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牛蒡叶的日常注意事项
食用牛蒡叶的日常注意事项
牛蒡叶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皮肤性病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牛蒡叶?
儿童青少年,老人,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牛蒡叶?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牛蒡叶?
脑炎,中风,低血压,痛风,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男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传染性疾病,神经性疾病
哪些人群不适宜食用牛蒡叶?
母婴,久病体虚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牛蒡叶?(测一测你的体质)
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
食用禁忌
脾虚便溏者禁服。
牛蒡的药用价值
伤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先锉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药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内。每天取饮适量。
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五味。经常空心取食,极有效。
头面忽肿,或连手足红肿。用牛蒡根洗净研烂,加酒煎成膏,摊布上贴肿处。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肿消痛减。
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
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用牛蒡叶汁、生地黄汁各二合,和匀,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开几次,调滑石末一钱服下。
诸疮肿毒。用牛蒡根三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
月经不通(腹肋胀痛)。用牛蒡根二斤,锉小,蒸三遍,装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饭前温服一碗。
麦粒肿的饮食保健
菊花甘草汤
1、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2、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3、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金银花露
1、原料:金银花适量。
2、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清沙牛蒡叶
1、原料:鲜嫩牛蒡叶250克,佐料适量。
2、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3、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4、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凉拌蒲公英
1、原料:鲜嫩蒲公英200克,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2、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牛蒡的介绍
牛蒡原产于中国,以野生为主,公元940年前后传入日本,并被培育成优良品种,现日本人把牛蒡奉为营养和保健价值极佳的高档蔬菜。牛蒡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和纯正的口味,风靡日本和韩国,走俏东南亚,并引起西欧和美国有识之士的关注,可与人参媲美,有“东洋参”的美誉。
牛蒡为我国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蔬菜,明朝李时珍称其“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本草纲目》中详载其“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名医别录》称其“久服轻身耐老”。宋人苏颂曾这样描写牛蒡:“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木小而多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世界著名的营养保健专家艾尔·敏德尔博士在其所著的《抗衰老圣典》中这样描述:“牛蒡的根部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它是一种可以帮助身体维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温和营养药草。牛蒡可每日食用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各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能。全世界最长寿的民族——日本人常年食用牛蒡根部。”
目前主栽的品种多为日本品种,有柳川理想、南部白肌、松内早生、山田早生、札幌大长白、野川、白肤等。在我国长期做为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
牛蒡叶的食用价值
营养成分
牛蒡每百克嫩叶,含水分87克,蛋白质4.7 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3克,钙242毫克,磷61毫克,铁7.6 毫克,胡萝卜素3.90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29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 25毫克。[3]
食疗功效
1.清热除火,泻火除烦,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2.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3.提高免疫力,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
4.化痰止咳:牛蒡叶散风热,宣肺气,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风热,咳嗽不畅痰多者,往往用为要药,可配荆芥、桔梗、甘草等同用;
