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头晕千万别擅自加药
高血压头晕千万别擅自加药
年逾七旬的王大妈患高血压已多年,一直控制得不错。但一天中午醒来,她觉得头晕得厉害。一量血压,发现比平时高很多,为了让血压尽快降下来,王大妈就多服了一片降压药。谁知服药后,血压虽明显下降,头晕却加重了,而且吃饭还举不动筷子,嘴里老是掉饭粒。家人赶忙送她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脑梗,幸好抢救及时,没有酿成悲剧。
对很多高血压病人来说,血压慢慢升高可能感觉不到,但头晕却让人顿觉不适。所以,一些高血压病人出现头晕症状时,往往以为是血压升高闹的,会自作主张多吃降压药,殊不知,这有可能会引起脑中风。
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高血压病人头晕呢?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任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成斌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头晕的原因千差万别,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来判断,弄不好可能引起脑中风。不光是高血压、高血脂病人会引起头晕,有时低血压、低血糖,甚至感冒都会头晕,还有些人患有耳鸣等耳疾,或脑神经疾病,以及颈椎病等,都有可能引起头晕。
值得注意的是,颈动脉狭窄引起头晕的比例较高。研究显示,近1/3脑缺血的发生与颈动脉的阻塞性病变,尤其是各种病因所致的颈动脉狭窄有关。一旦发生血管狭窄或堵塞,轻则出现单眼发黑、头晕、发作性晕厥等症状,重则造成缺血性脑卒中。
因此,徐成斌提醒,高血压病人头晕千万不要随意加药,而应该去医院检查,经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发现头晕是颈动脉狭窄造成的,在不严重的情况下,狭窄程度小于50%,可以采用内科药物,情况较严重时,要采取内膜剥脱术等治疗。
该如何治疗高血压头晕呢?
热水泡双手
取一盆干净的热水,把手腕以下都浸泡在热水中,中途加热水保持水的温度,半小时后,可减轻头晕症状。
每天吃原珍向天果,一天三次,一次3-4粒,不仅能缓解头晕,还能有效降血压,对高血压并发症也有预防作用,长期食用可停服西药。
菊花、葵花、绿茶各三克,用开水泡茶喝,连续一两个月,头晕效果即能缓解。
鲜茼蒿汁,每天两杯,可以缓解高血压头晕症状。
鲜萝卜汁,一日两次每次约50毫克,一周见效。
6
日常多喝、胡萝卜粥等,也可与粳米一起煮,降压效果很好。
血压高按摩哪里降压快 血压高穴位按摩降压
位置:膝盖内下侧,胫骨内侧突起的下缘凹陷中。
按摩方法:顺时针方向按揉阴陵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脾气急躁,腹胀,腹泻等。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按摩方法: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内踝尖直上4横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端着力,顺时针方向按揉三阴交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脾气急躁,月经不调,痛经,阳痿,遗精,失眠等。
位置: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患者的风池穴处,揉捏半分钟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晕,头痛,面部红热,耳中鸣响,感冒,发热,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等。
位置: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放散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惊悸,健忘,耳鸣,中风,失眠等。
四款高血压头晕食疗粥
一、甘菊粳米粥
取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头晕。
二、芹菜苦瓜汤
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头晕。
三、葛根粳米粥
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剂,可以常食。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四、车前粳米粥
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头晕。
儿童高血压治疗 儿童高血压有哪些表现
儿童患高血压往往不像老人那样症状明显,他们往往自己感觉不到身体的不适,只有在血压明显升高时,才会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婴幼儿则只表现烦躁不安、哭闹或者过于兴奋、夜间尖叫等。更严重者还可能头晕加剧,心慌气急,视力模糊,惊厥,失语,偏瘫等高血压危象。
哪些人容易突然晕倒
孕妇突然晕倒——血压偏低 大脑缺血
头晕是孕期常见的症状。轻者头重脚轻,走路不稳;重者眼前发黑,突然晕厥。孕期头晕常由多种疾病引起。
这类孕妇一般在突然站立或乘坐电梯时会晕倒。妊娠的早中期,由于胎盘的形成,血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般比平时低1.33-2.67千帕,这属于生理性。原有高血压病的孕妇,血压下降幅度会更大。血压下降,流至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减少,造成脑血供应不足,使脑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头晕。
这种一时性的脑供血不足,随着心率加快,心搏出量的增加,将会逐渐改善,头晕也会逐渐消失,一般至孕7个月时即可正常。这种孕妇需注意自 保护;不骑自行车,以免跌伤;一旦头晕发作,应立即坐下,或平卧,以阻止头晕加剧;避免久站,以预防发作。
老人突然晕倒——可能是脑中风
老人突然晕倒应该高度怀疑脑中风或脑卒中的可能。老人极有可能酒后出现脑出血或脑梗塞(脑出血的肯能性想对较大),但意识仅短暂丧失,提示:可能出血(或梗塞)病灶比较小,之后又出现上肢功能受限,即是最好的证明(大脑有受损)。这种病人一般来说是有高血压病史的,个别例外没有高血压但也会出现脑梗或脑出血。
建议即刻去好点的医院就诊,内容包括:量血压、头颅CT、以及常规检查。至于饮食方面,就诊后医生会告诉你饮食方案的,烟酒肯定戒掉。
高血压头晕怎么办 按摩法
