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口腔癌的易感因素

口腔癌的易感因素

吸烟酗酒

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大幅提高口腔癌的风险。吸烟男性口腔癌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27倍,女性为6倍,而且每天吸烟的数量与口腔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英国癌症研究协会认为,每天4小杯酒引发的口腔癌危险和吸烟等同。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后者进入口腔黏膜。

口腔卫生差

口腔卫生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会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形成。加之口腔炎、残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使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从而加速口腔癌的发生。及时治疗龋坏的牙齿、磨光锐利的牙尖、拔除残留的牙根、拆除长期刺激周围组织的不良义齿等,都是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的有效措施。

营养不良

维生素 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 A 的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与口腔癌有关。锌是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口腔慢性病变

口腔癌在发生之前,大都在相应的口腔黏膜上存在着慢性病变,比较常见的是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溃疡、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白斑、红斑与黑斑)等。口腔扁平苔藓和乳头状瘤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前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粗涩或烧灼感;后者呈乳突状突起于口腔黏膜表面,是一种良性上皮肿瘤。如果发现口腔内有溃烂、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黑色斑,面颈和咽喉部不明原因的肿痛与麻木,吞咽困难或声音沙哑等症状,而且持续超过三周,应提高警惕,尽快就医。

地图舌会引起流口水吗 地图舌会不会引起口腔癌

可能会导致口腔癌。

因为口腔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常见原因有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长期偏食营养缺乏、口腔卫生不好、长期持续抑郁焦虑、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而地图舌可因偏食缺乏营养等造成,若地图舌不注意,导致口腔细菌感染,进而增加口腔疾病的患病几率,一旦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也可能发展为口腔癌。

因此如果要预防口腔癌,要把上述这些因素避免,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发生口腔癌的概率。

三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一般,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病因有:

(1)泌尿系统畸形或功能异常: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病因,如肾发育不全、多囊肾、海绵肾、蹄铁肾、双肾盂或双输尿管畸形及巨大输尿管等,均易使局部组织对细菌抵抗力降低。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由膀胱反流到肾盂,因而增加了患病机会。神经元性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导致尿潴留和细菌感染。

(2)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导尿、膀胱镜检查、泌尿道手术均可引起局部黏膜损伤,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也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病因。据统计,一次导尿后持续性菌尿的发生率为1%~2%;留置导尿4天以上,则持续性菌尿发生率为90%以上,并有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危险。

(3)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点:女性尿道长度仅3~5cm,直而宽,尿道括约肌弱,细菌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同时尿道口与肛门接近,为细菌侵入尿道提供条件。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月经期外阴部易受细菌污染,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患,妊娠期、产后及性生活时的性激素变化,均可引起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入侵。故成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男性8~10倍。这是尿路感染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病因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旦患上尿路感染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导致口腔癌原因有什么

(1)槟榔 有关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除了口腔癌外,许多嗜食槟榔者亦会产生口腔癌前期病变如白斑症、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牙齿咬合面严重磨耗、牙周病等严重疾病。

(2)烟草抽烟亦是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雪茄烟与用烟斗抽烟。在一项研究中,抽雪茄或用烟斗者得口腔癌的机会是非抽烟者之四倍;若每日抽烟超过35支,则得口腔癌之机会与抽雪茄或用烟斗抽烟机会近似。

(3)酒精虽然酒精可能有些直接致癌作用,但更可能是酒精之间接致癌作用,其作用机转不明。但酒精过量造成肝硬化则已有定论。

(4)不良口腔卫生及补缀物许多临床医师相信口腔癌较常发生在口腔卫生较差之患者身上,但在统计学上难以证明,因为大部份人口内或多或少都有蛀牙、不良补缀物或断裂牙齿之尖锐面。

(5)阳光照射阳光照射为唇癌,尤其是下唇癌的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阳光会增加下唇癌之发生率,特别是农夫,船员及户外工作者;而唇癌之发生率在南方国家也比北方国家多。另一方面,黑人之唇癌及皮肤癌之发生率也比白人少,可能是因其黑色素细胞有保护效果所致。

(6)营养缺乏就妇女而言,严重的铁质缺乏贫血与口咽粘膜萎缩及吞咽困难有关联。

(7)放射线治疗有一些报告显示,头颈部之癌症经过放射线照射治疗后,在长期追踪时,发现在少数病例显示有次发性口腔癌症产生的情形,其中以肉瘤居多;可能是放射线造成正常细胞的突变所致。

(8)梅毒梅毒是造成唇与舌前三分之二部位癌症的重要因素,癌病变主要是因梅毒性舌炎引起;曾有学者发现,在梅毒患者中,3%有口内癌前病变白斑症,其中10%之白斑症最后演变成口腔癌。

