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经分类

痛经分类

很多人都知道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多不清楚痛经还分为不同种类,下面专家从中医角度给我们介绍一下痛经的分类,各位女性朋友对比自己的症状来作出判断吧!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此,我们提醒广大朋友,即使您没有患病也要引起重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家人的健康就是自己的健康。 痛经分哪几种类型 痛经的分类之:1.气滞血瘀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经行不畅。

初时来经量少,至流出血块后才觉得舒畅。 痛经的分类之:2.寒凝血瘀 这种类型也属常见,患者腹部冷痛,得热才可减痛,可敷热水袋。其他症状包括呕吐、舌淡,来经量少。 痛经的分类之:3.瘀热互结 此类症状较为少见,患者与寒凝血瘀者相反,经痛时越热越感疼痛,症状包括口干、轻烧、便秘、经血深色、经量多等。 痛经的分类之:4.气虚血瘀 类似寒凝血瘀的症状,多属阳气虚体质,患者会畏寒。

痛经的分类之:5.肾虚血瘀 因先天体质不足所致,兼见不孕、头晕、耳鸣、小便频密等症状。 看了上面对痛经的分类的分析,您判断出自己的症状属于那种类型了吗?专家提醒您,如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诊治。以免形成严重疾病,对身体造成更大损伤。

女性痛经的分类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痛经更成为她们的“饭后甜点”,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女性痛经的分类,了解一下自己的“甜点”属于什么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要让痛经影响自己的生活!

女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是指,就是说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肿瘤等。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痛经的具体情况,专家提醒,女性朋友朋友在例假来潮前,都应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痛经分型及程度

1、原发性痛经:主要在于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根据:①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③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④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之诊断。

2、继发性痛经: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痛经也要区分类型

青春期痛经: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女性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

婚后痛经:

一般的痛经确实在婚后或生育后大多会自愈。因为经血与剥脱的子宫内膜,不能顺利地经子宫颈口流出,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之一。妇女分娩后,子宫口会变得松弛,经血和剥脱的子宫内膜容易排出,所以痛经会消失。但是,引起痛经的原因较多,如子宫过度后倾后屈、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等)、阴道畸形、处女膜狭小、骨盆肿块、附件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冬季痛经:

天气变冷后,不少女性就会出现痛经,或原有痛经更严重的情况。专家指出:冬季痛经多是女性个人体质虚寒,或不良生活习惯使喜温的子宫受凉所致。

寒冷的冬季,女性月经延后、痛经的情况比其他季节多发,且多为二三十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痛经和月经量减少。一些女性天冷还穿短裙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子宫肌痉挛是痛经的主要原因。而此病与肾阳虚相关,肾阳虚引起宫寒,进一步引起月经后期、血滞、冲盈失调,血块不能按时排出子宫。下半身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而宫寒造成的淤血,会使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炎等疾病。

治痛经先分类型

治疗女性痛经的八种药酒

肝肾亏损型

固精酒:枸杞子60g,当归30g,熟地90g,黄酒15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2~3次,每次15~20ml。

气血不足型

归花酒:当归、黄花各15g,大枣100g,黄酒15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ml。

气滞血瘀型

丹参祛痛酒:丹参、元胡各30g,川牛膝、红花、郁金各15g,酒500ml,冷浸或热浸法制取。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15~20ml。

田七丹参酒:田七30g,丹参60g,黄酒5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

湿热下注型

公英薏仁酒:蒲公英50g,薏苡仁30g,黄酒10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

寒湿凝滞型

茴桂酒:小茴香30g,桂枝15g,白酒300ml。冷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ml。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

红糖黄酒:红糖10g,黄酒50ml。文火煮沸后顿服,每日一剂。

阳虚内寒型

胡桃酒:胡桃仁120g,小茴香、杜仲、补骨脂各60g,白酒2000ml,冷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

缓解痛经的两种方法

热敷

1、保持身体暖和:非常时期,保持身体暖和非常重要,尤其是针对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

2、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个热水袋进行热敷,一次数分钟,可以缓解腹部的胀痛。

药物

1、服用维生素类药物:B族维生素,特别是B6对经前紧张症有显著疗效,它能稳定情绪,帮助睡眠,并能减轻腹部疼痛。当然,对于痛经不能缓解的女生,还应当及时到妇科就诊。

2、适当服用止痛药:当经痛开始时,可以服用一定量的止痛药,如:芬必得、阿托品片及安定片等。效果好的止痛药会在20-30分钟后立刻起效,并持续12小时不疼痛。但是长期服用止痛药并不是治本之策,且会造成人体对止痛药的依赖,所以,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女性痛经的分类

