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大全
中医治疗宫颈炎偏方大全
紫草油治子宫颈炎
【功能主治】主治宫颈糜烂。
【偏方组成】紫草200克,香油750克。
【用法用量】用香油将紫草炸枯过滤即成。外涂宫颈及阴道上端,隔日1次,10次1疗程。
【宜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经期停用。
【病例验证】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经1~2疗程后,治愈84例,显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6%。
红藤生地治慢性子宫颈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子宫颈炎(宫颈糜烂)
【偏方组成】红藤、生地、乌梅、石榴皮各30克,蒲公英、忍冬藤、生地榆各20克。
【用法用量】水煎至200~300毫升,徐徐灌注阴道20~30分钟,每日1~2次,5次1疗程。
【宜忌】经期停用,治疗期间禁止性交。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42例,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
潞党参治慢性子宫颈炎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清热化瘀。主治慢性子宫颈炎。
【偏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炒白术30克,怀山药30克,杭白15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布包),炒苍术10克,陈皮6克,荆芥炭6克,柴胡6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黄柏6克,水蛭6克,土鳖虫6克,甘草6克。另:冰硼散或截带散:黄柏15克,冰片2克,蜈蚣1克,雄黄3克,青黛10克,枯矾6克,白鲜皮10克,硼砂15克,硇砂3克,共研细末,外用纳阴。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冰硼散或截带散装人胶囊,每晚临睡前用2~3粒,塞人阴道内深部,后以带线棉球堵塞阴道,翌日取出。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周某,女,30 岁。白带增多时轻时重6年,孕育2胎,顺产和人流各1胎,节育带环4年。经某医院检查,X线腹透环位正常,妇检诊为中度慢性子宫颈炎,用药冲洗、纳阴、反复治疗,效果欠佳。近数月来,症状加重,白带多,质稠色黄如脓样,腰酸重、头昏、乏力、少寐多梦。面色少华,腹部无压痛,月经正常,大便干结,小便微黄,脉涩,苔少舌红,边有瘀点。诊为慢性子宫颈炎。证属脾虚血瘀,湿热下注。方用宫颈分清方:潞党参、当归、车前子(布包)、炒苍术各10克,炒白术、怀山药各30克,杭白芍、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败酱草各15克,陈皮、荆芥炭、柴胡、黄柏、水蛭、土鳖虫、甘草各6克。另冰硼散装胶囊含生药0.2克,每晚睡前以3粒纳阴。服药30剂,每日1剂,外用药用10次,隔日1次。白带已除,余症亦痊。
中医治疗龟头炎偏方大全
苦参大黄治龟头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理血消疮。主治急慢性龟头炎。
【偏方组成】大黄30克,白蒺藜24克,赤芍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薏苡仁20克,黄柏15克,蚤休15克。
【用法用量】煎水浸泡龟头。病程长、溃疡重者,二煎药液分2次内服,1日1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法治疗急慢性龟头炎81例,均获治愈。
荆芥防风治龟头炎
【功能主治】主治龟头炎及溃疡。
【偏方组成】荆芥、防风、蝉衣、龙胆草、川牛膝各9克,晚蚕砂1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滤渣取液外洗阴囊,临睡前洗。
【加减】若龟头溃疡者,加生黄芪托毒排脓生肌;若疮面淡红者,去龙胆草;若局部红肿甚者,加天花粉、连翘、银花,清热解毒消肿;若局部渗水或脓性分泌物多者,加萆薜、车前子,清热利湿泄毒;若伴阴囊湿疹者,外用蛇床子、苦参、地肤子各30克,枯矾6克,龙胆草12克。
【宜忌】服药时,要注意保持龟头清洁,每日在临睡前,用温开水洗涤1次,勤换内裤。忌食辛辣鱼腥之物。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龟头炎及溃疡患者20例,一般患者服药5~10剂,均能获得治愈。
黄连苦参治龟头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祛浊、止痒去腐、收敛杀虫。主治龟头炎。
【偏方组成】黄连15克,苦参20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枯矾15克,芫花15克,生大黄20克,生地榆20克,百部20克,土茯苓20克,仙鹤草20克,生甘草10克,硼砂8克。
【用法用量】水煎外洗,每日3次。5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毛某,男,27岁。包皮冠状沟处糜烂,有白色分泌物,气味臭,散见多个菜籽大小溃疡。用此方外洗。1周后症状及皮损消失。获得痊愈。
鹿角霜蒲公英治龟头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瘀,排毒消痈。主治龟头炎。
【偏方组成】鹿角霜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赤芍30克,龙胆草10克,防风6克,当归尾15克,白芷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天花粉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炮山甲6克,皂角刺3克,全蝎1克,蜈蚣1克,甘草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0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龙某,男,45 岁。阴茎头肿痛未溃,3个月未愈而就诊。患者阴茎局部常有豆粒大小皮肤溃破,渗液疼痛,并自行结痂,此起彼伏,反复发作。3个月前阴茎头突然欣(左部首为 “火”,右边为“欣”)红、肿痛,经抗生素治疗,欣(左部首为“火”,右边为“欣”)红减退,但肿胀、疼痛如故。
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势已影响小便通利。顷诊,脉濡数,苔白舌红,头昏少寐,心烦,口苦咽干;龟头局部肿胀而色黯,触之痛甚;睾丸及会阴部时而坠胀,包皮不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血尿化验皆正常。诊为龟头炎。证属肝经湿热,瘀毒郁结。
