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千万别闯这些祸
怀孕了千万别闯这些祸
戴隐形
角膜的含水量比常人高,若戴隐形,容易因为缺氧导致角膜水肿,从而引发角膜发炎、溃疡,甚至导致失明。同时,的角膜曲度也会随着怀孕周期及个人体质而改变,使的度数增加或减少。
如果勉强戴隐形眼镜,容易因为不适而造成眼球新生血管明显损伤,甚至导致角膜上皮剥落。另外,一旦隐形眼镜不洁,极易滋生细菌,造成角膜发炎、溃疡,甚至失明。
吃羊肉
据有关部门检查测定,羊群中弓形虫的感染率为61.4%。弓形虫的幼虫往往藏匿在受感染的羊肉细胞中,而吃时的短时加热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幼虫,进食后幼虫可在肠道中穿过肠壁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并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严重者可发生、死胎,或影响胎儿脑的发育而发生小头、大头(脑积水)或无脑儿等畸形。
洗热水澡
高热可造成胎儿神经细胞死亡,使脑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而脑神经细胞死亡后是不能再生的,只能靠一些胶质
细胞来代替。这些胶质细胞缺乏神经细胞的生理机能,因而影响智力和其他脑机能,使孩子智力低下,反应力差。
红茶竟然能闯出这样的大祸
红茶害的我们冬日不感冒了
昭和大学医学部教授岛村先生表示,用红茶漱口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岛村教授做了一项试验,他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用茶漱口两次;而另一组人则不这样做。5个月后,用茶漱口的那一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感冒病毒所击倒。这是因为茶里含有儿茶酚,这种物质在红茶中含量非常高,它有助抑制人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动,帮人体抵抗外界病毒,还能遏制肿瘤生长。岛村教授说,研究证明,红茶浓度达到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而我们平时喝的红茶,其浓度一般在2 %~5%之间。
岛村教授介绍了漱口的具体方法:分别在每天起床后和回家后各漱口一次,将红茶含在嘴里15~20秒,然后吐出,这样重复两三次即可。岛村教 授指出,除红茶外,绿茶等也有这种效果,越优质的茶叶预防感冒的效果越好,劣质茶叶基本起不到这种作用。
红茶害的我们年轻永驻
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政府资助了150多项关于绿茶和红茶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彻底破坏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传播路径。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血管流行病学主任墨里?密特尔曼医生说:"红茶与绿茶的功效大致相当,但是红茶的抗氧化剂比绿茶复杂得多,尤其是对心脏更是有益".美国杂志报道,红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
红茶害得我们没有骨质疏松了
2002年5月13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为了防治女性常见骨质疏松症,建议每天服用一小杯红茶,坚持数年效果明显。如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在红茶中也可加上各种水果,能起协同作用。
红茶害得我们血流通畅了
美国医学界最近也有一项研究与红茶有关。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每天喝4杯红茶,血管舒张度可以从6%增加到10%.常人在受刺激后,则舒张度会增加13%。多种营养成分,比如多种水溶性维生素、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锰,还含有一种类黄酮化合物。红茶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
大年初一有什么风俗 吃汤圆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大年初一有什么讲究 吃汤圆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孕妇的心理决定着胎儿的健康
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身、心发育具有很大影响,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不良心理的困扰,往往会造成妊娠和分娩合并症,严重者会造成高危妊娠。有严重焦虑心理的孕妇经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还会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科学家们发现,孕妇在妊娠期间若有过度紧张心理和焦虑心理,胎儿出生后往往表现为多动,容易激动,好哭闹,长大以后又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躁、激怒。据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
儿童在胎儿期,其母亲都曾有过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过程。有人报告,一位妇女在怀孕期间,其夫因车祸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这位妇女的精神完全崩溃,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焦虑之中。妊娠晚期她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生产时又难产,她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总算母子平安,可是她的孩子却患有多动症,智商较低。这正是因为她在孕期过度悲伤,过多焦虑所造成的。良好的心理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为此,孕妇要积极调理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孕妇心理调理过程,也就是胎教过程。
良好的心态不仅对孕妇有好处,对于胎儿来说也是有益处的,所以怀孕期间,孕妈妈不要忽略心理状态,有问题要及时自我调理,不行就要及时看心理医生。
无花果竟然能闯出这样大祸
1.无花果害得我们没有咽喉病了
无花果两枚,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无花果鲜果晒干研末,吹咽喉部;无花果15克,水煎后加冰糖适量调服,代茶频饮之。
2.无花果让世界上癌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果实乳汁对肉瘤、乳瘤、腺癌、白血病、淋巴肉瘤均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包括舌癌、肺癌、腮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肾癌等。食方:鲜无花果50克,瘦肉100克,水炖半小时,服汤吃肉。连服一段时间,不少于30天。也可用无花果15克,开水冲泡代茶,天天饮服。
3.无花果害得我们没有血糖升高了
无花果水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作用。食方:无花果15克,宁夏枸杞子10克,加水煎沸。代茶饮,每日1剂,最后嚼服无花果及枸杞子。也可用无花果50克,苦瓜100克,均切成片状,加水煮汤,调味可饮食,连服7--10天。
4.无花果害得我们肠胃健康了
无花果酵素与胃液混合,有助消化,但宜生食。食欲欠佳者,每日可嚼服无花果,每次1枚,每日3次,以饭前1小时为宜。对习惯性便秘,痔疮出血,慢性胃炎等疾病,服之亦有效。
5.无花果害得我们肠道变轻松了