女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是指,就是说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肿瘤等。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痛经的具体情况,专家提醒,女性朋友朋友在例假来潮前,都应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痛经分五个类型

1、气滞血瘀型:痛经常伴有腹胀、排便不顺、或是情绪压力大的时候症状更明显,可能伴随经前乳房胀痛,或者是血液循环较差,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月经来时会有血块。

2、寒凝血瘀型:平常喜欢喝冰凉饮料,四肢容易冰冷,痛的时候热敷可以缓解,吹到冷风痛经加重。而月经量也会比较少。

3、气血虚弱型:容易疲劳,可能伴有贫血,脸色偏黄或偏白,较无血色。说话有气无力,比较小声。痛的时候是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

4、肝肾不足型:症状类似气血虚弱型,往往月经来时会有腰酸,或平时就有腰酸,到了月经来时腰酸更厉害。中医说“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5、湿热蕴结型:经前或经期小腹痛,拒按,有灼热感,伴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或平时带下黄稠、阴痒,大便不爽。

痛经症状

1、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3、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痛经检查

1、腹腔镜检查:这是痛经的检查能找到病因的关键,能确定病变的部位与程度如盆腔炎症;还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取活检;能够鉴别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双角子宫等;鉴别盆腔肿块如炎性包块、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等。

2、体格检查:注意全身健康情况产经类型发育和营养状态。妇科检查时注意子宫大小、位置质地和活动度、有无突起或结节感,子宫骰骨韧带及子宫两侧有无粘连增厚、结节或肿块、触痛等多数患者通过病史及妇科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3、病史:详细询问月经史包括周期、经期、经量有无组织物排出等。是痛经的检查不可少的,通过询问了解有无产生疼痛的诱因,如过度紧张焦虑、悲伤、过劳或受冷等以及疼痛的全过程包括痛经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和有无渐进性加剧。

4、B超:这种痛经的诊断方法可以了解盆腔内有无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症等。

5、腹腔镜:确定病变的部位与程度,如盆腔炎症;还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取活检;能够鉴别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双角子宫等;鉴别盆腔肿块,如炎性包块、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等。

6、宫腔镜检查:可诊断部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嵌顿及内膜息肉、溃疡及炎症等。

7、盆腔静脉造影:有助于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对痛经的诊断同样有益。

8、子宫输卵管造影:这种痛经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单角、纵隔子宫等,以及宫颈管狭窄、子宫粘连等。

经期吃什么缓解疼痛

大多女性在每个月的那几天都会感觉小腹疼痛、腰酸等,这是经期综合症的表现之一。轻者属于正常现象,严重者称为痛经。那么经期吃什么缓解疼痛呢?一般来说,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激发性痛经两种。应根据不同的疼痛原因,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宫内膜和血液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而因为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叫继发痛经。

中医认为,月经病与肾功能、脾、肝、气血、子宫等都相关,而且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痛感来分类。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加剧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越按越痛者属热。痛经者平时应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佳。以下是几个痛经食疗方:

1、气滞血淤型,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30克,鸡蛋两个,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2、肝肾亏损型,川芎丹参煲鸡蛋: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个,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3、寒凝血淤型,生姜红糖水:生姜15克,红糖适量,开水冲泡当茶饮。

4、气虚血弱型,羊肉炖当归北芪:当归50克,羊肉500克,北芪30克,吃肉喝汤。

5、湿热蕴热型,丝瓜红糖汤:老丝瓜250克洗净切碎,红糖适量,煎汤趁热喝。

痛经分类具体有哪些

痛经分类有哪些?这是大家应该把握的,只有把握了痛经分类,才能够结合不同的类型进行积极的分析,那么究竟痛经分类有哪些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专业解释,我们专业解释一下。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二类。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大多在初潮后6~12月发病,大多到育龄、婚后会缓解,甚至症状消失。

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的病因,常见于育龄妇女,特别是30岁后的已婚妇女,其生殖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增粗或片状增厚、有压痛。须到正规医院看医生,通过对症治疗好原发病,才能消除症状。

中医认为,痛经是经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上述痛经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把握了痛经分类,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然后在到专业的医院咨询治疗。

痛经如何分类

女性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痛经可以说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很多女性都会有或轻或重的痛经表现。痛经只会发生在每一次的月经期间,痛经严重的女性,会出现呕吐等,有时候还会产生昏厥,这都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女性生殖器官未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称作“原发痛经”,它具有“先天性”。这部分女性初来月经时便开始疼痛,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

