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春季面霜必知6条陷阱
购买春季面霜必知6条陷阱
陷阱1、夸大纯植物成分的作用
首先,必须澄清一件事,那就是一个化学结构式,无论用什么手段得到,它的功效肯定是一样的。所以一种成份无论是纯植物提取,还是化学合成,它的效果不会是两样。其次,从植物中提取对肌肤有利的成份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非常高,并且提炼浓缩成本高得惊人,绝不是百元左右的价格可以拿下。其实,大多数标榜纯植物成份的面霜,其担任主要作用的成份还是化学合成的,甚至并不含植物成分,仅以植物香味或色泽来吸引消费者。
陷阱2、一款产品能解决所有问题
一款面霜,既能保湿,又能抗皱;既能美白,又能提拉紧致;既能控油,又能……它到底含有什么成份呢?我们都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一种成份,只能针对一种肌肤问题。一种能对抗多种岁月问题的面霜,里面到底能含有多少种有效成分,这些不同种类有效成分真的能够在一起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么?我们平时护肤,精华要与面霜分开,两种同功能的产品因其活性不一样,尚且要分开使用,不同功能的物质放在一起,不“打架”才怪。
陷阱3、面霜能排毒
地球人都知道,人体两大排毒器官是肝脏和肾脏,皮肤也有少许排毒功能,但是要通过排汗来完成,即要有一个向外“排”的动作。可涂面霜却是一个向内“吸”的过程,与排毒恰恰相反。那么,所谓的排毒面霜?它排毒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它凭什么排毒呢?它排毒的机理是哪种呢?排完毒应该有什么症状呢?难道写个含有“天然排毒成分”就能排毒了。
陷阱4、抗皱等于抗衰老
小编承认很多面霜有抗皱的作用,坚持使用的话,肌肤表层的皱纹会减淡。可是整体抗衰老,就有点扯淡了。衰老是整个人体机能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肌肉、骨骼等人体器官也都在衰老,这些衰老都通过肌肤的衰老而表现出来,但是,任何面霜甚至护肤品都没有改变肌肉和骨骼的力量。
陷阱5、护肤品能改变基因
基因是这几年护肤界最最热门的一个词,可基因到底什么?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也就是说,我们的基因是相对固定,要通过外力干预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想通过一瓶或者几瓶护肤品就能改变人类的基因,不知道是美好愿望,还是概念炒作。
陷阱6、肌肤吸收胶原蛋白成分
胶原蛋白,首先它是一种蛋白,蛋白的分子很大,大到不要说肌肤根本无法吸收,就连我们赖以其吸收养分才能生存的胃肠也是要先把它水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不信你把生鸡蛋清摸脸上试试,看看它能不能被吸收。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只有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表皮才能吸收蛋白这类物质。
柿饼吃前要洗吗 柿饼上的白霜可以吃吗
正规生产的柿饼白霜是能吃的。
1、真正柿饼的结霜是可以吃的,它是柿饼果肉中的葡萄糖及含果糖、蔗糖的凝固而成的霜状物,其中还含有有机酸甘露醇,酚类等营养成分,食用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营养价值较高。
2、但是不排除买到打了滑石粉的假柿饼,建议大家在购买时不要过分追求多柿霜的柿饼,有时候并不是柿霜越多越好,很有可能是不良商家的陷阱。
1、摸:摸起来手感比较干,比起硬度高,就是真柿霜。
2、抖:看到柿霜很厚的柿饼,抖一下就会掉很多粉,很有可能就是涂上的。因为真柿霜不宜掉。
3、尝:假的柿霜甜度不高,甚至不甜,而真正的白霜是柿饼里面的葡萄糖、果糖渗透出来形成的,尝起来很甜。
预防胃癌要注意什么 面制品类
如果你的早餐是挂面、面包等,那可能也跌入了高盐陷阱。100克挂面就会让你吃进3克盐;两片普通切片面包含盐量占一天推荐摄入量的18%。
这主要是因为盐有稳定食物结构的作用,面制品、蛋糕等加盐后,会加大其中面筋的强度,使其更有弹性,不容易塌陷。
建议大家吃面条时尽量少喝或不喝汤;面包属于主食中的高“钠”食品,购买时一定要看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钠含量低一些的。
另外,少吃带奶油、肉松、香肠的面包,可选择含钾量稍高些的全麦面包;不建议在面包上涂沙拉酱或搭配酱菜等,可配上新鲜蔬菜如黄瓜片、西红柿片等。
男士防晒霜怎么选 根据季节选择防晒霜
在购买防晒霜时,还要考虑当下的季节因素。
通常春夏季节,皮肤出汗出油多,可选择控油吸汗的男士防晒霜;再比如,夏季很多人喜欢去游泳,如果去游泳的话,则可以选择防水防汗型的男士防晒霜。除此之外,夏季本身的紫外线也较其他季节强,所以可以相应的购买一些防晒系数较高的男士防晒霜,反之秋冬季节,则可选择防晒系数不那么高的男士防晒霜。
购买理财产品最常见三大陷阱
陷阱1
