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郄门指的是什么

郄门指的是什么

郄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郄穴。穴位含义为,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

1.郄门: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郄门。

2.心包经郄穴:理同郄门名解。

治心脏病的三穴

治心脏病的三个穴

中冲穴,内关穴,神门穴

保护心脏有哪些穴位:

内关穴、郄门穴、心前区。

(1)按内关穴:端坐位,将右手按于左手臂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内关穴30次。

(2)按郄门穴:将右手按于左手臂郄门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5寸,两筋间),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郄门穴30次。

(3)揉心前区:将左手放于左胸心前区,右手压于左手之上,顺时针旋转按摩30次,再逆时针旋转按摩30次。有疏通气血,调养心脏,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郄门的准确位置图 郄门穴穴位解剖

在桡侧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郄门痛是什么原因 郄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正中神经-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心烦生气按摩哪里最有效

【位置及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功效及主治】:宁心安神,清降泻火,理气宽膈。主治心痛,心悸,呕吐,神经衰弱,乳腺炎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很容易心烦,有时也很容易发火。

冯小姐,今年刚刚30岁,是一家外企公司的策划总监。由于长期高强度工作和巨大压力,让她感觉越来越心烦。有时动不动就向下属发火,有时还会出现心慌、早搏、气短,而且月经也不顺。

像冯小姐这种情况,虽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不注意也会引起亚健康。这时我们可借助于郄门穴来改善心烦、爱生气等问题。

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当你心烦或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用指尖用力按压郄门穴,每隔3~5秒休息1~2秒,反复刺激3~5次即可。一边按压时手腕要一边往内旋转,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功效。

郄门穴有宁心、理气、活血的功效,还能缓解胸痛、胸膜炎、痫证、神经衰弱、乳腺炎、心悸、心动过速、心绞痛等症。

郄门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郄门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捏按郄门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有效改善心动过塑,缓解手臂肌肉拉伤,神经痛,远离心悸,心绞痛。

按摩哪里对心脏好 郄门穴改善心脏功能

取穴:仰掌微屈腕,先取腕横纹中点之大陵,其上5寸处(四手指并拢为3寸),在两条大筋之间,酸痛明显的凹陷处取穴。

郄门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心脏病急性发作时可以急救的穴位,对急性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脏疾病有治疗效果。同时刺激郄门穴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还能升高血氧饱和度,不致缺氧,从而也能改善心脏功能。

按摩手法:伸臂仰掌,用拇指指端按压郄门穴,按之酸麻胀痛明显,重按酸麻胀痛感可向下传之于手指,向上可传至上臂部,左右手交替按压,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

委中穴的解释意义

1、委中 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2、腘中 指本穴所在部位为腘窝横纹处中点,故名。

3、郄中郄,孔隙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出入缓慢。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的输出输入皆较缓慢,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4、血郄 血,指委中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5、膀胱经合穴 本穴物质为膀胱经气血汇合而成,故为膀胱经合穴。

心悸艾灸哪里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阴郄是什么意思

1、阴郄穴:经穴名。出《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

2、别名:手少阴郄,石宫,少阴郄。

3、穴义: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体内经脉。

4、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阴郄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阴郄。

相关推荐

郄门在什么位置

郄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郄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微屈腕握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中点处再向下量1横(拇),即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

养老什么意思

1、养老穴:经穴名。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郄穴。出《针灸甲乙经》。 2、“养老穴”:“养”,生养、养护也。“老”,与少、小相对,为长为尊也。养老名意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同合于头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阳谷穴传来的炎热之气,出本穴后胀散并化为水湿成份更少的纯阳之气,与天部头之阳气性同,故名养老。 3、手太阳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的气血运行通道狭窄,如孔隙一般,故为手太阳经郄穴。

穴位治疗焦虑症方法

心包经与心经治疗焦虑症常用穴位 心经治疗焦虑症常用神门、少冲;心包经治疗焦虑症常用间使、劳宫、中冲。 心包经的病候侧重于神智方面的异常。各种神志病皆可用心包络经穴治疗。 少海穴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精神分裂症、尺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等,配后溪主治手颤、肘臂疼痛,配神门、内关、大陵主治癔病。 压鸠尾能除自卑感和焦躁之情,压厥阴俞能克服怯弱性格,压身柱、肩井能治疗抑郁症,压大敦缓解焦躁情绪,压眼点、肩井、足三里治疗歇斯底里,压足三里治疗神经衰弱,压天柱治疗忧郁症,压翳风对除慵懒感,压百会穴、申

郄门的准确位置图 郄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心痛心悸,胸胀烦闷可配大陵,心俞;衄穴呕血可配孔最,血海,膈俞;疔疮可配大椎,身柱;癫痫科配鸠尾,丰隆。

心包经的作用功效 心包经上有哪些穴位

心包经之天池至中冲共9个穴位,左右共18穴,即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穴。 曲泽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 郄门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内关再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连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在腕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时中尖处。 天池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间使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肺痨的刮痧疗法

(1)选穴太渊及前臂、肺俞、中府及前胸、鱼际、孔最至阴郄、太溪。 (2)定位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l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鱼际:在手拇本节(第一掌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肺俞,

间使的意思什么

间使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经(金)穴: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 间使:间,间接也。使,使、派遣也。该穴名意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的使一般,故名。 心包经经:经,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在本穴只流行通过,动而不居,故为心包经经穴。

甲亢中医疗法怎么样

(1)取毫针刺激人体的一定穴位,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中度刺激。取穴及配穴:①臑会、气舍、间使、太冲、太溪,可滋阴降火,平肝潜阳,适用于阳亢火旺者。若突眼者,可加取天柱、风池;失眠者、加胆俞、心俞;潮热者,加大椎、劳宫;盗汗者,加阴郄、后溪;易饥、消瘦者,加三阴交、足三里。每次留针20分钟。②合谷、天鼎、水突、关元、照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者,若心悸怔忡者,加取内关、神门;便溏、呕吐者,加取内关、公孙、脾俞、天枢。每次留针15分钟。 (2)处方:肝俞、气瘿、合谷、内关、足三里。瘿肿

小儿风热咳嗽推拿怎么推

小儿风热咳嗽的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治法:疏散风热,肃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天突,清肺经,运内八卦,分推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按弦走搓摩,拿风池,拿肩井,加清天河水,推六腑。“肺经募郄摩方。” 推拿方解:退六腑,清天河水,可发散风热,清热肃肺。“肺经募郄摩方”,由中府,孔最组成。盖因中府为肺经之募穴,又为手足太阴静脉交会穴,故具有宣肺止咳之功; “郄有空郄义,临证能救急。”孔最为手太阴之郄穴,有清热降逆,理气止咳之功,故为清肺热之要穴,二穴相伍,为治风热犯肺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