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肾结石不能补钙吗
得了肾结石不能补钙吗
牛奶、豆腐、波菜等天然食物,以及钙片、牛乳片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多吃有助补充钙质;但肾结石、尿路结石的患者,却担心补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不敢吃钙质含量太高的食物,其实只是迷思。
当钙质摄取不足,骨头释出钙离子增加血钙浓度,达到电解质平衡,同时提高尿液代谢废物浓度,反而助长结石的机会,建议平时适当摄取含钙食物,并多喝水、多运动,才是预防结石的好方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项研究,有5万个中年男性参加,结果发现那些饮食含丰富钙质的人!比起那些吃低钙饮食的人,形成含钙肾结石的可能性减少34%,换句话说,和一般的想法相反,高钙饮食能预防结石。
周建烈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第14卷第3期发表的综述中提到,肾结石发生与肾脏局部病变、尿中草酸浓度增加等因素有关,补钙尤其是进餐后即刻补钙,不但不会增加肾结石,而且还会减少肾结石的发生。因为有一部分钙可与膳食中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随大便排出,从而减少草酸在肠道的吸收和经肾脏排出,预防了高草酸肾结石的发生。
当身体承受任何压力时,体内的可的松会从骨骼中吸收矿物质,而尿中钙和磷的流失也会增加,并且会持续增高,直到压力解除为主。严重的压力与疾病会使体内大量的矿物质流失持续达数月之久,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其体内的钙、磷和许多的营养素也会持续的大量随尿流失。服用可的松、甲状腺素和阿司匹林等也会增加钙和磷大量地随尿流失。高钙、高镁饮食可以预防这种流失,同时也能预防骨骼里的矿物质释放过多。
体内大多数钙和镁都会与蛋白结合而留在血液中。如果饮食中蛋白质太少,则钙和镁较难留在血液中,容易随尿流质,而形成结石。由于这两种矿物质竞争用较多的结合蛋白质,如果吃太多的镁,将会占用较多的结合蛋白,而使钙被排挤出来随尿流失增多。反之如果吃太多的钙,也会占用较多的结合蛋白,而使镁随尿排出增多。钙与镁呈2:1的比例摄入,有助于肾结石的防治。钙和磷的比例不均衡时,钙也易流失。骨骼强壮需要许多钙和磷,但如果其中任何—种过多,则易被排挤出来,从而导致结石。
所以肾结石的患者不是不能不钙,而是需要合理适量的补钙,外加膳食合理。
豆浆喝多了是不是特别容易得肾结石呢
喝豆浆是不会容易得肾结石的。肾结石跟日常饮水有关,如果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盐,磷酸盐的话,就容易生成结石。同时日常经常憋尿,饮水过少的习惯,会造成尿液浓缩,也容易得肾结石。
补钙会得结石吗 结石要补钙吗
结石可以补钙。当人体钙质摄取不足时,骨头释出钙离子增加血钙浓度,达到电解质平衡,同时提高尿液代谢废物浓度,反而助长结石的机会。所以适量补钙不仅有助于刺激血钙自稳系统、减少钙搬家,还可以预防结石病发生。
小心喝奶粉喝出肾结石
小心喝奶粉喝出肾结石!临床上肾结石的原因有很多,但因喝奶粉而导致肾结石的发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不用怀疑,这也是肾结石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奶粉中添加了一些特别的“佐料”,尤其是现如今社会,黑心卖家实在太多,小心喝奶粉喝出肾结石。
小心喝奶粉喝出肾结石
小心喝奶粉喝出肾结石!这可不是无稽之谈,想必08年婴儿喝了含有三取氰胺奶粉让而得肾结石的报道现在还记忆犹新,人们在惊呼婴儿会得肾结石的同时,也在疑惑为什么肾结石的原因与喝奶粉有着莫大的关系。现在就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婴儿喝了奶粉后居然会得肾结石。
三聚氰胺想必大家都曾听说过,不是说大家都是搞化学的,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掺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被人喝了以后,容易得肾结石,其实,三取氰胺正是导致肾结石的原因,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物,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当人喝了掺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后,在胃的强酸性环境会发生化学反应,此时,氨基将被羟基取代,生成三聚氰酸二酰酸,进一步水解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随后,三聚氰酸这种化学物质就会在肠道内被吸收,从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在血液中三聚氰酸这种化合物很容易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三聚氰酸钙,如若在肾脏聚集,最后就会形成肾结石。当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后,经上述途径进入肾脏,三聚氰胺分解物就会与尿酸形成肾结石。
小心喝奶粉喝出肾结石!由此可见,喝奶粉也是导致肾结石的原因,对于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尽管是导致肾结石的罪魁祸首,尽管08年已经被大肆报道,但肾结石往往会导致肾衰竭的发生,大家还是小心为妙。
最佳补钙时间是什么时间?
