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需要做哪些检查
圆锥角膜需要做哪些检查
1.遗传学检查
甲状腺及胸腺功能的相关检查,血液及房水的生物化学检查。
2.病理学检查
根据穿透性角膜移植时切除的圆锥角膜组织标本,光镜下最显著的病理改变为中央部角膜基质层比周边部明显变薄,以圆锥顶为最薄,早期便有上皮细胞受损,表现为细胞水肿,核固缩,胞质内细胞器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晚期时基底细胞消失,只剩下1~2层扁平细胞,在圆锥底部周边,可见铁质聚集在上皮细胞各层及前弹力膜中,前弹力膜发生增厚和纤维变性,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此膜失去正常的均质性,呈波浪状,并有断裂,裂口可由其下的基质胶原凸起或上皮细胞所填充,这种破裂在椭圆形圆锥比圆形圆锥更易发生,基质层可发生胶原纤维变性,最后可广泛遭到破坏,由新生的排列不规则结缔组织所代替,晚期的基质显著变薄,以往认为是一些胶原板层从其他板层及前弹力膜上分离,滑脱使角膜变薄,并非真正的胶原溶解,有人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基质层的胶原小板数与正常角膜相近,认为胶原小板本身变化不大,变薄的原因是小板间的间质减少,据报道,有12.3%病例发生后弹力膜破裂,不久便有破口缘向基质前卷曲,然后邻近的内皮细胞通过本身的面积扩大和滑行移动覆盖破口区,新生的后弹力膜逐渐铺平,基质层水肿逐渐消退,形成瘢痕结缔组织,病变早期的内皮细胞尚属正常,晚期可变扁平并发生核分离。
3.Orbcan检查:可以同时检测角膜前,后弯曲度,角膜厚度及前房深度。
4.应用Placido氏盘,检影法,裂隙灯显微镜和角膜计进行检查,常可用助于早期诊断。
近视眼的诊断鉴别须知
近视眼的诊断鉴别须知: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
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
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
4.青光眼:通过眼压监测,视野及眼底视神经检查可排除。
眼睛激光手术后遗症
激光矫正手术的安全性和医生的操作经验、设备有关。手术并不是零风险,主要要避免两个术后并发症。任何角膜做手术有伤口,就会有感染的机会。导致近视眼手术后遗症的出现,有些是角膜复原后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如果不注意卫生会造成发炎、感染。
第一、并发严重的角膜炎。如病毒性角膜炎最严重的时候需要角膜移植了。
第二、干眼症。这是一个很棘手的眼病,目前的治疗也都是一些对症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三、术后因意外碰撞引起角膜瓣裂开。并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第四、视力回退。回退到最初状态或略好一些。
第五、圆锥角膜。只能角膜移植处理,术后视力好的可以达到1.0,视力好坏主要取决于缝合技巧、有无排斥反应等因素。
视力快速下降警惕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角膜变性,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某一部位进行性变薄,呈圆锥状向前隆起,导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和高度近视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视功能障碍,通常视力难以得到良好的矫正。
圆锥角膜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是导致青少年视力严重低下的常见病之一。其病程发展缓慢,90%为双眼先后发病,双眼病变程度也多不一致。
圆锥角膜根据病变初期和进行期发展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可疑、轻度、中度、重度四种形态。圆锥角膜早期,患者会觉得视力有所下降,近视和散光度数逐渐增加,框架眼镜矫正视力的效果逐渐下降,此时常规眼科检查无法发现角膜的异常变化,故诊断较为困难。此病在一些地方医院或眼镜店误诊率较高,一些视力低下、矫正困难的患者常被误诊为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疾病,直到病情发展到中度甚至重度才得到明确诊断。