用此方:鹿角霜、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赤芍、甘草各30克,龙胆草、白芷、天花粉、浙贝母、陈皮各 10克,防风、乳香、没药、炮山甲各6克,当归尾15克,皂角刺3克,全蝎(研分3次冲服)、蜈蚣(研分3次冲服)各1克。上方连投10剂,一二煎内服;三煎滤汁,坐浴熏洗20~30分钟,早晚各1次。用药后肿痛全除,再投5剂如法用之,以巩固疗效。随访获得痊愈。
威灵仙治龟头炎
【功能主治】主治阴茎头炎(龟头炎)
【偏方组成】威灵仙1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加水500ml,浓煎半小时,去渣待凉,用脱脂棉蘸药汁洗患处。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阴茎头炎(龟头炎)患者4例,均洗3~4次获治愈。
中医治疗支气管炎偏方大全
豆豉饮治支气管炎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宣散郁热。主治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白砒0.9克,白矾、淡豆豉各9克。
【用法用量】共同研成细末,成人每次0.5克,1日1次,睡前冷开水冲服。10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单纯型、喘息型支气管炎共69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20例,好转3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86%。
平喘止咳散治气管炎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组成】地龙500克,川贝100克,胡颓叶100克,一见喜100克。
【用法用量】将地龙放在瓦片上用火烤干,再将四味共研极细粉末,每日服3次,每次6克。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500例,服1~3个疗程后,痊愈312例,明显好转89例,好转72例,无效21例。治疗有效率为96%。
中医治疗心肌炎偏方大全
川黄连党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之气阴两虚兼痰浊瘀滞者。证见胸闷心悸心烦,舌尖红、舌下瘀紫、苔黄,脉细数。
【处方组成】川黄连3克,潞党参25克,麦冬14克,丹参30克,北沙参15~30克,元参9~12克,五味子3~5克,郁金12克,降香5~9克,瓜萎皮9克,燕白5~9克,苦参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咽痛红者,选加金果榄、射干、板蓝根、金银花、木蝴蝶;低热不退者,加白薇、地骨皮;苔黄腻者,去北沙参、元参,加竹茹、陈皮;舌红降少津者,加生地、玉竹;舌淡胖者,加生黄芪;脉结代者,加茵陈、山植。
【病例验证】郑某,女,38岁。病症为胸闷心悸、失眠,五心烦热3月余,被诊析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半月后诸症又发,遂寻中医求治。按上方连服药2月,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赤白芍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金银花8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丹皮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病患者31例,随访1年,其中疗效显著者12例,好转者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
清毒养心汤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心宁神。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川桂枝6~10克,赤白芍各10~30克,济阿胶10克(烊冲),苦参10~15克,丹参10~15克,玄参 10~30克,太子参30~6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30克,全瓜蒌10~30克,马齿苋10~30克,山豆根10克,连翘衣10~30克,金银花10~30克,大青叶10~30克,炙甘草20~40克,生龙、牡各15~30克(先煎),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病例验证】刘某,男,22 岁,农民。2个月前因洗凉水澡而感冒,继则头昏、心悸。曾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现仍感头昏,时而心慌、乏力、低热而就诊。面色少荣,形体稍削,心慌胸闷,口干,夜寐不实,身微畏寒,脉数而促,苔薄白,舌色淡红而质瘦,体温37.1℃,无关节痛,心悸、胸闷与清绪改变无关,血压13.6/8.53千帕,心尖区闻及I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稍弱,查血,白细胞计数5.4×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沉11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问期》0.12秒,S-T段轻度下移,心率112次/分。辨证:心阴心气虚损,热毒痰瘀犯心。用此方连服4个疗程痊愈,随访1年,病未复发。
玉竹山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强心宁神。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玉竹20克,山楂15克,白糖30克。
【用法用量】玉竹山楂水煎,去渣加白糖代饮料服用。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9例,随访1年,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中医治疗阑尾炎偏方大全
芍药甘草汤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解热抗炎,解毒抗过敏。主治急性阑尾炎,慢性复发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生白芍60~120克,生甘草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3剂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评定疗效。
