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要做哪些检查
前列腺癌要做哪些检查
1、直肠指诊:直肠指诊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办法。80%患者可取得诊断。前列腺癌直肠指诊表示为腺体增大、坚硬结节、上下不平、中央沟消逝、腺体固定等。
2、酸性磷酸酶测定: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但特异性不高。有学者采用免疫电泳法,可加强敏理性,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目前以为诊断价值较血清酸性磷酸酶价值更高。
4、前列腺穿刺活检:近年来采用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精确率大大进步,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B超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形态改动、移位,包膜反射不连续、不润滑,腺体内部呈现光团、暗区等。能够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辅助手腕。本检查为无创伤性检查,直肠超声可分明的显现前列腺的细微变化,可确认直径为5毫米的病变。
6、X线检查:
骨盆,腰椎造影是肿瘤转移的重要诊断有时也可用作输精管精囊造影。前列腺癌,膀胱尿道造影显示缺乏正常前列腺曲线,配上钝尿道外口狭窄。当膀胱的入侵,膀胱基地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
7、超声检查:
超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形态改动、移位,包膜反射不连续、不润滑,腺体内部呈现光团、暗区等。能够作为辅助性诊断。
8、CT及磁共振检查:
其图象分明,分辨率高,且平安无痛苦,这种前列腺癌的诊断办法具有一定的价值。
正确生活方式有助预防前列腺癌
1、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易发人群,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抗癌免疫力。
2、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减少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的发生,是预防前列腺癌的有效措施,要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经常冲洗尿道帮助前列腺癌的分泌物排出,以预防感染。
3、烟和酒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前列腺癌要戒除烟酒,同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大便秘结可能加重前列腺坠胀的症状,平时宜多进食蔬菜水果,吃些粗粮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
4、注意起居适度,节制情欲,房事有节,避免引起前列腺的增生和肥大。
5、要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清洗自己的外生殖器,配偶也应注意阴部卫生,以防止隐藏在外阴部的细菌进入男性尿道,侵犯前列腺,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
6、中老年男性平时应少用或不用含有雄性激素的药物及保健品。
7、定期检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关键,50岁以上的男性,应定期做直肠指诊进行防癌普查。
前列腺癌怎么检查 前列腺癌一定要检查前列腺液吗
前列腺癌不需要一定检查前列腺液,正常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数大多不超过10个/高倍视野,并可见大量卵磷脂小题,一般无红细胞,前列腺液中过多白细胞是炎症诊断的主要指标,前列腺液中的脱落学检查对前列腺癌有一定意义,但目前已经较少采用。
50岁以上男性警惕前列腺癌
早期发现的前列腺癌治愈率很高,对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早期前列腺癌发现率仅占30%到40%,这就使得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发现早期前列腺癌?首先就是“信号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体检中心专家说:“前列腺癌早期没有什么明确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排尿不畅、尿道梗阻等症状,如果癌症远处转移,则可能出现相应器官压迫症状。”
早期发现的前列腺癌治愈率很高,对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早期前列腺癌发现率仅占30%到40%,这就使得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发现早期前列腺癌?首先就是“信号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SA是前列腺腺体的特异性抗原,产生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可以少量分泌到血管里去。如果癌细胞破坏了微循环和一些血管系统,PSA就会大量地进入血管,当血液中的PSA大于正常的4纳克就认为有异常,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
50岁以上男性需要进行PSA检测
什么样的人要进行PSA检测?
第一、50岁以上的男性应该进行筛查;
第二、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我国前列腺癌指南及中国专家的共识建议:大于50岁的男性有尿道梗阻的男性,进行PSA和前列腺指诊检查;有家族史的建议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检查;此外,如果直肠指诊和影像学诊断发现异常的要做PSA检查。
只有穿刺活检才能确诊前列腺癌
如果发现异常,就要做直肠超声、CT检查、核磁共振扫描,这些影像检查对前列腺癌的形态判断有帮助。其中核磁这对前列腺癌的分期更有效。
但是只有穿刺活检才能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确诊一定要通过前列腺癌的癌组织检测,常用的方法是穿刺进行病理检测,但也不能百分百确诊。一般来讲,穿刺后80%前列腺癌能得到确诊,而且必要时还要重复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做什么检查
前列腺癌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男性疾病,是男性前列腺部位的一种癌症,对男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身边出现有朋友患有前列腺炎症的话,我们要积极地鼓励他们治疗,并且给他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前列腺癌这种疾病在早期的时候是很难发现的,所以如果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咱们来具体的讲讲。
1对于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在我们要去确诊前列腺癌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前列腺癌的穿刺手术。因为在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分期和相关的诊断的话,就可以更好地判断出自身的病情。