由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称作“继发痛经”,即病理性痛经,其病因较复杂。此类痛经一般是来月经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出现,但其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在非月经期也有盆腔痛,而月经期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盆腔炎症(急性、慢性)等都可能引发痛经,这需要经过系列检查才能确定原因。继发性痛经一般由子宫内膜等妇科疾病所引起的,这些都是会对女性怀孕造成影响的,因此,要尽早到医院查明病因,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痛经治疗分类型

继发性痛经原则上应到医院接受检查,查出引起痛经的病变进行特异性治疗。我们所讲的痛经治疗药物主要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当然,对于疼痛剧烈的继发性痛经,临时应急用一、二次止痛药也是必要的。治疗痛经的药物可分以下几类:

激素类药物:如患者愿意控制生育,则口服避孕片如复方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药物。这类药物可使90%以上症状获得缓解。患者可试服3~4个周期,如疗效满意,可继续服用;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适当加用PGSI(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该法由于要在整个月经周期用药,而发生效应仅在周期末1~2天,除非需要同时避孕,一般不受患者欢迎。

还可用黄体酮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于月经来潮前7日开始,连用5日;也可选用雌激素疗法,如己烯雌酚每次口服0。5—1毫克,每日一次,于月经周期第6日开始,连用20日。

PGSI:这类制剂可抑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合成,显著降低子宫收缩的振幅和频度,只要在疼痛发作前开始服用,持续2~3天即可。但患者须试用一个阶段时间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品种和剂量。如消炎痛25亳克,日服3次;甲灭酸250毫克,8小时1次。布洛芬400毫克,日服3次;萘普生250毫克,8小时1次;保泰松100毫克8小时1次。这类药物宜在本次月经的前3天给药,以保证疗效,缓解率在70%左右。有消化道溃疡、哮喘及对上述药物过敏者禁用。本类药物不能合用。

β-受体兴奋剂:通过兴奋肌细胞膜上β受体,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苷含量,导致子宫肌松弛而缓解痛经。这类药物有增快心率、升高血压之副反应。如舒喘灵,中、轻度疼痛可口服,重度疼痛时可气雾吸入。这类药物疗效一般不太满意,且仍有心悸、颤抖等副反应,因而未能被普遍采用。但气雾法应用方便、作用迅速,仍可一试。

钙通道阻滞剂:该类药物干扰Ca++(钙离子)透过细胞膜,并阻止Ca++由细胞内库存中释出而松解平滑肌以缓解痛经。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给药后10~30分钟起效,持续5小时。舌下含化起效更快。

棉酚:醋酸棉酚20毫克,日服1次,连用3~6个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达95%以上。但可能产生明显副反应,如乏力、心悸、恶心、水肿、头晕、潮热、厌食、渗透性腹泻等,严重的还可发生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等。

其它:对于原发性痛经疼痛剧烈时,可用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以达解痉止痛作用;可乐宁通过降低外周血管的收缩反应使痛经缓解;维生素K有解痉作用可抑制子宫肌收缩或降低收缩频率,也可用于痛经的治疗。当痛经时,可肌内注射维生素K3 4毫克。若在行经前3天服用维生素K3每次4毫克,一天三次,连用7天,则效果更好。 但近来有人提出,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最好别用于痛经,以免使经血凝滞、瘀阻,不利于经血畅行,加重痛经。元胡索乙素有止痛、镇静作用,对痛经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痛经有几种分类

(1)、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2)、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由于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小腹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

(3)气血虚弱型。症见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4)湿热下注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5)原发性痛经。与行经有关的下腹痉挛性疼痛,于每次月经数小时后,在下腹有难以忍受的痉挛性疼痛的痛经的症状,呈一阵一阵地间歇性,疼痛常可涉及到大腿前面,常有四肢冰冷、头痛或有胃痛、便稀等症,也可诱发支气管炎等。

(6)继发性痛经。与盆腔器官疾病有关,并且过程比较复杂,痛经的症状于经前不久开始,延续到整个月经期,至月经干净后才慢慢消失。

相关推荐

月经期头痛有什么分类

女性头痛除了在经期时发作外,其他时间也有发作,临床上把女性在月经前后及月经期发生的头痛称为经期头痛。 中医分类 1、气血亏虚型 症见每逢行经期或经将净时头痛 ,伴有头晕眼花、面色苍白、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失眠 ,兼见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 ,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等。 2、肝肾阴虚型 肝肾阴虚型的症状在月经期间或者月经结束后会出现头痛症状,还会伴有眼花,口干发苦,胸闷等情况。 3、瘀血阻络型 症见每逢经行前、经期头痛剧烈 ,痛如针刺刀割 ,痛处固定不移 ,月经颜色紫黯有块 ,伴小腹疼痛拒按 ,舌尖或边有瘀

