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口苦吃什么好 麦冬煎汤

口苦吃什么好 麦冬煎汤

原料:麦冬10-20

做法:取10-20克麦冬,加水煎汤;煮沸浓缩至一碗即可。

功效:麦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茎,是寒凉药。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常常用于口干、肺燥等。

早上起床口臭口苦食疗法

1、早上起床口臭口苦食疗法有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在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2、早上起床口臭口苦食疗法有麦冬煎汤。

麦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茎,是寒凉药。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常常用于口干、肺燥等。取10~20克煎汤。

3、早上起床口臭口苦食疗法有鲜竹笋煲瘦肉汤。

鲜竹笋煲瘦肉汤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取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4、早上起床口臭口苦食疗法有日常饮食注意。

饮食方面注意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温和的食物。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生冷、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例如寿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加重口苦。

中医治疗口臭的方法

肝火旺盛病人 可见急躁易怒,口苦,目赤,舌边红等症状。可用少量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酌加养阴之物如石斛,日常当茶饮。如嫌味苦,可调适量蜂蜜糖,减轻苦味。成药可选择丹栀逍遥丸或者龙胆泻肝丸口服。脾胃火盛病人 可见有口腔溃疡、多食易饥,舌红等症状。可用川连、麦冬、防风、石膏等合煎,每曰饮用,清胃泻火。成药可选择黄连清胃丸或牛黄清胃丸口服。肺火偏盛病人 可有咳嗽少痰,胸闷、舌红等表现。桑叶、桑白皮、沙参、黄芩等适量煎汤或泡茶饮用。成药可选择羚羊清肺丸口服。心火偏盛 心烦、舌尖红,口舌生疮、尿黄等症状。灯芯花、莲子芯、连翘等少量煎汤或泡茶饮用。成药可选择牛黄清心丸口服。阴虚火旺病人 有心烦口干、手脚心发热、腰酸软无力,舌暗红少苔等症状。玄参、生地、麦冬、黄柏等少量煎汤或泡茶饮用。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口服。

儿童扁桃体发炎怎么预防 饮食宜忌

主要是平时不要吃过多辛辣、厚味、刺激性的食物,如烧烤、油炸、火锅食品,这些食物均能生痰助火,对咽喉极为不利;若不注意饮食,火热郁伏,一有外感即会发作,所以孩子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秋冬之时,易发生扁桃体炎,可多吃些白萝卜降火润肺化痰;或平时多服些清凉润肺饮料,如荸荠、白茅根汁、甘蔗等,或玄参、生地、麦冬煎水服,或白萝卜片和青橄榄煎汤代茶饮等。

出汗多的中医食疗方法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风一吹就打寒战,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盗汗: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用沙参麦冬煲老鸭,平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偏汗: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绝汗:多见于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虚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弱,时有时无,是阳气将绝之象,可应急服参附汤:人参、附子(炮)、青黛各15克,水煎服。

5偏方治疗口苦口臭

1、陈皮枣汤

陈皮和扁豆都有除湿的作用,而且陈皮还可以理气,扁豆可以清热,至于大枣好处就更多了,秋天也是大枣成熟的季节,经常吃一些可以补血补气。陈皮枣的做法是,将扁豆、大枣洗净,与白芍、陈皮同放入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500毫升,稍冷后服用,可治疗口苦。

2、 鲜竹笋煲瘦肉汤

鲜竹笋煲瘦肉汤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取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3、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在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4、绿茶

用开水冲泡茶,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可治晨起口苦口臭。

5、麦冬煎汤

麦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茎,是寒凉药。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常常用于口干、肺燥等。取10~20克煎汤。

晨起口苦怎么办

1、口苦吃什么药:口服草珊瑚含片和金嗓子喉宝。

2、口苦不能吃辛辣冰冻的食物,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清淡温和的食物。例如山药和大枣,多喝水和吃蔬果。