无花果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脂肪酶、蛋白酶、水解酶等,能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促进食欲,又因其含有多种脂类,故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6.无花果害得我们血脂降低了
无花果所含的脂肪酶、水解酶等有降低血脂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沉积,进而起到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7.无花果害得我们身体健康了
取无花果30克、奶浆藤30克、黄花菜根15克,炖猪蹄服。
8.无花果害得我们消化也好了
取干无花果,切成小粒,炒至半焦,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代茶饮。
家长勿闯这些误区
家长:温度一高,就是发烧了
李女士给6个月的宝宝喂完奶,一摸孩子的脑门,发现似乎发烫了,赶紧拿来体温计一量——37.5℃!李女士连忙翻出家中的退烧药,喂给孩子。过了一会儿,发现没有退烧,赶紧又带孩子来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发烧只是暂时的,是由于穿得过多,加上吃奶用力导致的。建议李女士给孩子脱掉一两件衣服、再用温水擦擦脸,很快孩子的体温恢复了正常,李女士也松了一口气。
专家:温度38.5℃以上,再吃退烧药
发烧是人体机能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孩子低烧(38.5℃以下),家长一般不必过于着急。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口服小儿清热宁等清热解毒的药物,多喝点白开水,饮食上注意清淡些,一般能很快退烧。刘静炎表示,孩子患病容易发烧,但发烧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孩子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到37.5℃,偶尔会达到38℃。当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家长则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来医院诊治。
家长:发烧了,捂捂会退烧
何女士三岁的宝宝,头摸起来有些发热。午睡时,何女士特意为宝宝多加了两件衣服,又多盖了一床被子,想捂一下汗,孩子就会退烧。没想到,下午宝宝小脸变得红红的,头也摸起来滚烫。何女士赶紧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专家:发烧捂汗半对半错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发烧需要捂,捂出汗了就会好些,其实这样的做法要分情况。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可给孩子适当保暖,多捂捂;如果孩子身体发烫,就要脱掉一两件衣服来散热,捂得太多,会导致热散不出去,令温度更高,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等现象。
家长:发烧了,洗澡会让孩子着凉
“我家孩子今天有点发烧,有的育婴书上说洗温水澡能降温,但是我觉得洗澡会让孩子着凉,怎么能降温呢?”这是王女士的疑问。
专家:适当洗温水澡会降温
其实给孩子洗温水澡是一种物理降温法,洗澡的时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散热。“但洗澡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刘金权提醒说,洗澡最好水温不要太高,一般洗8-10分钟就可以了,本身孩子就发烧,要保存体力,不要洗太长时间。洗澡的时候要关好门窗,洗完后要及时把孩子身上的水擦干,用毛巾包好,避免风吹着凉。
孩子逆反闯祸德国爸妈这样做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孩子大声叫喊。
“嘘,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
这是在德国超市发生的一幕。德国家长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德国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的孩子那样将哭闹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都很少出现家长责骂或者孩子哭喊的现象,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交谈。
孩子哭闹应该怎么办?
孩子哭闹,这对很多家长而言是件很头疼的事情。不少中国父母采取的办法是大声喝止,有的家长则听之任之,假装听不到、看不见,甚至把耳朵塞上。溺爱孩子的父母会走过去说:“亲爱的宝贝,我可以为你做什么呢?你需要什么,我帮你去买。”
然而,上述做法的负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喝止孩子的哭闹,给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不容低估;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孩子的反应是更加使劲地大声喊叫;而采取顺从的做法,孩子从此知道:“我想要什么,可以通过喊叫来得到。”
在德国人看来,还可以有更好的办法。首先应该告诉孩子:“喊叫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这是你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其次要告诉孩子:“哭喊需要分清场合和对象。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喊叫。比如一个人在外面,陌生人把你拉走的时候,你需要喊叫,但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面对父母,喊叫是不合适的。你想要什么,只要问我就好了,不用大喊大叫。”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知道喊叫的意义,也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不应该喊叫。于是,孩子就会学习到有用的行为,他会知道,要把行为用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这样才有意义。通过这种行为选择,他有意识地构建了新的行为模式。孩子长大后,他就会成长为一个能选择多种行为方式的人,因为他已经学会了什么行为适合于什么样的环境。
其实,德国的教育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战后流行强制性的教育,家长管教非常严格,对孩子设立了很多限制,这个不许、那个不可以,这是非常强权的教育方式,其结果是孩子长大后意识里全是“必须、压迫、条例、规则、不允许”这样的词汇。他们大都缺少自我价值感,很多事情不敢去做,行为模式僵化。但物极必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人的教育方式突然反过来:孩子做的都是对的,没有不对的行为和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于是形成了反强权的教育,结果是孩子长大后没有规则、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社会的凝聚力大为下降。
经过战后至今的反思,德国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用新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行为选择,让孩子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不同的行为,通过平等理性的沟通来改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