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治病偏方
苹果治病偏方
苹果治小儿腹泻配方:
苹果若干个,将苹果用开水洗净,削皮,隔水蒸熟,捣烂成泥,备用。服法:每日4次,每次约一百克,一岁以下婴儿每次约五十克,日服3~4次,此时不食其他食物,待症状好转后可减少吃苹果泥,功效:益脾健胃,厚肠止泻。还适用于经常大便溏薄。制作指导:将削掉皮的苹果浸于凉开水里,可防止氧化使苹果清脆香甜。
吃苹果可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患者每天食用3—5个苹果,或者经常饮用浓度较高的苹果汁,可以提高前列腺液中锌蛋白的锌成量,从而提高了前列腺的抗菌、杀菌能力。以达到治疗及预防前列腺炎的目的!
苹果生治便秘,熟治腹泻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膳食纤维等特殊物质,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它能减少肠道分泌而使大便内水分减少,从而止泻。而果胶则是个“两面派”,未经加热的生果胶有软化大便缓解便秘的作用,煮过的果胶却摇身一变,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膳食纤维又起到通便作用。
鞣酸在果肉及果皮内均含有,果皮中含量更丰富,而果胶含在果肉内,近皮处丰富,将苹果煮熟后对半切开,会发现近皮处有一层浅黄色的物质,就是果胶。因此,在吃煮熟的苹果时,最好连皮一起吃,这样治疗腹泻的效果会好些。
而如果把苹果作为煲汤材料,加热后又能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因为鞣酸和加热后的果胶具有收敛作用,能使大便内水分减少,从而达到止泻目的。所以如果家里有腹泻的孩子,家长可以把苹果洗干净,连皮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用勺子刮果泥给孩子吃。或者把苹果放入水中煎煮,取浓汁饮用。
红枣的治病偏方
1、失眠:大枣20枚,葱白7根,煎汤,睡前服。
2、高血压:大枣10枚,洋葱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3、神经衰弱:大枣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时,再将鸡蛋两只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两次。
4、贫血:大枣50克,绿豆50克,同煮,加红糖适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5、月经不调:大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大枣5枚,生姜2片,桂圆肉适量,同煮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6、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枣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陈皮4克),共放保温杯内,沸水冲泡10分钟,饭前饭后代茶饮。
7、腹泻:大枣10枚,薏米20克,干姜3片,山药30克,糯米30克,红糖15克,共煮粥服食。
山药治病偏方
①治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圣济总录》山芋丸)
②治湿热虚泄:山药、苍术等分,饭丸,米饮服。(《濒湖经验方》)
③治噤口痢:干山药一半炒黄色,半生用,研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④治心腹虚膨,手足厥冷,或饮过苦涩凉剂,晨朝未食先呕,或闻食即吐,不思饮食,此乃脾胃虚弱:山药一味,锉如小豆大,一半炒热,一半生用,为末,米饮调下。(《普济方))
⑤补下焦虚冷,小便频敷,瘦损无力:薯蓣于沙盆内研细,入铫中,以酒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圣惠方》)
⑥治诸风眩运,益精髓,壮脾胃:薯蓣粉,同曲米酿酒;或同山茱萸、五味子、人参诸药浸酒煮饮。(《纲目》山药酒)
⑦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用之)。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儒门事亲》)
⑧治痰气喘急: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之。(《简便单方》)
⑨治肿毒:山药,蓖麻子,糯米为一处,水浸研为泥,敷肿处。(《普济方》)
⑩治项后结核,或赤肿硬痛:生山药一挺(去皮),蓖麻子二个。同研贴之。(《救急易方》)
⑾治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鲜山药和芎藭、白糖霜共捣烂涂患处。涂上后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本经逢原》)
⑿治冻疮:山药少许,于新瓦上磨为泥,涂疮口上。(《儒门事亲》)
枇杷治病偏方
枇杷止咳汤:枇杷(果实)100g,剥开成两半,果核捣碎,加水煎汤服。
治肺癌热性咳嗽、咳脓痰与咳血者:枇杷叶15克(鲜品6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佐膳服用。
治肺燥咳嗽:每次吃鲜枇杷果肉5枚,每日2次。
治胃癌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20克,陈皮2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片,水煎服用,每日2次。
