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每天跑多少公里最佳 比赛距离越长,练习里程数越高

每天跑多少公里最佳 比赛距离越长,练习里程数越高

想当然而,一名全马跑者的里程数绝对高于一名5K跑者,跑步训练里程数视目标距离而定。详情请见下方表格:

跑马拉松要注意什么 做系统训练

不管是之前有没有跑马拉松基础的人在赛前都需要做系统训练,特别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具体的训练计划如下:

完整的马拉松训练周期一般是在赛前的3-6个月就开始了,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提前更久进行训练。

第一阶段:长距离跑+力量训练

对于马拉松来说,长距离跑是最好,最有针对性的练习,也是打基础的训练,因为它最接近马拉松本身,长期训练累积下来对比赛的帮助是最大的。

一般每周至少4次,总共约40公里(全马)或约24公里(半马)的跑量,每次循序渐进的增加里程。

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普通的跑者不建议超过200公里,怕增加受伤概率,至少也需要达到100-150公里。为半马备赛,理想跑量应当达到80-10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60-80公里。

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静止力量训练,包括下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都是长跑不可或缺的。

第二阶段:长距离跑结合马拉松目标配速

一次针对性长距离跑应该包含4-8公里以自身的马拉松目标配速完成,这4-8公里必须在长距离跑的最后,比如计划32K,目标配速400,有氧配速430,那么应该在24K保持430的配速,之后的8K,你就得用400的配速跑完。

第三阶段:间歇跑、变速跑

在马拉松训练的前期,不要追求配速,而是要集中精力增加跑量,量达到峰值,最后两周才轮到调整配速,跑量则相应减少。

通俗地说,就是跑的距离慢慢缩短,跑得速度慢慢加快,直到比赛的前几天开始调整性的休息,这样的训练方式效果是最好的。越接近比赛,越要减量减强度,保持一定的活动即可。

这时可以采取速度跑、间歇跑、变速跑、重复跑等方式进行。

第四阶段:减少跑量

赛前一周不适合过大的运动量,要减少跑量,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让身体的肌肉、心肺等方面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避免马拉松当天突然的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长跑的训练方法

长跑的训练方法,让很多想通过长跑参加比赛或者锻炼身体的人都想了解的事情,很多朋友都会说,长跑多么简单,随便跑一跑,只要时间长不就好了嘛,其实不是这样,长跑也是讲究战略战术的事情,不要随便的跑,如果盲目长跑时间很长的话,有可能给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和麻烦。

如果想通过长跑参加比赛或者锻炼身体,那么我们一定要先掌握长跑的训练方法,但是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想要长跑最先要做的是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看自己是否适合这样体育运动,如果身体有隐藏的疾病或者长跑起来就很不舒服的话,建议大家就不要长跑了,可以短跑或者选择别的体育项目。

长距离跑是对运动员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心肺功能要求很高的一项专项运动竞赛!作为长距离跑运动员,如何克服训练中所带来的枯燥感?以及训练后身体机能所产生的保护自身的疲劳调整和放松?如何在比赛或训练中达到自觉训练?克服各种自然现象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以提高竞技水平和比赛的兴奋程度。 我们知道:长距离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有机体的有氧能力,速度训练水平。

一般来讲,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多少直接决定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携氧能力,意志品质、拼搏进取和高速保持节奏的能力。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的训练是比赛时能够发挥的基础。年训练量和周训练量是自身身体指标检测的标准之一。速度耐力是长距离匀速保持的关键,如何在全程中保证没有明显的减速,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不因为过份的降速造成全程时间上的亏损。一般来讲,年训练量应保持跑量为6000—8000公里,周训练跑量为80-300公里。训练跑量有氧量占55%;混合供能训练量占5%,耐久力的提高与训练负荷量有线性联系,但有一定限度。

当训练量已达到相当大(年总量超过8000公里)时,再增加跑量已不能引起能量指标的相应变化,而应在控制总跑量前提下,减少有氧跑量,增加混合供能跑量(有氧-无氧)。

(一)在训练中,常采用如下手段

1.速度为10-15公里/小时的匀速和变速越野跑(心率130-150次/分);

2.长时间速度为15-17公里/小时(心率为150-165次/分)的节奏跑;

3.以比赛速度或高于比赛速度(心率为180-190次/分)跑300-1000米;

4.以低于比赛速度(心率为160-180次/分)跑400-3000米或更长距离;

