薄白;风寒外感,日久不愈,体弱气虚者,加黄芪。

麻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具有本方证者,酌加柽柳。

荨麻疹:以疹色不红,素体常自汗出,恶风寒,脉浮缓或弱,以风寒束表者,本方酌加防风、蝉衣。

落枕、头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具有本方证者。

医案选录

医案:中风兼经输不利证

郑×,女,成年,1978年10月初诊。

患感冒三天,自服解表药如银翘丸、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未效,故求余诊。病见发热(37.6℃),微恶风寒,身见自汗,鼻塞流涕,项背拘急,不能自如,面部自觉有拘紧感(既往患过颜面神经麻痹)。切其脉缓而弱,舌淡红苔薄白。证属风邪客表,营卫不和,经输不利而致。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舒经活络,拟桂枝加葛根汤化裁。遂以原方加嫩桑枝10克,进药二剂,取微汗出,药后病去七八,继服二剂而安。

臂丛神经痛中医辩证治疗

1.风湿痹阻

(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

(2)方剂:蠲痹汤化裁。

(3)组成:羌活log,独活log,桂枝10g,秦艽15g,海风藤15g,桑枝15g,当归15g,川芎10g,广木香10g,乳香log,甘草5g。

(4)备选方:①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log,炮附子5g,生姜10g,大枣log。②麻黄加术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5g,白术15g。③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10g,葛根10g,白芍15g,羌活15g,威灵仙20g,桑枝15g,白蒺藜10g,鸡血藤20g,地龙10g,甘草5g。④防风汤加减:防风15g,麻黄log,当归15g,秦艽15g,肉桂log,葛根10g,茯苓15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5g。

(5)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局部畏冷明显者加细辛4g、制附片3g;疼痛较甚者加全蝎3g、蜈蚣6g、露蜂房6g;麻木者加鸡血藤12g;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15g、连翘20g。

(6)临证事宜:风湿痹阻不解,蕴久可以化热,若化热可参同湿热浸淫证候治疗。

2.寒湿侵袭

(1)治法:散寒除湿,疏筋通络。

(2)方剂:乌头汤化裁。

(3)组成:川乌15g,生麻黄6g,苍术15g,白术15g,生甘草5g,羌活10g,姜黄10g,当归15g,生白芍15g。

(4)备选方: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30g,苍术10g,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制附片9g,威灵仙15g,全蝎5g,蜈蚣2条,甘草3g。

(5)加减:疼痛较重者,加制草乌6g、附子4g、乳香6g、没药8g;手指肿胀明显者,加茯苓12g、防己12g、萆薢20g;肌肤麻木者,加稀莶草15g、路路通15g;关节酸胀者,加晚蚕砂10g、海风藤12g。

(6)临证事宜:乌头有一定毒性,应用时应该注意,一般剂量在9~15g之间,并且要先煎20~30分钟,以解其毒性,如用量需再加大,则先煎时间要延长至2小时,最大用量以不超过30g为宜,如出现舌麻、头晕或脉结代等症状,即应减量或停用。

3.瘀血阻络

(1)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2)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3)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20g,川芎10g,秦艽15g,羌活15g,没药log,牛膝15g,地龙10g,桑枝15g,姜黄15g,甘草5g。

(4)备选方:活络效灵丹加减。当归15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连翘10g。

(5)加减:寒凝气滞所致之血瘀者,可加附片3g、桂枝6g;气虚所致者,可加炙黄芪20g、人参10g;阴虚者,可加生地黄12g、玄参 12g、知母10g;兼有湿热征象者,可加苍术、黄柏各12g;疼痛剧烈者,可加全蝎5g、蜈蚣5g、露峰房10g、蜣螂虫6g;患肢冷者,加桂枝 10g。

(6)临证事宜:瘀血痹阻的证候多因久病不愈所致,邪入于络而致气血凝涩不通,经治疗后,一旦瘀血征象好转或消除,应及时调整处方,以免久服耗伤正气。

4.湿热浸淫

(1)治法:清热利湿通络。

(2)方剂:四妙丸加减。

(3)组成:苍术10g,黄柏log,牛膝15g,薏苡仁20g,泽泻15g,车前子10g,独活10g,秦艽10g,地龙10g,伸筋草15g。

(4)备选方:①白虎桂枝汤加味:知母15g,甘草5g,石膏30g,粳米15g,桂枝10g。②宣痹汤合当归拈痛汤化裁:防己10g,晚蚕砂 10g,薏苡仁20g,赤小豆10g,黄芩10g,连翘10g,栀子15g,滑石10g,绵茵陈10g,当归15g,知母log,羌活10g。③桑络汤加味:桑枝15g,络石藤15g,忍冬藤15g,赤芍log,木瓜10g,旆莶草15g,薏苡仁30g,全蝎5g,白芍15g,甘草5g。