(9)职业除了户外工作者外,金属工人罹患口腔癌之比率似乎也较高。

到底哪些原因导致口腔癌

1.营养不良。口腔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但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认为口腔癌的发生与营养不良有关,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因为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从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同时,人口统计学研究也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

2.口腔卫生差。口腔卫生差也是影响口腔癌的重要因素。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上如果有口腔炎的话,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的发生。

3.嗜好烟酒。有烟酒嗜好也是口腔癌的影响因素之一。专家指出,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粘膜。因此,预防口腔癌要注意戒烟戒酒。

为什么会得口腔癌

1、烟、酒嗜

吸烟致癌特别是口腔癌和肺癌几乎已被公认,吸烟的方式导致癌的发生部位也有所不同,如吸纸烟主要引起肺癌,吸烟斗或卷烟主要导致唇癌或口腔癌。饮酒也可增加口腔癌的发病几率,而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另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同时兼有饮酒和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机会更高,比单嗜烟或单饮酒者要高出2.5倍。如果每日吸纸烟20只以上和饮高度酒半斤以上,则发生口腔癌的几率更高。

2、紫外线

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户外工作者,特别是农民、渔民或牧民,易患唇癌。

3、慢性刺激

在尖锐的牙尖、牙齿的残根、劣质的假牙相应部位,经长期刺激后可发生癌变,尤其常见于舌及颊粘膜。不良的口腔卫生等关系常常伴有慢性炎症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再加机械性损伤可成为癌症发生的因素。

另外还有化学、营养、机体免疫、遗传等因素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

口腔癌的发生不仅与饮食有关,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口腔癌发病的部分原因,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个警醒作用,希望不要漠视这些生活习惯,说不定哪天就成为你的致命因素,注意口腔卫生很重要。

三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1)泌尿系统畸形或功能异常: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病因,如肾发育不全、多囊肾、海绵肾、蹄铁肾、双肾盂或双输尿管畸形及巨大输尿管等,均易使局部组织对细菌抵抗力降低。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由膀胱反流到肾盂,因而增加了患病机会。神经元性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导致尿潴留和细菌感染。

(2)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导尿、膀胱镜检查、泌尿道手术均可引起局部黏膜损伤,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也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病因。据统计,一次导尿后持续性菌尿的发生率为1%~2%;留置导尿4天以上,则持续性菌尿发生率为90%以上,并有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危险。

(3)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点:女性尿道长度仅3~5cm,直而宽,尿道括约肌弱,细菌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同时尿道口与肛门接近,为细菌侵入尿道提供条件。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月经期外阴部易受细菌污染,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患,妊娠期、产后及性生活时的性激素变化,均可引起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入侵。故成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男性8~10倍。这是尿路感染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如何有效预防口腔癌

我们每天的食物都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的,因此口腔的健康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大家要注意口腔癌的预防,这类疾病对人体有着很多伤害,因此不容忽视。下面小编教给大家预防口腔癌的三个方法。

第一招:提高对口腔癌的认识。当您的口腔内的溃疡2周以上尚未愈合时;当您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块时;当您口腔与颈部肿胀和淋巴结肿大时;当您口腔反复出血、口臭时;当您口腔、咽部、面颈部不明原因麻木或疼痛时,都应到医院找口腔科医生看看。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应定期到口腔科检查。

第二招: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口腔癌前病变常见有白斑、红斑、扁平苔藓、上皮过角化或角化不良、黏膜下纤维性病变等,当口腔出现这些问题时,千万别大意。

第三招: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避免吸烟饮酒,不吃过烫和有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消除局部慢性因素,如及时处理残根、残冠,磨平锐利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假牙,以免口腔黏膜经常损伤和刺激,从而避免诱发癌肿。

口腔癌有可能会因一些不起眼的口腔疾病引发,因此当出现这些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根治,不要拖延。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有一个规律的饮食习惯,这样也是预防的一个方法。在预防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积极,因为这跟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抽烟一定会导致肺癌吗

根据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都说明肺癌的病因与吸纸烟关系极为密切。肺癌发病率的增长与纸烟销售量增多呈平行关系。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实验动物吸入纸烟烟雾或涂抹焦油可诱发呼吸道和皮肤癌肿。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本世纪末,西欧国家随着妇女吸烟者日益增多,女性患者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历时30年以上者,约占80%以上。

为什么有人抽一辈子烟却不会得肺癌?为什么有些人不吸烟反而患上肺癌?还有哪些因素在左右着肺癌的发生?

为什么有人不吸烟也会得肺癌?

