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房颤术前术后护理注意要点有哪些?

房颤术前术后护理注意要点有哪些?

房颤虽然是心律失常中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它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栓塞等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即使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但其效果不佳,而且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大,还会引起其他心律失常,所以选择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是有效的手段。

房颤术前护理注意

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对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的了解,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因此,根据评估情况和患者及家属的文化层次,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因此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心理指导。

房颤术前准备,协助病人做好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五项等;做经食管心脏超声及心脏CT等检查以了解左心耳及左心房是否有血栓;皮肤准备,即穿刺部位备皮,左右颈胸部和双侧腹股沟;做青霉素皮试;左上肢置静脉留置针;手术治疗前禁食8h,按需给予静脉补液。

房颤术后护理注意:

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入CCU进行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情况,每30分钟测量P、R、BP,直至平稳。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观察有无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发生。

2、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双侧腹股沟穿刺处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肢体制动12h,密切观察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饮食护理。房颤射频消融术部位与食管接近,为防止出现心房-食管瘘并发症,术后第一天给予凉流质饮食,术后2周予凉软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嘱患者少食多餐,增加营养,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1月后无异常可恢复正常饮食。

房颤的急救处理

房颤是发生在心房部位的心律失常,引起不规则、混乱的心室波形,既可以缓慢性心律失常形式出现也可以呈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房内多个折返波轰击房室结,可由于上游电活动频率快,造成房室结的传导相对困难。医学教育网在美国,3% 的成年人口存在房颤,平均每年每1000成年人新出现1例房颤患者。

房颤引起的大多数发病率死亡原因是由于中风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中风危险不单由于房颤,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时中风危险也明显增加。

5-10% 的病例中,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出现房颤的原因被认为是由于心房梗塞,心房缺血损伤,心房扩大和心包炎等因素。根据Rathore等的资料心肌梗塞出现初发房颤者比以前存在慢性房颤者危险性高。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颤患者年龄较大,既往身体不健康,如此住院治疗和出院后的效果就较没有房颤者差,房颤本身与死亡率独立相关。

上面就是对房颤的急救处理的介绍,希望家里有心脏病人的家庭都能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常识,这样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能得的及时的救助,另心脏不好的朋友最好随身携带一些心脏急救类的药物,并且要报纸平和的心态。

房颤是怎么回事

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

房颤不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发达国家以冠心病、心肌疾病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最多,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少数房颤找不到明确病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房颤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房颤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 岁,以女性居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房颤的发生。

2.冠心病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但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者中,发生房颤者占0.6%~0.8%,急性心肌梗死者,房颤的发生率占10%~15%。

3.心肌病 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发生房颤,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儿童也可发生。以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为主,约占20%。

4.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由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顺应性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加上心肌缺血,从而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5.缩窄性心包炎 一般病人的发病率为22%~36%,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心包积液也可伴发房颤。

6.肺心病 肺心病发生房颤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7.先天性心脏病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颤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967 年Lown 提出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念,其中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这里的心动过速包括房颤。当窦性心动过缓时,心房的异位兴奋性便增强,而易于发生房颤。

9.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是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次为房颤。房颤的发生率约占12%~18%。一般认为心室预激的房颤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很少发生,而高龄患者则房颤发生率较高。心室预激发生房颤的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可能与预激引起的室上速发作,导致心房肌电生理不稳定,或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路逆传心房,恰遇心房易损期而导致的房颤有关。另外,旁路前传不应期短也易诱发房颤。

10.甲状腺功能亢进 房颤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甲亢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在15%~20%。老年人甲亢者可能存在心肌的器质性损害,易发生慢性房颤。

房颤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入CCU进行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情况,每30分钟测量P、R、BP,直至平稳。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变化,观察有无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发生。

2、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双侧腹股沟穿刺处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肢体制动12h,密切观察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饮食护理。房颤射频消融术部位与食管接近,为防止出现心房-食管瘘并发症,术后第一天给予凉流质饮食,术后2周予凉软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嘱患者少食多餐,增加营养,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1月后无异常可恢复正常饮食。