喝牛奶可以补钙(资料图)
日前,产后休息两个月的李嘉欣出席某活动时,自爆怀孕期间补钙吸收太多而患了肾结石。由于当时怀孕八个月,不能打麻药照X光,只能驳导管,直到产后做了两次手术才彻底清除结石。补钙补出肾结石?不禁让孕期的妈妈们紧张起来:怀孕期间究竟应该怎么补钙?自己平时补钙的方法正确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围产期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沁强调,孕妇补钙是不会补出肾结石的,因为结石跟遗传因素、水质和饮食方式有关系。即使没补钙,水质高钙、高矿物质地区结石率居高不下,所以,任何人都不必担心补钙会产生肾结石。
一注意:最佳补钙时间是临睡前
多数人吃钙片总是按照钙片说明书上的指示“饭后服用”。陈沁说,饭后补钙并不理想。说明书上所谓的“饭后服用”是为了避免钙片对胃黏膜的刺激。饭后服用钙片,钙质跟油类结合形成皂钙,会导致便秘;跟菜类结合形成草酸钙,容易形成结石,都不利于钙质的吸收。那么应该什么时候吃钙片呢?陈沁介绍,最佳补钙时间是在临睡前。血钙水平一般在白天较高,夜间较低。夜间特别是半夜和凌晨,低血钙水平可刺激甲状旁腺腺素分泌,使骨钙分解加快,产生脱钙,引发低钙血症,严重者会使人体抽搐。临睡前补钙可以为夜间的钙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并且钙与植物神经的稳定有关,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睡眠。
二注意:不该光喝汤喝奶补钙
很多孕妇都不知道补钙应该吃多少量。人类营养学上明确规定,孕早期每天需补钙800毫克,孕中期1000-1200毫克,而孕晚期则需要1200-1500毫克,最大量2000毫克。每天的饭菜只能提供不到400毫克的钙质,一杯250ml牛奶含钙约300毫克。有孕妇问能否每天喝两杯牛奶,陈沁摇头说:“还是一杯牛奶最好,奶有大量的乳糖,喝两杯奶(500毫升),总热量摄入270千卡,超过孕妇所需的每天增加200千卡,孕妇会发胖,而且所需钙质仍然不够。”
一般人认为骨头汤最补钙,故而光喝汤不吃肉。陈沁特别提醒:喝汤补钙远远不够!“骨钙质基本不溶于汤水,1公斤的骨头煲3-4个小时,1公斤的骨头汤里只含有20-50毫克的钙,光喝汤远远不能补充钙质。”这意味着单纯靠饭菜、汤、奶远远不足认补充钙的需求,临床发现骨软化、骨量流失非常普遍,70%-80%的妈妈有或轻或重缺钙的表现(睡眠易醒、肌肉抽搐等),通过科学补钙这些症状消失。
陈沁建议,除了每天的饭菜和一杯牛奶之外,孕中期的孕妇每天可吃每片含钙量200-300毫克的钙片或者含钙100-200毫克的多维片,怀孕28周以后的孕妇则可以选择含钙量500-600毫克的钙片。
三注意:不该拒绝晒太阳
夏季来临,紫外线越来越强,很多准妈妈往往躲在家里避暑,不愿出门晒太阳。专家表示,夏季太阳并非不可晒,孕妇适当晒太阳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便于钙质吸收,但不能在正午时分晒太阳,要避免暴晒。推荐最佳晒太阳时间是早上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每天可晒两次,每次时长半小时左右,或者每天晒到手的10倍以上面积晒100分钟。(余燕红、龚凌春子)
得了肾结石 不能补钙吗
夏天是肾结石、尿路结石的好发、复发季节,与流汗多、少喝水,以及泌尿道感染有关,许多人担心多喝牛奶、多吃豆腐可能增加结石机率,而减少补钙想要预防结石。其实,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并不会增加结石风险,反倒钙质摄取不足,骨头释放钙质导致血钙浓度增加,才会增加结石的机率。
牛奶、豆腐、波菜等天然食物,以及钙片、牛乳片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多吃有助补充钙质;但肾结石、尿路结石的患者,却担心补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不敢吃钙质含量太高的食物,其实只是迷思。
当钙质摄取不足,骨头释出钙离子增加血钙浓度,达到电解质平衡,同时提高尿液代谢废物浓度,反而助长结石的机会,建议平时适当摄取含钙食物,并多喝水、多运动,才是预防结石的好方法。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项研究,有5万个中年男性参加,结果发现那些饮食含丰富钙质的人!比起那些吃低钙饮食的人,形成含钙肾结石的可能性减少34%,换句话说,和一般的想法相反,高钙饮食能预防结石。
肾结石的早期症状 肾结石可以喝酒吗
肾结石患者是不可以喝酒的。
因为肾结石中65%是草酸钙类结石,而酒精可以加速草酸钙结晶的形成,还可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肾结石。肾结石患者喝酒后会有腰腹剧烈疼痛 ,全身冒冷汗,恶心呕吐等表现。虽然水、饮料、啤酒都是液体,但是有本质上有非常大的区别。水能够稀释尿液,帮助结石更快的排出体外,而啤酒经过人体吸收后会分解成为尿酸,经常喝啤酒的人,体内尿酸浓度高,非常容易得肾结石。这就是为什么喝酒和喝水不同了,虽然都会产生一定的尿量,但这喝酒产生的尿酸就是不利于结石病患者的。患者平时应该多喝水,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柠檬水,有利于在尿液中产生柠檬酸盐,对预防结石是有作用的。医生建议,在正常饮食外应多补充1000毫升的水,出汗特别多的人可以在清水中加少许盐,以补充出汗流失的大量盐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喝过多的啤酒是很容易患上肾结石的。由于夏季气候炎热,人出汗多、喝水少,尿液浓度高,尿中晶体就容易沉积。再加上人们不经常做运动,不注意饮食,就更易引起肾结石。现在夏季很多人都以饮料甚至啤酒替代喝水,这是极不科学的。啤酒含嘌呤高,啤酒经过人体吸收后分解成为尿酸,经常喝啤酒的人尿酸浓度高,易得肾结石。所以喝过多啤酒易患上肾结石。