对肺癌易感是基因决定的,有6个基因风险位点与肺癌相关。所谓基因位点,就是基因在人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此次发现的6个基因风险位点都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病显著相关,其中的四个位点是中国人群首次报道的肺癌易感位点。

科研人员发现:单个风险位点可增加20%-30%的患肺癌风险度,而且这种风险可以累加,每多一个位点,这种风险也将随之提高,如果6个风险位点同时存在,则受测者患肺癌的风险度要比正常人高出2.3倍。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但调查显示,在吸烟者中只有20%以下的人会罹患肺癌,而不吸烟者仍占肺癌患者的10%-15%。

“这说明有人容易得肺癌,有人则不太容易。易得肺癌的那部分人,即为肺癌易感人群,对肺癌等疾病易感是由基因决定的。”沈洪兵教授介绍说,人类基因组99.9%都是一样的,在DNA序列构成上仅有极小(0.1%)的差异,正是这0.1%的差异决定着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长相、肤色等生理特征,也决定着是否易患癌症、对何种药物敏感等性征。

这种差异用专业术语叫作“单核苷酸多态”(SNP),它影响着人们是否会患某种疾病及发病时间的早晚,易感人群对致癌的环境因素更敏感。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肺癌易感人?

查有没有易感基因,通过血液、毛发就能检测。“找到这些风险位点,就使肺癌易感风险度评估成为可能。这对预防肺癌发生是非常有价值的。”沈洪兵介绍,只需取血液、毛发、口腔黏膜等进行基因型检测,受测者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容易患上肺癌(易感风险)。“可以根据发现的位点专门定制某种检测用的基因芯片,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易感基因型。”

一旦知道自己存在患有肺癌的暗藏风险,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医生会建议这些高危人群,在生活中避免接触与肺癌相关的有害物质。例如,不要吸烟,尽量不要吸入二手烟,避开污染的环境等,增加去医院定期检查的频度,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造成的健康危害等。

不吸烟也会得肺癌,还要戒烟吗?

要戒,因为同时具有6个危险位点的吸烟者,风险数值高达650%。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发现的6个肺癌易感基因位点中,有一个位点与女性和非吸烟人群患病风险显著相关。也就是说“不吸烟,也会得癌”。那么,易感人群是否就此“认命”呢?医学领域的“未卜先知”,会不会让接受检测的人们陷入困惑与恐慌?

“我们依然倡导戒烟,因为吸烟一直是诱发肺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参与该项研究的胡志斌博士说,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其中,基因变异是产生疾病的内因和基础,按照目前的医学和生物学进展,这些内因在将来也有可能修复,但目前人们能够避免的还只是环境有害因素,即外因。

“虽然10个吸烟者中只有2人会患上肺癌,但换个角度分析,肺癌患者十之八九都有吸烟史。”胡博士说,虽然每个位点增加了20%-30%的风险度,但吸烟因素具有的风险度却是300%。“同时具有6个危险位点的吸烟者,这一数值高达650%。”

每天吸烟25支及其以上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50倍(1950年);嗜烟医生的肺癌年死亡专率是不吸烟者肺癌年死亡专率的40倍(1956年);吸烟者早死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1/3-1/2的吸烟者将死于肺癌(1976年);每天大量吸烟者在中年后期的肺癌发生率比完全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高10倍(1981年);吸烟同时饮酒的人危险性增大(1997年);一生吸烟的人比一生中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寿命减少10年,在60岁、50岁、40岁或30岁时戒烟的人的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岁、6岁、9岁和10岁(2000年、2004年)。

相关推荐

长期咀嚼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引发口腔癌

喜欢咀嚼槟榔的朋友,如果你发现自己口内黏膜变白或灰白色,生活中常感觉口干、味觉减退、唇舌麻木、食用辛辣食物时口腔黏膜烧灼痛能以忍受。且感觉到口腔黏膜僵硬、张口困难、吞咽困难。那你就要注意了!那你可能就是患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这是由于槟榔在被咀嚼过程中会慢慢释放出一种叫作槟榔素的刺激物,会使口腔粘膜下纤维化,这个疾病是引发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曾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说,咀嚼槟榔或槟榔子将会导致口腔癌。据台湾“卫生署”的癌症登记报告,台湾十大癌症中,口腔癌的死亡率和发生率名列第七位,

吃什么食物容易致癌 槟榔

嚼槟榔会让人感觉兴奋、放松,因为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它们可以让神经兴奋,有明显成瘾、依赖作用。然而正是槟榔素等生物碱,是诱发口腔癌的直接元凶。有研究表明,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有嚼食槟榔习惯的南亚、东南亚地区,口腔癌患者比例占据全世界的60%。除此以外,嚼槟榔会造成口腔黏膜的反复损伤,这也是其致癌因素之一。

爱吃辣烫食物增加患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是发生在舌、口底、牙龈、颊和牙槽粘膜的一种癌症,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的癌症。目前,口腔癌的增长速度惊人。口腔专家提示,喜欢吃辣烫的食物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 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病科副主任医师赵长斌介绍,口腔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喜欢吃辣、烫的食物,容易刺激粘膜,使粘膜发生病变,患上口腔黏膜白斑。刚开始患口腔黏膜白斑时,症状并不明显,有点像口腔黏膜粗糙,易被忽视。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如果这种病症得不到及时医治,再加上经常受到不良饮食习惯的刺激,患者就