心房颤动的护理办法

1.积极治疗原发病。心律失常,大多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因此如果发生房颤,要积极查明原因,抗率其他疾病的因素。经常观测血压和心律,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伴有心悸,气短,血压下降等,要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2.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 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3.卧床休息。急性发作的房颤,要绝对卧床休息,如果发作的程度比较轻,要根据引起房颤的疾病情况和体力的状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4.饮食保健。房颤发作期间,要注意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注重维生素的摄入,可以多吃瘦肉、鱼虾和蛋奶类食品,补充每天所需的营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能够使人体康复得更快,,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患病期间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患者心功能较差,而且身体出现明显的浮肿,就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内。

5.心理治疗。房颤患者可能常常会出现忧郁,烦躁,情绪低落等消极情绪,此时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支持,帮助病人消除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

房颤的家庭护理应该怎么进行

房颤护理1、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 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房颤护理2、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房颤护理3、注意饮食保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超于5g。

房颤护理4、心房颤动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

房颤的家庭护理应该怎么进行

房颤按时间划分,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关注房颤,那么如何进行房颤的家庭护理?

房颤可以是阵发性的,也就是可以自行终止,如果发作后不能自行终止,但可以经治疗后终止,那就是持续性房颤,房颤可持续三周以上。如果经治疗后也不能终止,就属于永久性房颤。房颤是增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房颤患者做好家庭护理很重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对身体的侵害。

房颤护理1、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 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房颤护理2、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房颤护理3、注意饮食保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超于5g。

房颤护理4、心房颤动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及长期精神紧张思虑。

房颤饮食

一、熘洋白菜:首先,将洋白菜清洗后切块,并用手将木耳撕开,把精盐、白糖、淀粉等调料勾兑在一起。其次,在油烧差不多时,将洋白菜和木耳放入勺中同炒。待颜色转变后,随即倒入芡汁即成。

二、素白斩鸡:首先,将豆腐切成块,并用沸水烫一遍,再将玉兰片、木耳切成细丝。其次,将上述材料调拌到一起,并加入淀粉、花生油、精盐、清汤等。接着,将调拌好的馅料铺在豆皮上,再入屉蒸熟。最后,用刀将豆皮切成菱形,在从外面浇上由姜末、酱油、料酒、味精等勾兑成的芡汁即成。

三、虾子冬笋:首先,将冬笋煮到九成熟后冷却,并切成片。其次,煸炒冬笋,并加入调料和鲜汤。在装盘时,撒上素火腿末即成。

四、龙眼莲子粥:将龙眼肉,莲子,大枣,粳米,共同煮粥食之。

房颤的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35%):

如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率为4%~5%,大多为阵发性,呼吸功能改善后发作会减少),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肺静脉,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

预激综合征(20%):

可能是由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不应期很短,一旦建立了折返条件,经旁路的冲动增加,这种冲动又折返进入左心房应激期即能诱发心房颤动,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5%~39%,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

其他疾病(15%):

酗酒和吸烟,情绪激动,过度吸烟,排尿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

家族性房颤(10%):

系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方式属AD遗传,多在成年之后发生,呈阵发性,房颤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终止,房颤发作症状较轻,多由劳累,精神紧张,感染,疼痛,饮酒,吸烟等诱发,心功能保持正常,一般预后较好。

导致心脏房颤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房颤的原因都有哪些?房颤是指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的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的一种病症。

引起房颤的病因分为两类,最常见的也是发生率较高的就是心脏原因引起的心动房颤,另外一类就是非心脏原因引起的房颤。

导致房颤的原因都有哪些?