治咳嗽,黄疸,防治流感:枇杷叶(刷净毛)60克,水煎分两次服。
治胃癌肺转移呕哕、咳嗽、自汗:新鲜枇杷叶若干张,糯米250克。将糯米清水浸泡一宿,新鲜枇把叶去净叶上绒毛,洗净后包粽子,蒸熟后即可食用。每日1-2次,连服3-4天。
马蹄治病偏方大全
荸荠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我国温暖地区有栽培。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出产为主。冬季挖取,洗净,风干或鲜用。
性味:味甘,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生津、化痰明目、消积。用于温病消渴、咽喉肿痛、口腔炎、黄疸、热淋,高血压、肺热咳嗽等。
荸荠食疗方精选
1、治痰核、瘰疬
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
2、黄疸小便不利
用荸荠250克,打碎煎汤代茶饮,连食数日,有效。
3、治疗咽喉肿痛
将荸荠洗净去皮,绞汁冷服,每次150克。
4、防治鼻出血
取荸荠250克,生藕150克,白萝卜100克,洗净切片,煎水代茶饮服。
5、治疗痔疮出血
取荸荠500克,洗净打碎,地榆30克,加红糖150克,水煎约1小时,每日分两次服,效果佳。
6、治癌症放疗中或放疗后引起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
生荸荠20枚(洗干净,并用温水烫)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1-2杯。
7、治阴虚肺燥、痰热咳嗽
鲜荸荠150克,打碎绞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芦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
8、治癌症术后、放化疗中脾胃虚弱
荸荠60克,香菇30克,嫩豆腐400克,葱花9克,油、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将香菇洗净,温水发开去蒂切丝(保留菇水);将豆腐切成小块状;将葱切碎;将荸荠洗净削皮,并切成小片。取香菇、荸荠、豆腐一起置入锅中煮汤,汤沸后加入油、盐、胡椒粉、味精,再入葱花煮片刻即可,佐膳服用。
9、治癌症病人肝肾阴虚
荸荠150克,大鲜蘑菇14朵,杞子15克,酱油20克,鲜番茄1只,白糖、米酒、精炼油、芝麻油各适量。将荸荠洗净切片,蘑菇蒂削平后洗净,放沸水锅中煮25秒钟捞出,用冷水漂凉。锅置小火上烘热,下油,将蘑菇、荸荠放在油锅中,反复翻炒,至菇面呈金黄色,加入米酒、白糖、杞子、酱油及开水200毫升,加盖,用小火焖煮,至汤汁基本干,淋上麻油,然后将切片番茄放在蘑菇上即可。
10、治癌症病人脾肺两虚
荸荠100克,蘑菇100克,鸡蛋3只,植物油、香葱、盐适量。将荸荠洗净切片;蘑菇洗净,切片;香葱洗净去根须,切成葱花。取鸡蛋放入碗内,投入蘑菇、荸荠、油、盐,用筷子打搅拌匀。再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不停翻炒,待成小块状时即可,佐膳服用。
11、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尿赤、便秘之症有良效
用荸荠7-10只、鲜竹叶30g、鲜白茅根30g煎服。一般3-5剂即可见效。
12、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
13、治疗阴津虚损的便秘
荸荠洗净去皮,用水煮熟,将水澄清后喝下,再吃荸荠。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吃5-6个即可。
14、鲜荸荠还可用来治疗酒齄鼻
取鲜荸荠数个,洗净去皮后拦“腰”切开,将切面紧贴鼻患处轻轻涂抹,使白粉堆积在患处。每次擦过后,切莫立即洗脸,以免影响疗效,每日早晚涂抹1次。荸荠药膳方
15、辅助治疗发热烦渴、痰热咳嗽、津液不足等症
荸荠汁、鲜藕汁、梨汁各等量,随意饮服。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荸荠治病的偏方大全,荸荠有这么多功效,是不是很吃惊呢,上火口渴的时候可以直接吃一吃荸荠。
高粱米的治病偏方
高粱味甘、涩,性温,能益脾温中,涩肠止泻。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烟酸等成分。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
1、高粱大枣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枣10个,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温开水送服。
本方用高粱米、大枣益脾胃、止泻,炒用以增强收敛涩肠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2、高粱苡仁车前汤:高粱30g,薏苡仁、车前各15g。加水煎汤服。
本方用高粱益脾涩肠,以薏苡仁、车前草利尿除湿。用于脾虚湿盛,泻下稀水,小便短少。
芦荟治疗湿疹效果好
芦荟治湿疹等外科病的小偏方。芦荟不仅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良药,不仅可治病,还能美容养颜。专家表示,巧用芦荟可以治疗湿疹、脚癣等外科病。
治湿疹偏方把芦荟的胶状物质直接涂于患处即可生效。症状较严重时,先在局部涂上胶状物质,再以纱布棉垫盖上予以固定,如此反复每日更换1次,会因芦荟的消炎、止痒、收敛等作用而逐渐痊愈。
治脚癣偏方首先要清洗脚癣部位,然后把经过热水消毒的芦荟之胶状物质直接擦揉。如果程度较轻,约2周—3周即可止痒,恢复光滑。但是为巩固疗效,要长期使用才可达到远期疗效。