(5)加减:高热口渴,汗出烦闷,脉数者,加生石膏、寒水石各30g;壮热不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g,芒硝10g;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者,加忍冬藤、络石藤各15g,稀莶草12g,威灵仙15g;阴虚内热者,加生地黄、丹皮、地骨皮各12g;痛甚者,加海桐皮12g、姜黄15g;口苦明显,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8g。

(6)临证事宜:如有表热证存在,如恶风、发热、咽痛等,可加用清热解表之品,如荆芥、防风、牛蒡子、桑叶、金银花、连翘等以取微汗为佳。

上班族预防肩周炎有什么饮食疗法

肩周炎的食疗方法

桑枝大枣粥

桑枝30克,大枣10枚,大米50克。将桑枝水煎取汁,加大米、大枣煮粥,每日2次,作中、晚餐服用。

归参羊肉汤

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等调味,煮沸服食。

葛根桂枝苡仁粥

葛根30克,桂枝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盐适量。先将葛根、桂枝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薏苡仁、粳米放入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慢熬,至米烂粥熟时加盐调味,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当归二枝粥

当归、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大米100克。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

肩周炎的预防方法

旋肩

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头枕双手

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梳头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肩周炎的食疗方法

芪归炖鸡

材料:童子鸡1只,黄芪30克,当归20克。生姜、盐各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宰杀洗净后备用。将黄芪、当归、生姜洗净后填入鸡腹中,缝好,放入砂锅中。加水、盐各适量。以文火炖2小时。

功效:可以补气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肩周炎、关节炎患者服食。

川乌粥

材料:粳米50克,川乌头5克,姜汁10滴,蜂蜜适量。

做法:将川乌头捣烂后严密成极细粉末。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以文火慢煎,粥成后键入姜汁及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可以祛风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邪侵袭所致者食用。但需注意,乌头有毒,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

葛根桂枝薏仁汤

材料:粳米60克,葛根。薏苡仁各30克,桂枝15克。盐适量。

做法:将葛根、桂枝用水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后去渣留汁,再将薏仁、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用文火慢熬,至米烂熟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可以温经散寒,舒筋通络,适用于肩周炎患者服食。

白芍桃仁粥

材料:粳米60克,白芍20克,桃仁15克。

做法:将白芍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取汁,再将桃仁去皮尖后捣烂如泥,加水研磨成汁,去渣备用。将上述两种汁液和粳米一起煮成稀粥即可。

功效:可以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肩周炎晚期淤血阻络者食用。

二藤川芎煮鸡蛋

材料:鸡血藤20克,海风藤15克,川芎10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将鸡血藤、海风藤、川芎洗净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后,去渣留汁。然后将红糖加入药汁中,稍煮片刻后将鸡蛋打入,急性煮至鸡蛋煮即可。

功效: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肩周炎患者服食。

肩周炎的食疗方法

桑枝大枣粥

桑枝30克,大枣10枚,大米50克。将桑枝水煎取汁,加大米、大枣煮粥,每日2次,作中、晚餐服用。

归参羊肉汤

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等调味,煮沸服食。

葛根桂枝苡仁粥

葛根30克,桂枝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盐适量。先将葛根、桂枝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薏苡仁、粳米放入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慢熬,至米烂粥熟时加盐调味,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当归二枝粥

当归、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大米100克。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

葛根桂枝汤的禁忌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紧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加减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太阳病 ......

肩周炎的食疗方法 葛根桂枝薏仁汤

材料:粳米60克,葛根。薏苡仁各30克,桂枝15克。盐适量。

做法:将葛根、桂枝用水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后去渣留汁,再将薏仁、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用文火慢熬,至米烂熟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可以温经散寒,舒筋通络,适用于肩周炎患者服食。

葛根桂枝汤的作用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的功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葛根的作用

1.葛根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葛根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葛根。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葛根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伤寒论》);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枝枝、白芍等配伍,如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2.葛根治麻疹不透。葛根味辛性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若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蒡子、荆芥、蝉蜕、前胡等药,如葛根解肌汤(《麻科活人全书》)。

3.葛根治热病口渴,消渴证。葛根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证属阴津不足者,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配伍,如天花散(《仁斋直指方》);若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者,又多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药,如玉泉丸(《沈氏尊生书》)。

4.葛根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葛根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如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此外,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的功效与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如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即由葛根一味药组成。

结语:葛根的药用价值极高,对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都有积极的作用。此外葛根作为美食也是很多家庭的首选食材,葛根药膳也非常的多,保健作用很好。