1、心脏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充血性心衰、心肌病及其他(窦结病、肿瘤、心包炎等)。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7%,常见于年轻患者。

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5%,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动房颤多见于40~45岁患者。青年患者较少见,即使发生也多为阵发性。其他心脏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2、非心脏原因

家族性房颤、预激综合征、心脏手术和外伤引起房颤、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疾病等,另外嗜酒、迷走神经刺激(饮食或锻炼后)也可引起房颤。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5%~39%。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

除此之外,引起房颤的其它疾病有FK3、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血病、淀粉样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栓塞等。

房颤患者有哪些保健方法

1、积极治疗原发病。房颤患者的护理常规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2、房颤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3、注意饮食保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4、房颤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护理方面应着重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和长期负面情绪的存在。

5.房颤转复后,通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以防房颤的复发。近年来,应用植入起搏器内设的特殊程序控制和预防房颤,已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一些原来药物难治、反复发作的房颤得到满意的控制。

房颤的十种原因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房颤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房颤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 岁,以女性居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房颤的发生。

2.冠心病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但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者中,发生房颤者占0.6%~0.8%,急性心肌梗死者,房颤的发生率占10%~15%。

3.心肌病 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发生房颤,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儿童也可发生。以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为主,约占20%。

4.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由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顺应性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加上心肌缺血,从而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5.缩窄性心包炎 一般病人的发病率为22%~36%,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心包积液也可伴发房颤。

6.肺心病 肺心病发生房颤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7.先天性心脏病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颤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967 年Lown 提出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念,其中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这里的心动过速包括房颤。当窦性心动过缓时,心房的异位兴奋性便增强,而易于发生房颤。

9.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是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次为房颤。房颤的发生率约占12%~18%。一般认为心室预激的房颤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很少发生,而高龄患者则房颤发生率较高。心室预激发生房颤的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可能与预激引起的室上速发作,导致心房肌电生理不稳定,或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路逆传心房,恰遇心房易损期而导致的房颤有关。另外,旁路前传不应期短也易诱发房颤。

10.甲状腺功能亢进 房颤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甲亢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在15%~20%。老年人甲亢者可能存在心肌的器质性损害,易发生慢性房颤。

房颤应该如何护理

1.积极治疗原发病。房颤患者的护理常规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2.房颤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3.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房颤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护理方面应着重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和长期负面情绪的存在。

房扑与房颤的区别是什么

房扑与房颤在医学上严谨来说虽然症状相似但是确是没有很大关联的,其中房扑是指发生在心房之内的心律失常,而房颤虽然症状也为心律失常,但却是因心肌而起,,以此造成心房失去有规律的收缩才引发的病症。所以总而言之,房扑的症状是要比房颤严重一些,因此也更需要有效的治疗。与此同时房扑与房颤又各分为几类,所以若患有心脏类疾病,还是要及时接受专业治疗才好。

房扑的时候首先就是会出现心悸的问题比较严重,而且会出现心绞痛的问题,这主要是自己的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所导致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胸闷头晕的情况的,房扑在治疗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不同的症状来进行不同的治疗措施,出现心房扑动的问题多是因为心脏病所导致的,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心脏,应该是多吃一些对于心脏比较好的食物,比如说豆制品。

心房颤动应该如何护理

1、积极治疗原发病。房颤患者的护理常规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2、房颤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3、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房颤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护理方面应着重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五志过极和长期负面情绪的存在。

相关推荐

房颤的饮食需注意什么

1、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一:戒烟、戒酒:烟和酒都是对身体具毒害作用的东西,烟中的烟碱和酒中的乙醇都是增加心脏负担的物质,所以,戒烟和戒酒是房颤的饮食上需首要注意的。 2、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二:合理饮食,应合理的饮食安排。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3、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三: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4、房颤的饮食注意之四: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5、房颤的饮食注意之五:饮食要高

女人活血化瘀的预防护理

1、活血化瘀的预防护理多吃补气的食物 血瘀体质的人宜多吃补气补血、养血活血行气的食物,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例如桑椹、猪肉、羊肉、山楂、醋、红糖、黄酒、葡萄酒等。 2、活血化瘀的预防护理心理调养 血瘀体质的人要注意日常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避免情绪过极,以利气血通畅。 3、活血化瘀的预防护理生活起居调养 血瘀体质的人需注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避免寒冷,居处保持通风、暖和。 4、活血化瘀的预防护理保证充足睡眠 血瘀体质的人需注意调整自身气血,适当参加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气