【病例验证】林某,男,41 岁。以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4天入院。伴畏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诊为急性阑尾炎。药用:生白芍90克,生甘草20克,大黄10克(后下),黄连10克,丹皮12克,蒲公英15克,银花15克,桃仁12克。水煎,分2次温服。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进2剂症状与体征消失。
木香金银花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木香、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黄各12克。
【用法用量】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每日1~2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43例,治愈3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
香附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香附15克,桅子、枳实、桃仁、麦芽、山楂、木香、鸡内金各10克,远志、神曲、枳壳、甘草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白带成水状的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水样白带多半是宫颈炎导致的,西医在治疗宫颈炎时,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西药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西药治疗宫颈炎的常见药物就是抗生素。物理治疗宫颈炎的常见方法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治疗等。手术治疗宫颈炎适用于患有宫颈息肉的宫颈炎患者。如果宫颈处有裂伤或者宫颈粘膜有外翻的情况,也可通过手术来治疗。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水样白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服的,另一种是外用的。比如湿热下注型导致的水样白带,建议使用清热祛湿、止白带的中药,常见的药方为土茯苓、丹皮、猪苓、赤芍、栀子、败酱草、泽泻、川牛膝、车前子、生甘草,内服即可。外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在宫颈处服药、灌洗阴道和脐贴,疗效也是比较理想的。
治疗水样白带的方法有哪些呢?在治疗水样白带这个问题上,可通过西医来治疗,也可以通过中医来治疗,效果都是挺不错的,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看西医或者中医。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想要知道治疗水样白带的方法有哪些的朋友有所帮助。
中医治疗慢性阑尾炎偏方大全
木香金银花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木香、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黄各12克。
【用法用量】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每日1~2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43例,治愈3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
香附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香附15克,桅子、枳实、桃仁、麦芽、山楂、木香、鸡内金各10克,远志、神曲、枳壳、甘草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28例,治愈2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4%。
陈皮炒枳壳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理气泄热,解毒散结。主治阑尾炎。
【偏方组成】陈皮、青皮、炒枳壳、连翘、甘草各10克,二花、公英各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王某,女,29岁。上腹疼痛拒按,伴发烧,恶心,呕吐,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部。经化验,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用此方3剂症状消退,服完6剂而痊愈出院,追访未见复发。
芍药甘草汤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解热抗炎,解毒抗过敏。主治急性阑尾炎,慢性复发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生白芍60~120克,生甘草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3剂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评定疗效。
【病例验证】林某,男,41 岁。以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4天入院。伴畏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诊为急性阑尾炎。药用:生白芍90克,生甘草20克,大黄10克(后下),黄连10克,丹皮12克,蒲公英15克,银花15克,桃仁12克。水煎,分2次温服。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进2剂症状与体征消失。
蒲公英败酱草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阑尾炎。
【偏方组成】蒲公英、败酱草、忍冬藤各30克,红花、桃仁、丹参、乌药、赤芍各10克,生薏苡仁、茯苓各20克,木香、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阑尾炎患者133例,其中,治愈128例,无效5例(症状加重后改手术治疗)。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10剂。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偏方大全
当归元胡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当归、丹参、苋实、土茯苓各25克,赤芍、元胡、川楝子、三棱、莪术各15克,山药30克,香附10克。
【用法用量】制成蜜丸,每丸10克。每日3次,每次1丸。