3、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口苦症状。

4、可以用中药菊花,甘草,麦冬,金银花等泡水饮用进行调理。

5、缓解心理压力,放松精神,保持生活、饮食规律。

6、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

7、绿茶用开水冲泡茶,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

8、保证每天定时排便,将身体内毒素清除,有助于缓解口苦的现象。

9、要坚持运动,多出汗,有助于排毒,促进体内环境的新陈代谢,改善口苦。

10、不能吃煎炸食物、生食。例如寿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加重口苦。

中医治疗口长疮的偏方

(1)花草茶金银花、生甘草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知母茶决明子、知母开水冲泡代茶饮。

(3)蔷薇甘草茶野蔷薇根、生甘草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4)生麦斛茶麦冬、生地、石斛、水煎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剂。

(5)明矾漱明矾5克加水至100毫升,含漱1~2分钟。

(6)浓茶漱坚持用浓茶漱口,能促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饮食疗法

(1)莲子萝卜汤莲子、白萝卜共煮服,每日2次,喝汤食莲。

(2)莲子茶莲子芯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3)绿豆生地饮绿豆、生地水煮后去生地,食豆饮汤,每日1剂。

(4)沙麦灯花粥沙参、麦冬、灯心花、粳米、冰糖适量。适用于反复口舌生疮,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等症。注意:大便溏者不宜。

(5)苦瓜冰糖汁新鲜苦瓜洗净去籽、捣茸,用干净纱布包裹,取汁50毫升,加上适量冰糖频频喂服,不拘时间。

(6)绿豆饮生绿豆、白菜心2~3个,将生绿豆洗净放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然后取汁顿服,每天1次,发病早期食用效果好。

北沙参附方

1、北沙参治阴虚火炎,咳嗽无痰,骨蒸劳热,肌皮枯燥,口苦烦渴等证:真北沙参、麦门冬、知母、川贝母、怀熟地、鳖甲,地骨皮各四两。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三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2、北沙参治慢性迁延性肝炎:北沙参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生地12克,川楝子9克。每日1剂,水煎服。对肝肾阴虚,两胁作痛,口于舌燥者有较好疗效。

3、北沙参治一切阴虚火炎,似虚似实,逆气不降,消气不升,烦渴咳嗽,胀满不食:真北沙参五钱。水煎服。(《林仲先医案》)

4、北沙参治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沙参12克,玉竹、石斛、天花粉、党参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对症见口干舌燥,舌红少苦者有良效。

5、北沙参治阴虚咳血: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鸭肉150克。一起煮汤,鸭肉熟后饮汤食肉。亦治肺结核咳血。

6、北沙参治糖尿病:北沙参、生地各12克,石斛、麦冬、天花粉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口渴明显者。如尿糖多者,加山药12克,黄芪9克;血糖高者,配玄参、苍术各9克,则疗效更好。

7、北沙参治肺胃阴虚,见有咳嗽咯血,咽痛口渴:北沙参20克,鸡蛋1~2个,冰糖适量。加清水共煮,10多分钟后蛋熟去壳再煮,20~30分钟后,取汤温服。亦治肺结核属肺阴不足者。

8、北沙参治脾胃气阴两虚,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神疲乏力,口干少律:北沙参15克,淮山药15克,炒扁豆12克,莲子10克。水煎,水沸1小时后,取汤温服,每日1次。有一定疗效。

5偏方治疗口苦口臭

饮食方面注意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温和的食物。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生冷、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例如寿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加重口苦口臭。

要调整饮食结构,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例如山药。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多喝水和吃蔬果。

1、陈皮枣汤

陈皮和扁豆都有除湿的作用,而且陈皮还可以理气,扁豆可以清热,至于大枣好处就更多了,秋天也是大枣成熟的季节,经常吃一些可以补血补气。陈皮枣的做法是,将扁豆、大枣洗净,与白芍、陈皮同放入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500毫升,稍冷后服用,可治疗口苦。