5.解毒:富含维生素c,有助肝脏解毒,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对热毒疮痈有一定疗效;
6.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
7.治疗头痛头晕;
8.治疗疹出不畅、烦闷、金疮、皮肤风痒等症。[1]
9.《药性论》载“牛蒡单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治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轻”。
牛蒡叶的功效与作用
牛蒡叶味辛甘、性寒;,入肺、胃经,具有疏风、透疹、利咽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疹出不畅、血热便秘、头风痛、烦闷、金疮、乳痈、皮肤风痒等症。
1、清热除火,泻火除烦,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2、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3、提高免疫力,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
牛蒡叶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
4、化痰止咳:牛蒡叶散风热,宣肺气,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风热,咳嗽不畅痰多者,往往用为要药,可配荆芥、桔梗、甘草等同用;
5、解毒:富含维生素c,有助肝脏解毒,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对热毒疮痈有一定疗效;
6、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
7、治疗头痛头晕;
8、治疗疹出不畅、烦闷、金疮、皮肤风痒等症。
9、《药性论》载“牛蒡单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治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轻”。
牛蒡叶的食用宜忌
适宜人群
1、适用于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头晕,贫血。食欲减退、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的老年人及容易上火的人士;
2、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者适宜服用;
3、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皮肤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1]
不适宜人群
1、母婴、久病体虚者不宜服用;
2、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者不宜服用;
3、脾虚便溏者禁服。
麦粒肿病人的合理饮食是哪些
1.清沙牛蒡叶
(1)原料:鲜嫩牛蒡叶250克,佐料适量。
(2)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日,佐膳,分餐食之。
(3)功能:疏风散热,清热解毒。(4)主治:风热型麦粒肿痛。
2.凉拌蒲公英
(1)原料:鲜嫩蒲公英200克,香油、精盐、味精等调料各适量。
(2)做法:用水1大碗煮沸,将蒲公英在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加入以上调味品,做菜。亦可选蒲公英500克,洗净,绞取汁饮用。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麦粒肿,症见目赤肿痛之热毒诸症。
3.栀子仁粥方
(1)原料:栀子仁6克(捣为末),粳米50克。
(2)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3)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4)主治:麦粒肿,证属心肝火旺,症见目赤肿痛者。
以上是专家对于疾病出现的饮食方法,相信人们都有了了解,所以希望患者能够全面的了解正确的饮食方法,多方面注意后在积极治疗。
牛蒡根泡水喝会上火吗
不会。
上火是中医的说法,中医认为牛蒡根性质寒凉,食用牛蒡根泡的水可以增加身体中的寒凉之气,降低燥热之气,因此,饮用牛蒡根泡水喝是不会引起身体上火的,反而还有降火的功效,若有对症或者体质较为燥热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的饮用一些牛蒡根泡水。
牛蒡子和牛蒡的区别
牛蒡子是牛蒡的果实,其功效和牛蒡根有区别。
牛蒡的根可以药食两用,但多作蔬菜食用,即使做药,也用于食疗。牛蒡根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五行汤中牛蒡是指牛蒡根。五行汤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将牛蒡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切成块状。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牛蒡叶、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撒放葱花,出锅即成。食用此菜,可治疗头风痛、烦热、急性乳腺炎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润泽皮肤,轻身延年。
牛蒡子是辛凉解表药。功效清热解毒、宣肺透疹、疏散风热、利咽。牛蒡根的功效与牛蒡子相同,但抗肿瘤、镇痛、消炎作用要强。
中药里多以牛蒡子入药,在不严格的情况下,牛蒡和牛蒡子可以互相指代,但都是指牛蒡子。
牛蒡子和牛蒡的区别
牛蒡根
牛蒡根具有祛风热、消肿毒的功效。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功效,二者组成此菜,食用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温中益气、祛风消肿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瘦弱、四肢乏力、消渴、水肿、咽喉肿毒,咳嗽等病症。
牛蒡子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用量6-12g。
牛蒡根与牛蒡子的区别
牛蒡子是牛蒡的果实,其功效和牛蒡根有区别。
牛蒡的根可以药食两用,但多作蔬菜食用,即使做药,也用于食疗。牛蒡根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五行汤中牛蒡是指牛蒡根。五行汤可以用于治疗癌症。
