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病毒性胃肠炎怎么预防
小儿秋季病毒性胃肠炎怎么预防
1、最好实行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温度适宜,营养全面,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有利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2、要特别注意卫生,小儿使用的玩具,和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冲洗,孩子的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家长在为孩子吃奶或吃饭前也要把手洗干净,要用流动水冲洗。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接患儿。
3、预防病毒感染,冷热要均匀,预防感冒,使小儿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4、不要吃生冷食品。吃现成的熟食时,一定要注意出厂日期,品种质量,外售熟食最好不吃。
5、提前接种疫苗。秋季腹泻疫苗也叫“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通过口服接种,与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类似。接种疫苗可以使小孩增加一定的抵抗力,并且减轻一旦感染变成重症的概率,不过,接种疫苗也并非100%免疫,但能做到有备无患。说到接种疫苗,出于职业习惯要啰嗦两句,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适合接种疫苗的,以下两种宝宝就不可以接种秋季腹泻预防疫苗:严重先天性疾病、过敏史、免疫缺陷者;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家长要特别注意!!
6、平时还应该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宝宝的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宝宝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宝宝打疫苗时间 轮状病毒疫苗
小儿秋季腹泻,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宝宝秋天发生的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这种疫苗主要是预防宝宝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保护率在60%-70%左右,不能完全避免宝宝得病,但减轻宝宝腹泻症状的效果比较明显。
接种时间:建议想让宝宝接种该疫苗的妈妈,在宝宝满6个月即可进行接种,因为此病最容易侵犯6个月-2岁的宝宝。
小孩经常拉肚子警惕6大诱因
儿童小时候拉肚子是很常见的症状,引起孩子拉肚子的原因,主要是内部和外部原因所致。至于小孩经常拉肚子是什么原因不排除是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也会导致孩子腹泻。
一.饮食不洁:
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腐败变质食物而发生腹泻,这是人们常说的“小儿肠炎”或细菌性痢疾。而相当一部分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则是由于饮食不当所造成的,俗称“消化不良”。
二.轮状病毒感染:
主要在秋冬季高发,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小儿。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发病后症状又较重,所以称为“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以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为特征。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就是说,即使不治疗,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也会自然止泻。问题在:厂当严重吐泻时,若医治护理不周,小儿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三.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
四.免疫力差
是小儿机体防御能力较差,血液和胃肠道中的免疫球蛋白均较低,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弱。
五.其他
是小儿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或由于使用抗生索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都可能导致腹泻。
六.气候突然变化:
小儿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或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都可诱发腹泻。
病毒性胃肠炎的表现
1.普通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1~3天。病情差别较大,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水样,或呈黄绿色稀便,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左右。但少数患儿短期内仍有双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泻可持续数周,个别可长达数月。
2.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胃肠炎
潜伏期2~3天,起病急,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部分病例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长达10天以上。
秋季腹泻早期不用急于止泻
不少家长看到平日生龙活虎的孩子患上腹泻后一天拉多次水样大便,明显地消瘦憔悴,心疼地千方百计要为孩子止泻。专家指出,除非孩子出现脱水,否则腹泻早期不要忙着为孩子止泻,不妨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让孩子拉个1~2天,使其体内毒素排清后再以中药辨证施治,这样可以缩短疗程,孩子会恢复得更快更好。
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使肠道黏膜屏障而出现剧烈的腹泻,此时如果立即止泻,大量复制的病毒不能随大便排出体外,无异于“闭门留寇”,使病程延长,不利于小儿康复。因此,秋季腹泻开始的1~2天内,只要小儿没有发生脱水,不妨让机体的自然反应发生作用,不要匆忙止泻。