狐假虎威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发现,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某城商行的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近22%。但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到期收益,去年某国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5%,而到期收益率仅为1.53%,两者相差13.47%;某商业银行的一款证券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5%,而到期收益率为-5.81%,两者相差40.81%。
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8013款,平均到期年收益率约为2.83%,到期收益率跑赢CPI 5.1%的产品只有131款,而这些产品均为挂钩股票或黄金的结构性产品以及信贷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陷阱2
指鹿为马
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
刚退休的李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并称产品的收益达到7%-8%、风险低并有分红,比定存划算得多。理财经理还告诉李女士,这款产品是定时、定量发售的,仅售3天卖完了就没有了。李女士觉得比较划算当下就用20万元购买了此产品。
半年后,李女士的女儿由于出国急需用钱,想起这20万的“理财产品”,于是来到银行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哪怕损失一些本金和收益也无所谓。令李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40%左右的本金。李女士非常气愤,她认为,当时购买时,理财经理没有跟她讲清楚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之间的区别,让她误以为这款保险产品就是理财产品的一种。陷阱3
渔翁得利
客户担风险 超额收益归银行
艾女士电话联系到记者,表示自己投资15万元,购买了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国债、央票、短期票据等,自己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发现,其中明确规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55%,在扣除销售管理费率0.2%及相关交易费用后,客户可以获得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25%。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3.55%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并于到期日从理财收益中一并提取。对于这个条款,艾女士很难接受,她认为,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她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这样的条款相当不合理。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银行都发行过类似产品,其特点包括,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产品,注明最高收益,在产品说明上明确标出“超额收益部分归银行所有”,但并没有对产生负收益的情况作出说明。
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其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5793款,占比超过60%,因此,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格外注意。
清洁面部的注意事项
清洁面部是每个人每天必做的事情,很多人正在用错误的方法清洁面部,所以清洁面部的注意事项你必须得知道。肌体每部分的健康都在于各种各样或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脸部肌肤也不例外。洁面,它不仅能为皮肤注力加速循环,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还能深层清洁疲惫的肌肤,提升肌肤活力的同时,使得肌肤的后续保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在日常使用中,有些陷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避开的!
陷阱1、洁面产品都含有化学成分,用清水洗脸最自然。
