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小儿推拿 小儿水痘轻证按摩处方
水痘小儿推拿 小儿水痘轻证按摩处方
主证:发热,咳嗽流涕,纳减,全身不适,皮肤有痒感,同时出现皮疹,状如痘样,内含水液,舌红,苔薄白,指纹鲜红。
治则: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按摩处方:清板门,清天河水,揉小天心,推补脾经,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
水痘患者的饮食适宜吃什么
1,红豆汤:
[原料]赤小豆30~50 g,白糖适量。
[制法]赤小豆煮汤,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或适量加水,慢火煮粥后,调入白糖亦可。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2,冬瓜皮汤:
[原料]冬瓜皮15~30 g(或冬瓜子20~30 g),冰糖适量。
[制法]先用冬瓜皮或冬瓜子加入适量的水,煎汁,再加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代茶饮,连服5~7日。
3,淡竹叶石膏汤:
[原料]淡竹叶30~50 g,生石膏45~60 g,大米50~100 g,冰糖或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淡竹叶洗净,与石膏加水同煮30分钟,去渣,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加糖适量调味,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凉营解毒。适宜水痘出得多时。
[服法]1剂/d,分2~3次服,连服3~5日。
4,百合杏仁红豆粥:
[原料]百合5~10 g,苦杏仁3~6 g,赤小豆30~60 g,白糖适量。
[制法]上3味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养阴生津。适宜水痘发热已退开始结痂时。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数日。
5,甜水梨饮:
[原料]甜水梨1个。
[制法]将梨切成薄片,放在冰镇凉开水内,浸数日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适宜水痘发热已退开始结痂时。
[服法]1剂/d,代茶饮,连服5~7日。
6,淡竹叶石膏粥:
[原料],淡竹叶10~15 g,生石膏15~20 g,粳米30~6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淡竹叶、生石膏一起加入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和适量清水共煮,待粥烂后,调入白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宜水痘引起的发热、口舌生疮等。
[服法]1剂/d,连服5~7日。
7,胡萝卜芫荽羹;
[原料]胡萝卜、胡荽(芫荽)各30~60g,冰糖适量。
[制法]前2味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分3次服完,连服5~7日。
8,金银花甘蔗茶:
[原料]金银花5~10 g,甘蔗汁50~100 mL。
[制法]金银花加水煎至100 mL,对入甘蔗汁即可。
[功效]疏风清热。适宜水痘轻证。
[服法]1剂/d,代茶饮,7~10日为1个疗程。
9,薏苡红豆茯苓粥:
[原料]薏苡仁10~20 g,赤小豆、土茯苓各10~30 g,粳米50~100 g,冰糖少许。
[制法]前4味洗净共煮,待粥熟豆烂时,加入冰糖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解毒祛湿。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5~7日。
10,马齿苋荸荠糊:
[原料]鲜马齿苋、荸荠粉各10~30 g,冰糖10~15 g。
[制法]鲜马齿苋洗净捣汁,取汁调荸荠粉,加冰糖,用滚开的水冲熟至糊状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解毒祛湿。适于水痘已出或将出,发热。烦躁,大便稀溏。
[服法]1剂/d,分3次服,连服3~5日。
小儿推拿治感冒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研究用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穴位,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整个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 、发展起来的非药物治疗的专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不药而愈的自然医疗方法的优越性时,小儿推拿更加备受世人瞩目,在当今的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儿推拿疗法操作简单,疗效较好。对某学疾病,经过推拿之后,往往在短期内使患儿病情好转或痊愈。过去认为新生儿月内不能推,麻疹、水痘不推等。近年来,临床证明,对于新生儿肺闭咳嗽、颅内出血新生儿硬皮症以及麻疹、水痘、百日咳、痢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失语症、解颅。脱肛等,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一般感冒初期的征兆就是流鼻涕,看到宝宝流鼻涕我就先按摩黄蜂入洞,然后加上一窝风这两个穴位。黄蜂入洞的作用主要是:发汗解表,宣肺通窍,让鼻子通气。一窝风的作用主要是:温中行气,止痛散寒,安神镇静。
一天可以按摩多次,知道宝宝不流鼻涕。有时候发现的晚了就会时间长点,咳嗽再加上平肝清肺,如有发烧在加上推天河水。宝宝生病了父母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因为这样也会传染给宝宝的,潜意思告诉宝宝没什么大事的,宝宝自己也能放轻松。只要宝宝精神好就不必吃药。
小儿推拿是推左手还是右手 小儿推拿的好处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小儿推拿还可以使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如果小儿有病,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腹泻、腹痛、便秘、厌食、哮喘、滞颐(流口水)、疳积(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肌性斜颈等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小儿推拿,使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
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按摩百会的作用是什么
小儿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以及两耳间连线之交点,属督脉。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推拿小儿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目眩,失眠,焦躁,惊风,夜寐不安,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小儿按摩治疗水痘 小儿水痘重证按摩方解
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个解毒;揉一窝风疏泄邪热;退脾经,运八卦健脾和胃,增进食欲;清板门清热解毒;推补肾水滋水涵木;揉二人上马养阴化湿。
水痘的饮食调理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并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绿豆煎汤饮,或用绿豆煮粥服食。《本草纲目》云:“绿豆治痘毒。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清热解毒之力过之。”
赤小豆性平,有利水除湿、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赤小豆适宜水痘患儿煨汤喝,有与绿豆同等功效。