5.50-200米跑、上坡跑、接近最高速度的下坡跑。

(二)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

1.增加难度条件下的沙地、雪地、草地和水中跑;

2.在丘陵地段的加速跑;

3.短跑间歇训练;

4.各种形式的负重跑;

5.斜坡上进行上坡跑;

6.腰腹力量专项训练,达到身体的平衡。

(三)比赛中的战术运用

1.速度较好的往往采取跟随跑,离终点200-400米处时突然加速冲刺;

2.耐力较好的运动员运用较高的速度去跑,加长最后冲刺距离;

在掌握了长跑训练方法以后,大家可以更好的练习长跑了,但是有一点是,长跑之后不要一下过多的饮用水,如果一次性喝太多的水的话,会引起水中毒的情况发生,并且在长跑之后也不要马上就坐在地上,这样对身体也是不太好的。

跑步多少公里合适 一种距离训练不能提升各种比赛能力

练跑与实际比赛的里程数差距越大,越难以帮助你增进该项目的表现。确切的意思是,你选择的练习会使你擅长于某一方面,如果常练长距离慢跑,那你将会在长距离比赛上游刃有余;

不过必须认清,像许多超马选手常练习4-5小时慢跑,这对准备80公里以上的比赛相当有用,却对5K速度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很久没跑步第一次跑步要跑多久

超过1-2周,但能轻松跑

如果你错过了两周的锻炼或长跑训练,那就用稍微保守一点的方法回来。

先花1-2天做一些轻松跑的练习,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的里程计划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在决定何时尝试锻炼之前,首先了解你的双腿该如何应对轻松跑的步伐。

超过1-2周,毫无状态

如果你只错过了一周的时间,可以从每周1-2次的轻松跑开始。

在恢复跑步期间,你可能需要一两天才能让你的身体恢复活力,所以在一周结束时,你应该舒舒服服地跑步。

如果你已经休息了两周,可以从每周4-5次的轻松跑开始,然后再回到你的训练计划中。调整你一周中最长的长跑时间,但是可以比你原来设定的时间短一些。在第二周开始的时候,你便可以回到正常的日常里程,并可能在一周之内完成一次锻炼。

超过3-4周,但能够轻松跑

这样的情况可分为两种结果:

好消息:跑者已经错过了近一个月的跑步计划管理,但还是能够参加比赛。

坏消息:他们必须重新调整目标。毕竟跳过了这么多长跑训练或者其他锻炼,想要达到个人的最佳状态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的比赛在6个星期内就要发生,那么在决定是否还要完成比赛时,马拉松运动员应该更加谨慎。建议可以找一个距离较短的比赛,以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超过3-4周,毫无状态

如果你错过了3-4周的练习,建议重新开始最基础强度训练,等到这些训练更融入你的生活后,再选择一个你可以完全驾驭的新比赛目标。

如果你真的不想放弃比赛,那么,你可以选择参加半程马拉松。但一个月后,如果在没有任何的训练之下,直接从零冲到21公里的话,便容易增加受伤的机率。所以,不要急于在当下完成比赛,看看是否可以延迟到明年再战。

记住,训练计划是用铅笔写的,不是用钢笔写的,有时还需要适时的重新调整。跑步并不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当你准备好了,将会有一个新的目标正等待着你。

窦性心律不齐能跑马拉松吗

窦性心律是否能跑马拉松,要看具体情况。因为我们窦性心率是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率,都称为窦性心律,属于正常的一个心率。马拉松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比较长,一般里程数从少到多慢慢的增加,主要是要量力而为,有经验的跑手可以跑的多一些,大量的长跑训练,获得良好的耐力之后再进行这一项比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运动伤害的风险。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四天,最少持续四个月,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超过六周以上的跑步经验,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因此窦性心律者且没有身体其他疾病,经过训练是可以考虑跑马拉松的,但也有运动伤害的风险。

窦性心律能参加马拉松吗

窦性心律是否能跑马拉松,要看具体情况。因为窦性心率是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率,都称为窦性心律,属于正常的一个心率。马拉松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比较长,一般里程数从少到多慢慢的增加,主要是要量力而为,有经验的跑手可以跑的多一些,大量的长跑训练,获得良好的耐力之后再进行这一项比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运动伤害的风险。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四天,最少持续四个月,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超过六周以上的跑步经验,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因此窦性心律者且没有身体其他疾病,经过训练是可以考虑跑马拉松的,但也有运动伤害的风险。