用清水洗脸只能清洁表面的灰尘汗渍,无法取代常规洁面产品起到的深层清洁、去油的作用。女性朋友应根据自己的皮肤和季节来选购洁面产品。一般来说,油性皮肤的人应该选择去污能力比较强的泡沫型洗面奶干性肌肤的人则应选择性质比较温和、补水的洁面产品;至于混合型皮肤的女生,不妨选择保湿型的洁面产品。
陷阱2、洗完脸自然风干,能起到补水的作用。
很多女性在洗脸的时候,故意不擦干脸上的水,感觉这样水润润的比较补水,也非常舒服。事实上,自然风干会使皮肤温度降低,引起血管收缩,在风干的过程中带走更多脸部的水分,反而会使皮肤更干燥。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自然风干后的脸反而更加紧绷的道理。因此,洗脸后最好用干净细腻的毛巾蘸着脸部,轻轻吸走脸部表面的水分,然后使用爽肤水及时补水和锁住水分。
陷阱3、用泡沫型洗面奶洗完脸后,皮肤紧绷营养流失。
有些女性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泡沫型的洗面奶,去污能力强,会带走脸部的大量水分。事实上,我们使用泡沫型的洁面产品后,面部皮肤紧绷感是由于清洁剂洗去了皮脂和含在角质中的“天然保湿剂”造成的。另外,完全无泡沫的洁面产品应该与泡沫型的洁面产品结合使用,否则就会因为无法彻底清洁脸部污渍而造成油脂堆积。
陷阱4、用毛巾洗脸会更干净。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毛巾圈绒比毛孔还大,很难清除皮肤深处的污垢、油脂。同时在漂洗的过程中,清洁的毛巾会重复携带留在洗脸水里的空气、尘埃和脸部清洁下来的污渍,也不利于脸部清洁。
陷阱5、脸部出油,多用清水洗几遍可以去油。
炎热的天气脸部油脂分泌旺盛,不少女性都很讨厌眼部油油的感觉,于是每次去洗手间时都会洗洗脸。其实频繁洗脸非但不能解决脸部油脂分泌过多的问题,反而会导致脸部油脂分泌加剧,进而带走脸部的水分。
成熟了的西梅是什么颜色的 3月份的西梅可以吃吗
可以正常食用。
3月份不是国产西梅成熟上市的季节,此时段的西梅一般是进口的,味道也是比较的可口,因此3月份可以正常的购买西梅食用,不过进口西梅的价格通常会比较高,可以根据经济条件进行购买。
小贴士:市面上只有春季和秋季有西梅上市,如果是其他季节的西梅,需要谨慎进行购买和食用。
宝宝春夏防晒的五大陷阱
陷阱一:让宝宝坐在有遮阳篷的婴儿车里就安全
宝宝坐在小推车里,位置低,距离地面更近,不仅容易接触环境中废气尘土,而来自地面的阳光反射也会给宝宝造成很大伤害。尤其在阳光强烈时,仅有遮阳篷或戴遮阳帽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避开中午前后的时段出门。
陷阱二:涂了防晒霜就可以大胆带宝宝出门
宝宝的肌肤更娇嫩,即使有防晒霜的帮助仍然很容易被日光伤害。所以在中午10点至下午3点是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需尽量避免让宝宝暴露在阳光下。如果必须出门,除了涂防晒霜,还一定要戴宽边遮阳帽,并且穿质地轻薄的、宽松的透气的全棉长袖衣裤。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凉快让男宝宝穿背心,女宝宝穿吊带裙并不可取。
陷阱三:选用长效防晒品更放心
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标明“保护作用有8小时”的防晒用品,除非你家宝宝涂了防晒霜后的8小时内不出一滴汗,不碰到一滴水。正确的做法是在给宝宝涂防晒霜后,如果宝宝弄湿或出汗,需再涂一遍;从户外回到室内后,用温水洗净防晒霜;而宝宝晒红的部位,也需薄薄涂抹一些清爽的婴儿护肤乳液。出门前20分钟,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品,尽量每隔2小时,就给宝宝重新再涂一遍。
陷阱四:未满6个月宝宝也能使用防晒品
即使宝宝专用的防晒乳液,在宝宝未满6个月前也是应该禁止使用的,最好的办法是夏天不要让他直接暴露在太阳下面。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必须穿戴上适合的帽子和衣服,并使用遮阳伞。宝宝6个月以后,就可以全身涂防晒霜了,阳光容易晒到的暴露的部位要多涂一些,譬如像耳朵、鼻子、颈背和肩膀等。
陷阱五:宝宝的眼睛不需要防晒
在户外活动时,有些父母却常常忽略了对宝宝眼睛的保护。专家指出,在8岁以前,由于视网膜还没有发育成熟,阳光中的紫外线能百分之百穿透宝宝的视网膜,伤害眼睛的视力。太阳眼镜可以保护宝宝的眼睛,但麻烦的是,妈妈一般很难使2岁前的宝宝乖乖戴太阳镜并保持5分钟以上,戴宽边帽或长舌帽是比较好的眼部遮阳方法,最新上市的一些松紧带式的宝宝专用太阳镜也是不错的选择。
夏日祛痘不要掉进陷阱
陷阱1:用含氟牙膏
对氟过敏的人使用含氟牙膏,可能会引起田周皮炎,或者已经出现口周皮炎的情况,再受到氟的刺激,会加重皮炎症状。因此,对氟过敏的人,不管长不长痘痘,还是慎用含氟牙膏为好。
陷阱2:激素类药膏祛痘貌似很快
激素类去痘品其实很常见,像很多MM在使用的这种激素类祛痘产品,但这其实是饮鸩止渴。很多MM的皮肤就是在用激素类产品给破坏了,后悔不堪设想。专家建议多使用一些天然成分的产品,这样对皮肤就不会造成伤害,例如含莓多酚成分的祛痘产品。
陷阱3:服避孕药去痘