鉴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当发现孩子在短期内近视散光度数明显增加时,切记不要盲目验光配镜,不要简单认为是近视度数发展了,而应到正规的眼科门诊或视光中心进行详细的视光学检查,如进行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泪膜质量及角膜厚度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目前国内外均主张,此病90%以上的患者须采用不同设计的高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简称RGP)来进行矫治。这不但可以明显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控制圆锥角膜的发展。
早期和部分中期的圆锥角膜患者配用普通的球面RGP镜片,即可满足患者矫正视力的需要。但部分中期和晚期的圆锥角膜患者,其角膜明显前突,角膜不规则散光太大,可以配戴专门针对圆锥角膜特殊设计的RGP镜片,从力学的角度来改善镜片的稳定性和避免角膜瘢痕的加重。
脆骨病的症状 眼部异常症状
蓝色巩膜是脆骨病的特征之一,两侧巩膜呈对称性,为清澈的淡蓝色,比较均与。每当患者因精神兴奋、情绪激动而出现面红耳赤时,巩膜蓝色也加深。在角膜周边的巩膜,可因无色而呈白色圆环状。其他少见的眼部异常有圆锥角膜、角膜过大、角膜周围浑浊等。
矫正视力手术的影响 角膜变形
极少部分人在做了激光矫正手术后出现角膜变形的情况,因此视力矫正手术存在圆锥角膜的风险。
近视眼手术后遗症
第一【干眼症】(这是一个很棘手的眼病,目前的治疗也都是一些对症近视眼手术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 二【并发严重的角膜炎】(如病毒性角膜炎最严重的时候需要角膜移植了);
第三【视力回退】(回退到最初状态或略好一些);
第四【术后因意外碰撞引起角膜瓣裂开】并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第五【圆锥角膜】(只能角膜移植处理,术后视力好的可以达到1.0,视力好坏主要取决于缝合技巧、有无排斥反应等因素。)。
易发生后遗症的人群
1、有眼部活动性炎性病变者(如急性结膜炎、睑缘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虹睫炎等);
2、患有圆锥角膜、青光眼、兔眼、干眼症、角膜内皮变性等眼科疾病者;
3、曾经发生过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者(视目前情况而定);
4、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
5、高度近视且瞳孔过大、角膜过薄者;
6、具有瘢痕体质、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角膜伤口愈合的疾病病人;
7、对视力要求极高,又对手术思想顾虑极大者;
8、有精神疾病且正在服药者。
儿童近视鉴别诊断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
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
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
4.青光眼:通过眼压监测,视野及眼底视神经检查可排除。
圆锥角膜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后部型圆锥角膜与前部型的主人鉴别在于后部型角膜后表面的弯曲度加大,前表面的弯曲度正常;而前部型角膜前后表面的弯曲度均有变化。
球形角膜为先天性角膜异常,累及范围极大,可侵及全角膜,表现为角膜基质及周边部均匀变薄,仅为正常角膜厚度的1/5左右,在某些病例甚至可以见到周边部较中央部更薄,在外力的撞击下极易发生角膜穿孔,组织学检查角膜各层组织均具备,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圆锥状角膜同属一类疾病,曾有报道某些病例一眼为圆锥状角膜,另一眼为球形角膜。
近视眼激光副作用
在眼的屈光系统中,角膜的屈光力占全部屈光力的 70%,角膜屈光力的轻度改变即能明显影响近视的度数。LASIK手术正是通过切削中央角膜,使之变薄而降低其屈光力来达到矫正近视目的的。
但LASIK也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欠矫或过矫、角膜穿透、医源性角膜散光、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瓣不规则、眩光等等。这些并发症如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得当,大部分不会留下后遗症,也不会影响疗效。但是有些并发症确实妨碍视力恢复,比如术前近视术后过矫成高度近视;或术前无散光,术后成为高度散光等等。
