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原因
产后大出血原因
产后大出血原因
1. 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子宫收缩乏力。很多分娩并发症,比如产程异常、巨大胎儿等都会引起宫缩乏力。其他原因造成的出血最后也都会伴随着子宫收缩乏力。
2. 产后出血由于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最有可能是在胎盘剥离过程中或胎盘剥离后不久发生。如果是产后24小时内发生,叫做早期产后出血或者原发性产后出血。如果是在分娩几天或几周后发生,叫做晚期或继发性产后出血。
3. 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另一大原因。有时候,宫颈裂伤,即阴道或会阴处比较深的撕裂,甚至侧切太大,都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内翻也可能会造成出血,不过这两种情况都非常罕见。
产后大出血还有可能是全身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某些孕期并发症造成的,比如重度子痫前期、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胎盘剥离等。此外,产后大出血本身也会带来凝血问题,从而导致出血变得更严重。
预防产后大出血的措施
1、积极处理产程
要及时发现异常头先露或其他阻塞性难产,避免产程延长。产程延长也会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
2、新妈妈要克服精神过度紧张
在分娩过程中,因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宫缩乏力,从而导致胎盘滞留,引起产后出血。另外,在分娩时不要使用过多的镇静剂、麻醉剂,以免使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3、新妈妈尿液要及时排出膀胱
否则因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而阻碍胎盘排出。防止产后大出血,新妈妈和医生要协作,要互相配合。
4、保养好子宫部位
胎儿娩出后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按摩子宫,否则会引起胎盘嵌顿。
产后大出血是什么原因 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医师会把握黄金时间紧急抢救。首先要找到造成大出血的原因,再根据该原因进行救治。
如果是因收缩不良而引起,必须立即按摩子宫,并给予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若是因伤口裂伤所致,则会赶紧以手术修补伤口;
如为胎盘滞留的缘故,则会将胎盘小心拿出;至于产妇本身的凝血问题,可事先准备血浆,一旦发生问题时随时输血。
假使排除各项原因依然血流不止,医师会在产妇的子宫里打进一个止血球,一边由内加压止血球、一边由外部按摩子宫,帮助子宫止血。万一用尽各种方式仍无法顺利止血,最终手段则为切除子宫。
产后大出血相当紧急,必须尽快抢救止血,在这种情况下较没时间准备腹腔镜手术(因执行腹腔镜手术前,往往有长达约30分钟的前置作业时间)、达文西手臂的准备时间更长。
所以通常只能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先以救人为首要目标。
如果产妇本身属于高危险群,生产时就要格外小心。比方有前置胎盘或植入性胎盘的人,即可以考虑在产前先以手术让子宫暂时性缺血,生产完24小时以后,倘若产妇状况稳定,医师会再让血液流回子宫恢复原状。
此项手术可以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至于在医院的选择方面,如果本身属于高危险群的产妇,最好能至大医院生产。
预防产后大出血的措施
1、新妈妈要克服精神过度紧张
在分娩过程中,因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宫缩乏力,从而导致胎盘滞留,引起产后出血。另外,在分娩时不要使用过多的镇静剂、麻醉剂,以免使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2、积极处理产程
要及时发现异常头先露或其他阻塞性难产,避免产程延长。产程延长也会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大出血。
3、保养好子宫部位
胎儿娩出后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粗暴按摩子宫,否则会引起胎盘嵌顿。
4、新妈妈尿液要及时排出膀胱
否则因充盈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而阻碍胎盘排出。防止产后大出血,新妈妈和医生要协作,要互相配合。
产后大出血是什么原因 长效型子宫收缩剂降低45%产后大出血率
对于产妇常见的子宫收缩不良所引起的大出血,临床上有许多药物可以选择。近来台湾引进的长效型子宫收缩剂,用于剖腹产胎儿娩出后,相比传统收缩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2小时,文献统计发现,可以减少子宫收缩不良机会,以及降低45%产后大出血发生率。
产后大出血除使用药物及手术止血外,也有子宫内水球压迫止血。万一各种方法仍无法有效止血,还有经动脉血管栓塞治疗,直接针对大出血相关的血管进行栓塞,达到止血效果及保留子宫。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孕妇分娩后24小时内,如果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即为产后大出血。这是造成新妈妈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以内。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即会使新妈妈抵抗力降低,就容易导致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时间过长,还可能因脑垂体缺血而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产后大出血极为重要。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
新妈妈精神过于紧张。有些新妈妈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会出现少量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出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新妈妈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能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如新妈妈产程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子宫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又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恢复:生育过多过密,使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胎盘会出现什么情况 植入性胎盘
顾名思义,植入性胎盘指的是胎盘异常紧密地附着于子宫肌肉层上、抑或嵌入子宫肌肉层中。
依严重程度又可分为「粘连性胎盘」(胎盘绒毛紧密地黏附于子宫内壁上)、「嵌入性胎盘」(胎盘绒毛细胞嵌入子宫肌肉层)、「穿透性胎盘」(胎盘绒毛细胞穿透子宫肌肉层),其中以粘连性胎盘比较常见。
危险因子包括:前一胎剖腹产、曾做过人工流产手术、曾做过子宫相关手术、子宫内膜较薄者,此外,植入性胎盘也经常与前置胎盘同时发生。
万一植入性胎盘与子宫壁嵌合程度很严重,可能会使子宫内壁破裂,产后大出血的机率也会提升,医师也会给予药物来促进子宫收缩。除了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以外,植入性胎盘也可能引起血尿。