【加减】湿热瘀结型患者,加黄柏、苦参各15克,寒凝气型患者,加炮姜、茴香各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慢性盆腔炎346例,总有效率94.9%。
败酱夏枯草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慢性盆腔炎。汪见腰酸,腹痛下坠感,带下量多,色赤或黄,苔黄腻;或见痛经,舌质暗等。
【偏方组成】败酱草、苡米、夏枯草各30克,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2克,木香10克。
【用法用量】以上药水煎为5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每日服2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治疗效果较好。
黄柏红藤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清热燥温,活血清带。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黄柏12克,苍术12克,生苡米30克,香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白芍20克,甘草8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
【病例验证】谷某,女,42 岁。患者己绝育3年,带下痛经一年余。近一年来黄白带下气腥味浊,腰腹坠痛,月事错前(25天左右)色黯质浓,七日方净。经前感觉会阴及腹部胀痛,状如临盆,苦楚不堪,须用止痛片方能缓解。其舌正红,苔略黄,脉细弦而数。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充血,宫颈下唇中糜,附件右侧增厚压痛,宫体大小正常,白带镜检:红血球(十),脓球(卅),证属湿浊之邪久滞带脉,瘀热互结成为带下,治宜燥湿,清热,利带。嘱其共服17剂,带下渐少,色转浅淡,腰腹坠痛明显减轻,经期结束可停服镇痛剂。嘱其照原方再进10剂。自述此次月经28天至,色正红。四天净,腹痛及诸症已消,带下状如蛋清,甚少。惟腰骶略酸。又拟黄柏 12克,苍术12克,生苡米30克,山药30克,芡实20克,白芷炭9克,六帖,以善其后。
白芍蒲公英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当归12克,木通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细辛3克,甘草6克,萆薢15克,蒲公英30克,二花24克,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剂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苏某,女,36 岁。小腹疼痛坠胀3年余,因3年前取环,时间较长,术后感下腹疼痛,阴部坠胀,腰骶部酸痛,流血样带,曾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妇科检查有炎性包块,B超示子宫内膜炎,经诊:经期不准,量少色黯,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寒湿凝结、气滞血瘀,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用上方加赤芍15克,黄芪、地榆各10克,炮山甲、小茴香各9克,水蛭2克(另冲),吴茱萸、升麻各6克,杜仲炭、橘核各15克,元胡12克。服药7剂后,下腹部及会阴疼痛坠胀减轻,带下量少色白。此方去水蛭、炮山甲、地榆,加苡仁18克,又服20余剂。下腹部及会阴疼痛坠胀消失,经期正常。妇科检查,炎性包块消失,B超复查子宫未见异常。
中医治疗伪膜性肠炎偏方大全
伪膜性肠炎偏方一
【辨证】暑湿外感,化热入营,毒热炽盛,欲犯心包,湿热中阻,清浊不分,以致泄泻无度。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佐以分利。
【方名】清热解毒利湿汤。
【组成】银花60克,连翘18克,丹皮24克,赤芍9克,公英15克,败酱草30克,元参18克,麦冬12克,天花粉18克,茜草根12克,滑石块60克,车前子15克,生苡米30克,白藓皮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郗霈龄方。
伪膜性肠炎偏方二
【辨证】脾虚湿盛,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利湿,分利清浊。
【方名】健脾利湿汤。
【组成】党参12克,白术6克,茯苓12克,猪苓9克,泽泻9克,山药9克,扁豆12克,肉豆蔻6克,熟地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陈皮9克,通草3克,车前子12克,肉桂3克,葛根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4次。
【出处】郗霈龄方。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偏方大全
地黄小蓟汤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利湿。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生地10~20克,北沙参10~20克,玄参10~20克,墨旱莲15~30克,荔枝草15~30克,小蓟15~20克,黄柏10克,白茅根30~6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热毒重者,加白花蛇舌草15~30克;咽痛甚者,加蝉衣6克、射干10克;腰痛甚者,加川续断15克;乏力明显者,加太子参15克;夹瘀者,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加减共治39例患者,结果临床治愈17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9%。
益母草黄芪治慢性肾炎
【功能主治】补虚固本,活血化瘀,解毒祛邪。主治慢性肾炎。
【偏方组成】益母草30克,黄芪20克,当归20克,党参15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每周尿检1次,连续3次皆阴性者,可改汤剂为丸或散剂,维持用药2~6个月以巩固疗效。
【加减】若脾肾阳虚者,加茯苓18克,山萸肉、菟丝子各15克,白术12克,肉桂6克;肺脾气虚者,加山药20克,升麻12克;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20克;女贞子、龟版、山萸者,肉各15克;气阴两虚者,加玄参、生地、麦冬、黄精各15克;急性发作者,加白茅根25克,公英、二花、板蓝根各15克;尿少而见肿者,加薏仁、车前子各15克,猪苓、泽泻各12克,大腹皮10克,高血压者,加夏枯草30克,生牡蛎20克,白芍、菊花各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54例,经治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