2、 鲜竹笋煲瘦肉汤

鲜竹笋煲瘦肉汤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取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3、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在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4、绿茶

用开水冲泡茶,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可治晨起口苦口臭。

5、麦冬煎汤

麦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茎,是寒凉药。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常常用于口干、肺燥等。取10~20克煎汤。

夏季热饮食方法

1. 麦冬粥

营养提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益胃清心等作用,还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A等成分。可用于夏日小孩解热、清炎、镇咳、强心,与米同煮,明显增强其益胃养阴、清热除烦之功效。婴幼儿夏热时用甚宜。

制作方法:1、将麦冬洗净,放在沙锅内,加水上火煎出汁,取汁待用。 2、锅内加水,烧沸,加入洗过的粳米煮粥,煮至半熟悉,加入麦冬汁和冰糖,再煮开成粥,即可。

2. 荷叶冬瓜汤

营养提示:此汤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开胃消食、润肺,对夏季低热、口渴心烦有较好疗效。

制作方法:取嫩荷叶1张剪碎,鲜冬瓜500克切成薄片。加水1公斤煮汤,汤成后去荷叶加食盐少许即可。

相关推荐

治疗肝囊肿这3种偏方

1、鱼茵蛋 这种中医治疗肝囊肿的偏方适合肝胆湿热多为长期饮酒及喜食肥甘者,有面色灰黄,体乏喜卧,口苦口腻,尿液浑浊,舌有黄厚苔等症状。用鱼腥草30克、茵陈5克水去渣留汁,放去壳鸭蛋1个,煮熟即可蛋喝,每日1次。 2、沙麦膏 肝阴亏损,多见于经常熬夜者,有形体瘦弱,唇红目赤,口干常饮,睡中出汗,惊悸失眠,舌红少苔等症状。用北沙参、麦冬、枣仁等量,加水1小时以上,滤渣留汁,再熬浓缩,加冰糖熬成能流动之膏状,冷却后放入冰箱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 3、佛砂 这种中医治疗肝囊肿的偏方适合气郁食积

口渴眼干其实都是秋天惹的祸

口渴眼干其实都是秋天惹的祸 秋风起,肺燥猛,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入秋后常常会出现咽干口渴、皮肤瘙痒、眼睛干涩、咽喉肿痛等秋燥现象。这个时候怎么办? 专家表示,九月初不仅有些热,有些湿,还有些燥。肺主呼吸,与大气相同,故燥邪之气易伤肺阴,人就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咳嗽少痰,所以日常可以点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银耳等。而临床上常用沙参,麦冬,百合,玉竹等药材以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一些人在秋天有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的表现,不如试试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治燥名方,沙参麦冬

小儿打嗝食谱精选推荐

一、百合麦冬 百合润肺降气,麦冬滋阴养胃,两药均可滋燥敛火;猪瘦肉养血厚胃,用于胃阴不足,胃气上逆所致的呃逆。患儿易烦躁,爱发脾气,可在将要打嗝之前饮用,则可缓解打嗝。 原料:百合30克,麦冬15克,猪瘦肉5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百合、麦冬、猪瘦肉分别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煲,加调味品即成。 特点:此口喝,也可肉。肉烂、稠,略有麦冬味,倍感清香,滋而不腻。调味品根据食者所好选用。 二、布渣叶茶 布渣叶为消滞开胃的常用药,对食积有较好的疗效;绿茶性凉,去肥腻消滞,瘦胃肠。此茶有较好的消滞除

口苦什么好

点维C可改善口苦 服用维生素C片能缓解口苦。每天3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服,一般说来,轻度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即使是重的口苦症,连续服药3~4天也能解决问题。但这治标不治本,最好还是找医生确定病因,进行相应调理,才能根治。 清凉食物 尽量使饮食规律、食物结构合理。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油、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水,以清凉饮食为主,多水果、蔬菜等。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平常不要喝酒,喝酒也有影响的。 夏季口苦什么 夏季口苦,主要是人的胃口出现了问题,常常是“无病三分虚”,消化功能