房颤哪些表现

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是突然之间就发作的,患者会觉得自己气短、忧心忡忡的。得了冠心病的老年人,一旦房颤发作的话,心室率跳动是非常快的,还会使病人产生晕倒的现象,更甚者还会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每次疾病发作所需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短的只需要数秒钟,发作频率比较高,长的会连续几天到几个星期,所以,病人需要长期忍受疾病所带来的折磨。 不过,不是全部的病人都会出现显著的症状表现的,的病人表现不显著或者是没一点感觉。要是病人没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同时,房颤发作的时候心跳正常,他们基本上是不会出现房颤的一些症状表

酒糟鼻的护理哪些?

酒糟鼻的护理: 1、酒糟鼻的护理:酒糟鼻的病因并非只是毛囊虫感染所致,毛囊蠕形螨虫在正常人的鼻部也是存在的,大家不必为此过分担心。 2、酒糟鼻的护理:不要因为外貌暂时不美而郁郁寡欢,请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此外,紧张、激动、疲劳过度、经常失眠都会加重酒糟鼻的皮疹。 3、酒糟鼻的护理:从日常预防上讲,酒糟鼻患者尽可能避免长期风吹日晒以及高温环境,以上因素会使面部血管受到冷热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加重病情。饮食方面也不能太随心所欲,浓茶、咖啡、酒都要少饮,凡是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生蒜等)都要少碰。 酒糟鼻的

房颤的十种原因

房颤是心脏病的一种,它还具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房颤的老年人较多,诱发房颤的原因很多,小编为您介绍十种常见原因。 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 房颤不论性别、年龄、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发达国家以冠心病、心肌疾病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最多,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

高血压肾病哪些并发症

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可导致肾病,肾病又会加重高血压。高血压与肾脏病的联系非常紧密。高血压可以导致肾病,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 对策:降压护肾,从确诊为高血压的第一天起。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血肌酐),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尽早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护肾的关键在于降压。普通高血压患者,没心、脑、肾器官损害,也没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心衰 一半心衰归因

房颤患者常常存在错误认识

(1)房颤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这部分患者由于错误认识往往忽视治疗,但无症状房颤同样会导致总死亡率增加、心脏逐渐扩大和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房颤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不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房颤患者无论无症状均应到系统检查评估房颤的危险性接受及时治疗。 (2)房颤发作不频繁目前不急于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次数会逐年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无自愈倾向,阵发性房颤早期未出现心房结构改变时射频消融手术效果最理想,因此认为房颤患者应该早期接受治疗。 (3)房颤即使药物治疗仍然反复发作而丧失信心。长期以来药

如何避免房颤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分类 房颤分类的定义没统一,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通常认为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 按无基础心脏疾病分为病

出现房颤是怎么回事

1、器质性心脏病 (1)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7%,以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多见。 (2)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5%,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8%;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8.2%。而因胸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心房颤动发生率为11%。总之冠心病的发生率是较低的。 (3)高血压性心脏病:其心房肌的很多小动脉管腔可因内膜增厚而狭窄或完全闭塞,使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变化及纤维化。 (4)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心肌局灶性坏死和淋巴细

房颤误区你知道多少

误区一、房颤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 这部分患者由于错误认识往往忽视治疗,但无症状房颤同样会导致总死亡率增加、心脏逐渐扩大和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房颤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不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房颤患者无论无症状均应到系统检查评估房颤的危险性接受及时治疗。 误区二、房颤发作不频繁目前不急于治疗 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次数会逐年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无自愈倾向,阵发性房颤早期未出现心房结构改变时射频消融手术效果最理想,因此认为房颤患者应该早期接受治疗。 误区三、房颤即使药物治疗仍然反复发作而丧失信心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