防结石忌过量补钙
近日,问题奶粉中的三聚氢胺是导致宝宝肾结石的罪魁祸首,但人们也不能忽视过量补钙更容易导致尿路结石。
实验证明,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相对高温的环境、活动及饮水不足都是形成尿路结石的相关因素;而服用钙剂过多,不仅会使宝宝食欲减退和大便干燥,尿路结石的危险性也会有所增长。
一般来说,只要孩子的饮食均衡,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在饮食中适当搭配豆制品、小鱼、虾皮、海带、绿色蔬菜等,就基本能够满足钙的需求。当宝宝出现枕部脱发等佝偻病早期症状而需要补钙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并注意多给宝宝饮水,以稀释尿液,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经肠道吸收,减少经尿路排泄,以减少形成尿路结石的危险。
不爱喝水会得肾结石吗
夏天少喝水容易得肾结石,这是真的吗?这是很多网友一直在疑惑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喝水,那么不爱喝水会得肾结石吗?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不爱喝水会得肾结石吗?
专家介绍说,夏季出汗多,很多人又不愿意多喝水,这就有可能导致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夏季气温高,在户外工作的人非常容易出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所以就有可能形成肾结石。一般情况下,每天除正常的饮食外,每人应至少再补充1000毫升(大约两瓶纯净水)的水分。
也许有些人会问了,我只是不喜欢喝白开水,喝果汁或者啤酒代替行不行?其实,啤酒含嘌呤高,啤酒经过人体吸收后分解后成为尿酸,经常喝啤酒的人,尿酸浓度高,容易得结石;而果汁中富含草酸,而草酸钙是最常见的结石成分。
所以,每天喝1000毫升白开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夏季。当然,如果您已经罹患肾结石,每天也要保持喝大量清水的习惯,因为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您冲刷尿道,更有可能帮助您将小颗的结石直接排出去。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您对不爱喝水会得肾结石吗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发现外科疾病要引起重视。
导致尿结石病发原因有哪些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少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很多人一生都会得一次肾结石,得病原因各异。有的人病症不明显,一直没有发现疾病,也无需治疗。有的人病情比较重,出现腹部绞痛症状,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疾病。一旦确诊疾病,应及早查明病因,及早治疗。导致肾结石病发原因有哪些?
肾结石发病原因一:草酸积存过多
很多人虽饮食规律,但也有可能得肾结石,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吃了很多草酸含量高的食物。饮食时,他们并未注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只注意到不要经常食欲辛辣煎炸油腻生冷食物。若长期不注意,经常食用葡萄、桔子、菠菜、土豆等含草酸高的食物,人容易得肾结石。
肾结石发病原因二:嘌呤代谢失常
肾结石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虽不严重,但也会影响人的健康。结石大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由嘌呤代谢异常,尿酸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形成结石而发病。
肾结石发病原因三:脂肪摄取太多
脂肪摄取太多,人会发病。肥胖者比身材中等的人更容易出汗。出汗多又不及时补水,人很容易得肾结石。另外,肥胖者脂肪多,脂肪会减少肠胃中的可结合的钙,不利于人体健康。
肾结石发病原因四:糖分太高
糖是人体每天必须的物质,低糖容易晕倒,但糖量摄入过多会促进钙吸收,导致草酸钙积存过多形成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