心包积液病人的饮食宜忌

心包积液病人的饮食宜忌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一些护心药膳: 1.丹参绿豆粥:丹参是养血活血的佳品,用 30 克丹参,再把汁和 100 克绿豆一起煮粥食用,能安神,有效改善睡眠,适合体质偏热者。 2.荷叶薄荷饮:荷叶味苦、性凉,具有消暑利尿、健脾升阳及散瘀止血等功效,有利于缓解暑热烦渴及头痛眩晕等症状。把荷叶15 克和薄荷叶 3 克一起饮用,既能泻心火,还能起到养胃的作用。 3.麦冬冬瓜:用麦冬 15 克和冬瓜一起煮,非常适于夏季食用,可作为养心疗法之一。麦冬是一味养阴清热的药材,能清心除烦、缓解

男人早上起床口臭特别严重怎么办

1、绿茶叶,苦丁茶,金银花,生石膏,芦根,金银花,竹叶,麦冬,连翘等中药材。 解决早上起床口臭问题最根本的是根治内热,因为口臭者多属肝胆热证和肠胃热证,可服用一些降火中药剂。 竹叶石膏:生石膏、芦根各30克,生地、金银花各12克,竹叶、麦冬、法夏、连翘、桔梗各9克,甘草3克,加兑清水三碗半,一副药能熬出3碗,每天早晚各温服一碗。连续饮用2周左右,口臭症状会出现好转。 2、多一些苦味的蔬菜水果,例如苦瓜、生梨、生菜、苦菜子等,能帮助体内降火,从而在根源上消除口臭。要少牛肉、羊肉、狗肉等发热肉类。

产后妈妈出汗多的食疗偏方

1、北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水服,每日1剂。 2、棉花蔸50克,煮鸡蛋2个,鸡蛋喝,每日1次。 3、麻黄根15克,鸡蛋2个,鸡蛋喝,每日1次。 4、浮小麦、糯稻根水茶饮。 5、人参10克,五味子15克,麦冬15克,煅牡蛎25克,浮小麦15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水服,1日1剂,日服2次。本方适用于产妇出汗多睡中汗出,醒来汗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者。

口腔长疮咋办?

口舌生疮或溃烂、出现局部疼痛的口腔病。部分患者常反复发作,甚至溃疡久不愈合。多由心脾积热,外感热邪,或脾胃湿热,阴虚阳亢所致。古代文献中,又称此病为口破、口疳、口疡,发生在舌的称舌疡。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口腔溃疡。疮疡皆属于火,但有实火与虚火的区别,如因烟酒不节,或多食肥甘厚味,留滞生热,或外感风热、湿热之邪,入里化火,或情志郁结,久而化火,多属实火;素体阴虚,热病伤阴,或睡眠不足,长期疲劳而致人身体衰弱。 中医治疗口舌生疮的六个偏方: (1)花草茶金银花、生甘草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知母茶决明子、知母

六款食疗方可防治高血压

一、甘菊粳米粥:甘菊新鲜嫩芽适量,洗净后和粳米、冰糖一起加适量的水煮粥,煮好后分早晚餐服用,可连服一周,对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头晕有效。 二、芹菜苦瓜:芹菜、苦瓜,各适量,一起加水饮服,也可用同芹菜、苦瓜,各适量,用沸水烫2分钟后切碎绞汁,加砂糖用开水冲服,一天一剂,可连服数日,对于高血压、阴虚阳元引起的头晕有效。 三、葛根粳米粥:鲜葛根切片,沙参、麦冬,各适量,经水磨后取其淀粉,晒干后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和粳米一起煮粥,一天一剂,可常食,对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适宜。 四、车前粳米粥:车前子(布

出汗多的中医食疗方法

盗汗: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服。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用沙参麦冬煲老鸭,平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服。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