(1)两手十指分开.虎口相对,指尖紧贴头皮,由前额上缘发际开始,逐渐向后作来回梳抓动作,每拍梳抓1次,8拍到达颈部。
(2)两手指尖由前额两侧发际开始,逐渐向侧、向后做来回梳抓动作,每拍梳抓1次,8拍到达颈部。
(1)两手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弯曲,拇指按太阳穴,食指紧贴额部,由中间向两侧按摩。每指按摩1次,做8拍。
(2)两手姿势同上,食指紧贴眉上眼眶,由中间向两侧按摩。每拍按摩1次,做8拍。
(1)两手掌心向面,拇指按太阳穴,食指放于前额发际,做回旋按摩,每拍1次,连做4次。
(2)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手指、手掌紧贴头皮,用力由前发际开始向后下抹至颈部。4拍1次,连做8次。
两手掌心紧按耳朵,拇指向下,四指相对,中指位于枕骨,食指压在中指上,食指由中指上向下滑动叩击枕骨,叩击时要用力,应听到咚咚声响。每拍1次,连16拍。
高血压头晕怎么治呢
说说在日常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马上就又要步入炎热的夏天了,这个时候的高血压患者就一定要注意了,因为天气的原因也是会很容易出现头晕的状况的,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贪凉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屋内的温度控制得过低,因为这样就会非常容易导致在夜间出现问题,而这个时候是非常的危险的。
还有就是在平时的饮食中我们也是需要注意一些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管是胡萝卜汁还是柠檬汁等各种饮品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些病人在平时的时候都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饮水的。
每天适当服用原珍向天果,这个源自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野生的纯天然植物果实对于高血压患者出现经常头晕症状的改善是非常有效,它能调节中枢神经,改善血管的动脉硬化、强化心脏功能,软化血管,降低高血压,对高血压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
原珍用于治疗高血压,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症状。不但能降低和平稳血压而且还能预防脑血管阻塞引起中风、预防老人痴呆症;同时增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管阻塞,能够帮助预防心脏病和中风。长期服用向天果有助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机能的调整,能减少甚至停用其他降压药物。
对于很多的老年人来说最为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自己身心的保护了,人们一旦步入老年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孩子,甚至还总是去担心自己孩子的孩子,不管出了什么事情都是会非常的着急。这样的做法就一定会出现很多的情绪波动了,而这个时候的血压也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出现很大的增幅了。所以说对于老年人来说防治头晕的办法就是多读书多看报,不要总是干着急。
高血压头晕怎么应对呢
1、尽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一旦出现经常头晕、头痛、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测量血压,确诊后应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发展为非良性高血压。
2、适度治疗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治疗过程也需循序渐进。患者不可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降压药物,血压骤然下降可引起心、脑、肾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联合用药
有些患者只需要科学的服用一种药物便可轻松的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有些患者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控制。
4、持久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为终身药物治疗,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治疗过程中不可随意停药,避免引起血压波动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5、不可随意停药
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药会为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症状减轻后时常会自主停药,出现症状后又开始服药,专家提醒,这样反复停药引起血压波动较大,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常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及心脑血管意外,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高血压头晕怎么办 药枕疗法
将草决明子、菊花各适量等分,混匀后装入枕芯中,睡觉时枕之。可以起到泄热平肝的作用,适用于缓解高血压肝热阳亢的病人出现头痛,头晕目眩,夜不能安眠等不适。
高血压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头晕的原因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硬化,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使患者出现头晕的现象。
高血压出现头晕还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可以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剂和震荡,引起头晕。