跑步跑几公里比较好

一个窍门:不要随心所欲设定训练里程数。不少人喜欢选择10、20、30这种整数,或5、15、25这种倍数,来做为自己的跑步里程的训练目标。像是“今天跑10公里,明天跑15公里”,“今天要跑1个小时”,“跑到看到第1314号电线杆为止”,“这圈跑完就回家”等等,其实这些数字和你的生理状况完全不搭。如果利用这些“莫名奇妙”的数字来当训练目标,你只会有两个结果:受伤和失败,没有其他选项。应该以客观数据说话,你应该先了解自己现阶段所能承受(或最佳)的距离、速度与时间,然后再根据这些数值去渐进式的升高,比如参考10%原则。所以对跑者来说,要养成纪录运动数据的习惯。

每天跑多少公里最佳

目标提高,里程数随之增加

第一项规则单指目标距离,这项则是指目标速度。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顺利完赛,那么跑量可以少些无妨;

但若想快速完赛甚至破PB,训练总里程数也须提高。

强度高,里程数可稍减

当你每周训练总里程包括比较艰困的越野跑,或速度较快的节奏跑、间歇跑,做完通常比一般轻松跑还难恢复,所以当你增加这些训练时,可稍微减少总里程数,以平衡运动强度增加带来的压力。

肺活量多大正常呢

成年人的肺活量平均值,男性为3500~4000毫升,女性为2500~3500毫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达到5000毫升以上,肺活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肺活量越小。跑步:这是最简单也最方便的锻炼项目,不受天气影响,寒暑假都能进行。对增强肺活量来说,变速跑的作用最大。快步跑100米,然后慢慢跑回来,如此反复地跑,每跑两到三公里为一组,每次锻炼最好跑两到三组。快步并非说速度一定要飞快,而是要拉大步子快走,因为速度过快学生承受不了。由于目前许多学生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所以在练变速跑前首先要练习慢跑作为“预备课”。慢跑时根据自己的能力而行,过量的话对心肺负担太重,运动量不够的话则刺激不够。如何判断运动量?每次跑完后脉搏在每分钟130~140左右为适宜。刚开始进行锻炼,许多人都有全身疼痛气上不来的感觉,坚持运动一周左右这种情况就会大大改善,这时就能转入变速跑。变速跑也要循序渐进,最初先练一组,然后逐步加量。 游泳:因为水对肺部存在压力,能提升对呼吸机能的能力要求,所以游泳锻炼肺活量的效果比跑步还好,是目前适宜中小学生增强肺活量的最佳方式。尽管寒假天气冷,游泳不如暑假那么容易展开,但不少健身场馆都有温水池,青少年也可以选择冬泳。需要强调的是游泳不等于玩水,反复不断游才对提升肺活量有帮助。锻炼的方法类似变速跑,也要快游出去再慢游回来,以50米为距离,来回反复游。 赛艇:是对肺活量刺激最大的运动项目,根据统计,赛艇运动员的肺活量在所有运动员中位居榜首。目前,广州市有赛艇俱乐部,也招收部分学生作为业余选手,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与之联系。但是赛艇的要求比较严格,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而且训练时需要教练指导。 以上三种项目需要在社区进行,同时在家里还有一些简易运动方法可以锻炼肺活量。

窦性心律可以治好吗 窦性心律能跑马拉松吗

马拉松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比较长,一般里程数从少到多慢慢的增加,主要是要量力而为,有经验的跑手可以跑的多一些,大量的长跑训练,获得良好的耐力之后再进行这一项比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运动伤害的风险。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四天,最少持续四个月,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超过六周以上的跑步经验,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因此窦性心律者且没有身体其他疾病,经过训练是可以考虑跑马拉松的,但也有运动伤害的风险。

马拉松的发展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才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

中国史上第一届马拉松比赛在南京举办,自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中国有记录的首届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其中赛道的最后一段路程,即南京的中山门到新模范马路这一段。1910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六日),《时报》发出了一份比赛预告:“各报馆鉴:长距离竞走会从镇江金山顶起,至南京劝业会纪念塔止。十七(日)发足,十九(日)达会场”。清末民初,“竞走”是人们对于跑步比赛的通称。 [2]

今昔马拉松赛也有不少差别:比赛分3天,参赛人员主要是南京各学堂的教师,赛道被分为不连贯的三段:第一天从镇江金山到高资镇,距离约为12公里,第二天跑到南京远郊,距离约20公里。第三天上午休息,下午从南京朝阳门(今中山门)起跑到劝业会场(在今南京新模范马路附近),距离约10公里。比赛有十余人参赛,除中途退赛和犯规选手,有6人跑完全程,同时到达终点,排名不分先后。