2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因为早期的时候这种疾病是很难发现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做ct的检查,对于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去做一下MRI的检查。具体的检查情况,这方面我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3对于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除了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之外,生活当中的,科学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那就先戒酒,戒烟,同时一定要注意休养,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事项:
前列腺癌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患者在发现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并且在生活当中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一些水。
前列腺癌要做哪些造影
1、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可了解上尿路情况,并可提供膀胱颈部扩散的线索。
2、胸部及骨X线检查:主要是为了判断癌的分期。肺上可发现肺转移,常为淋巴管扩散,结节状少见。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典型征象是成骨性表现,骨小梁消失,有时也有溶骨性改变,任何骨骼均可被侵犯,早期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盆和腰椎,其次是胸椎、肋骨和股骨。
3、膀胱尿道造影:可观察后尿道有否受癌侵犯。造影显示尿道正常曲线消失,尿道僵硬、狭窄;膀胱受侵犯时,膀胱底部可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4、精囊造影:可了解前列腺癌侵犯精囊的程度,但极少用于临床。
5、淋巴造影:淋巴造影可推测前列腺癌淋巴转移情况,对预后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甚至对那些无远处转移、侵润范围小、分期低的前列腺癌病灶,也会表现出明显的淋巴结侵犯。但由于淋巴造影的假 阳性及假阴性较多,精确度低。故目前临床较少应用。
平时怎样预防前列腺癌
①老年人健康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前列腺情况。
②利用现有一切手段进行细致检查。
③对不能确诊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必要时早期切除。
④食物中保证摄入足量的硒,权威医学临床实验证明发现人体血液中硒浓度高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会低4~5倍。
硒元素普遍存在土壤中,鸡蛋和青花鱼含有大量的无机硒。而较无机硒,绿色蔬菜中的有机硒更利于人体吸收,男性朋友多吃蒜、嫩茎花椰菜和陀螺蘑菇,就可以较好地吸收有机硒能有效预防前列腺癌。
⑤日常饮食注意选择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西红柿、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和红葡萄均含有较多的番茄红素,其中尤以西红柿中的含量为最高。
平时怎样做好预防前列腺癌,以上内容就对很多的中老年人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对于很多中老年人,如果你现在处在一个前列腺炎的状态,那么为了不诱发前列腺癌,要对以上的预防方法,具体的了解后,平时做好预防,才能远离前列腺癌。
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饮食预防
饮食因素是目前已知的造成前列腺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高脂饮食会刺激前列腺癌生长。牛肉和高脂奶制品似乎是前列腺癌的刺激物,大量奶制品的摄入可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高;相反,水果和蔬菜及低脂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要尽可能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少饮酒、戒烟,轻松的心态,适度的性生活,适度的体育运动,控制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在30以下都是预防前列腺癌的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做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成年男性,45岁以后,建议每年一次体检。包括抽血查PSA,直肠肛门指诊,必要时查经直肠超声,有助于发现早期的前列腺癌,积极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对于直系亲属中有两个及以上患前列腺癌的人群,以上体检就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有遗传倾向。
前列腺癌预防
番茄:番茄和胡萝卜里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它可帮助你的身体吸收番茄里的番茄红素,可能将前列腺癌的几率降低32%。
橘子:橘子中含有红桔素,川皮苷和维生素C。 研究发现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饮食会使患前列腺癌的几率降低23%。
鸡肉:一块鸡胸肉就足以提供给你一日所需的硒。一份资料显示,连续41年补充摄入足量硒的男性死于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要低63%。
西瓜:同番茄一样,西瓜也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一片一英寸长的西瓜含有的番茄红素等于四个番茄。
麦芽菌:麦芽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锌。而癌症研究中心则发现如果补充维生素E和每日摄入锌,患有前列腺癌的几率会分别降低20%和45%。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尽管前列腺癌发生率并不高,但是他的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有共同之处,如果前列腺增生发生恶化,就要想到是否有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那就及时的到医院做检查,及早发现及早的诊断。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对于部分男性应该不陌生,它严重的危害着男性朋友的健康,导致那么多男性朋友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就应该早期发现来及早的治疗,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呢?我们一起看一下: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大多数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病人,都是因为感觉身体某部骨头疼去医院骨科就诊而发现的。然而遗憾的是,此时前列腺癌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所以及早发现前列腺癌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有效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直肠指诊检查加血清PSA浓度测定。
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如指发现可疑硬结便的话,就需要进一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约70%的病人可得到确诊。
PSA是前列腺癌的一个特异性血清指标,正常人一般≤4ng/ml。如果高于这个指标,就会引起医生的注意。45岁以上男性,最好每隔3个月到半年就去看一次泌尿外科门诊,做一次详细的前列腺相关检查。