有些长期血压增高的患者对较高的血压已经开始适应,当服用降压药时会将血压降至正常,这也会因为脑血管调节不适而产生头晕。
当出现高血压危险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病症时,高血压患者也会出现头晕的现象。
降压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在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尤其是肝肾阴阳失衡,肾阳不足,肝阳上亢的下虚上实,病久不愈,阴损及阳,最后形成阴阳两虚证候。高血压病常可分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胆火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湿阻逆、瘀血阻络等型。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种类较多,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病症的药物呢?必须注意高血压病的证型和药物的功用主治,不能仅凭血压选药。
(1)安宫降压丸。功用:清热镇惊、平肝降压。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脑涨项痛、心悸、失眠、多梦、易烦易躁等症。每次1~2丸,一日2次。
(2)降压避风片。功用:清热平肝、降火。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每次3~6片,一日2次。本品是一种中西药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含有利尿剂,请勿与西药利尿降压药合用,糖尿病者慎用。
(3)复方羚角降压片。功用:平肝抑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气内动,及有中风先兆等。每次4片,一日3次空腹服。本品可预防脑卒中。
(4)降压灵片。功用:清热利水、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眼涨、烦躁易怒。每次6片,一日3次。
(5)降压袋泡茶。功用:清热泻火、平肝明目。主治:肝火上炎或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头痛、目赤、面红、耳鸣、口苦、小便黄赤等。本品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沸水泡饮,每次1袋,一日3次。
(6)降压丸。功用:清肝滋肾、泻火。主治:肝阳上亢型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眩晕、耳鸣、腰痛等。每次6克,一日3次。
(7)罗布麻降压片。功用:平肝潜阳、熄风活血。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头眩、动脉硬化和血脂升高等。每次4~6片,一日3次。
(8)高血压速降丸。功用:清热熄风、平肝降逆。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晕目眩、头涨头痛、项强颈痛、颜面红赤、烦躁不宁、言语不清、步履不稳、知觉减退等症。每次20小丸,一日2次。
(9)牛黄降压丸。功用:清心化痰、平肝泻火。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目晕眩、烦躁不安等症。小蜜丸每次20丸,一日3次。
(10)山绿茶降压片。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耳鸣、头痛头涨、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每次4片,一日3次。
(11)山楂降压片。功用:滋阴平肝。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耳鸣、烦躁失眠、腰膝酸软、四肢麻木。每次5片,一日3次。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
(12)脑立清。功用:清肝泻热、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脑涨、心烦难眠、痰粘作呕等。水丸1次10粒,一日3次。孕妇忌用。
(13)菊明降压片。功用:降压利尿。主治:高血压病、慢性肾炎型高血压。每次6克,一日3次。
(14)镇心降压片。功用:降压宁心。主治:各型高血压。每次4~6片,一日3次。
(15)脉君安片。功用:平肝熄风、解肌止痛。主治:各型高血压。每次5片,一日3次。本品含西药双氯噻嗪,勿与西药利尿剂同用。
(16)降压片。功用:平肝降压。主治:各型高血压。每次4片,一日3次。
高血压头晕吃什么好
在饮食上最基本的应做到低盐饮,低脂肪饮食。一定要要禁烟酒,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情绪激动,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需知熬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肯定是有害而无利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了,那就只能借助药物了,这时高血压头晕吃什么药好呢?
如果是西药的话,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压药如:心通定,最好选择缓释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血压更平稳。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有高血脂必需同时治疗。如果选择中药的话,许多人反应喝芹素茶效果不错,当然,平时饮食中多选择一些芹菜也不错,尤其是芹菜梗,是降血压很好的一个东西。
推荐一些食疗方:
甘菊粳米粥:取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净,与粳米60克、冰糖适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头晕。
芹菜苦瓜汤: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汤饮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头晕。
葛根粳米粥:鲜葛根适量洗净切片,沙参、麦冬各20克,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剂,可以常食。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