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出招教你化解高考后焦虑症
专家出招教你化解高考后焦虑症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在等待分数公布的这段时间,考生卸掉了超负荷的学习压力,从考前的极度紧张转为考后的焦急等待状态。
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针对学生高考后常见的自责、放纵等心理状态,建议家长一定要及时捕捉、梳理孩子的情绪,对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调节,防患于未然,别让高考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苦痛与梦魇。
焦虑型:做些户外运动分散注意力
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焦虑型”状态是一种常见的考后心理类型。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的期待值比较高,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这种不确定性让考生更加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并且加重。
专家建议:家长在陪同孩子进行合理估分的同时,应指导孩子对分数、自我和未来正确认知。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尽管它相对来说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但考题毕竟具有偶然性,考试成绩不能反映一个学生的全部。家长也可以带动孩子听音乐、打打球,做一些户外运动分散注意力。
抑郁型:家长千万别跟孩子“翻旧账”
这种类型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专家建议:当高考已成往事,家长和孩子都应要回归到当前来。作为家长,切不可在听到孩子对成绩表示担忧时,指责孩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跟孩子“翻旧账”。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灵健康、快乐成长更重要。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烦躁等异常情况出现,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疏导,严重的话要借用专业机构帮助。
放纵型:督促孩子回归规律生活
不少考生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因此毫无节制地玩。家长如果持有弥补心态,纵容这种行为,则此类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有些考生还可能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专家建议:孩子考前的饮食和睡眠一般都讲究规律,如果考试结束后生物钟突如其来变化甚至颠倒,这种逆转对身心有着巨大的伤害。因此,“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家长应督促孩子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健康快乐充实地度过后高考时期,也可以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相应的准备。
茫然型:避免孩子无事可做
高考结束,孩子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随着压力的释放会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要求及态度发生变化,当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专家建议: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也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依赖型:利用假期锻炼孩子自理能力
大多数考生一直以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做,也很少与父母亲以外的人接触。高考结束,意味着将要上大学了,要离开家人,离开妈妈,该怎么办?
专家建议:对于一直生活在父母呵护之下的孩子而言,这无异于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家长应把握入学前近三个月的自由时间,督促孩子将自立自理课补上。尝试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衣服,尝试着让孩子拓宽自己的交往能力,提前了解大学生活的状况,为步入大学做准备。
高考焦虑症症状 易受干扰
在答题过程中,易受外来刺激的影响,导致神经联系中断,还会导致原来已知信息的难于提取,影响考试发挥,最终会导致成绩不好。
高考焦虑症的症状 睡眠不好
学生入睡困难或是早醒,或是需要人陪伴,醒后内心失落,感觉空荡荡的。且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心慌,出虚汗,手脚发抖,发凉,全身疲乏无力、没精打采。
高考焦虑症的症状 丧失信心
在考参加考试过程中若是预感自己成绩会不理想,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缺乏韧性,同样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放弃考试,这是由于动机过弱和注意力分散所致。
陪作业陪出焦虑症
陪作业陪出焦虑症
你是否被陪孩子写作业搞得狼狈不堪呢?你知道吗?配写作业又火了,还记得之前有不少的父母因为配写作业导致心梗,脑出血的情况吗?最近网上又被陪写作业刷屏了。据此网上有不少的家长都在吐槽陪作业陪出焦虑症了。据了解,如今孩子的课后作业越来越多,家长下班回家之后不但要做家务而且还要陪孩子写作业,更让人震惊的就是原本是教师修改的作业也需要家长来批改,可以说家长下班之后变成了老师。这让不少的家人苦不堪言,甚至都出现了焦虑。曾有份写作业压力数据显示,我国有九成的家长陪写作业,甚至是有家长辞去工作专心辅导。然而孩子的作业也越来越多了,各种复习各种亲子活动等等都需要家长配合,不少的家长都在吐槽天天累成狗,隔天都没有精力开始工作。该数据该显示有将近八成的人因为写作业爆发了矛盾。
陪作业陪出焦虑症 如何缓解焦虑症 缓解焦虑症的方法
其实在我们那个时代任何的作业都是老师批改完成之后再课堂上讲解,不像现在都是老师直接布置作业,对错都要家长自己修改并讲解。其实这种教学模式真的不可取,有些简单的题目家长也许会,但如今的考题都是非常的困难就连在读的大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已经忘记得差不多的家长。所以说减少学生作业提高课堂效率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高考前吃什么食物 含碘的食物
食物中缺碘也会造成心理紧张,高考前期补充适宜的碘元素,可有效防治部分考生心理压力大,紧张焦虑。因此补充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也可有效缓解高考前紧张,压力大。
高考后焦虑症怎么办
1.不要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因为睡眠过程是大脑合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焦虑。
2.不能过分要面子。高考是手段,继续深造是目的,要手段目的化。不要想着我必须考上某大学超过某同学才有面子,这样会增加紧张和焦虑。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这是最常用的高考焦虑症的调节方法。体育活动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增强意志,同时可增加深睡眠,增加记忆蛋白合成,提高学习效率。
