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会用哪些危害
缺氧会用哪些危害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缺氧,都会改变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状态。神 经系统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即便轻度缺氧也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视觉的 功能紊乱。脑是人体各器官中对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脑的重量只占 体重的2%~3%,而脑的耗氧量占人体总耗氧量的20%~30%。心脏 输出血量的15%都供给了脑。但是,脑组织本身几乎没有一点点供能 物质储备,全部依*脑循环带来新鲜血液里面的氧气来维持生存和执 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 脑的慢性轻度缺氧即可引发困倦、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等症状, 随之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昏睡或昏迷,以至死亡。如果脑的供血供 氧完全中断,在8~15秒就会丧失知觉,6~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 的损伤。 心脏也是耗氧量大、代谢率高和氧储备少的器官,所以对于缺氧 也很敏感,最容易受到损伤。严重缺氧和持续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率缓慢、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与缺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甚至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持续的慢性缺氧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 至呼吸停止。
缺血缺氧性脑病危害大
1、供氧:根据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病情选用各种供氧方法,保持血氧PaO2在6.6~5.9.31kPa(50~70mmHg)以上,PaCO2在5.32kPa(40mmHg)以下,但敢防止PaCO2过低,以免脑血流过少。
2、维持正常血压:避免血压过大波动,以保持脑血流灌注的稳定。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血压低时可用多巴胺(3~μg/kg/min连续静滴)和多巴酚丁胺(3~10μg/kg/min连续静滴),并监测血压。
3、纠正代谢紊乱:轻型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在改善通气后可得到纠正,只有在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才用碳酸氢钠,剂量不宜过大,维持血pH在7.3~7.4。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低血压糖时静点滴10%葡萄糖,首剂2ml/kg,以后5ml/kg·h,维持血糖在2.80~5.04mmol/L(50~90ml/dl)。由于窒息后脑啡呔增加,有人试用纳洛酮(naloxone)静脉点滴5~10μg/kg·h,至总量0.1mg/kg·d,以拮抗脑啡呔。
4、控制惊厥:可用苯巴比妥负荷量15~20mg/kg静滴,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12小时后用维持量3~5mg/kg·d。
5、控制脑水肿:控制液体进入量在60~80ml/kg/d。脱水剂可用甘露醇,每次0.5~0.75/kg,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每4~6小时一次,但脱水剂不可过量。脱水剂虽可减轻脑水肿,但不能减轻脑损伤。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短期不良预后是早期新生儿死亡,远期不良预后多为脑神经损害的后遗症。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严重,脑病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者,越容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重。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常见的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等。
心肌缺血会造成哪些危害
首先第一个危害是会导致人体缺氧,氧气是心肌细胞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需要通过血液运输给细胞,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引起缺氧。
第二个危害是让有氧代谢功能减弱,心肌缺血造成的缺氧会直接导致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就会减小,会使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就会引起心绞痛、还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后果。
第三个危害是影响到心脏的收缩功能,有研究统计,心肌如果停止收缩,通常就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如果是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出现,容易导致心源性休克。
第四个危害心脏的舒张功能,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同时存在,患者的心室充盈压会升高,不仅可以引起肺充血,还会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还有心肌活动失常。
肺纤维化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1、对循环系统的损害:
低氧血症经过化学感受器对交感神经强刺激,急性缺氧的初期因为血管的直接反应和经过神经反射困惑,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加等,这些都是肺纤维化造成的危害。心输出量增加是经过化学感受器的即刻反应,发觉在儿茶酚胺增加之前。随着低氧血症的加重,会发觉心律失常,继而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慢性缺氧时,心输出量与四周环境变化不突出,不过肺血管阻力增加,诱发右心负荷加重,长期则带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当动脉氧分压降到60mmHg下,低氧血症刺激外周感受器,通气量增加,在氧分压为30~40mmHg时起到高峰。呼吸中枢对低氧血症时通气量的反应比二氧化碳为低,这是由于化学感受器对低氧血症的敏感性较差。慢性缺氧时通气量增长。当动脉氧分压突出下降时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严重缺氧可导致不规则呼吸和潮式呼吸。这些都是肺纤维化引发的危害,而且缺氧越严重,肺心病出现就越早。长期缺氧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大脑皮层对缺氧非常敏感,轻度缺氧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定向力减弱。急性缺氧病人可有烦躁不安,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意识朦胧,最后可昏迷。低氧血症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缺氧时能量供应不够,导致细胞代谢障碍,钠泵失灵,引发细胞内水肿;严重缺氧会出现细胞内酸中毒,pH降低造成很多酶不能正常工作,它可能是缺氧后脑水肿的重要的因素,对脑组织带来损害。
