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干呕中医治疗方法

干呕中医治疗方法

干呕中医治疗方法

【内疗辨治 】

胃实热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邪侵袭,化热人里,客于阳明,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频不止,其声洪亮,腹满作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实大。

[治法] 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胃虚热型干呕

[病因] 由于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胃阴受伤,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烦为证候特点。伴有腹满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胃生津,和降冲气。

胃寒实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音低弱,脘腹冷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出少量涎沫,苔白,脉沉弦。

[治法] 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胃虚寒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或脾胃素虚,或过用寒药克伐胃气,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低弱,心下痞满,大便溏泻为证候特征。伴有饮食不香,少气懒言,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脾益胃,降逆安中。

肝郁型干呕

[病因] 多由忧思郁怒,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声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为证候特征。伴有胸胁烦闷,饮食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 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食滞型干呕

[病因] 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食滞胃脘,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食臭,欲吐不能,胸痞厌食为证候特征。伴有脘腹胀满,大便秽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 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干呕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一般主张用口泰、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液,含服华素片、安吉含片等。对于肥厚增生性咽炎,可采用激光、微波、冷冻等方法治疗。

总是干呕怎么办

干呕中医治疗方法

【内疗辨治】

1.胃实热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邪侵袭,化热人里,客于阳明,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频不止,其声洪亮,腹满作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实大。

[治法] 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2.胃虚热型干呕

[病因] 由于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胃阴受伤,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烦为证候特点。伴有腹满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胃生津,和降冲气。

3.胃寒实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音低弱,脘腹冷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出少量涎沫,苔白,脉沉弦。

[治法] 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4.胃虚寒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或脾胃素虚,或过用寒药克伐胃气,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低弱,心下痞满,大便溏泻为证候特征。伴有饮食不香,少气懒言,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脾益胃,降逆安中。

5.肝郁型干呕

[病因] 多由忧思郁怒,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声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为证候特征。伴有胸胁烦闷,饮食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 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6.食滞型干呕

[病因] 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食滞胃脘,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食臭,欲吐不能,胸痞厌食为证候特征。伴有脘腹胀满,大便秽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 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教你中医治疗干眼症

干眼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疲劳、异物感、眼干涩、有的还有烧灼感、眼胀痛、眼红、畏光等。症状时轻时重,早期症状为异物感,病情发展则有灼热感。眼部干燥感是最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在户外、风吹时、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机、电子游戏机等,注意力集中瞬目减少时更明显。夜间或清晨醒来时,眼的干涩症状更显著。有的干眼的症状为一过性,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则称干眼症。经过休息和治疗则可恢复正常,但有的干眼症患者,因工作性质、环境、年龄等影响,也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也有的久治不愈。

中医认为本病属“神水将枯”范畴。其治疗根据证候分为:

一. 肺阴亏虚证

眼干涩,灼热,畏光,频频眨眼,眼疲劳,视力下降,荧光素染色早期结膜上着色,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角膜上着色。舌质红,少苔。治法:滋阴祛风。加减地黄丸加减:生地、熟地、赤芍、丹皮、玄参、麦冬、防风、菊花、蝉蜕、甘草。

二.阴津枯竭证

眼干涩,灼热,畏光,口干咽燥,皮肤干燥,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着色,舌质红,干燥无苔。治法:滋补肝肾。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白参、麦冬、天花粉、石斛、菊花、蝉蜕。

针刺治疗

一.取穴;承泣、攒竹、太阳、迎香、风池。每日1次,每次行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二. 取取穴;承泣、攒竹、太阳、迎香、四白、百会、少泽、后溪等。每日1次,每次行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此外,在使用电脑1小时左右,休息10分钟,眺望远方的景色或闭目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适当地活动身体,解除紧张,也是很有益的。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呕吐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③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寒吐型:起病较缓,呕吐乳食不化,呈清稀粘液,无臭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肠鸣,大便溏薄,或为不消化食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板门00次。

②揉外劳宫50次,推三关300次。

③点揉关元穴1分钟。

④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热吐型: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或为黄水,身热口干口渴,口唇色红,烦躁不安,胃脘胀痛,大便稀薄臭秽或秘结不通,小便色黄量少,舌质红,苔黄。

中医治疗脑干肿瘤

脑膜瘤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法:

(一)痰毒凝聚型

主证: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身重倦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有齿痕,脉滑或弦细。治法: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味。胆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白术10g,云苓30g,石菖蒲15g,,全蝎5g,蜈蚣2条,山慈菇15g,徐长卿20g。

(二)气血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胀,视物模糊,口齿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地龙10g,白芷30g,婵蜕5g,白蒺藜10g,全蝎10g,王不留行15g,麝香0.2g(绢包入药,每包煎3次)

中医治疗干眼症

当前我们常说的干眼症,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长时间、近距离地注视电脑或电视屏幕,眨眼次数减少,泪液蒸发过度,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所致。

对于干眼症,我们应该以预防为主。首先尽量做到不长时间使用电脑,使用时应保持正确操作姿势,屏幕到眼的距离约为40~70cm,视线稍向下形成一定角度。每1~2小时休息10~15分钟,眺望远方。二是尽量减少在空调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因为空调房中空气过于干燥,泪液易于蒸发。三是要睡眠充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四是不要长时间使用隐形眼镜。

中医辨证分型:邪热留恋型方用桑白皮汤加减,肺阴不足型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阴虚挟湿型方用三仁汤合二妙散加减,肝肾阴虚型可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

针灸治疗方法为针灸隔日1次,留针20~25分钟,10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10天,共治疗3个疗程。针刺取穴:四白、迎香、合谷、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等。

局部用药可使用一些清肝明目的药物,如菊花、生地黄、石菖蒲、蝉衣、决明子等,武火煮沸10分钟后用纱布浸药液湿敷双眼,温度与体温相同。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

中药蒸汽熏眼将野菊花、秦皮、黄柏、薄荷、桑叶、红花水煎,趁热用厚纸筒一端罩住药罐,另一端对准患眼,熏蒸眼部,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1个月为1疗程。

此外,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和人工泪液。

干燥症的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这是治疗干燥综合症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其实也是生活之中医生常常会使用的治疗干燥综合症的方法,其实针灸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表现症状,还是需要取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的治疗的。

2、推拿治疗,这是治疗干燥综合症中医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就是需要取仰卧位,先揉上腹部,这种治疗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需要找准穴位进行有效的治疗,要是使用推拿治疗干燥综合症,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治疗。

3、中成药治疗,这是治疗干燥综合症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其中常常会使用到的中成药就是杞菊地黄口服液、知柏地黄丸,还有就是大黄蜇虫丸、川贝枇杷膏也是用于治疗的,都是副作用比较小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呕吐有方

古方中医介绍历代医家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但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多并称为呕吐。中医辨证治疗有方如下:

外邪犯胃型

症见呕吐食物,吐出有力,突然发生,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脉濡缓。治宜疏邪解表,和胃降逆。属风寒犯胃者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厚朴、半夏、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等;属暑热犯胃者方用新加香薷饮出入,药用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等;属秽浊犯胃者方用玉枢丹化裁,药用山慈菇、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雄黄、朱砂等;属风热犯胃者方用银翘散增损,药用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等。

饮食停滞型

症见呕吐物酸腐,脘腹胀满拒按,嗳气厌食,得食更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加减。药用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谷芽、麦芽、鸡内金等。

痰饮内停型

症见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或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属痰湿内停者方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用生姜、半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吴茱萸、陈皮等;属痰热内停者方用黄连温胆汤出入,药用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桔红、甘草、生姜、茯苓等。

肝气犯胃型

症见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呕。药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药用柴胡、枳壳、白芍、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甘草、橘皮、旋覆花、竹茹等。

脾胃虚弱型

症见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倦,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属脾气不足者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木香、陈皮、半夏、丁香、吴茱萸等;属脾阳不振者方用附子理中丸化裁,药用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等。

胃阴不足型

症见呕吐反复发作,但呕吐量不多,或仅吐唾涎沫,时作干呕,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养胃阴,和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加减。药用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石斛、花粉、知母等。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肥胖