将牛蒡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切成块状。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牛蒡叶、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撒放葱花,出锅即成。食用此菜,可治疗头风痛、烦热、急性乳腺炎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润泽皮肤,轻身延年。
牛蒡子是辛凉解表药。功效清热解毒、宣肺透疹、疏散风热、利咽。牛蒡根的功效与牛蒡子相同,但抗肿瘤、镇痛、消炎作用要强。
中药里多以牛蒡子入药,在不严格的情况下,牛蒡和牛蒡子可以互相指代,但都是指牛蒡子。
牛蒡叶的副作用有哪些
牛蒡叶到底有哪些功效呢?牛蒡叶子其实也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的常见药物,不过这种牛蒡叶子比药物的治病效果更好,并且对身体还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这种牛蒡本身吃了都是很滋补身体的 ,也可以当成一种保健和营养的食物来吃,用来炖汤煮肉都是可以的,那么牛蒡叶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环境污染、常吃油炸、抽菸等,当心身体生成过多自由基,增加疾病风险!营养师建议,想要抵抗自由基生成与外在病毒侵袭,维持身体良好的免疫系统与提升抗氧化能力相当重要,建议平常可自行购买牛蒡、枸杞等泡牛蒡枸杞茶,作為养生保健之用。
北市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营养师金美琳表示,牛蒡含有蛋白质、菊糖、牛蒡糖、寡糖、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价值丰富,其中寡糖与膳食纤维可健胃整肠、消除胀气、改善便祕,进而避免体内残留宿便;中医亦认為牛蒡有利尿、解热、消肿、解毒的功效。
另外,牛蒡也具有抗氧化、提升免疫力的作用,能对抗自由基生成,帮助保肝、消炎,预防心血管疾病、老化与其它慢性疾病。建议可以与枸杞共同泡茶饮用,枸杞能改善体质虚寒,对健胃、明目、保肝也具有相当好的功效。
【牛蒡枸杞茶】
【材料】:新鲜牛蒡、枸杞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切片晒乾,日晒约2~3天即可,晒完后可放到密封罐中保存;要饮用时,取几片牛蒡,加入适量的枸杞,放入水壶中煮滚约20分鐘,之后放凉即可饮用。
根据上面我们的介绍,让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牛蒡叶的好处之后,那么平时吃了牛蒡之后这个叶子就不要扔掉了,大家可以当成是宝贝一样的来吃,吃牛蒡的叶子还能改善很多高血压,高血糖等相关疾病,这种牛蒡有同时也是可以跟牛蒡一样放在汤里面制作美食的。
吃牛蒡叶上火吗
食物的种类有很多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不同的,想要健康就要多吃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尤其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饮食调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吃牛蒡叶会上火吗?
牛蒡叶的营养价值
牛蒡叶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最为丰富,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吃牛蒡叶上火吗
属于蔬菜类,蔬菜属于凉性,不会引发上火。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好正确的饮食能避免身体出现一些问题,上面就是对吃牛蒡叶会上火吗的介绍,这样在吃牛蒡叶 的时候就能更加放心了。
食用牛蒡叶的日常注意事项
牛蒡叶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皮肤性病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牛蒡叶?
儿童青少年,老人,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牛蒡叶?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牛蒡叶?
脑炎,中风,低血压,痛风,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男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传染性疾病,神经性疾病
哪些人群不适宜食用牛蒡叶?
母婴,久病体虚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牛蒡叶?
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
食用禁忌
脾虚便溏者禁服。
牛蒡的介绍
牛蒡别名山牛蒡、牛子、老母猪耳朵、黑萝卜、白肌人参、大力子等。属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种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栽培种是二三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其嫩叶及肉质根可食用。牛蒡根还是保健食品和出口创汇品种。主产地为河北、新疆、陕西、内蒙古、东北三省,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牛蒡为中国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蔬菜,明朝李时珍称其“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本草纲目》中详载其“通十二 经脉,除五脏恶气”。《名医别录》称其“久服轻身耐老”。宋人苏颂曾这样描写牛蒡:“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木小而多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世界著名的营养保健专家艾尔·敏德尔博士在其所著的《抗衰老圣典》中这样描述:“牛蒡的根部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它是一种可以帮助身体维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温和营养药草。牛蒡可每日食用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各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能。
主栽的品种多为日本品种,有柳川理想、南部白肌、松内早生、山田早生、札幌大长白、野川、白肤等。在中国长期做为药用,上世纪末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