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按摩什么穴位 清热——曲池穴

高血压按摩什么穴位 清热——曲池穴

位置:曲池穴的准确位置位于人体手肘弯曲有横纹的凹陷处。

左前臂屈曲90度,置于腹前,掌心向腹,用右手大拇指按在左侧曲池穴左前后方向的拨动。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拨动右侧曲池穴,可以平肝降火,清泄内热。

常按几个穴位提高免疫力

1、风池穴

(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

③、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

(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

②、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穴位按摩防皮肤干燥枯黄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面部与全身的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帝内经》中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说法。若以按摩手法刺激面部经穴和皮肤组织,不仅可调节局部或全身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还可以加速身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达到补充体内的水分和养分、改善气血流通、润泽皮肤的功效。

合谷穴、迎香穴为美容大穴,经常按摩,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拥有健康好气色。皮肤起皱脱皮伴有瘙痒症状时按摩曲池穴,可以活血清热,改善症状。

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取穴的方法简单易学,将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或是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张成90度角,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对着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经常按摩合谷穴,可使本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合谷穴的按摩方法有4种,分别为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点法。按法是将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压捻动;揉法是将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作轻柔和缓地揉动;一指禅推法是把拇指指端放在合谷穴处,以腕关节摆动,带动拇指作左右摆动;点法是把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伸直拇指压而点之。

虽然合谷穴的治疗效果非同一般,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于较强的刺激,特别是孕妇一般禁止按摩合谷穴。

迎香穴

迎香穴别名冲阳穴,为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迎香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

从医学的角度讲,按摩迎香穴,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抗击能力。

迎香穴的按摩方法有4种,其一: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三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部延顺时针方向按摩36圈,再向逆时针按摩36圈,速度以每秒一圈为宜;其二: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点压比较有效,点压时间以每分钟一次为宜;其三: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翼两侧,做上下、呈三角形方向按摩,按摩时间以每分钟一次为宜;其四: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同时配合呼吸,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按摩至皮肤微微发热为宜。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皮毛,故本穴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之表邪,具有走而不守之性。按摩曲池穴不但能疏散表热,还能清解里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消肿止痛之功效。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取穴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肘,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曲池穴的按摩方法可参照合谷穴的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时可涂抹适量的润肤乳,按摩穴位位置准确时,穴位附近会有酸胀感向四周放射。按摩完后,会感觉到周身暖暖的,很舒畅。若能配合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水份,第二天早上起来,你会发现脸上的皮肤变得光泽水润了。

儿童头部按摩的方法

在头部,密布着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经络与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头部按摩的养生祛病作用。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3、安眠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该穴位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翳、眼睑蠕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多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

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半夜小孩发烧家里没药怎么办 按摩曲池穴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曲池穴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按摩三个穴位可排出体内毒素

迎香穴

别名冲阳穴,为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翼旁开约一厘米处(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迎香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从医学的角度讲,按摩迎香穴,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抵抗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按摩方法,其一,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三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36圈,再沿逆时针按摩36圈,速度以每秒一圈为宜;其二,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点压比较有效,点压时间以每分钟一次为宜;其三,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翼两侧,做上下、呈三角形方向的按摩,按摩时间以每分钟一次为宜;其四,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同时配合呼吸,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按摩至皮肤微微发热为宜。

曲池穴

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皮毛,故本穴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善解全身之表邪,具有走而不守之性。按摩曲池穴不但能疏散表热,还能清解里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消肿止痛之功效。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取穴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肘,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曲池穴的按摩方法可参照合谷穴的按摩方法。

合谷穴

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取穴的方法简单易学,将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或是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张成90度角,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对着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经常按摩合谷穴,可使本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合谷穴的按摩方法有四种,分别为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点法。按法是将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压捻动;揉法是将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轻柔和缓地揉动;一指禅推法是把拇指指端放在合谷穴处,以腕关节摆动带动拇指左右摆动;点法是把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伸直拇指压而点之。