如果手术致存留的角膜太薄,则无法采用再次手术予以补救。术中角膜穿透或术后继发严重的圆锥角膜,都可能令患者不得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
圆锥角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1)有内分泌紊乱者,积极行内科治疗。
(2)抗氧化治疗,如应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P等。
2.加压包扎 晚间用压迫绷带包扎患眼,以抑制圆锥角膜的发展。在急性角膜水肿期尤为重要,其有利于角膜水肿消退及后弹力层伤口愈合。
3.有人局部滴毛果芸香碱缩瞳可增进一些视力。
4.光学矫正
(1)戴眼镜:早期病例戴眼镜后可获理想视力,尤其早期单纯近视者。通常先试用眼镜,实在不能矫正时,再考虑用接触镜矫正视力。
(2)角膜接触镜: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增加角膜不规则散光。戴接触镜后会产生一个规则的前屈光面,可消除不规则散光。但是其不能控制病变的进展。
①软性接触镜:由于该镜片亲水性强非常柔软,镜片的曲率容易变得和圆锥角膜表面曲率相一致,所以在矫正圆锥角膜引起的较高度散光时,视力改善不够理想。但对低度散光者仍有良好的效果。
②硬性接触镜:
A.用于圆锥角膜的硬性接触镜有下列3种。
a.大接触镜:其直径为10~10.5mm,后表面中心视区能与角膜的前表面相吻合,只适用于早期病例。但是其有些缺点,如它的覆盖面积较大,镜片与角膜不易相对移动,容易引起角膜缺氧。另外镜片较重,容易脱落。再者由于镜片较大会干扰眼的瞬目等。
b.大的平光接触镜:设计者希望镜片向后压迫圆锥,抑制其向前膨隆发展。但它容易在圆锥顶部产生瘢痕,影响视力,目前已少人应用。
c.小接触镜:用一个8mm直径的薄型接触镜置于圆锥顶,使其与角膜只相接4~5mm,该镜片比患眼最低屈光度低1.5D。此种接触镜主要适用于圆形或尖形圆锥。
B.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造的硬性接触镜有3种基本配戴方法:
a.用于光学目的配戴最初曾广泛应用,但因其导致的角膜并发症较多,如圆锥顶形成瘢痕影响视力而逐渐被弃用。
b.分散支持法配戴的优点是减少镜片与圆锥顶的接触面,使圆锥顶的瘢痕尽量减少。此法目前被广泛采用。
c.把镜片戴于旁中心角膜,使圆锥顶留有空隙,但它会引起组织缺氧,泪液交换减少,乃至发生角膜水肿等,用较小直径的镜片可减轻或避免之。
采用透氧性较好的材料做成较大直径的接触镜,其优点是角膜并发症较少,矫正视力较佳并能克服小镜片有炫目的缺点。
③ 软硬混合接触镜:有些患者不能耐受硬性接触镜或者镜片对准中心困难,虽然能适应于软性接触镜,但矫正视力不够理想。因此有人设计出软硬相结合的接触镜,令患者满意。用直径13.5~15mm的软镜片(曲率半径为8.0~8.5mm),在其中心部设置厚0.2mm,直径8.2~8.5mm的硬镜片。此镜片兼有软、硬接触镜的优点。其缺点是配戴较困难,久戴后容易出现角膜上皮水肿。
5.手术治疗
(1)有人主张摘除晶状体或作光学瞳孔手术以提高视力。
(2)作前房穿刺或外引流手术以降低眼压,可减慢病情进展。
(3)用硝酸银烧灼圆锥顶,使其结瘢致病变停止发展。
(4)角膜移植术:对控制病变发展及提高视力均有良好效果,近年来多数学者采用本法。
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1.遗传学说:Ammon(1830),Jaensch(1929),Anelsdorst(1930)等人认为圆锥角膜属于隐性遗传,但也有些病例可连续二代或三代出现症状,对这样的病例,应考虑是规律或不规律的显性遗传。
这种理论的拥护者提出,圆锥角膜常合并其他先天异常,也是此病包含有遗传因素后个佐证,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蓝色巩膜,无虹膜,虹膜裂,马凡氏综合征,前极白内障,角膜营养不良,先天愚型等。
较多学者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Ammon(1830)报告6个家系均有不规律的病例,高桥报告一家同胞3人均患此病,还发现这些病例的亲代往往有近亲通婚史,但有些病例可连续2或3代出现,有时发生中断现象,提示为外显不全,这些应考虑为规律或不规律的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圆锥角膜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6q22和3q23,在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Downs综合征,蓝色巩膜病和Marfan综合征等都可能合并圆锥角膜。