跑步肠胃不适是为什么

很多跑者常常在训练或者长距离比赛的时候遇到消化系统的问题。如果你还对跑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还不是很清楚,那么以下几条建议应该能帮助你。

一般来说,跑者身上最常见的胃肠道不适和消化问题起源于脱水。曾在2004年缔造美国高中5公里纪录的自由作家凯特琳-乔克表示:“在负重长跑或者艰苦训练中脱水容易造成很多胃病问题。跑步的时候,身体主要集中给肌肉和肺部提供含氧血。所以,胃部和肠道的血液被转移,致使跑步者感觉劳累,消化被暂时‘搁置’。”当然,这可能会导致大量不适症状,甚至会中断训练和比赛。

蒂娜-缪尔是2012年英国奥运选拔赛10公里马拉松季军得主,也是一位专家教练,她为跑步者提供一些避免胃肠病问题的建议。

在谈及“跑步者在长时间训练或者长距离赛跑之前应该吃些什么”这个问题上,缪尔认为没有一种神奇的食物能让每个人都能消化并感觉良好。但是最重要的是保持食物‘温和’。“平常我们建议吃颜色多样的食物,但在长跑之前最好是让食物尽可能的‘白’,因为‘白色食物’往往是简单的,容易消化的。我建议吃燕麦片,原味/干麦片,香蕉,动物饼干和米饭。有些人想添加花生酱使其缓慢消化,但这种做法需要多试几次,好让你的胃能适应。我的一顿饭包括半杯燕麦片和半杯牛奶、半杯水和一个大香蕉。”

到底在离运动或比赛之前多久必须进食?缪尔表示:“这是个个人偏好问题。但大多数人会在赛前3-4个小时进食,这样的话,他们的胃在消化食物,另一方面能量在产生并使用。所以他们也不会觉得饿。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运动前一小时吃点零食,一个香蕉或者一个原味的麦棒/能量棒。如果你是在清晨运动,肯定是建议至少在起床后1个小时才吃东西。”

说到训练或比赛中需要补充什么能量,缪尔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些人喜欢液态补充,再喝点水。过去,我曾经两次使用液体补充剂,但喝这些就意味着你必须随身携带。我还是建议吃能量胶,你只需要把它放进你的口袋。补充能量最重要是对食物测试过,确保不打乱胃部的正常运作。另外,补水也很重要,同样需要做测试。如果你知道即将到来的比赛会有水供应,那可以让你喜欢的人站在沿途路线中,配合你练习如何取饮料和喝饮料。你要确保每3-4英里能喝到4-10盎司的水。”

值得一提的是,缪尔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有助防止跑步引起胃病。“如果我发现比赛当天胃部有不舒服,会在赛前3-4小时喝杯热茶帮助消化,感觉好点就去参赛了。如果你有练习过整个训练周期,你是身体将会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一定会确保在赛前3-4小时让身体苏醒过来。另外,我发现,早上嚼补钙咀嚼片也能让我的胃平静下来。”

马拉松和百米赛跑有什么区别

马拉松(Maathon)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te Ma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百米赛跑是短跑,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因此,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马拉松比赛时,运动员在起跑阶段往往都比较放松,没有哪一个人会拼劲争跑的。原因是后面漫长的征途上,需要持续地用力,要以顽强的意志和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才能跑到终点。

而百米赛场上,每个运动员都卯足了劲,哪怕是0.01秒也不放过。原因是,这样的赛段容不得有一丝闪失,轻易放弃了0.01秒,也许冠军就会花落别家。

相关推荐

步的注意事项

姿势步姿势要合理。上身应挺直并略前倾,双肩放松,双肘自然弯曲,双臂有力的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步过程中,双足有弹性的全足着地的动,步幅无须大,但步频与步幅要基本保持均匀。注意身体重心稳定,不要有大幅度起伏。呼吸步中的呼吸问题很重要。呼吸要有一定节律,用鼻、嘴同时呼吸时,嘴不必张得太大,可将舌卷起,延长空气在口腔里的时间,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初者可采用两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式。每一次呼吸要注意尽可能将气体从肺中呼尽,以增大有效的换气量。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经下降到如同