4.听音乐。音乐可使人们被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
5.自我放松训练。可靠坐在沙发上,以随意舒服的姿势,先紧握双拳,全身肌肉绷紧,然后全身放松,体验紧张放松的主观感觉,然后开始放松训练,由前臂开始,依次放松面部、颈、肩、背、胸腹、四肢,每次10~20分钟,这是高考焦虑症的调节方法中最为有效的。
6.登高远望。若在楼上居住,焦虑时可临窗远眺,心情可很快改善。
如果高考之后有焦虑症的话,那么就试试这些改善和调理的方法,避免自己的情绪一直高涨,找个合适的环境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焦虑症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控制,面对焦虑症疾病做改善的时候还要合理的饮食,记得多看书,听一些高兴的音乐,这样都是可以放松情绪的。
考前焦虑症要这样治疗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特别是学生在考试前,有多多少少的心理压力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不去主动克服,就可能发展成考前焦虑症。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在考场发挥出正常乃至超常的水平,至关重要。那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呢?小编为您介绍几种妙招,手把手教你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首先要有充足睡眠
以足够的睡眠消除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足够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考前如果经常失眠,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如利眠宁、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来缓解考前焦虑症。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之运用宣泄法
当自己处于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精神痛苦之时,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看不进书、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坐卧不安、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容易出汗时,可找朋友、同学谈心说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的焦虑郁闷情绪,在不同场合上得以宣泄而达到情绪的稳定。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之理喻法
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
如何缓解考前焦虑症之意控法
也就是借助于意念,“遇事不慌”“遇难不忧”自觉调节情绪,心平气和地进入考场,稳健自如地应付考试。
专家指导如何缓解焦虑症
焦虑的精神表现有:
1、危险感:对环境感到一种迫在眉睫的危险,不幸即将来临,惶惶不可终日。对自己:感到自我失去控制,好象就要发疯,或即将会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伴有强烈的恐惧感。对危险的具体内容不明确。
2、注意内收:对自身症状过度关注,容易引发疑病。对外人的表情态度高度专注,容易产生敌对和攻击的解释。
3、无能为力感:感到自己在处理个人事务上无能为力,对自己躯体与精神上的痛苦体验无力改变,凡事穷思竭虑无力摆脱。自觉危险与不幸即将降临,无力回避。想逃,但又逃不出生天,好象天罗地网无处藏身。
4、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拿不准,难以把握,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常犹豫不决、无所适从。陷于自我怀疑,沉溺于内心活动或身体感受之中,不能自拔,凡事总向坏处想,胡思乱想,不能自制。
焦虑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有:
1、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慌,心悸,胸痛,心动过速,头晕等。
2、呼吸系统症状:胸闷,气短,气促等。
3、消化系统症状:口干,口苦,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便秘等。
4、泌尿系统症状:小便频数等。
5、肌肉运动系统症状:肌肉紧张,头胀头紧,头部重压感,颈强,肩部酸沉,全身酸懒,颤抖,坐立不安等。
6、皮肤感觉系统症状:汗出,脸红,面色苍白,瘙痒,针刺感等异常感觉。
7、睡眠障碍:多梦,噩梦等。
焦虑可能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新环境,此时个人的惯常行为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情景。还有可能来自于个人内部的各种冲动、欲望,与自我难以调和。常见的因素是:反应性的敌意;极力压抑的冲动;矛盾的意向。还有超我对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义的要求。因未臻完美而责备自己;因有不道德的念头而厌恶自己。
面对焦虑应该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领悟他们的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患者的认知。还应注意通过自我疏理、自我放松预防焦虑症调整心态。
焦虑症教你几招放轻松
1.正确呼吸
焦虑常常会导致呼吸不足或过度呼吸。当你感到焦虑时,可以有意识地慢慢深呼吸。练习时,一手轻按胸部,一手放在腹部。配合着两只手的起伏呼气、吸气……
2.放松肌肉
很多人以为,放松很简单,躺在床上、坐着不动就是放松了。但莱文博士说:“放松并不是一件你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你需要经过练习才能有效地掌握这一技巧。下面推荐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即是你可以听着舒缓音乐或者《黄庭禅坐》,想象自己全身都很轻,然后从头到脚轮番放松身体上的每一块肌肉。
3.别借酒消愁
许多男人喜欢用饮酒来麻痹自己、借此消除焦虑。而研究证明,借酒消愁可能会导致毁灭性的结局。马里兰州罗克韦尔的“美国焦虑失衡协会“估计,患有焦虑失调症的美国人中,有1/3的人靠狂饮来解脱自己。等到酒精的麻醉作用一去,焦虑无法解除而身体更加疲惫,反而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4.按时睡觉
晚上久久不睡或长期睡眠不足只会让你更加焦虑。晚上应该养成远离咖啡壶、茶壶的习惯,因为咖啡因等物质会刺激你的神经,只能让你更加紧张。
5.参加体育锻炼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大大降低焦虑程度。莱文博士说:“有规律的运动是消除焦虑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你释放体内的压力。如果你长期处在焦虑的情况下而不进行体育活动适当发泄,只会让你的焦虑慢慢加重。
6.面对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有些人面对恐惧和焦虑时,选择的是逃避。加利福尼亚大学焦虑失衡项目负责人压力山大·比斯特利斯基医学博士称:“每当你躲过一次让你恐惧的环境,下次你还会面对更大的恐惧和焦虑。”克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当你处在焦虑中并坚强的面对它、克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