缓解孕期手指麻木疼痛的按摩法

半数以上女性在妊娠期间都会有手指麻木疼痛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激素和血液循环改变造成的。这些症状一般在孕妇分娩之后都会自动消失。在妊娠期间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来缓解手指麻木疼痛症状。

按摩选穴:指麻穴、曲池穴、手三里穴。

指麻穴位于手部,半握拳时在第5掌骨中点处。

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孕妇先将双手用热水浸泡10分钟,之后擦干,在胸前上下摆动十指。接着,孕妇右手半握拳,用左手拇指指腹轻轻揉捏指麻穴2分钟。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左手的相同穴位。每曰3次。

步骤二:孕妇左臂弯曲,用右手拇指指腹适当用力按压左臂的曲池穴150次,用同样方法按压右臂的相同穴位。最后,孕妇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臂的手三里穴150次,用同样方法按压左臂的相同穴位。

吹空调后发烧吃什么食物好 按摩退烧

功效:大椎穴可治,感冒、肩背痛、头疼、咳嗽、气喘。也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不管患了风寒感冒,还是因为其它病变造成的高烧不退,按摩这个穴位,就可快速退烧。按摩大椎穴还可以间接补充人体的肾中之阳,增强抵抗力。

大椎穴位置: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大椎穴,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反覆操作10~15次。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十香穴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曲池穴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每日次数不限。

功效:合谷穴俗称〝虎口〞,为大肠经的原穴,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住的地方。按摩合谷穴最大的功效就是预防感冒,可以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增加身体抵抗力。

谷合穴位置: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按摩方法:将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穴。每次按压100下,每天3次,按压至有酸麻感。

功效: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经常按摩外关穴,能够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缓解治疗耳鸣、头痛等症状。

外关穴位置:伏掌取穴,外关穴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2寸(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以会酸胀为主。

用毫同时针刺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等3个穴,是最好的降体温方法。

按摩3个穴位 有助于降血压

百会穴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能够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能够调畅阳明经气血运行,发挥其平肝潜阳之功效。

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发热、流行性感冒等。

现代研究表明,按摩曲池穴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产生降压作用。

取该穴位时,患者应正坐、曲肘,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即为曲池穴。

合谷穴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医学入门》称:“合谷主中风,搏风,筋急疼痛,诸般头痛、水肿。”

按摩合谷穴能够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镇静安神,对痛症、神志疾病、热证等有较好疗效。

合谷穴取穴方法:把一只手张开,将大拇指竖起来,用拇指中间的指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位置处,拇指向下一按,拇指尖点到的那一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合谷穴。

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增强抵抗力

1、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

合谷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按摩曲池的作用与好处

经常按摩曲池穴是可以很好的调和气血,所以很多的女性朋友是可以按摩这些穴位来很好的调理身体,是可以很好的缓解痛经的问题,对于便秘以及肠胃不通、腹泻、呕吐等现象都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的身心健康。

按摩曲池也是可以很好的清热解毒,是能够通上达下、通里表外,帮助清除身体内部的热量,是可以到达清风解表的效果。在春季是时候是可以很好的按摩这些穴位来疏通经络,对于一些疾病是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也是可以防止感染问题出现。曲池穴它还具有疏通经理的作用和效果,有的时候骨头疼痛关节疼痛,都可以去按摩曲池穴,达到良好的疏通经络的效果,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可以适度的按摩,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热感风寒,或者说感冒的情况下,按摩这个穴位是可以很好的消肿止痛,缓解咽喉的疼痛。

可以增强抵抗力的中医穴位

1、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头部7大穴位按摩手法及功效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

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眉棱骨痛、目痛等疾病。多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鼻塞、高血压等疾病。

其它头部穴位的按摩手法及功效,下面继续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3、安眠穴

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压之有凹陷并敏感而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失眠、后头痛、颈痛症。

4、鱼腰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眼睛正上方,在眉毛尖。按摩该穴位可治疗目赤肿痛、目翳、眼睑蠕动、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多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近视等疾病。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按摩此处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6、风池穴

