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痹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痹

《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例如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绵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袪风除湿

《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

土茯苓能治痛风吗

土茯苓能治痛风。土茯苓能治痛风,土茯苓又称过山龙、土萆薢。味甘、性凉无毒,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作用。《纲目》土茯苓能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祛则筋骨利;《内经》大茯苓甘淡而平,能祛脾湿、湿祛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痛漏愈矣。故用土茯苓治疗痛风时该药中解毒、除湿就有降尿酸的作用,再则利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故该药利关节就能镇痛。所以用土茯苓治疗痛风症能达到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而且无反弹、无毒副作用。

腰腿疼喝哪个药酒好 萆薢酒祛风胜湿

方药组成:萆薢,牛膝,熟地黄,石斛各50克,防风,独活,川芎,山茱萸,当归,酸枣仁,桂心各10克,大麻仁25克,白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前13味药去除杂质,研为细末,分装纱布袋,扎紧袋口,放入小口瓷坛中,注入白酒,加盖密封,每日摇晃1次,30日后启封,滤出药酒,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祛风胜湿,通经活络,主治腰腿风毒攻注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1、粉萆薢水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小鼠足肿和大鼠足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减轻肿胀程度。

2、粉萆薢水提取物能明显减小鼠血清尿酸的含量,标明粉萆薢具有一定的抗痛风作用。

3、粉萆薢中含有薯蓣皂苷元,在人的肿瘤变化过程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4、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对黄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脱发治疗偏方 祛湿健发汤可治脱发

材料:白术15克、泽泻9克、猪苓15克、川芎9克。车前子15克、萆薢15g、赤石脂12克、白鲜皮15克、桑葚9克、干生地12克、熟地12克、首乌藤15克。

做法:将白术、泽泻、猪苓、川芎、车前子、萆薢、赤石脂、白鲜皮、桑葚、干生地、熟地、首乌藤共同煎水,一天喝1剂,分2次服用。

功效:健脾祛湿、固肾生发。

活血止痛的药酒配方 复方狗脊酒活血强筋

取狗脊,丹参,黄芪,萆薢,牛膝,川芎,独活各6克,附子1枚,将狗脊去毛,丹参,黄芪,萆薢,牛膝(去苗),川芎,独活(去芦头),附子泡裂,去皮脐,加工粉碎,装入纱布袋扎好,放入白酒中,密封,隔水文火煮3个小时取出,浸泡7日后取出药袋即可饮用,不拘时温饮,每次饮15毫升。

此酒有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祛风利湿,强筋壮骨之功效,适宜于腰痛强直,不能舒展,脚软乏力,小便不禁,白带增多,关节不利等症调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根治

(1)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过20片)。每日2~3次。

(2)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儿童酌减。

(3)麝香丸

药物组成:川乌3枚,地龙5条,全蝎、黑豆各21个。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次。

(4)血痹大易方

药物组成:萆薢、山药、牛膝、泽泻各60g,地肤子、白术各15g,干漆、蛴螬、狗脊、车前子各5g,茵陈3g,山茱萸16g,干地黄75g,天雄5g。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邪偏重。症见疼痛,游走无定处。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每日3次,温酒送下。用量亦可适当增加。

鼻前庭炎的偏方

(1)湿热黄脂多者:用明矾3克,生甘草10克,水煎清洗,用以清洁,敛水。

(2)湿热盛,红肿,糜烂,脂水多者:可以用“青蛤散”调涂患处。方中以青黛,石膏,黄柏,清热解毒,以轻粉,蛤粉,收敛祛湿。

(3)苦参15克,枯矾15克,研末,生地黄“煎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的功效。

(4)方药:黄芩汤(《医宗金鉴》加减。黄芩10g,桑叶10g,菊花10g,麦冬10g,栀子10g,连翘10g,薄荷6g,桔梗6g,知母10g,丹皮10g,甘草6g。若大便闭结者加瓜蒌仁、生大黄,热毒壅盛,焮热痛甚者,可加黄连、丹皮以清热解毒,红肿甚者加大青叶、板蓝根

(5)方药: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减。黄柏10g,苍术10g,萆薢10g,泽泻15g,滑石20g,茯苓15g,苡仁15g,苦参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蚕砂10g,槟榔10g。若湿热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极除湿。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有哪些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另外中药神凤丹和通痹丹或消痹汤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也有很不错的疗效,药用丹参30g,杜仲、地龙、桑寄生各15g;威灵仙、当归、海桐皮、川牛膝各10g,细辛3g等。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中当归、丹参、地龙养血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生精项髓以壮筋骨;威灵仙、海桐皮祛风通络;细辛抗炎镇痛;川牛膝既有活血祛瘀又有补益肝肾之效,为膝之引经之药;丹参、当归还具有减缓和修复关节软骨退变、损伤作用。

相关推荐

威灵仙的功效作用 祛风湿

威灵仙具有祛风湿的功效,能用于风湿痛,尤其对于全身游走性风湿痛效果好。对于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酸痛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耳朵湿疹症状

耳湿疹指发生于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出,有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治疗耳湿疹,中草药配方,效果确切,治愈后不复发。耳湿疹患者平时多注意饮食,避免刺激发病部位。 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表现为红斑、渗出有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中耳炎或耳挖伤引起的湿疹,可有或多或少的脓性分泌物和脓痂眼镜架、耳环引起的多局限于接触部位。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纯中药草本霜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在生活中,身体湿气重会导致机体出现很多的不适感的,因此,在对体内湿气的排出上,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为此,本文特为大家分享了几种能够有效缓解身体内湿气重的方法。 方法一: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湿气。 方法二:多运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身体湿气重的人在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运动,

闹羊花的功效作用 祛风湿

本品味辛,性温,辛能散行,温可通经,故有祛风湿,舒筋活络之功,常用治证;“,,者,闭塞不通也。《素问·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也。”《类证治裁》亦云:“诸……艮由营卫先虔,腠理不密,风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本草蒙签》亦云:“主风湿藏肌肉里,溅溅麻。”乃闹羊花有祛风湿之功,故主治之。

楤木的功效作用 祛风湿

楤木能活血,如《江西草药》:活血行瘀;疏风祛湿。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骨折。

吃什么可以体内的湿气呢

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清热排脓等功效。体内湿气重怎样祛?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还有煮水喝都可以利尿、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体内湿气重怎样祛?身体湿气太重的食疗方法: 去湿气的食物 清热祛湿粥 【原料】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米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将川萆、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

中医治痛风

1、寒湿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关节曲伸不利,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湿,活血通络,宣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

体内湿气重的食疗方法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

油松节的功效作用 祛风湿

油松节有祛风湿的作用,《临床常用中药手册》:松节苦燥温散,有祛风湿、止痛之功,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因性偏温燥,以治寒痛为宜。

防己的功效作用 祛风湿

防己辛能行散,苦寒降泄,既能袪风湿止痛,又能清热。对风湿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