注意天气变化预防秋季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以腹泻、发热、呕吐、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经过炎夏酷热天气的消耗,孩子的睡眠时间较短,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下降,夏季食物易变质,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再加上暑假期间偏好吃冷饮,使本已虚弱的肠胃功能更加受损,而轮状病毒在夏秋之交微凉的气温下滋生特别快,因此,如果在立秋后不小心让腹部受凉,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注意,就很容易患上小儿秋季腹泻。
因此,秋天到了,妈妈除了给小儿接种秋季腹泻疫苗之外,还应该在平时多加注意预防秋季腹泻。季节转换,要密切留意天气情况为孩子添衣保暖,也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急性胃肠炎预防
1、注意卫生:保持食物、用具、容器、冰箱等食物保存场所、环境的清洁。
2、不吃不洁食物:当食物发生腐烂变质时,一定不要食用。饭菜等最好不要隔夜,瓜果蔬菜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3、避免刺激: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同时还要避免药物的刺激,如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会严重刺激我们的胃肠粘膜。
4、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夏秋季节天气变化严重,大家一定要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进入秋季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休息时盖好被子。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急性胃肠炎知识你知多少
急性胃肠炎是指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夏季和秋季多发,主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当,以进食生冷不洁食物为主。因为这些食物中大多可能含有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等。腹痛大多是阵发性绞痛,位置以剑突下和或脐周为主,腹泻以水样便为主,每日可在几次到几十次之间。可有频繁的呕吐,伴乏力、不想进食、发热等。
其实并非所有急性胃肠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及时的补液,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严重的也会导致休克、死亡。有的人患了急性胃肠炎后喜欢自己服药,这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加重疾病。所以,当你在家自己服用口服药后仍不能有效缓解症状时应当第一时间到医院去。听从医生的建议。急性胃肠炎没有那么简单,不是你两颗头孢就能搞定的。
有时候你自己的诊断并不一定正确,你认为是急性胃肠炎,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当然也有可能真的是“急性胃肠炎”!所以,如果一味在家中拖延的话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
病毒性心肌炎大概有一般的患者在发病前会有明显病毒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然后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常见的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例子中的双胞胎兄妹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更重要的还有缺氧的症状!“口唇紫绀”就是证明。这些联系在一起就应该高度怀疑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秋季病毒性胃肠炎怎么预防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因多发于秋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那么小儿秋季病毒性胃肠炎怎么预防?
1、最好实行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温度适宜,营养全面,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有利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2、要特别注意卫生,小儿使用的玩具,和能够触摸到的家具,要勤用清水冲洗,孩子的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家长在为孩子吃奶或吃饭前也要把手洗干净,要用流动水冲洗。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接患儿。
3、预防病毒感染,冷热要均匀,预防感冒,使小儿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4、不要吃生冷食品。吃现成的熟食时,一定要注意出厂日期,品种质量,外售熟食最好不吃。
5、提前接种疫苗。秋季腹泻疫苗也叫“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通过口服接种,与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类似。接种疫苗可以使小孩增加一定的抵抗力,并且减轻一旦感染变成重症的概率,不过,接种疫苗也并非100%免疫,但能做到有备无患。说到接种疫苗,出于职业习惯要啰嗦两句,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适合接种疫苗的,以下两种宝宝就不可以接种秋季腹泻预防疫苗:严重先天性疾病、过敏史、免疫缺陷者;一般疾病治疗期、发热者。家长要特别注意!!
山药糯米粥治小儿秋季腹泻
针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治疗小儿腹泻重在健脾养胃,以滋补孩子的后天之本为主。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温平,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等症。山药既是蔬菜又是滋补佳品,用山药治疗腹泻,既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又比较容易被患儿接受。具体做法是将干山药磨成细粉,可单独用山药粉煮粥也可与米粉按1:2的比例混合煮粥,最好调成咸味,可预防因腹泻而发生的脱水,一般1天1~2次食用,1周为1个疗程;平时也可用鲜山药加糯米煮粥喝,既滋补了脾胃又可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另外,小儿秋季腹泻要配合饮食调理,注意进食清淡,禁食油腻、煎炸类食品,本法只适用于小儿单纯性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若大便常规检查有致病菌者,应配合药物治疗。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