葛根汤可以治疗高血压吗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解肌发表,升津舒筋,升发清阳的功效。其中,葛根有清热、解痉、扩张冠脉、扩张脑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的作用。桂枝有解热、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麻黄的有效成份麻黄碱有镇咳、扩张支气管、抗炎利尿作用。芍药的主要功效是解痉,与葛根合用缓解项背部紧张作用明显增强。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还有轻微的镇静安神作用。七药配伍,共奏解肌发汗、扩张血管、缓解项背肌肉痉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汤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扩张脑血管、调节免疫的功效。

高血压是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中医归之为“眩晕”范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含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β 谷甾醇、花生酸、豆甾醇等,总黄酮对狗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颈动脉内注射能增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反应,葛根具有改善脑循环及外周循环的作用,能扩张血管,有温和的降压作用。

葛根桂枝汤与桂枝汤的不同点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9克,大枣(擘)4枚,葛根12克【用法】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再内余药煎取一怀,...

桂枝汤附方有很多,治疗范围也很广,桂枝加葛根汤的组成是桂枝汤加葛根,功用是解肌发表,生津舒筋。可以在桂枝汤的辩证基础上,加以运用,宜好好理解。

名称: 桂枝加葛根汤 别名: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 葛根4两,麻黄3两(去节),芍药2两,生姜3两(切),甘草2两(炙),大枣12枚(擘),桂枝3两(去皮)。 ...

葛根桂枝汤:葛根桂枝汤 【处方】 葛根、防风、甘草、桂枝、赤芍、升麻。【功效与作用】 辛热发散。主麻疹初起,值时令大寒...

桂枝汤加葛根治疗颈心综合症30例【摘要】 应用桂枝汤加葛根治疗颈心综合症30 例,疗效满 意,现报告如下。病人均经ct和x 线片检查确诊,排除脊柱先天 畸形、...

风寒感冒宜喝葛根桂枝汤

中医治疗疼痛类疾病有很多方剂,像人们常用的桂枝汤,它可以治疗风寒头痛,如果经过加减后,可以治疗多种疼痛。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治疗项背疼痛;桂枝新加汤治疗周身疼痛;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治疗腹痛等等。综观《伤寒论》及临床实践,桂枝汤类方剂主要用于头项、背部疼痛及腹痛,现主要谈谈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

两方的药物组成及主治

《伤寒论》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中也有对此病的描述,前者叫“柔痉”,后者称作“刚痉”。

桂枝汤加上葛根就叫桂枝加葛根汤,如果再加上麻黄就是葛根汤,这两个方子都是用于感受风寒引起的项背拘急不舒、疼痛。

项,是后脖子,头与后脖子、背部、甚至腰部连在一起痛,在现今的许多病中都能见到,如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症、腰椎病、落枕、痉挛性斜颈、僵人综合症等,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都是常用方剂。

有汗无汗是两方应用的区别

葛根汤由七味药物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后五味是桂枝汤,所以葛根汤等于是桂枝汤加上葛根、麻黄。前面我们已说过,桂枝汤是调理太阳经营卫之气的,能够调畅太阳经脉的气血运行。葛根是这个方子里的主要药物,用量也最大,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发散太阳经的风寒之邪,邪气去则经脉自安;二是具有显著的缓急解痉作用,尤其能够缓解太阳经脉的拘急状态,是治疗背痛、头项痛、肩周痛的良药;三是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使太阳经脉更加柔顺、疏通。至于麻黄,在本方中主要是散寒止痛,对于无汗的筋脉拘急比较适用。如果项背痛有明显出汗的症状,则宜去掉麻黄,成为《伤寒论》的另外一个方子——桂枝加葛根汤。所以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的主证相同,只是无汗和有汗的区别,两个方子的区别在于伴有汗出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不出汗的用葛根汤。

黄芪桂枝汤能长期喝吗

服用黄芪桂枝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不同体质适量服用。黄芪不宜大量服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咳嗽痰多、食积胸闷、感冒发热、阴虚内热、热毒疮疡等均不宜服用。

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由于其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不管食用效果多么好的东西都要适量饮食,因此也不要过量,不要长期用来饮用,适量就是最好。

相关推荐

湿热体质吃什么药

1、湿重 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 (1)六一散 成分:滑石、甘草。 功效: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注意事项: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孕妇忌服。 (2)三仁汤 成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飞滑石、白通草、半夏、竹叶、厚朴。 功效:清利湿热,宣畅气机。注意:杏仁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为15g,过量后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3)平胃散 成分:苍术、厚朴(姜制)、陈皮(去白)、甘草(炙)。 功效:燥湿健脾,消胀散满。脾虚无