长期口腔溃疡不治易得舌癌

大部分人都认为舌癌,只有上了年龄的人老人才会患上。可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疾病找上了门,舌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中年人患上舌癌的也很多,追究最终祸首,竟是因长期口腔溃疡导致。 目前,记者从口腔医院获悉,一名39岁的男子不久前被查出患了舌头癌,经过手术切除近半个舌头及颈部淋巴、肌肉、血管等组织后,日前出院。医生说,30多岁的人患舌头癌极其罕见。 口腔癌多发于60岁以上者 患者秦先生是一名机关干部,5年前他患了肝病,吃药不断,他说自己吃过的药可以堆满一个房间。一年前,他感到舌头不舒服,通过镜子

口腔癌应该如何预防

1、减少致病因素 首先是要求公众不要染上吸烟的习惯;已吸烟者一定要戒烟;戒不掉者应尽可能地减少吸烟量。不饮酒或少饮酒,减少酒中的酒精浓度等。注意对紫外线幅射的防护,防止长时间的直接日照。不吃过烫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拔除残根、残冠,及时磨改锐利的牙尖或假牙的锐利边缘,避免不良刺激。 2 、提高自己对癌前病变的认识能力 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预防癌变的发生。通过自我检查,发现有下列异常情况者应立即就医。有癌变可能的异常情况有:口腔内溃疡两周以上未愈合,口腔粘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

台湾口腔癌因槟榔高发

背景:台湾“卫生署”近日最新发布的资料显示,岛内口腔癌患者新增病例不断上升,10年内增加近3倍,死亡率暴增超过100%,为所有癌症中增加最快的,目前每年死亡超过2000人,其中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有长期嚼食槟榔的习惯。 将嚼槟榔视为诱发口腔癌“疑凶”的说法其实早已有之,我国台湾、湖南、海南、广东这些槟榔高产地都有口腔癌高发的现象。 世卫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曾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口腔癌可能源于嚼槟榔,并把我国台湾和印度并列为因好吃槟榔引发口腔癌的流行地区。 但因为癌症的诱发因素是复杂的,槟榔与口腔癌之间

漱口水的好处和坏处

漱口水作为化学药剂只能成为偶尔使用的辅助剂。只要人们每天坚持用正确方式刷牙,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就不需要使用漱口水。喝酒、吸烟虽是口腔癌高危因素,但漱口水的危害也不可小视。如果既喝酒又用漱口水,患口腔癌几率增加9倍;既吸烟又用漱口水,患口腔癌几率增加5倍。使用漱口水多是因为口腔不清洁,但无法肯定究竟是漱口水还是口腔卫生问题引起口腔癌,建议大家多刷牙、少用漱口水,含酒精的漱口水尽量别用。

麻辣烫为何带来口腔癌

口腔是人体和外界接触最紧密的屏障之一,也因此招来了病魔的频频“光顾”,其中,口腔癌近年来成为让人们非常困扰的难题之一。 口腔癌的发生率与年龄增长有直接关系,相比其他癌症,口腔癌的发病年龄相对要早,40岁后患病率会急剧上升,尤其好发于45岁后。吸烟和饮酒是导致口腔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此外,喜欢吃麻、辣、烫食物等而产生的口腔白斑也与口腔癌的发生密不可分。它之所以会转化为癌,主要和局部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这也是40岁以后最好少吃麻、辣、烫食物的关键所在,否则这些重口味食物会对口腔不断产生刺激,继而直接诱发

口腔溃疡长期不愈或是癌症前兆

口腔肿瘤误诊多 口腔癌是最常见的口腔肿瘤,占到了世界恶性肿瘤的第六位,我国是世界上口腔癌六大高发国家和地区之一,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每年收治的1000余例肿瘤病人中,口腔癌占到60%。口腔癌包括发生在舌部的舌癌、在脸颊粘膜的颊癌、在牙龈的牙龈癌、在硬腭的鳞癌和口底癌等等,广义的口腔癌还包括唇癌和口咽癌。 口腔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三种: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口腔溃疡,简单处理2-3个星期后仍无明显好转,且溃疡有扩大趋势,疼痛症状可逐渐加重;其次是突出粘膜表面的菜花样肿块,表面粗糙不平,容易出血,生

舌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例如舌及颊粘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部位。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被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癌发病前通常都有一癌前病变阶段,如口腔粘膜白斑,创伤性溃疡,乳突性瘤等。 1、外因: ①慢性感染:舌体部炎症或溃疡长期不愈有癌变倾向。 ②口腔卫生不良。 ③机械刺激:牙的残冠残根、锐利的牙龈边缘、不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