步多少公里合适 目标提高,里程随之增加

第一项规则单指目标距离,这项则是指目标速度。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顺利完赛,那么量可以少些无妨; 但若想快速完赛甚至破PB,训练总里程也须提高。

如何速成跳高与跳远

爆发力训练 爆发力训练可以做体总,就是一只脚掌站在台阶上迅速往上提,每次五组,一组每只脚二十次。还有曲腿跳,垂直跳等等都很有帮助,按自己的体能计划练习量。 步点训练 步点是很重要的一环,平时可以多两百米,的时候要求放步,速度释放出来,特别注意弯道身体侧倾。另外一个就是跨跳,对步点都很有帮助,跨跳不懂的可以问体育老师,绝对有必要会。 跳高虽说是以跳跃为主的运动,但也是相当重要的,我建议大家不要每天就知道上杆训练,至少应该用一半的时间放在体能力量上,多一百两百绝对有好处。我状态好的时候最后四步弧

初次夜怎么 选择合适的场地

很多人觉得不管在哪里起来都差不多;事实上,不同的场地对身体的影响、鞋的选择多少都有关联。 优点: 1.和路赛场地相同,能模拟比赛真实路感。 2.路面的摩擦力和硬度都较高,起步来不费力。 3.风景或街道随时变化,较不单调。 4.方便、随兴,穿上鞋就可以开。 缺点: 1.路面相对较硬,量太大时、姿不良时较易累积压力和疲劳。 2.路面由于排水需求,大多侧倾,可能会影响姿。 3.交通安全问题。 优点: 1.公园或人行道上常见的路面,如果绕行定点而,可以避开交通号志。 2.路面较为平坦,少有侧

马拉松全程是多少

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 而全程马拉松长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比赛项目,其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

怎样练肺活量

肺活量大,说明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好,如果肺活量小,那表明身体不是很好,而且很多肺部的疾病容易导致肺活量减小,因此,有很多人就想把自己的肺活量练好,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进行锻炼才会有效果,他们问:怎样练肺活量呢?下面,专家来教大家几种可以帮助练肺活量的方法。 肺活量大不大不仅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肺活量还成为人们检测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增强肺活量成了很多人的愿望,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练肺活量呢?下面专家来讲解下。 步:这是最简单也最方便的锻炼项目,不受天气影响,寒暑假都能进行。对增强肺

步后的放松方法

有这么一种训练工具,它能让你得更快、提升耐力、还能磨练勇气让你敢于走出舒适区:而这一切都无需增加任何训练。 这个秘密武器就是放松。 如果你一直不太重视它,那就大错特错了。 教练们都认为放松是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对训练的适应。“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对放松的理解了,如果人们意识到放松能够切实地提高状态,那么就会更愿意坚持到底。”运动心理学家及《步科学》的作者史蒂夫·麦格尼斯( SteveMagness ) 说。 传统观念认为训练后的慢能够降低心率和体温,还能帮助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副产品,比如

每天步伤膝盖怎么办

1、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避免所有运动损伤的关键。 从一开始几百米,就要正确,从启动步到停止,尽量全程保持正确的姿。 短距离速度和长距离,姿势和技巧还是有明显区别。 正确的资和有效率的资还是略有区别的,后者主要针对长距离步而言,是在正确的资基础上,如何让身体移动同样的距离耗能最小,所以,正确姿是基础。 2、肌肉力量 这里指全身的肌肉力量,都要均衡发展。 步不只是腿部肌肉,其实脚、踝、关节的小肌肉群、上肢和肩背力量,特别是核心力量都非常重要。 特别是以前没有运动基础或运动习惯,想以步开

体育运动项目有哪些呢

击 剑 击剑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项目,它结合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要求运动员精神的高度集中和身体的良好协调性,体现出运动员良好的动作和敏捷的反应。早期的击剑由于缺乏良好的护具,容易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创伤,引起流血,重伤,甚至死亡。自从现代击剑中引入了完善的保护衣具,并采用钝的剑尖,已经消除了这项运动的危险性,也极大的促进了这项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击剑比赛项目男子有花剑、重剑、佩剑,女子有花剑、重剑、佩剑,每项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 鞍马 鞍马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起源于欧洲。罗马人

每天多少公里最佳 强度高,里程可稍减

当你每周训练总里程包括比较艰困的越野,或速度较快的节奏、间歇,做完通常比一般轻松还难恢复,所以当你增加这些训练时,可稍微减少总里程,以平衡运动强度增加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