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经的几种分类及防治

痛经的几种分类及防治

1、隐隐作痛

月经期的隐隐作痛,一般发生在月经后,大概在小腹的正中位置,喜欢揉揉按按,这样会舒服很多,这种疼痛还伴有月经量少,月经颜色较淡,质地较稀,观看自己的舌头也比较淡,而且脉相细弱无力。这通常是气血两虚引起的,中医称之为气血虚弱型痛经。

防治:《当归糖》先将当归100g浓煎,再与500克冰糖一起熬方可食用。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2、腹痛如“刀绞”

“刀绞”疼痛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或者月经期间小腹正中位置疼痛。此时如果有热的东西安抚,疼痛减轻。“刀绞”样疼痛还伴有月经量少,月经颜色发暗有血块,舌头质地也较暗,还伴有瘀点和瘀斑。这是寒湿邪所致,属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防治:切勿贪凉忌食冷饮。有些妇女经常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吃大量冰淇淋可以减少月经量,简直是妄想。吃冰不但影响月经周期导致周期缩短,还会造成疼痛加重。痛经的人应当多喝温开水,别再怪你的男朋友只会说喝开水啦。

3、“刀绞”型腹痛伴有其他症状

如果有上述2的情况,同时腰部,膝盖酸冷还疼痛,月经量少,颜色发淡,质地较稀,舌苔淡白的人,则是肾阳不足以及宫寒导致,这种痛经中医中属胞宫虚寒型痛经。

防治:方药组成: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阿胶(烊化、兑服),吴茱萸,制香附,乌药,黄芪,肉桂(后下),琥珀末(冲服),延胡索,柴胡,月季花,代代花,川牛膝,血竭,桂枝,炮姜炭。共4剂。每日l剂,用水煎煮后分2次服用,切忌用药期间也要拒绝吃冰。

4、烧灼痛

烧灼痛发生在月经前期或者经期小腹两侧,还可能出现在腹部正中。发胀不能按。一按就痛的难受。此时多伴有月经量多,颜色发红,质地浓稠,舌头嘛,就是发红还有舌苔薄且黄。这多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在中医学中属于湿热瘀结型痛经。

防治:可以参照《古今医鉴》中的清热调血汤。把蒲公英、连翘、生薏米。牡丹皮、黄连、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莪术、香附、延胡索等煎服。

5、如针般刺痛

这种疼痛比较好归类,一般和胀痛相伴发生,由血淤造成的。

防治:血淤型痛经可以吃一些具有行气活血食物,如大萝卜、荔枝、橘子、山楂、丝瓜、桃仁、芹菜、油菜、墨鱼、花生等。

女性痛经的分类

女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是指,就是说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肿瘤等。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痛经的具体情况,专家提醒,女性朋友朋友在例假来潮前,都应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痛经分五个类型

1、气滞血瘀型:痛经常伴有腹胀、排便不顺、或是情绪压力大的时候症状更明显,可能伴随经前乳房胀痛,或者是血液循环较差,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月经来时会有血块。

2、寒凝血瘀型:平常喜欢喝冰凉饮料,四肢容易冰冷,痛的时候热敷可以缓解,吹到冷风痛经加重。而月经量也会比较少。

3、气血虚弱型:容易疲劳,可能伴有贫血,脸色偏黄或偏白,较无血色。说话有气无力,比较小声。痛的时候是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

4、肝肾不足型:症状类似气血虚弱型,往往月经来时会有腰酸,或平时就有腰酸,到了月经来时腰酸更厉害。中医说“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

5、湿热蕴结型:经前或经期小腹痛,拒按,有灼热感,伴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或平时带下黄稠、阴痒,大便不爽。

痛经症状

1、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3、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痛经检查

1、腹腔镜检查:这是痛经的检查能找到病因的关键,能确定病变的部位与程度如盆腔炎症;还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取活检;能够鉴别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双角子宫等;鉴别盆腔肿块如炎性包块、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等。