痛经分为哪几种 婚后痛经能自愈

许多女性在婚前有过原发性痛经,婚后自然好转,甚至消失了。她们往往认为痛经没关系,忍忍就过去了,以后自然会痊愈。其实,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大部分可能会自然好转。而继发性痛经一般是婚后发生,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不医治原发疾病,痛经不但不会好转,而且会逐渐加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痛经的几种分类及防治

1、隐隐作痛 月经期的隐隐作痛,一般发生在月经后,大概在小腹的正中位置,喜欢揉揉按按,这样会舒服很多,这种疼痛还伴有月经量少,月经颜色较淡,质地较稀,观看自己的舌头也比较淡,而且脉相细弱无力。这通常是气血两虚引起的,中医称之为气血虚弱型痛经。 防治:《当归糖》先将当归100g浓煎,再与500克冰糖一起熬方可食用。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2、腹痛如“刀绞” “刀绞”疼痛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或者月经期间小腹正中位置疼痛。此时如果有热的东西安抚,疼痛减轻。“刀绞”样疼痛还伴有月经量少,月经颜色发暗有血块,舌头质地

头痛分类

头痛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头痛。 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它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 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 疾病类的头痛,体内承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会表现出来。 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症状,坐骨神经痛外科常见疾病,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 干性坐骨神经痛:原因有腰骶神经丛及坐骨神经干邻近的病变,如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盆腔脏器疾病和肿瘤,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不当而将刺激性药液注射到神经上等。干性坐骨神经痛一般无腰痈症状、疼痛区域较广泛,除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剧痛外,尚可向大腿内侧根部、会阴部放射。活动时疼痛加剧,但咳嗽、打喷嚏等动作对疼痛影响较轻。病程长者往往患肢可出现麻木感。 根性坐

痛经的种类

1、痛经分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痛经发生在初潮2年以后,不同疾病痛经的年龄、病程不一,痛经发生的早晚也各异。 2、中医一般把痛经分为虚实两种: 一是实证:气滞血瘀证,多为经前,或者开始时痛。如小腹胀痛,经行不畅,量少,色紫有黯块,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胸胁乳房胀或痛;寒湿凝滞证,多为经前,或者开始时痛。小腹冷痛,痛连腰脊,得热则缓,经行量少,色黯有块。 二是虚证:多为行经末期,经净之后小腹疼痛,痛势绵绵喜暖喜按,经色淡而量少,经血清稀,严重者怕冷,面色苍白,心慌、头晕。

常见神经痛的分类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经痛,其疼痛发作可沿臀部、股骨后侧、小腿外侧、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当足拇趾向体侧后曲时,减少腰部与患肢活动,或点按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至尾骨连线外1/3与内2/3交界处)。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如脊柱结核、蛛网膜炎,椎内转移癌等。另外,骶骼关节炎以及骨盆腔内肿瘤压迫神经也可引起坐骨

痛经分为4个中医类型

气滞血淤: 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应服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气血虚弱: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 阳虚内寒: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应服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

经前乳房胀痛分类

1、肝肾阴虚这类妇女除了乳房胀痛外常会烦热、睡眠不宁、头痛眩晕、手足心热、口唇色红、唇舌易溃破、身体瘦弱吃不胖、腰酸、膝无力等。治疗宜滋肾养肝、常用药有沙参、麦冬、生地、川楝子、香附、白芍、丹参、泽兰等。 2、肝郁气滞这类妇女大部份都有情绪不畅的病史或生活压力过大,除了乳房乳头胀痛不可触摸外,伴烦躁不安、胸闷、肋骨抽痛、易怒、反胃、下腹两旁胀痛、月经夹血块色黑、性生活不协调、脸上长黑斑等。治疗宜调肝理气和胃,常用药有乌药、郁金、佛手、白芍、青皮、白术、麦芽、路路通等。 3、肝郁脾湿常见的症状有经前乳房胀痛

痛经的主要的分类是哪些

痛经分类的主要分类有: 1.经期的腰痛可能是因为子宫后位或其它疾患所致,是主要的痛经分类的一种。 2.经期发烧、下腹坠痛可能是患了盆腔炎。 3.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如果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同时体温升高和下腹痛,则可能患上了子宫内膜炎。 4.如果痛经越来越厉害、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则可能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分类主要就是上述的。 关于上述的专家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应该多加注意,上述的主要就是根据相应的疾病的致因所分类的,如果您要治疗的话,建议您最好是在治疗之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