以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7、曲池穴

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血压。

按摩头部的功效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按摩3个穴位能治疗高血压

百会穴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能够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能够调畅阳明经气血运行,发挥其平肝潜阳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发热、流行性感冒等。现代研究表明,按摩曲池穴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产生降压作用。取该穴位时,患者应正坐、曲肘,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即为曲池穴。

合谷穴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医学入门》称:“合谷主中风,搏风,筋急疼痛,诸般头痛、水肿。”按摩合谷穴能够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镇静安神,对痛症、神志疾病、热证等有较好疗效。

相关推荐

人体10穴常按可祛病

1、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

​提前闭经怎样治疗好呢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提前出现闭经现象,这说明人体健康出现了隐患,女性朋友们还是需要提高警惕心理的,更要想办法来调理身体,避免危害发生,那么提前闭经怎样治疗呢?导致闭经的原因有很多,还是需要全面掌握的,也要有针对性的做好调理及治疗工作,按摩法就很常见。 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居患者右侧,先点按内关、中脘、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穴各半分钟,再用手掌推揉 腹部数次(以少腹部为主),然后提拿带脉。或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患者腰骶部施常规按摩数次,再点按膈俞、 肾俞穴,然后在腰骶部按摩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

如何祛湿用身上三个排湿口

1、肘窝——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取穴,在手肘关节的弯曲凹陷处。 中医认为,大肠经的湿浊之气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疗上肢瘫痪、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等。 所以生活当中想要去除湿气的话,不妨在家按按这个部位哦,是可以帮助我们排出湿气的。 2、膝窝——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出口,如果这里被堵住,湿气就很难从身体排出,关节炎、腰酸背痛等疾病就会发生。 平时可

中医穴位按摩护肤又排毒

中医穴位按摩帮你保护皮肤又排毒,首先我们来先了解下到底什么是按摩?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保健按摩吧。 通过中医穴位按摩不仅对身体好,而且还能排毒和护肤。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这样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取穴方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

中暑治疗方法

1 刺血疗法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 退汗出,诸症消失。 2 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

刮痧排毒的原理是什么 排毒辅助按摩保健法

按摩部位:天枢穴,三阴交穴,曲池穴按摩方法:饭后40分钟左右,以手指顺时针按摩腹部两侧天枢穴以及腿部三阴交穴各3分钟,可以使肠胃畅通,此法能有效治疗便秘。再以指尖按摩双臂两侧曲池穴,每次3分钟,按摩穴位能治疗人体因过多摄取燥性食物造成的便秘,起到清热祛火的作用。

慢性肾炎怎么按摩 慢性肾炎分型按摩

取穴:大椎和外关穴。 位置:大椎位于低头时最突出的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外关位于腕背横纹向上两横指,尺骨和桡骨中央凹陷。 按摩方法:一般在将两手掌搓热后在大椎来回摩擦,至局部感到温热,或有热感沿脊柱向头部或腰部传导为度,外关的按摩可用拇指在穴位处点按或揉,直至局部感觉有酸胀感为度,两手臂交替按摩。 取穴:风池和曲池穴。 位置:风池位于颈项后两侧大筋两旁的凹陷中;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尽头与肱骨外上髁在线中点。 按摩方法:按摩风池所在的陷窝,坚持不动半分钟到一分钟,然后缓慢按揉,至局部有强烈的酸胀感为度;曲池穴

有口臭怎么办 按摩去口臭

通过对身体部位一些穴位按摩能够帮助治疗口臭。可以通过按压曲池穴曲池穴屈肘时,在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经常对曲池穴进行拇指强力按压能够帮助降解胃热,帮助缓解因为胃热造成的口臭。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内庭穴也能帮助去除口臭。

荨麻疹发烧能吃退烧药吗 荨麻疹发烧怎么退烧好

体温低于38.5℃,患者精力旺盛、精神状态好,宜采用以下物理方式退烧。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擦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出疹子的小儿发热不宜用此法降温。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温开水1/1,或75%酒精兑温开水1/2,

高血压按摩什么穴位 止眩——风池穴、天柱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两中指按揉百会穴,两拇指分别按揉天柱穴,可以解除头晕、头胀、眩晕、头痛等高血压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