2、体格检查:注意全身健康情况产经类型发育和营养状态。妇科检查时注意子宫大小、位置质地和活动度、有无突起或结节感,子宫骰骨韧带及子宫两侧有无粘连增厚、结节或肿块、触痛等多数患者通过病史及妇科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3、病史:详细询问月经史包括周期、经期、经量有无组织物排出等。是痛经的检查不可少的,通过询问了解有无产生疼痛的诱因,如过度紧张焦虑、悲伤、过劳或受冷等以及疼痛的全过程包括痛经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和有无渐进性加剧。

4、B超:这种痛经的诊断方法可以了解盆腔内有无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症等。

5、腹腔镜:确定病变的部位与程度,如盆腔炎症;还能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取活检;能够鉴别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双角子宫等;鉴别盆腔肿块,如炎性包块、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等。

6、宫腔镜检查:可诊断部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嵌顿及内膜息肉、溃疡及炎症等。

7、盆腔静脉造影:有助于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对痛经的诊断同样有益。

8、子宫输卵管造影:这种痛经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单角、纵隔子宫等,以及宫颈管狭窄、子宫粘连等。

痛经分哪几种类型

痛经的分类之:1.气滞血瘀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经行不畅。初时来经量少,至流出血块后才觉得舒畅。

痛经的分类之:2.寒凝血瘀

这种类型也属常见,患者腹部冷痛,得热才可减痛,可敷热水袋。其他症状包括呕吐、舌淡,来经量少。

痛经的分类之:3.瘀热互结

此类症状较为少见,患者与寒凝血瘀者相反,经痛时越热越感疼痛,症状包括口干、轻烧、便秘、经血深色、经量多等。

痛经的分类之:4.气虚血瘀

类似寒凝血瘀的症状,多属阳气虚体质,患者会畏寒。

痛经的分类之:5.肾虚血瘀

因先天体质不足所致,兼见不孕、头晕、耳鸣、小便频密等症状。

看了上面对痛经的分类的分析,您判断出自己的症状属于那种类型了吗?专家提醒您,如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诊治。以免形成严重疾病,对身体造成更大损伤。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及时的进行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了解。

痛经治疗分类型

继发性痛经原则上应到医院接受检查,查出引起痛经的病变进行特异性治疗。我们所讲的痛经治疗药物主要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当然,对于疼痛剧烈的继发性痛经,临时应急用一、二次止痛药也是必要的。治疗痛经的药物可分以下几类:

激素类药物:如患者愿意控制生育,则口服避孕片如复方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药物。这类药物可使90%以上症状获得缓解。患者可试服3~4个周期,如疗效满意,可继续服用;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适当加用PGSI(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该法由于要在整个月经周期用药,而发生效应仅在周期末1~2天,除非需要同时避孕,一般不受患者欢迎。

还可用黄体酮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于月经来潮前7日开始,连用5日;也可选用雌激素疗法,如己烯雌酚每次口服0。5—1毫克,每日一次,于月经周期第6日开始,连用20日。

PGSI:这类制剂可抑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的合成,显著降低子宫收缩的振幅和频度,只要在疼痛发作前开始服用,持续2~3天即可。但患者须试用一个阶段时间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品种和剂量。如消炎痛25亳克,日服3次;甲灭酸250毫克,8小时1次。布洛芬400毫克,日服3次;萘普生250毫克,8小时1次;保泰松100毫克8小时1次。这类药物宜在本次月经的前3天给药,以保证疗效,缓解率在70%左右。有消化道溃疡、哮喘及对上述药物过敏者禁用。本类药物不能合用。

β-受体兴奋剂:通过兴奋肌细胞膜上β受体,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苷含量,导致子宫肌松弛而缓解痛经。这类药物有增快心率、升高血压之副反应。如舒喘灵,中、轻度疼痛可口服,重度疼痛时可气雾吸入。这类药物疗效一般不太满意,且仍有心悸、颤抖等副反应,因而未能被普遍采用。但气雾法应用方便、作用迅速,仍可一试。

钙通道阻滞剂:该类药物干扰Ca++(钙离子)透过细胞膜,并阻止Ca++由细胞内库存中释出而松解平滑肌以缓解痛经。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给药后10~30分钟起效,持续5小时。舌下含化起效更快。