治疮疖偏方将芦荟的胶状汁液涂于患部,或是涂上市售的芦荟软膏。对较密集多发的疮疖,涂上芦荟汁液外,最好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并在纱布外面经常滴人芦荟汁液,保持其湿润,不断更换直至痊愈。
有外科病的人群,不妨试试以上芦荟治病偏方。
7个泡脚治病偏方
1、吴茱萸40克,米醋(白醋)适量。用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入米醋,配合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失眠。
2、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浸泡双足30-40分钟。治疗高血压。
3、无花果(鲜或干)叶数片,加水煎沸15分钟,浸洗患脚,每日2~3次。治疗脚癣。
4、生姜200克。煎水去渣后,混入温水按摩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感冒或感冒头痛。
5、山姜茎叶适量,或野花椒枝叶适量,或番木瓜枝叶适量。煎汤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治疗风湿麻木。
6、冬瓜皮200克,茯苓100克,木瓜100克。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内浸泡双足每次30-40分钟,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可减肥,治疗脂肪堆积过多造成的肥胖病。
7、罗布麻叶、夜交藤、签草、牡蛎、白芍、珠珠母、吴茱萸各30克,煎水洗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治疗高血压。
中医针灸治病偏方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2.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剌风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发黄时,针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常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14、头痛:头痛有正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头项痛等区别。针灸治疗,是按头痛的部位来取穴的。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针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针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一次。
荸荠治病偏方大全
1、治痰核、瘰疬
荸荠100克,海蜇100克,煮汤服,每日2-3次。
2、黄疸小便不利
用荸荠250克,打碎煎汤代茶饮,连食数日,有效。
3、治疗咽喉肿痛
将荸荠洗净去皮,绞汁冷服,每次150克。
4、防治鼻出血
取荸荠250克,生藕150克,白萝卜100克,洗净切片,煎水代茶饮服。
5、治疗痔疮出血
取荸荠500克,洗净打碎,地榆30克,加红糖150克,水煎约1小时,每日分两次服,效果佳。
6、治癌症放疗中或放疗后引起的津液亏损,大便秘结
生荸荠20枚(洗干净,并用温水烫)榨汁,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匀饮用,每日1-2杯。
7、治阴虚肺燥、痰热咳嗽
鲜荸荠150克,打碎绞汁,加入藕汁100毫升,梨汁60毫升,芦根汁60毫升同服。每日1-2次。
8、治癌症术后、放化疗中脾胃虚弱
荸荠60克,香菇30克,嫩豆腐400克,葱花9克,油、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将香菇洗净,温水发开去蒂切丝(保留菇水);将豆腐切成小块状;将葱切碎;将荸荠洗净削皮,并切成小片。取香菇、荸荠、豆腐一起置入锅中煮汤,汤沸后加入油、盐、胡椒粉、味精,再入葱花煮片刻即可,佐膳服用。
9、治癌症病人肝肾阴虚
荸荠150克,大鲜蘑菇14朵,杞子15克,酱油20克,鲜番茄1只,白糖、米酒、精炼油、芝麻油各适量。将荸荠洗净切片,蘑菇蒂削平后洗净,放沸水锅中煮25秒钟捞出,用冷水漂凉。锅置小火上烘热,下油,将蘑菇、荸荠放在油锅中,反复翻炒,至菇面呈金黄色,加入米酒、白糖、杞子、酱油及开水200毫升,加盖,用小火焖煮,至汤汁基本干,淋上麻油,然后将切片番茄放在蘑菇上即可。
10、治癌症病人脾肺两虚
荸荠100克,蘑菇100克,鸡蛋3只,植物油、香葱、盐适量。将荸荠洗净切片;蘑菇洗净,切片;香葱洗净去根须,切成葱花。取鸡蛋放入碗内,投入蘑菇、荸荠、油、盐,用筷子打搅拌匀。再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不停翻炒,待成小块状时即可,佐膳服用。
11、胃火上炎所致的口臭、口舌生疮、尿赤、便秘之症有良效
用荸荠7-10只、鲜竹叶30g、鲜白茅根30g煎服。一般3-5剂即可见效。
12、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
13、治疗阴津虚损的便秘
荸荠洗净去皮,用水煮熟,将水澄清后喝下,再吃荸荠。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吃5-6个即可。
14、鲜荸荠还可用来治疗酒齄鼻
取鲜荸荠数个,洗净去皮后拦“腰”切开,将切面紧贴鼻患处轻轻涂抹,使白粉堆积在患处。每次擦过后,切莫立即洗脸,以免影响疗效,每日早晚涂抹1次。荸荠药膳方
15、辅助治疗发热烦渴、痰热咳嗽、津液不足等症
荸荠汁、鲜藕汁、梨汁各等量,随意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