胡萝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滞的功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清热解毒,鲜用或晒干用均可。”笔者的经验是,用胡萝卜配合等量的荸荠100~150克,煎水代茶饮,对小儿水痘者颇宜。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荸荠可以“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说荸荠“解毒发痘”,故小儿水痘、发热咳嗽、口干烦躁之时,最宜用荸荠煎汤服,或用鲜荸荠绞汁饮用。
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对出水痘的患儿,发热口干、咳嗽烦渴者,食之尤宜。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此痘属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儿患水痘期间,发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唇红,或痘后津伤、口中干渴者,可用芦根煎水饮服,最为有益。
梨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适宜小儿水痘期间发热咳嗽、咯吐黄痰、口干烦渴者食用。
小儿推拿治水痘 风热轻证的推拿手法
清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清胃经:用拇指推拇指指面近指根一节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壁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壁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运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手掌内八卦100-300次。
清板门:用拇指来回推手掌大鱼际平面100-300次。
揉耳后高骨:用拇指肉而后入发际、高估下凹陷中的而后高骨穴30-50次。
水痘小儿推拿 小儿水痘养护宜忌
1.水痘初起高烧时,推三关暂停使用,待体温低于38°c左右时再家用。
2.隔离患儿至全部痘疹结痂脱落为止。
3.室内空气要流通,避风寒,防外感。
4.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常用绿豆煎汤作饮料,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5.禁止患儿抓挠长水痘位置,以免抓破皮肤,以防继发感染;如已抓破,可涂1%-2%的龙胆紫药水,每日2次。
小儿水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水痘对小儿来说属于较温和的病,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多发生在冬末、初春季节。那么小儿得了水痘怎么办?下面小编介绍小儿水痘处理对策。水痘传染性极高。一般认为,水痘是通过来自鼻咽部的飞沫传染的,在短暂的前驱期和出疹早期传染性最大。潜伏期通常为14-16日。可能自接触病原后10~21日开始即对他人有传染性。当最终皮损结痂之后,不再具有传染性。在第一批水痘出现之后隔离6日一般能控制交叉感染。不可能(通过有免疫力的第三者)发生间接传染。
轻症病人仅需对症处理。湿敷仅用于控制极度瘙痒以及预防抓伤,抓伤会引起感染扩散和愈后留有瘢痕。水痘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每天淋浴一次,浴后将皮肤轻轻蘸干,保持皮肤清洁干爽,不会造成细菌感染。水痘患者应多喝水,但无须戒口。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压挤水痘,否则结痂后会留下疤点,并会持续一段时期。
对严重病例可全身使用抗组胺类药。由于水泡很容易被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病人应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澡,衣着要干净,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指甲长了要及时剪短,避免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若疱疹已破,可涂1%龙胆紫。除非有继发性细菌感染,一般不给予抗菌治疗。对继发葡萄球菌和β-链球菌感染者全身应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小儿水痘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对该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一旦发现并发症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中医治水痘5大偏方
双花连翘治水痘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水痘。
【偏方组成】含双花、连翘、六一散包、车前子各6~10克,紫花、黄花、地丁各10~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药渣煎汤洗患处。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水痘患儿114例,其中6~48小时全部退烧,2~4天结痂,均获治愈。
荆芥连翘治水痘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出疹性疾病,如水痘、风疹、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等,对水痘适于风热挟湿型。
【偏方组成】荆芥、连翘、赤芍、白蒺藜、牛蒡子、淡竹叶、木通各10克,蝉衣3克,灯草1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诸药先浸泡半小时,沸煎5~6分钟后,取汁300毫升,4岁以下患儿频频饮服,4岁以上患儿于上、下午各分2次服完。
【病例验证】钱某,女,4岁。所在托儿所水痘流行。前一日起发热,体温在37.5~38℃,傍晚躯干皮肤散见小米粒大小的丘疹,并见有散在数个小水泡,自服板蓝根冲剂2袋。次日晨起皮疹及水泡数量明显增多,少数水泡已破溃,舌红,苔白腻,咽稍红,脉滑数。诊断为水痘,证属风热袭肺,上源不利,挟湿外透肌表。治宜清热透疹、利湿解毒。用此方去淡竹叶,加茯苓、黄芩各10克,芦根30克,黄连1.5克。服上方2剂后烧退,水痘未再新发,而旧的开始收没,5剂后水痘痴疹。1周后痂疹脱落而告病愈。
双花玄参治水痘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水痘。
【偏方组成】双花、生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水痘116例,服药2~5剂均获治愈,其中伴发热者均在服药1剂后体温恢复正常。
黄芩丹皮治小儿水痘
【功能主治】主治水痘初起,证属风热犯肺型,除见水痘出现外,尚伴有恶风发热、流涕、喷嚏、咳嗽等卫表症状,苔薄黄。脉细或浮。
【偏方组成】黄芩、法夏、丹皮、杏仁各10克,桔梗、蝉衣各6克,六一散、连翘各15克,板蓝根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适量,7~10月患儿每日服3~5次,每次半匙;2岁以上患儿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服时可加少许冰糖调味。
【病例验证】赵某,男,患儿3岁。2天前始出现轻度发热,稍咳嗽,流清稀涕。现面部散见红斑,水痘皮损。细查可见皮损呈向心性集中,红斑、水疱、结痂三期同时可见。苔薄黄,脉细。诊断为水痘,证属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散热解毒。此方加前胡、薄荷各6克,4剂,照上法服,并嘱其家长注意避风吹,忌香燥食物。4日后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好转,皮损较4天前明显减轻,以结痴为主,前方去黄芩、薄荷,再服3剂告愈。
石膏知母治小儿水痘
【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水痘。
【偏方组成】石膏、知母各12克,牛蒡子、升麻、葛根、浮萍各10克,水牛角、丹皮、紫草、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4~5次内服。疱疹痒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
【加减】流涕、咳嗽甚者,加薄荷、桔梗;湿重、苔白厚腻者,加苍术;便秘者,加酒大黄;热甚者,加青蒿、银柴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水痘患儿236例(年龄1~3岁),痊愈224例,无效12例,有效率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