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人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血尿常规,生化(血清钾和钠、尿素氮、肌酐、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具体如下:
1.血常规 红细胞增多可导致血压升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或过量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另外,血常规可反映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如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常有贫血。
2.血清钾 正常值:3.5~5.5mmol/L。
(1)低血钾(<3.5mmol/L):当血钾<3.5mmol/L,同时尿钾排出>40mmol/L时,提示醛固酮增多,应进一步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和血、尿醛固酮,并结合临床定位诊断即可作出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血钾小于临界或低水平者,应复查2~3次,并除外以下情况:胃肠道失钾或摄入不足,肾性失钾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其他盐皮质激素过多疾病,使用袢利尿剂或噻嗪类利尿剂等。
(2)高血钾(>5.5mmol/L):肾功能不全进展期可发生高血钾,但由于肾脏对钾的排泄有很强的代偿能力,直到肾小球滤过率(GFR)<5ml/min时才会出现高血钾。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者应警惕发生高血钾。
3.空腹血糖 正常值:3.9~6.2mmol/L。
糖尿病患者选用降压药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糖耐量的药物,如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另外β阻滞剂能减轻低血糖时儿茶酚胺释放引起的心跳加快,对低血糖起到不良的症状掩盖作用。
4.血尿酸 正常值:9~420μmol/L。
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约半数有高尿酸血症,故高血压患者中痛风也较常见。利尿剂促进肾近端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从而使患者诱发痛风发作。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伴有血尿酸显著升高,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铅中毒肾病。
5.血脂 高血压患者有高血脂者远较正常人多见。据调查发现,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血清胆固醇,尤其是LDL和HDL的相对水平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人及应用噻嗪类利尿药治疗时,三酰甘油水平可能升高,因此应列为常规观察指标之一。
6.尿常规 在肾实质性疾病中,尿常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筛选试验。
7.血清肌酐(Cr) 正常值:男性79.6~130.6μmol/L,女性70.7~106.1μmol/L
Cr是肌肉组织中肌酸的终末代谢产物。Cr生成量与肌肉质量成比例,因而相对恒定。Cr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但由于Cr也经肾小管分泌,在低尿流率时可能被重吸收,故Cr不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CFR)的理想指标,但在临床上它仍是常用的GFR实用指标。目前仍以血Cr作为诊断急、慢性肾衰竭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的主要指标。 8.血浆尿素(BUN)
正常值:1.8~6.8mmol/L。
反映肾小球功能及肾功能总体水平的评价。血BUN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原因引起的体内高分解状态如感染、高热、脱水、消化道出血等均可导致血BUN升高,故血BUN升高不一定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结果,要进行区别。
1.心脏彩超 临床提示有左室肥厚或其他心脏病时,应作超声心动图以更全面评价,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决定治疗方案。
2.血管超声 若疑有主动脉、颈动脉、外周动脉病变,应作血管超声检查。
3.肾脏B超 若疑有肾脏疾病,应作肾脏B超。
4.动态血压监测 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显然,这种偶测血压,不能可靠地反映血压的波动和在日常生活和休息状态下的情况。所以积极开展动态血压监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是有必要的。
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即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迅速上升,在上午6~10h及下午4~8h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也相类似,但总的水平较高,波动幅度较大。
老年人高血压的症状
通常60岁以上的人群称之为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人群不仅局限于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会患有高血压疾病,但是年龄不同,可能高血压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症状给大家具体的分析讲解一下。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往往有以下几点:
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
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
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
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
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
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
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温馨提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高血压严重危害这人们的健康,平时多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或许对您会有所帮助,至少在有类似症状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了,需要及时确诊。
老年人高血压的调理
一、最好穿宽松衣服
老年人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患有高血压的人要穿柔软宽松的衣服,而且穿透气性要好,这样有利控制自己的血压。
二、重视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老年人高血压食疗
一、芹菜糖水
做法:需要用500克芹菜水煎,加入适量的白糖代茶饮;或者是250克芹菜,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二、山楂米梗
做法:需要用30~40克山楂,100克粳米,10克砂糖。先把山楂放进砂锅里煎取浓汁,去渣,之后在放进去粳米、砂糖煮粥。每天服2次,不过要注意的是不适合空腹服用。
诊断青少年高血压常用的方法
高血压疾病的出现对大家是一种打击,生活中人们要注意了解高血压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是也要注意预防。避免疾病的出现,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现在让我们看看青少年高血压的几大特点。
一、青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青年人中15%左右。其中80%左右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部分老年性高血压病可能是青年人高血压病的延续和发展。
二、青年人高血压分类中,继发性高血压比例较中年人、老年人均高,约占20%。
三、青年人高血压,有不少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表现,有一些虽有些临床症状,但又不引起重视,相当多的人只是在偶然的体格检查中才被发现。
四、青年高血压患者,因发病的时间较短,内脏功能受损较轻,但血压的波动性较大。
五、部分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可迅速升高,甚至可发展成为恶性高血压;有些患者,因用药不当,可形成顽固性高血压。
患上高血压疾病的话应注意了解高血压治疗方法。但是诊断也是很重要的,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了解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1.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
2.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
3.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
4.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
5.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6.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
7.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
8.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老年人高血压做体检多少钱
由于血压的波动性,须注意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鉴于患者的血压波动频繁,建议考虑检测24小时动态血压,了解变化的血压,指导治疗,同时注意监测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检查血脂、血糖,检查的费用一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检查费则根据每级医院的收费标准。费用不会很高。
血压检查多少钱血压检查在一般的体检中都会包括的,并不会单独收费。如果是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做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电解质等检测项目,价格大约在300元左右,但是这个价格是因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而有差别的。
血压的检查除了可以在医院进行以外,也可以购置血压计在家里自己测量,现在家用的血压计一般都是电子血压计,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中老年人患上高血压会引起以下症状表现: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早期人们认为老年高血压是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生理现象,不必治疗,但长期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
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
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
1、因为老年人味觉退化,所以喜欢吃含钠高的食品,使体内血容量负荷超重。
2、老年人的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导致老年人高血压。
3、胰岛素的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是老年人高血压原因的重要因素。
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
老年人高血压以良性居多,但是由于老年人高血压一般伴随着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等,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收到一定影响。所以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必须谨慎。
1、在西医治疗中,因考虑老年人并发症的存在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但要考虑药物的疗效,还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另外,刚开始的治疗一般让患者服用小剂量药物。
2、在中医治疗角度上,一般认为高血压患者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因素,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出现。中医治疗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会利用食疗稳定患者病情。
老年人高血压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身体健康也受到损害。所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