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怎么回事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怎么回事
呼吸道的阻力,跟呼吸道的口径大小成反比,细支气管炎事实上是由于细支气管内发生水肿和分泌物的堆积,以致呼吸道阻塞和阻力增加。
以一个幼儿来说,即使是细支气管壁的稍许增厚,就有可能严重地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其呼吸道的阻力,在吸气和呼气时都会增加的。有些时候,呼吸道阻塞,形成了瓣膜效应,也就是空气可以进入肺疱而不易呼出,成了肺气肿。假如阻塞是完全的,那么肺疱内的残余气体最后完全被吸收则成了肺塌陷。细支气管炎因病变的关系,导致换气不全,血液分析可能是氧分压下降,但更常出现的则是二氧化碳的存积。
抗生素对细支气管炎的几种病毒,没有任何效果,若无合并细菌性肺炎,不应使用。类固醇对细支气管炎有效吗?可减少发炎的严重性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少部分细支气管炎的婴幼儿,最后可能产生呼吸衰竭,必须短期使用呼吸器帮助度过危险期。临床上可由症状的急速转剧和血液气体分析作为及早使用呼吸器的诊断依据。
下呼吸道感染原因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侵入患者下呼吸道: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
一、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与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机体抵抗力底下时或老幼体弱.呼吸道有慢性炎症者更易发病。
二、免疫功能异常。小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另外,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低,故易反复感染 。营养不良。最常见的是饮食上百般迁就孩子,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故易导致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使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以煤为燃料的家庭,复感儿发病率要比使用清洁燃料的高出19倍。此外,室内通风不良等也会降低小儿抵抗力。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
⑴ 免疫缺陷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所致的疾病被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反复、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线索,包括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系继发于多种疾病及理化、生物等因素对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又称免疫缺陷状态。
⑵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纤毛功能异常症、先天性会厌吞噬功能不全症、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天性肺囊肿等。
⑶微量元素缺乏 如锌元素缺乏或不足时,儿童胸腺、脾脏萎缩,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铁、钙、镁、磷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伤力,并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消除病源及过敏颗粒的能力。
⑷ 慢性病灶如慢性副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症、扁桃体炎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⑸ 其他 如营养不良、蛋白异常丢失,包括肾病、蛋白丢失性肠炎、皮肤损伤、脾切除等。
总之与年龄因素、免疫功能、蛋白质、微量元素锌、维生素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婴儿平躺呼吸急促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若呼吸急促,在排除先天性肺部没有发展成熟的因素之外,就可怀疑是否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1、上呼吸道感染:
宝宝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因为喉头、喉骨发育不完整(即软喉);或是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及异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另外也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哮吼等。再来也有可能是喉头水肿,黄亮迪进一步表示,喉头水肿是一种急性过敏,即一种急性、过敏性的声带水肿,多半是因海鲜、药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与体质没什么关联,且多合并有呼吸道水肿。
2、下呼吸道感染:
造成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黄亮迪依次说明常见的原因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以内出生,那么肺部的发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再来也有可能是新生儿肺炎引起败血症,使呼吸窘迫;或是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等,使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宝宝只好靠喘气来增加含氧量。追查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原因。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1、急性气管炎
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气管炎要考虑百日咳杆菌感染,最好的检验样品是深部鼻咽拭。
2、慢性气管炎
查找病原体往往较困难,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它莫拉菌属往往能从这些患者的支气管中分离到。病毒往往也是一个致病原。
3、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浸入肺部、直接吸入病原体或由血流入肺,均可引起肺炎。成人肺炎的常见病因有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军团菌。肺炎链球菌是成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
4、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患儿活动后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伴随症状有:哭闹不安、喝水进食呕吐、嗜睡不宜唤醒、面色口唇发绀等。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因此在这个时期要加强体格锻炼,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肌体耐寒能力;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婴幼儿期及时添加辅食,防止营养不良及佝偻病;预防呼吸道反复感染,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病人。
小儿得了下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上医院用抗生素治疗。吃些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喝水,注意补充维生素。对烦躁不安或伴有高热者给予镇静及降温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的介绍
呼吸道感染分为下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70-80%)、细菌性(占20-25%)。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热等症状。
而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有小流行或爆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结膜炎等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临床下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常见的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具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多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热、喘、出气困难、X光胸透检查表现为纹理粗以及肺内有斑片状的阴影等。一旦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爸妈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
呼吸道感染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上那么,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冬春季节多发,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有时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等。体征亦为上呼吸道各器官的炎症表现。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而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临床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听诊可有肺部哕音。x线检查可发现下呼吸道炎症。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痰液容易咳出,下呼吸道感染咳嗽痰液不易咳出,症状严重,需要先口服抗生素和镇咳化痰药物治疗。
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生活中一旦出现就应该积极治疗,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
(1)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解热镇痛(发热头痛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咽痛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口服)、减充血剂(鼻塞使用盐酸伪麻黄 碱)、抗组胺药(打喷嚏、流鼻涕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镇咳剂(咳嗽症状较明显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
(2)病因治疗: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病毒 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
2、下呼吸道感染
(1)喹诺酮类抗生素: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低等特点。
(2)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如氟罗沙星、罗米沙星及司巴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比环丙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广泛,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单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等。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最多用于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
以上就是关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的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祝大家身体健康。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一、普通感冒
成人多数为病毒引起。起病较急,初期的时候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
咽部明显有充血和水肿,淋巴结肿大,还会有眼结合膜炎。
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三、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五、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下呼吸道感染的饮食
一、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流质,尤其是果汁;
2、新鲜水果和蔬菜;
3、多油鱼、蛋和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二、下呼吸道感染食疗方:
1、板栗烧猪肉
配方:板栗250克,瘦猪肉500克,盐,姜,豆豉各少许。
用法:将板栗去皮,猪肉切块,加盐等调料,加水适量红烧,熟烂即可。
2、苡米百合汤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3、鱼腥草蛋
配方: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
用法:炖荷包蛋食数天可愈。
4、鳗鱼油饮
配方:鳗鱼油适量,盐少许。
用法:在清蒸出来的鳗鱼油中放点盐,每次一小杯,口服两次。
5、荠菜姜汤
配方:鲜荠菜100克,鲜姜10克,盐少许。
用法:将荠菜洗净切碎,生姜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两碗,用食盐调味,每日两次服用。
6、奶汤锅子鱼
配方:活鲤鱼一尾,火腿数片,玉兰数片,香菇数片,葱,姜,料酒,盐,醋,奶汤(鸡,鸭,肘子和骨头炖的汤)适量。
用法:将鲤鱼去鳞开膛,除去内脏,洗净切成瓦块状,与葱,姜一起放入油炒久颠翻几下,加料酒,盐等调料,然后加入奶汤,再加适量的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炖约3分钟盛入火锅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