1宽胸化痰法: 中医文献有“肥人多痰”的论点,这种痰显然是指肥胖之痰浊,也就是脂肪过多。临床所见肥胖之人,动则气短、胸闷,甚则头晕、呕吐、恶心,舌苔滑腻。有的人痰火重,性情急躁,易于发脾气、恼怒,以致血压高,头胀脑鸣而痛,睡眠不安,舌苔黄腻,大便干结。多发心、脑血管病变。遇上这些病证,选用宽胸化痰法最为合适。 常用药物如:瓜蒌,古称栝楼,为宽胸化痰主要药,市售之瓜蒌包即用此一味制成,可降血脂,尤善治冠心病。瓜蒌仁还有润肠作用,对痰火内结,大便不畅者尤适用之。 2活血行瘀法: 肥胖之人,血液中脂肪过多,容易

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

1、利用口腔分泌腺部分腺体移植,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眼的症状。但可能会出现口干,而且部分人员应用后角结膜有刺激性不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晚嚼食两个核桃仁,这样也可以缓解症状。 2、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肝肾亏损,阴血不足。干眼症的主要表现为眼干涩畏光,双目频眨,视物欠佳,还会伴随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的现象。但从中医的辩证角度来看的话,就是会出现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所养所导致的,因此大家要采用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的汤剂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3、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还有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

鼻炎的危害极大,当长期反复发作的干燥性鼻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因此,干燥性鼻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干燥性鼻炎中医治疗方法: 1、燥邪伤鼻症 主证:鼻内干燥、灼热、异物感,有时鼻涕带血。鼻粘膜干燥,下鼻甲前端常有少许结痂,鼻中隔前下方干红,或有咽痒干咳,口干欲饮。舌质偏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法:清燥宣肺

中医如何治疗眼睛干涩呢

治疗干眼症的食疗方法 1、菊杞茶 菊花、枸杞适量,开水泡10分钟左右饮用。 【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菊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凉,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经常饮用。 2、润泽明眸茶 黄芪25克、丹参15克、麦冬10克、合欢皮10克、葛根5克、密蒙花10克。药材洗净后先浸泡30分钟,再倒入2000m

中医治疗嘴唇干裂怎么治

健脾是关键 一旦发生嘴唇干裂也不必惊慌,首先要改掉不良的舔唇习惯。其次还应该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梨、荸荠等有生津滋阴作用的食物。 山药是健脾的首选,是滋补脾胃的食疗佳品,平时蒸、炖、炒食法很多;新鲜蔬菜里富含维生素,也能补充嘴唇干裂所缺维生素,黄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种炖品适合改善嘴唇干裂——银耳炖冰糖,用银耳50克、红枣10颗炖冰糖,每天分3次饮用。 药食两用 具体制作方法是:天门冬15克、麦冬15克(均为一次用量),再加上10克白砂糖,放在一起用热开水300毫升加盖泡10-

小儿呕吐中医推拿疗法

临床表现 1.寒吐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迟,指纹色红。 2.热吐 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粘滞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3.伤食吐 呕吐酸溲频繁,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指纹色紫而滞。 中医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祛邪和胃,降逆止呕。 2.手法处方:调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突,推天柱骨。 3.方义:调脾

治疗干呕的偏方

1、干呕胁痛 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 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2、干呕不止 用莲子六枚,炒成赤黄色,研为末,熟水半碗冲服。 3、干呕不息 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中医治疗嘴唇干裂怎么治?

健脾是关键 一旦发生嘴唇干裂也不必惊慌,首先要改掉不良的舔唇习惯。其次还应该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梨、荸荠等有生津滋阴作用的食物。 山药是健脾的首选,是滋补脾胃的食疗佳品,平时蒸、炖、炒食法很多;新鲜蔬菜里富含维生素,也能补充嘴唇干裂所缺维生素,黄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种炖品适合改善嘴唇干裂——银耳炖冰糖,用银耳50克、红枣10颗炖冰糖,每天分3次饮用。

中医治疗痤疮

【辨证】脾胃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所致。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湿邪恣害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利湿。 【组成】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

中医治疗近视

一通: 借助现代高科技光子能量理疗仪器打通经络,利用高磁能量充惯经络、穴位,影响人体电流分布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使眼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在体内产生电流,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扩张,促进眼周血液及淋巴循环,加快血流,消除栓塞,疏通经络淤堵,增加血液活力,只有气道通、血道通、谷道通、水道通,经络淤堵自然通,眼睛的气血供养充足,是真性近视康复的前提。 二清:(根本)清理淤堵是根本 依据近视发病机理运用“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局部疗法,采用多种天然名贵中草药提取精华。快速持续清理淤堵,化解淤堵,补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