有些痘痘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于是吃避孕药去痘成了一些姐妹们心照不宣的秘密。这是极不推荐的,它可能会让你长胖,长期服用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顾忌。
陷阱4:长痘跟防晒是两回事
据了解,中国女孩在防晒方面可以说是重视度远远不够。紫外线可是皮肤的大大敌人!它会诱发痘痘生长,令痘印加深。不过有些SPF值过高的防晒霜会令皮肤不舒服甚至致痘,所以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艳阳下少出门,或者抹SPF适中的防晒霜再打遮阳伞。
陷阱5:祛痘要去螨
时下不少去螨产品往往将“去螨”与“祛痘”联系起来,其实痘痘和螨虫没有必要联系。有些MM一味去螨反而把皮肤给糟蹋了。
用眼霜过敏了怎么办 用眼霜要注意什么
眼部皮肤极薄,用得太多不但不能吸收,相反更会造成负担加速衰老。所以每次用绿豆大小的“两粒”即可。注意手的卫生,避免造成眼霜二次污染,尤其是指甲缝要干净;另外不可抹到眼睑、睫毛或眼内,防止对眼睛造成刺激。
眼霜的用法和面霜一样,应该早晚都用,不可想起来才用,想不起来就不用。眼霜应该在洁面后用完平衡水之后用。涂抹眼霜之后再用面霜时,面霜不可再覆盖眼霜。
当今的眼霜形形色色,是针对不同眼部问题,不同年龄和个人情况而设计,所以,购买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认识自己的眼部问题和季节环境等需要,按需购买。如果自己确实不知道,应该请教一位值得信赖的专业美容师。眼霜挑选错了,反而会弄巧成拙。
春季防晒小知识
春季防晒小知识
春季防晒小知识一:T恤衫防晒
春季出外踏青,一件防晒衫胜过防晒霜哦!可保护肌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如果再加上防晒霜的话,就完全不用担心会破坏你的美白大计了。
春季防晒小知识二:注意眼唇的防晒
别以为大面积的肌肤才需防晒保护,眼唇部的防晒也非常重要,在唇部涂上防护产品,可减少唇部的暗沉现象,而眼睛最好选择一副防紫外线墨镜。
春季防晒小知识三:使用防晒霜
春季的紫外线系数不高,但也不可忽略,外出一定要使用防晒霜,并且每隔二三个小时就要重新涂一次,而春季的防晒霜指数在15左右即可。
春季防晒小知识四:加强防晒
春游时既想玩得尽兴,又不想被晒黑的话,那可就得加强防晒了,如果只靠一种防晒品,是无法达到防晒效果的,从基础底妆开始,直到整套的彩妆,都应选择具有防晒效果的,如此的层层加强防晒,紫外线想入侵都难了。
春季防晒小知识五:夜间美白
防晒与夜间美白修复是紧密相连的,单靠防晒根本无法起到美白的效果,所以,夜间的美白也应该被重视,而且夜晚是肌肤自行修复的黄金时段,给肌肤导入美白精华可令肌肤更快回复白皙。
春季防晒的知识
1、在购买前做一次准确的皮肤测试
油性肌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干性肌肤应选择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以及增强肌肤免疫力的防晒品,中性皮肤可以用乳状的防晒霜。
2、计算一下SPF值,一般环境下,普通肤色的人以SPF8至12为宜,皮肤白皙者建议选用SPF30的防晒霜,对光过敏的人,SPF值选择在12至20间为宜。
3、购买前可以在自己的手腕内侧试用一下,10分钟内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现象,则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可以试用比此防晒指数低一个倍数的产品,如果还有反应,则最好放弃该品牌的防晒霜。
避免夏季防晒五大误区
误区一:防晒就是防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即使在薄雾、阴天和有云层的天气也一样存在,生活中需要防晒的地方还很多,比如长期在电脑前工作,使用手机频率高,都需要对面部皮肤做一定的防护措施。
误区二:防晒只需在夏天做
除了夏天,其他季节的紫外线也会夺走肌肤水分,破坏肌肤组织,因此防晒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功课。
误区三: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
这个是错误的观点,SPF即防晒指数过高的防晒用品容易阻塞毛孔,不利于排汗,造成肌肤过度的负担,擦上后会感觉不适,不适合天天使用。
正确: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要求,选用不同防晒指数的用品,一般情况下,外出购物、逛街时可选用SPF为5-8的防晒产品,外出游玩或游泳、日光浴时则需选用SPF值偏高的产品。
误区四:只需防UVA即可
其实紫外线中不仅黑色素是皮肤晒黑、晒伤的元凶,UVB也是不容忽视的,会让皮肤过敏、起斑,因此选择既能防UVA又能防UVB的防晒霜才是最佳防晒品。
误区五:防晒霜一天擦一次就够了
要根据情况而定,一般的防晒用品防汗程度为30分钟,防水程度为80分钟,如长时间在阳光下,应该隔1小时擦一次。
防晒霜如果是用来覆盖整个面部,一次差不多需要用1ml左右量,如果是全身大约是30ml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