为了预防大出血或胎盘滞留体内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假使不打算再生下一胎,剖腹产时也可以考虑同时将子宫切除。假使确诊为植入性胎盘,孕妈咪也不用太担心,医师也会密切观察出血量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将风险降到最低。
其实换一种角度,也可以藉由出血的时间来初步归纳常见的几种问题:
1、怀孕20周以前:怀孕初期的出血大多与胎盘问题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怀孕初期的出血量通常也不会太多,常见的是咖啡色的分泌物。
有一点类似经血,可能是先兆性流产、子宫颈息肉、怀了空包弹等因素。如果有出血症状,应就医检查原因,并要多卧床休息。
2、怀孕满20周以后:20周后出血的可能因素除了早产征兆以外,胎盘异常状况的可能性比较高,另外比较少见的前置血管也会引起无痛性出血。
20周以后常见的出血原因主要为前置胎盘与胎盘早期剥离,这两种胎盘问题皆会引起大量出血。
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严重的产后出血情况多发生在住院期间,除了保持生命迹象,还会视当时情况给予适当点滴、凝血因子或输血,并依其发生原因来加以处置:
1、子宫无力者:可按摩子宫及给予静脉收缩剂以刺激子宫收缩。
2、产道裂伤、阴道血肿、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子宫破裂者:需要立即手术缝合止血、移除胎盘、子宫复位,甚至移除整个子宫。
3、子宫发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4、在家发生者:不要擅自服用成药,更不要以为没什么要紧或想说拖到产后回诊才问医生,而是要马上就医查明原因。
什么情况会导致产后大出血,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内容,供参考。
产后大出血如何急救
产科医生把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两小时内失血量大于400毫升者诊断为产后出血。这是产科最常见、最危险的分娩时期并发症,犹如横在产妇面前的一道鬼门关。为什么会出现产后过量出血呢?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害怕分娩,或临产后使用镇静剂较多、麻醉较深,或分娩过程太长,难产而引起产妇体力消耗殆尽,或产妇合并有急、慢性全身其他疾病,都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也可因为子宫过度膨胀,比如多胎妊娠,使肌纤维过分伸展,或肌纤维发育不良影响正常收缩,以及子宫组织发生水肿、渗血等因素,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其次为胎盘因索。由于胎盘剥离不全或剥离后滞留于子宫腔内,或者胎盘发生嵌顿、粘连甚至植人到子宫肌壁内不能排出,以及胎盘和胎膜部分残留在官腔内等原因,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都会引发大出血。
再就是软产道损伤。常因子宫收绵过强引起生产过程太快,或胎儿过大,或接生时未保护好会阴,以及阴道手术助产时操作不当等情况,引起会阴、阴道、子宫颈发生撕裂伤而出血。
另外,凝血功能障碍也应引起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或妊娠的并发症引起凝血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产后出血。
积极防治保平安
产后一旦发现产妇出血较多,应立即告诉医生。于家中分娩者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医生将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和出血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官缩乏力者,持续按摩子宫并应用官缩剂;胎盘因素造成者,剥离胎盘或清除胎盘碎片:软产道损伤者,应立即缝合止血;凝血功能障碍者,应输鲜血或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成分血,如果已发生休克,必须积极实施抗休克治疗,维护生命体征的正常状态。
“上医治未病”,对产后出血应采取的最好对策是防止其发生。预防应从产前开始,对于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慢性疾病者,应待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再怀孕。妊娠期间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厦症肝炎、肾炎等,应及时终止妊娠。怀孕后应做好孕期保健和产前榆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索的孕妇,应提前住院。要杜绝在家分娩的陋习,凡有条件者都应到医院去分娩,千万别拿生命冒险。
温馨提示:凡有条件者都应到医院去分娩,千万别拿生命冒险。分娩时,产妇应消除紧张情绪,保证精力充沛,注意合理饮食,补充足够能量,防止产程延长。产妇要学会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产后要及时排空膀胱,并尽早哺乳,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产后大出血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产后大出血
自然产产后出血量大于500C.C.、剖腹产大于700C.C.以上,都算是产后大出血。
发生产后大出血时需立即处理,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例如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74。出现的时间点,也有分成两种:
1、立即性的产后大出血:刚生产完1个小时以内为非常重要的观察期,部分产妇会在此时出现大出血的情形。
2、延迟性的产后大出血:延迟性的时间范围涵盖很广,约2个小时~1周内都有可能。不过通常生产完24小时内若没有大出血,之后再大出血的机率就会比较小。
发生产后大出血要怎么办
产后2小时,重要的第四产程!
产妇在产后1〜2小时内,必须待在产后恢复室中观察,不能马上回到安静又较舒适的病房中休息,可想而知,这段在恢复室中的期间非常重要!在产科的教科书中,还特别把这段时间在产程分期中分出来,称为「第四产程」,可见这段期间的重要性。
这段时间,简单说来有三大需要注意及观察的重点:
1.观察产后子宫收缩、会阴伤口及恶露排出之情形,以防产后大出血。
2.观察解尿状况,以防产后因神经性膀胱造成产后尿潴留之排尿障碍。
即早进行母婴肌肤之亲及母乳哺喂。
常见的危险状况──产后大出血
导致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就是「产后大出血」!当产后出血量超过500毫升以上,就算是产后大出血。产妇出血过多可导致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
◎产后大出血的高危险群
包括:多胞胎、产程过长、急产、产前有接受安胎治疗、前置胎盘、以前有接受过人工流产或前胎剖腹产(可能造成胎盘植入)等。
◎医护人员的因应措施:
如果不幸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会执行以下措施:
(1)帮忙按摩子宫,并给予催产素等药物以帮助子宫收缩。
(2)如果产妇出现心跳加速、血压下降时,会给予大量静脉输液或输血治疗,同时会再确认产道裂伤均已妥善缝合,并确认无子宫内胎盘残留等问题所造成的产后出血。
(3)如果子宫收缩仍然不好,并且持续大量出血,有时候产妇必须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甚至需要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来止血,以求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