棉酚:醋酸棉酚20毫克,日服1次,连用3~6个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达95%以上。但可能产生明显副反应,如乏力、心悸、恶心、水肿、头晕、潮热、厌食、渗透性腹泻等,严重的还可发生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等。

其它:对于原发性痛经疼痛剧烈时,可用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以达解痉止痛作用;可乐宁通过降低外周血管的收缩反应使痛经缓解;维生素K有解痉作用可抑制子宫肌收缩或降低收缩频率,也可用于痛经的治疗。当痛经时,可肌内注射维生素K3 4毫克。若在行经前3天服用维生素K3每次4毫克,一天三次,连用7天,则效果更好。 但近来有人提出,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最好别用于痛经,以免使经血凝滞、瘀阻,不利于经血畅行,加重痛经。元胡索乙素有止痛、镇静作用,对痛经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痛经如何分类

女性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痛经可以说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很多女性都会有或轻或重的痛经表现。痛经只会发生在每一次的月经期间,痛经严重的女性,会出现呕吐等,有时候还会产生昏厥,这都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女性生殖器官未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称作“原发痛经”,它具有“先天性”。这部分女性初来月经时便开始疼痛,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

由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称作“继发痛经”,即病理性痛经,其病因较复杂。此类痛经一般是来月经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出现,但其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在非月经期也有盆腔痛,而月经期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盆腔炎症(急性、慢性)等都可能引发痛经,这需要经过系列检查才能确定原因。继发性痛经一般由子宫内膜等妇科疾病所引起的,这些都是会对女性怀孕造成影响的,因此,要尽早到医院查明病因,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治痛经先分类型

治疗女性痛经的八种药酒

肝肾亏损型

固精酒:枸杞子60g,当归30g,熟地90g,黄酒15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2~3次,每次15~20ml。

气血不足型

归花酒:当归、黄花各15g,大枣100g,黄酒15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ml。

气滞血瘀型

丹参祛痛酒:丹参、元胡各30g,川牛膝、红花、郁金各15g,酒500ml,冷浸或热浸法制取。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15~20ml。

田七丹参酒:田七30g,丹参60g,黄酒5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

湿热下注型

公英薏仁酒:蒲公英50g,薏苡仁30g,黄酒1000ml。热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

寒湿凝滞型

茴桂酒:小茴香30g,桂枝15g,白酒300ml。冷浸法制取。每日3次,每次15~25ml。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

红糖黄酒:红糖10g,黄酒50ml。文火煮沸后顿服,每日一剂。

阳虚内寒型

胡桃酒:胡桃仁120g,小茴香、杜仲、补骨脂各60g,白酒2000ml,冷浸法制取。每日2次,每次20~30ml,月经前7天开始服用。

缓解痛经的两种方法

热敷

1、保持身体暖和:非常时期,保持身体暖和非常重要,尤其是针对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

2、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个热水袋进行热敷,一次数分钟,可以缓解腹部的胀痛。

药物

1、服用维生素类药物:B族维生素,特别是B6对经前紧张症有显著疗效,它能稳定情绪,帮助睡眠,并能减轻腹部疼痛。当然,对于痛经不能缓解的女生,还应当及时到妇科就诊。

2、适当服用止痛药:当经痛开始时,可以服用一定量的止痛药,如:芬必得、阿托品片及安定片等。效果好的止痛药会在20-30分钟后立刻起效,并持续12小时不疼痛。但是长期服用止痛药并不是治本之策,且会造成人体对止痛药的依赖,所以,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痛经也分种类

1.肚子鼓胀般的疼

这种情况一般是很容易便秘的,越胀痛越容易便秘,并且经血的颜色也会变的暗沉,感觉粘粘的,有的时候甚至是还会有暗黑色的血块出来,经血的量比较多,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月经的时间会延长。

这主要就是因为我们的血液循环不畅通造成的,所以我们在疼的时候会变的有些没有办法忍受,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吃止痛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但是这种疼痛,很容易患上子宫内膜在或者是子宫肌瘤。

如何促进血液循环

好的方法,还是要每天都坚持泡脚,水温高一点没过脚踝,浸泡二十分钟,等到泡的双脚发红发热了,就说明脚部的循环顺畅起来了。我们好一边泡脚一边用手撮一撮脚,这样会更好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多撮一撮双手和身体其他部位,并且多做运动,走路的时候甩臂,或者是经常打打太极等等,这样是可以加强我们全身的血液循环的。其次一定要注意有好的睡眠质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有利于身体的养精蓄锐。