新生儿缺氧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危害
1、轻度: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无惊厥。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2、中度: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呼吸暂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足月宝宝上肢肌张力降低比下肢严重,提示病变累及矢状窦旁区。早产宝宝如果表现为下肢肌张力降低比上肢重,则提示病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如症状持续710天以上,可能有后遗症。
3、重度:患儿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腱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差,前囟隆起,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孕妇缺氧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早期缺氧可引起流产
孕妇缺氧对宝宝危害非常大,并且根据怀孕的各个时期分还有所不同:孕早期如果孕妇发生缺氧会妨碍受精卵细胞分裂,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更为主要的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造成胎儿细胞数目减少而影响脑的发育。
肺病的危害需要重视肺功能的影响
一、 哪些因素会造成肺功能低下
生理老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壁硬度增加,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呼张力减退等,使其肺活量呈进行性下降。肺和胸壁的变化使老年人肺换气能发生改变,并导致肺通气或血流的比例失调,呼吸道阻力增加,肺泡壁所含胶原成分增多,呼吸膜的有效面积减少,使其最大通气量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60岁时有可能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一半,而残气量却逐渐增加。另外,由于肺泡面积减少以及老年人肺气肿,也易造成肺部缺氧。
肺部疾病。肺病的危害会造成肺功能的低下。造成老年人肺功能低下最重要的原因是肺部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的发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慢阻肺是伴有气道阻塞的一组疾病,它实际上就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统称。患了此病,就使肺内的“垃圾”越来越多.“肺垃圾”就是我们熟知的“痰”。痰的长期堆积 ,无法及时清除,将我们的呼吸通道堵塞,新鲜的空气(氧气)无法进来,身体代谢产生的废气排不出去,结果就造成肺功能的下降,产生缺氧现象。
二 、肺病的危害有缺氧易诱发多种慢性病
肺病的危害引起的疾病,造成肺功能下降造成的缺氧,会改变肌体的机能和代谢状态,其结果非常容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它的表现体现在全身的各个方面:
1。对心 血管 的影响 肺功能下降导致的缺氧会促使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的增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外围血管阻力加大,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心律失常,诱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一系列疾病:缺氧还会引起肺血管的收缩引起肺动脉的高压,右心的负荷就会加重.日久有可能导致肺心病和右心衰竭。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缺氧会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出现智力和视觉功能紊乱,尤其是对脑组织的损害。脑组织是对氧依赖最敏感的组织器官,脑的用氧量要占耗氧总量的20%~30%,全部要靠血液循环带来新鲜的氧气来维持正常运转、脑经常性地缺氧后会引发失眠、反应速度下降、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脑痴呆等症..
胎宝宝缺氧会“发脾气”
临床研究证实:缺氧是导致胎儿屈死母腹、新生儿染疾或夭折及儿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尽管现代有许多仪器设备能监测出胎儿的缺氧情况,但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孕妈妈无法时时刻刻受到医疗监护,因而导致少数胎儿缺氧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
不过,缺氧的胎儿早期也会发出“SOS”,具体表现则是“发脾气”,所以孕妈妈一定不要放过自身所感受到的任何蛛丝马迹。
胎动改变
这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妊娠18--20周孕妇便可以感知。胎动情况因不同胎儿而有别,一般静型胎儿比较柔和,次数较少;兴奋型胎儿胎动动作大,次数多。如果一个原本活泼的胎儿突然安静,或一个原本安静的胎儿突然躁动不安,胎动低于10次/12小时或超过40次/12小时,则有可能胎儿宫内缺氧。此乃胎儿为了降低氧的消耗或缺氧影响中枢神经所致。孕妇计算胎动,可取坐位或卧位,每日早、中、晚在固定的时间内各数1小时,3次相加的数值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
胎心异常
正常的胎心是规律和有力的,为120--160次/每分钟,如胎位正常,在孕妇 下腹的左侧或右侧即胎背所在的一侧,丈夫可借助简单的器械听取。胎动减少前,出现胎心过频,若超过160次/分,为胎儿早期缺氧的信号;胎动减少或停止,胎心少于120次/分,则为胎儿缺氧晚期。听取胎心的位置应在医生指定处,但需注意,若胎心异常,则应间隔20分钟再听;如胎心快,还应在没有胎动时复听
缺氧的危害
人们对缺氧的危害性和普遍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慢性轻度缺氧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w{)y2,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脑组织各部分对缺氧的耐受性各不相同,大脑皮质耐受性最差,脑干耐受性最强。在体温37℃时,供氧停止循环3、4分钟,脑组织就可能遭到不可逆的损害。中度缺氧的病人即可有疲劳、表情淡漠、嗜睡、欣快、语无伦次等精神症状。缺氧加重可引起视力模糊,甚至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细胞死亡。w{)y2, 百拇医药
2、对心血管的影响心肌是对缺氧敏感的器官之一。轻中度缺氧可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缺氧加重可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排血量减少,甚至引起心律失常,心跳停止。w{)y2, 百拇医药
3、对呼吸的影响长期缺氧致组织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右心室肥厚和肺心病。w{)y2, 百拇医药
4.对肝、肾的影响急性缺氧引起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水样变性甚至坏死,导致肾功能不全。w{)y2, 百拇医药
5.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缺氧时无氧糖酵解增强,大量乳酸、酮体和无机磷积蓄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外高血钾。w{)y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