2.发育障碍学说:Collins等(1925)和δарьелъ(1960)提出,此病是由于角膜中央部分抵抗力下降,坚韧茺差,不能抵抗正常的眼内压所造成的,Mihalyhegy(1954)发现,圆锥角膜不仅仅改变角膜的弯曲度,巩膜也有明显的改变,因此他提出,圆锥角膜的病因还应从间质发育不全上去找。
3.内分泌紊乱学说:Siegrist(1912),Knapp(1929)和Stitcherska(1932)均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本病发生有重要关系,Siegrist(1912)提出,甲状腺机能减退是发生圆锥角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说法也被Knapp(1929)和Stitcherska(1932)所推崇,Hippel(1913)特别强调过胸腺在圆锥角膜发生上的作用。
4.代谢障碍学说:Myuhnk(1959)发现本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Tntapeho(1978)报告本病患者血液中锌,镍含量明显降低,钛,铅和铝的含量升高,而锰的含量正常,因此认为这些微量元素的变化对发生本病有一定的影响,Yukobckaa等(1979)报告,在本病患者的血液和房水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明显下降。
5.变态反应学说:圆锥角膜常与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发病,其特点是IgA反应降低,IgE反应增高,细胞免疫也有缺陷,Boland(1963)统计,本病患者中有32.6%患过花粉症,有33.3%患过哮喘病,Ruedeman报告本病86%的患者有过敏反应病史。
6.戴角膜接触镜可以诱发圆锥角膜:Hartstein(1968)报告4例戴角膜接触镜后发生圆锥角膜者,认为戴接触镜可能诱发此病,眼球及角膜硬度降低可能是戴接触镜后发生本病的危险因素。
7.PRK,LASIK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除术后继发圆锥角膜。
8.慢性眼部干燥性病变及泪液缺少时会使下方角膜变陡,并产生高度角膜散光,形成继发性圆锥角膜。
激光治疗近视的危害 诱发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近视激光手术本身并不会导致圆锥角膜。也就是说你本身没有圆锥角膜,那么近视手术一般是不会引起圆锥角膜的。但如果你本身就有圆锥角膜(但在潜伏期,还没有表现出来),那么近视激光手术以后圆锥角膜可能提前发病。
手术矫正视力术前要注意什么
首先呢肯定是有关的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戴镜最佳矫正视力
其次要进行眼压检查来排除眼压高和青光眼的可能性。
第三要做好眼底检查,主要包括角膜透明度、是否有疤痕、是否存在晶体混浊的问题或其他眼底病变如白内障、黄斑变性等。
第四要做屈光检查,包括电脑验光,医学验光和散瞳验光三个步骤。此次验光度数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第五要检查角膜曲率排除圆锥角膜。
第六检查是否存在影响视觉质量的高阶像差,作为手术依据。
第七检查角膜厚度,角膜厚度低于450微米的患者不建议手术。
眼睛激光手术有什么后遗症
激光矫正手术的安全性和医生的操作经验、设备有关。手术并不是零风险,主要要避免两个术后并发症。任何角膜做手术有伤口,就会有感染的机会。导致近视眼手术后遗症的出现,有些是角膜复原后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如果不注意卫生会造成发炎、感染。
第一、干眼症。这是一个很棘手的眼病,目前的治疗也都是一些对症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二、并发严重的角膜炎。如病毒性角膜炎最严重的时候需要角膜移植了。
第三、视力回退。回退到最初状态或略好一些。
第四、术后因意外碰撞引起角膜瓣裂开。并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第五、圆锥角膜。只能角膜移植处理,术后视力好的可以达到1.0,视力好坏主要取决于缝合技巧、有无排斥反应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