2.肚子内部冰凉的痛感

一到生理期腹部就感觉凉凉的,能感受到所有的冷气都往腹部钻,感觉肚子内部凉凉的,痛经严重,如果注意一下保暖会舒服一点,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身体太虚了所导致的。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因为这个时间内的自己是很难聚集暖意的,身上穿的衣服袜子之类的一定要是厚的,注意下半身一定不要受凉,不然痛经会更严重,我们也可以通过泡脚和艾灸来驱寒,效果都是可以的。

3.一边拉肚子一边腹痛

对于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情绪也会变的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贪食厌食,这两种现象会不停的重复,并且还会打嗝与放屁。

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事的时候多做一些自己兴趣爱好的事,比如画画、听歌等,要么就干脆躺在温暖的床上睡一觉,睡醒之后追个剧,总之能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就去做吧。

痛经分为哪几种 痛经如何调理

维生素E,可以帮助生殖器的功能正常运作和新陈代谢,含维生素E食物有谷胚、麦胚、蛋黄、豆、坚果、叶菜、香油等,我们应适当多吃些这类食物。

根据痛经不同的症状表现,分别给予温通、化瘀、补虚的食品。

①寒凝气滞、形寒怕冷者,应吃些温经散寒的食品,如栗子、红糖、小黄姜、茴香、花椒、胡椒等。

②气滞血瘀者,最好吃些通气化瘀的食物,如芹菜、荠菜、菠菜、香葱、香菜、空心菜、生姜、胡萝卜、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苹果等。

③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吃些补气、补血、补肾之品,如核桃仁、荔枝、桂圆、大枣、桑椹、枸杞子、山药、各种豆类等。

温馨提示:无论在经前或经后,我们可以吃些蜂蜜、香蕉、地瓜等食物来清肠通便,如果经期便秘会导致痛经疼痛感加重。

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来给自己清肠通便,降低骨盆充血。妹纸们在月经来前不要吃过咸食物。因为咸食会引发水肿、头痛等现象。


痛经分型及程度

1、原发性痛经:主要在于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根据:①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③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④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之诊断。

2、继发性痛经: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女性痛经的分类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痛经更成为她们的“饭后甜点”,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女性痛经的分类,了解一下自己的“甜点”属于什么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要让痛经影响自己的生活!

女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是指,就是说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肿瘤等。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痛经的具体情况,专家提醒,女性朋友朋友在例假来潮前,都应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什么是梅毒

什么是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症状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梅毒早期以皮肤粘膜损害为主,晚期可造成骨骼及眼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组织的病变。

什么是梅毒?梅毒的分类?

梅毒(英文名称:syphilis)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梅毒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后天性梅毒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什么是梅毒?梅毒的中医理论为:梅毒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淫秽疫毒与湿热、风邪杂合而致,侵于外者,则毒发皮毛,伤及玉器;侵于内者,则毒入骨髓、关窍,侵及脏腑,变化多端,证候复杂。

梅毒主要症状:阴茎疼痛、肉芽肿、外阴皮肤肿胀、溃疡、粘膜疹、会阴溃疡、硬下疳、囊肿。

痛经有哪些分类

核心提示: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应服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痛经,几乎是每个女孩子所经历的事情,肚子疼痛厉害时对女性的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女性们更应该注重痛经这个情况。在每个月的那几天,如能有效避免痛经是每个女性所渴望的事情,然而,预防痛经首先要分清楚,痛经的分类。

气滞血淤:

经前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胀痛、乳头触痛、心烦易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等。应服具有舒肝理气、化淤止痛作用的药物。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气血虚弱:

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食欲不佳,大便溏泻等。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乌鸡白凤丸,还可多吃羊肉。

阳虚内寒: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月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应服有温经散寒,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比如红糖姜汤,对寒性痛经就非常有效。红糖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生姜有补中散寒、缓解痛经的功效。二药合用,能补气养血,温经活血。

肝肾虚损:

月经干净后1—2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不适,或有潮热,头晕耳鸣等。应服具有益肾养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或是多吃点川芎丹参煲鸡蛋。

以上是女性痛经的分类,虽说痛经很是让人痛苦不堪,但是我们要乐观积极的对待,通过以上几点对照自己属于哪一种体质,科学合理的调理痛经是最有效的。另外,针对一些口味过重的女性应在例假期间保持饮食清淡,改掉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

相关推荐

如何缓解痛经 痛经的原因

首先,介绍一下痛经形成的原因。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般是先天遗传,子宫口狭小或发育不良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则是由于后天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引起的宫寒、经血运行不畅造成的。接下来,具体为大家介绍几种解决痛经的方法。

痛经分类有哪些

许多妇女在经期有轻度不适,不过痛经是指经期的疼痛影响了正常的活动,并且需要药物治疗。痛经常表现为下腹绞痛并伴有下背部痛、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张帝开教授告诉我们,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期痛但没有器质性疾病,是由于子宫的功能性障碍而造成的。它开始于月经来潮后几小时内。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厚,在子宫内膜增厚的过程中会产生前列腺素,当大量前列腺素被脱落的子

原发性痛经分类 痉挛性痛经

痉挛性痛经是原发性痛经类型之一,多见于未婚女性,月经初潮后1-3年出现,25岁后逐渐缓解。痉挛性痛经均发生在排卵性月经,可能与分泌期子宫内膜或内膜碎片中释放过多的前列腺素有关。一般在行经后数小时后,下腹中部痉挛性疼痛,严重者可放射到会阴部。发作时伴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有时胃痛、腹泻。也可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多数病人痛经持续数小时(不超过12小时),可自行消失。

三叉神经痛的分类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

痛经的种类

正如头疼会分为神经性头疼、物理性头疼等,痛经也不单纯的只是随便痛痛,有时是腹胀痛,有时是坠胀痛,有时是抽出痉挛,而有时则像是刀绞般整个肚子都痛,让人分辨不出最痛的是哪里。分清痛经的种类有利于对症下药!1、痛经分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痛经发生在初潮2年以后,不同疾病痛经的年龄、病程不一,痛经发生的早晚也各异。2、中医一般把痛经分为虚实两种:一是实证:气滞血瘀证,多为经前,或者开始时痛。如小腹胀

原发性痛经分类 充血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之一的充血性痛经通常发生于经前1~2天开始疼痛,经期疼痛加重,经净后症状消失。多见于输卵管、卵巢静脉曲张的年轻产妇,或月经过多,盆腔组织松弛,特别是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的病人。腹痛可与乳房胀痛,头痛,伴见下腹、腰骶部疼痛。

医用防护服分类 防护服怎么穿

穿防护服的步骤如下:1、脱下安全鞋,拉开防护服拉链,双腿依次伸入防护服裤腿,双手依次伸入防护服袖子中。2、佩戴好其他面部防护用品。3、将防护服完整穿好。4、佩戴好防护手套。5、检查舒适性,这样穿戴就完成了。

月经性头痛的分类

1、气血亏虚型。症见每逢行经期或经将净时头痛 ,伴有头晕眼花、面色苍白、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失眠 ,兼见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 ,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等。2、肝肾阴虚型。症见每逢经期或经将净后头痛,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苦咽干、经量少而色鲜红、胸胁胀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等 ,治宜滋养肝肾、熄风止痛 。3、瘀血阻络型。症见每逢经行前、经期头痛剧烈 ,痛如针刺刀割 ,痛处固

痛经与性生活有关系吗

1、痛经与性生活有关系吗有观点认为,在婚后规律的性生活后或生育后,痛经大多会自愈。因为经血与剥脱的子宫内膜,不能顺利地经子宫颈口流出,是引起痛经的原因之一,妇女分娩后,子宫口会变得松弛,经血和剥脱的子宫内膜容易排出,所以痛经会消失。专家却否定了性生活治疗痛经这种经验。痛经一般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1~2年内出现,在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原发性痛经

如何证治分类治疗腰痛

1.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2.湿热腰痛症状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药:四妙丸加减。3.瘀血腰痛症状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