男性患上前列腺癌一定要及早治疗,如果病情发展下去,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所以说前列腺癌要抓紧时间治疗,男性千万不要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前列腺特异抗原高 就会得癌吗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50岁以后,前列腺就会逐渐增生,继而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一系列症状。前列腺增生的细胞均为良性,不会破坏局部、周围器官和发生转移。
前列腺癌是前列腺内的腺细胞发生了癌变。癌细胞对人体有侵袭性,会破坏局部正常细胞,严重者破坏周围器官,也可发生转移,因此可能危及生命。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组织相关的生物学标记,影响它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前列腺炎、前列腺指诊检查、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前列腺癌会造 成该指标的持续升高,因此是诊断依据之一。为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定期检查是必要的。如果发现血清PSA升高(大于4纳克/毫升),通常不马上怀疑前列腺 癌,一方面要了解症状,或用3~4周抗生素抗炎;另一方面要做超声检查。如果该指标持续升高,则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需要做前列腺活检确诊。
从目前的研究看,95%的前列腺癌属于低度恶性,低度恶性患者平均生存期在10年以上。中度恶性预后也很好,无论手术与否或采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平均寿命也多在10年以上,因此多数前列腺癌患者不会因此危及生命。
诊断前列腺癌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一、超声波检查
借助插入直肠的特制超声探头,可描出前列腺的切画面,反映照出病变的范围。近年来B型超声直肠探头已发展成三维双聚焦的图像,诊断价值得以提高。前列腺癌在超声检查中内部呈不均匀反射,出现光团、低回声区域或群状光点。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反射不连续,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提示有局部浸润,并可根据被膜外浸润程度作分级诊断。这就可以客观地显示前列腺的增大程度和研态。因本检查为无痛、无创伤性检查,故可用于早期诊断。
二、CT和MRI检查
由于分辨力因素及断层的原因,对早期较小的前列腺癌症往往诊断意义不大,但对确定局部肿瘤浸润及晚期局部淋巴扩散有帮助。可对前列腺癌进行分期,帮助选反合理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三、直肠指诊
因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后侧叶包膜下腺体,故直肠指诊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对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重要意义。检查时应该注意前列腺的大小、形态、有无不规则结节,前列腺体积扩大程度,中央沟情况,腺体活动度、硬度及精囊等情况。若指检时,在前列腺癌的可能。患者多在50岁以上。一般来说,前列腺癌硬结区坚硬如石头,高低不平,中央沟消失,腺体固定,甚至侵犯直肠壁。但差异很大,浸润面积大,间变的病灶可能相对较软。检查时需加以注意。
四、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免疫检查
1.前列腺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此法的检查准确率较高,有报道达86%,但因前列腺按摩可能引起前列腺癌扩散,因此不宜作为临床常用方法。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PAP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较ACP高。但自从PSA检测应用以后,已被取代。PSA是由前列腺上皮产生的一种糖蛋白酶,正常人血清PSA小于5μg/L,当大于10μg/L时,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PSA已成为诊断前腺癌的敏感指标。但因其特异性不高,临床运用上受到限制。近来年研究游离PSA的百分比测定,较P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所提高。
3.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 前列腺癌时两者均有升高,尤其以ACP对诊断前列腺癌较为敏感,65%有远处转移者ACP升高,无远处转移者20%有ACP升高。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ACP,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阳性率达73.7%。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其阳性率也升高。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癌的病情发展。但ACP测定可能产生假性和假阴性,同时不能在直肠指诊及尿道检查后24小时内检查。应该予以注意。
五、前列腺穿刺抽吸活检
前列腺癌的最终依赖于病理诊断。在出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之前,作前列腺内硬结穿刺活检,即可作出早期诊断。原始的手指导引前列腺穿刺,由于有时穿刺位置不够准确,阳性率不高。近年来应用B超导引前列腺穿刺,准确率大大提高。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准确率可达86%,经直肠前列腺穿可达80%~95%。
六、X线检查
(一)造影检查
1.淋巴造影 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的价值,对推测前列腺癌淋巴转移情况、判断预后及拟订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据报道准确率可达86%。但由于经足背淋巴造影不能显示淋巴转移最早的闭孔及髂内淋巴结,同时造影时显示1cm以上充盈缺损才能确诊转移。对微小转移灶难以显示。故此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
2.静脉肾盂造影 对了解上尿路的情况很有必要,并可提供前列腺癌扩散的线索。排尿后的X线片可无创地显示残余尿量。如显示上尿路有积水,则提示前腺癌已到晚期,影响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的尿液引流。
3.前列腺造影 经会阴穿刺至前列腺注入乙碘后摄骨盆片,可显示整个前列腺,能从中发现前列腺内孤立的、用手指触不到的结节。方法为:局部消毒麻醉后,在手指导引下,由会阴穿刺到前列腺,先注入乙碘油0.2ml后摄骨盆片,确定穿刺在前列腺内后,注入乙碘油2~4ml。因为一次穿刺多数只能显示一侧前列腺,故需同一方法作另一侧前列腺造影检查。
(二)骨骼系统及肺部X线摄片
因前列腺癌常有骨转移及肺部转移,故胸部及骨骼的X线检查对癌症的分期十分重要。虽然全身任何骨骼均可转移,但骨盆和腰椎是早期转移最常见部位。骨骼系统摄片检查应包括骨盆、脊柱、肋骨、股骨、颅骨等,X线片显示成骨或溶骨表现。全胸X线片对肺部转移有判断意义,X线片往往显示块状阴影或粟粒状阴影。
七、放射性核扫描(ECT)检查
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常用来诊断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它比X线片发现骨转移时间早半年左右。对隐性骨转移特别敏感。在病人的随访及预后方面,连续骨扫描比X线或血清酸性磷酸酶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