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心慌按摩哪些穴位
心悸心慌按摩哪些穴位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文中小编为大家推荐了5个治疗心悸的穴位,但是如果你经常出现心悸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来,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做到保健身体的最佳效果。
心慌心悸中医教你这样按摩穴位
饮食不规律,人体新陈代谢容易出现异常,导致心慌心悸。传统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心慌心悸症状。中医穴位按摩具体手法如下:
一、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按摩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二、防止失眠的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心悸心慌的穴位治疗法
穴位介绍: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内关为常用特定穴,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在平日的养生保健中,可以经常按压,舒缓疼痛症状,解除疲劳。
穴位作用:
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及前臂诸疾,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征皆取本穴。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以及气滞经络,气滞血瘀等病征亦属本穴。故内关又善治胸胁痛、胃痛、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孕吐、晕车、恶心想吐等症状。
处理症状: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操作方法:
太玄养生专家提示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
1.按摩内关穴时,可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2.日常生活中若见有胸胁痛、胃痛、心痛、心悸、胸闷气急、恶心想吐等症状。可以每天按摩内关穴和外关穴各5-10分钟,连续21天,以上症状即可缓解及好转。
孕妇腿抽筋怎么进行急救
1、平时一旦发生腿抽筋,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趾,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自己方向拉,这样可拉伸腓肠肌。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或用双手使劲按摩小腿肚子,也能见效。
2、身体前靠在墙上,脚后跟着地。如果仅站立,然后将体重集中由发生抽筋的腿支撑也有所帮助,但是应当小心摔倒:如果旁边有人可以帮忙的话就更好一些。温暖(使用电热毯或温水但不能用开水)或按摩腿部和足部也可以有助于肌肉放松,不过最好先试试拉伸肌肉。
小腿抽筋不要慌,按摩穴位来缓解很多人都经历过小腿抽筋,那种滋味真的很痛,小腿抽筋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不管睡眠原因导致的抽筋都可以按摩穴位来有效的缓解。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心悸主要是由于气血虚弱,痰热内庭,气滞血瘀等所致,治疗应以温阳益气,化饮涤痰,活血理气为原则。
血压低按摩哪里最管用
按揉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主治:低血压眩晕,眼花,头痛,心悸,健忘,中风,耳鸣,失眠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在其身后,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放散为佳。
按揉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背部,两肩胛骨内侧,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宽处。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头晕,心慌,心痛,心悸气短,困倦乏力,易疲劳,咳嗽,吐血,失眠,健忘,梦遗等症状。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推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心悸,心慌,呼吸气短,咳嗽,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缺乳症,肥胖,消瘦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于一旁,用拇指自上而下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两侧乳房放散为佳。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贫血,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先用拇指或中指点按中脘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点按关元穴
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取穴。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四肢不温,神经衰弱,失眠症,遗尿,尿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遗精,阳萎等。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立于一旁,用拇指或中指点按关元穴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于患者身侧,用拇指自下而上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放散为佳。
按摩功效:治疗心慌,心悸,咳嗽,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缺乳症,肥胖,消瘦等症。
喝咖啡心慌怎么缓解 按摩穴位
喝咖啡后心慌可通过按摩内关穴加以缓解,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经常按压有宁心安神,缓急止痛,疏通经脉的作用,心慌心悸情况可按摩内关穴。
吃减肥药心跳加速怎么办
吃减肥药出现心悸、心慌的副作用,当然要立即停止用药,避免减肥药继续伤害身体。如果吃的时间还不长,停药3-5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吃药时间超过3个月,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调养才能恢复正常心跳。
(1)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
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2)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
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3)指推檀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食材:莲子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莲子煮至烂熟,然后加入粳米煮成稀粥。每日早晚空腹食用,食用时可以添加适量蜂蜜。
功效:莲子粳米粥有益气安神,清心下火的作用,对心律不齐,心悸心慌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