怀孕期间可以用哪些中药

妊娠中感冒:虚证用桂枝汤、香苏散;实证用葛根汤;重症用麻黄汤。有咳嗽的肺血虚燥热,用麦门冬汤可具有滋润疗效(但此方中有半夏,不可使用时间过长)。 妊娠呕吐: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及五苓散治疗。有精神烦躁及精神症状者,可用半夏厚朴汤。以上四种药均含半夏,不可长期使用。有大量水样呕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症:基本以饮食疗法、降压利尿治疗为主,以减少子宫的灌流量。按病情可用中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等。中药可单用或与西药合用。中药不会影响电解质平衡,效果慢。用中药预防妊娠中毒症有一定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疼痛的偏方

骨质增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颈椎骨质增生是骨质增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颈椎骨质增生给患者朋友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患了颈椎骨质增生一定要及时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偏方: 一、通化调理汤 药物组成:丹参,葛根,黄芪,大枣,桂枝,赤芍,当归,白芷,羌活,地龙,炙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颈椎综合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二、鹿丹汤 药物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苡仁、威灵仙。面色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肋胀,肢体肿胀

柴胡桂枝汤治疗失眠吗

十二指肠溃疡 柴胡桂枝汤对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效果,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减低胃液对黏膜的损害作用,同时柴胡桂枝汤能影响促胃泌素的分泌,加强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 癫痫 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柴胡桂枝汤可使一些相关性改变的每个步骤都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抗癫痫作用。有人用本方治疗84例癫痫病人,每日1剂,1

黄芪的用法用量

黄芪的用法用量 1、高血压病:治疗老年人高血压伴有下肢浮肿者,常用防己黄芪汤加葛根,有较好的消除水肿以及降压作用。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己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克,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克,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克、丹参12克。 2、缺血性心脏病:黄芪每日50克,水煎分3次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

治疗颈椎病的小偏方

药材: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功效:羌活、灵仙、天麻、秦艽可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有温经活血、通络作用;葛根用于解痉;神曲用以健脾和胃;甘草起到调和诸药作用。 适应证:多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头痛、枕部疼痛、颈部僵硬,肩臂及手指酸痛发麻;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身体冷湿,畏寒,颈椎旁可触到软组织肿胀结节。

治疗颈椎病的10个药膳方

治疗颈椎病的10个药膳方 1、双仁五加粥:苡仁50克,桃仁(去皮)6克,刺五加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苡仁、桃仁、粳米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刺五加先煎取汁放锅中同煮粥,加白糖适量即可。作用: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适应于风寒湿证颈椎病、腰腿疼痛。 2、人参枣粥:人参3克,粳米50克,大枣肉15克,白糖适量。将人参粉碎成细粉,粳米用水淘洗干净,大枣洗干净去核,粳米、大枣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慢熬。粥熟后调入人参细粉及白糖适量。作用:补益气血。适应于气血不足型颈椎病。 3、木瓜陈皮粥:木瓜、

风湿热中医怎么治

1、风热痹。治法:清热解毒,疏风通络。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蓝根30g,芦根30g。加减:咽喉肿痛重者,加浙贝母、射干、杏仁、僵蚕。发热重者加葛根、柴胡、黄芩,重用生石膏。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用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藤、炒桑枝、丹皮等。 2、湿热痹。治法:化湿清热,宣通经络。方药:宣痹汤、二妙散、三仁汤加减化裁。苍术20g,黄柏9g,防己10g,杏仁10g,薏苡仁20g,滑石30g,茵陈15g,蚕砂15g,川牛膝10g,茯苓10g,川革

皮肤瘙痒症怎么治 多喝汤水缓解皮肤瘙痒

如果是皮肤蔽塞,导致体内湿气积聚引发瘙痒的话,可以多喝些汤水来调和气血,如桂枝黄芪汤,葛根汤等;除了多喝汤之外,还可以喝豆浆,吃萝卜,莲藕,梨子,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食品,少吃油炸油腻食物。

中医药治疗女性不孕症

1、内异症瘕瘕的治疗。治以益气补肾,化瘀消瘕。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菟丝子,续断,当归,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石打穿,鬼箭羽,血竭,皂角刺,黄药子,土鳖虫,全蝎粉(另吞),蜈蚣粉(另吞)。偏寒湿酌加制附子,肉桂,补骨脂,桂枝等;偏瘀热加生地,夏枯草,半枝莲,贯众等。 2、内异症痛经的治疗。经前期治以活血化瘀,温阳止痛。方用温经汤加减。党参,当归,肉桂,桂枝,莪术,山楂,红花,丹皮,牛膝,小茴香,于姜,茯苓。形寒怯冷,四肢不温者加制附子,补骨脂,小腹胀痛加乌药,香附,葛根。经行不畅者加泽兰,益母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