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变异性心绞痛

什么是变异性心绞痛

什么是变异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被认为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常见类型之一,也是传统观念的自发性心绞痛之一。变异性心绞痛定义是指此种心绞痛发作与体力活动引起的心肌需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而是与冠脉血流储备量减少有关。

变异性心绞痛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常常于清晨起床后,穿衣、叠被、洗漱和大小便时也易发作,但同等活动量于下午则不易诱发。

2.变异性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短则几十秒,长则可达20~30分钟,但总的来说,短暂发作较长时间发作更为常见。

3. 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有定时,且常呈周期性,几乎都在每天的同一时辰发生,尤以后半夜、清晨多见。可从睡眠中痛醒,也可于睡醒时出现。午休时或午休醒后也易发作。

4.变异性心绞痛症状的还表现在发作前无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心肌需氧量增加的表现。

心脑血管血栓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对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血管病变是最为直接的关键因素。它包括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形成的动脉血管硬化,还包括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引发的血管痉挛造成心脑供血供氧不足。给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扩血管因子——血清一氧化氮(no)与缩血管因子——血清内皮素(et),它们相互作用调节着血管的扩张与收缩功能。

当血管内膜受损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时,血清一氧化氮分泌降低,内皮素分泌增高,从而导致血管痉挛,引起心脑血管血供障碍,冠心病、脑血栓发生,尤其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心绞痛持续发作难以缓解主要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以促进心肌梗死的发生,单纯冠脉痉挛也可造成猝死,脑动脉痉挛可促使脑血栓的形成。

临床实践证实: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突出特点是对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绞痛疗效独特,可逐渐减少或停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纠正缺血性心电图,解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出汗等症状。

变异性心绞痛要怎样护理呢

变异性心绞痛要怎样护理呢?变异性心绞痛在心绞痛中并不是常见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动脉出现了痉挛引起的,很多时候,患者在休息的时候就发病了。为了帮助大家可以尽快治愈疾病,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变异性心绞痛要怎样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2、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饮食,饮食宜清淡。因饱餐后人体代谢需氧量大大增加,使心脏负荷增加,同时血液大量涌向胃肠道,从而影响冠状动脉供血,可诱发心绞痛。因此宜少食多餐,不宜饱食,且戒烟、戒酒。

3、大便护理

在病情稳定时协助患者做适量运动,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防止患者因大便时用力屏气,致腹内压和心内压急增,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引起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4、心理护理

保持患者松弛愉快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鼓励其多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上面介绍的就是“变异性心绞痛要怎样护理呢”这个问题。如果患上了变异性心绞痛的话,大家最重要的就是改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少吃一些盐,平时注意放松,不要总是过于紧张,这对疾病的恢复是没有帮助的。

心绞痛的三大常见并发症

1、稳定型心绞痛

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绞痛。它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病情比较稳定,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均相当固定。其稳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病情稳定;其二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溃疡、破裂、夹层及血栓形成等不稳定因素。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固定性狭窄。

2、不稳定性心绞痛

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这三种临床表现的治疗原则有所不同。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对其正确认识与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包括许多临床疾病谱。目前其定义尚未完全统一。

除了没有诊断心肌梗死的明确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外,目前应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义根据以下3个病史特征做出:①在相对稳定的劳累相关性心绞痛基础上出现逐渐增强的心绞痛(更重、持续时间更长或更频繁)。②新出现的心绞痛,通常在1个月内,由很轻度的劳力活动即可引起心绞痛。③在静息和很轻度劳力时出现的心绞痛。在一些病人中,缺血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与明显的诱发因素有关,例如贫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律失常。因此这种情况称为继发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3、变异性心绞痛

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多数学者认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性心绞痛,并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发作时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疼痛主要由于冠脉痉挛所致,其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变异性心绞痛是由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导致透壁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这种短时间的冠脉痉挛解除后发生再灌注可引起心肌顿抑,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取决于缺血发作的程度、频度、持续时间、单次发作、并立即使用血管扩张剂。通常心肌顿抑不明显,长时间反复发作的变异性心绞痛特别是倒置T波者常可有心肌顿抑发生。

变异性心绞痛可以治好吗

心绞痛的原因 变异性心绞痛可以治好吗?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发作性胸痛。胸痛持续时间3-5分钟,即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症状可得到缓解。那么中老年人的心绞痛在治疗用药时有什么原则呢?

用药原则一:分型治疗

对于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这类药物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肌的血氧供应恢复平衡。而对于自发型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造成的心肌血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治疗时应首选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的硝酸酯类药物与钙拮抗剂,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硝苯吡啶等。混合型心绞痛病人劳力型与自发型心绞痛兼而有之,可将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三种药物联合应用。

心绞痛的症状用药原则二:剂量个体化

目前治疗心绞痛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用药剂量偏小和千篇一律。其实,抗心绞痛药物的剂量范围较宽,病人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因此用药时宜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佳疗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止。

用药原则三:合理用药

心绞痛治疗时要考虑其是否伴有合并症,如伴有房颤、心动过速,可选用心得安,如伴有心动过缓,可选用消心痛、硝苯吡啶等,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选用硝酸甘油等。

用药原则四:注意服药时间

心绞痛患者一般习惯于早饭后服药,这种做法应予纠正。心绞痛的高发时间多在晨起时或洗濑时,此时冠状动脉的张力比下午高,因而易引起血管收缩,使心股供血量降低,因此,心绞痛病人应在起床前服药,以免发生不测。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心绞痛的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等,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疼痛发生部位:

心绞痛发生时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左胸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全胸,界限不很清楚。疼痛有时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时会放射至下颌部,有时到腰腿部。另外,心绞痛发作时疼痛甚至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整个左上肢疼痛。正是由于心绞痛的疼痛范围广泛,因此容易误诊。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疼痛的性质:

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不是强烈的锐痛,而是一种钝痛,胸痛常有压迫、紧缩、发闷、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刀扎或针扎样疼痛。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疼痛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

心绞痛的发作时间根据心绞痛的分类而不同。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常无诱因;劳力性心绞痛常发生在劳力时或情绪激动时,包括饱餐、排便均可诱发,有的发作时间较长,发作次数也较频繁;变异性心绞痛常在午间或凌晨睡眠中定时发作。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严重者可达10—15分钟。心绞痛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发生多次。

常见心绞痛疾病的诱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90%以上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主干管腔显著狭窄(直径>75%以上);

2.冠状动脉痉挛伴有或无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如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

3.冠状动脉(阻力血管)病变,又称“X综合征“:

4.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畸形;

5.其他: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致心肌代谢异常、严重贫血、血液粘滞度增高所致血流缓慢;

6.非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如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心绞痛,但不包括在冠心病范畴内。

变异性心绞痛的治疗

(1)一般治疗:镇静、吸氧、心电监护,去除病因,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2)药物治疗:

①硝酸酯类药:通过其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有效地终止心绞痛发作,也可预防发作。由于多数病人在夜间凌晨时发作,宜每6小时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加以预防,也可应用长效硝酯类如长效单硝酸异山梨酯。

②钙拮抗剂: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是重大进展。可明显改善预后。钙拮抗剂阻断Ca2+内流,降低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从而是使冠状动脉扩张。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硝酸酯类,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硝苯地平(心痛定):有强力冠脉扩张作用。定时服用可大幅度减少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嚼服可迅速终止发作。其作用和含服硝酸甘油相似,通常剂量是每次10~40mg,每6小时1次。使用时需监测心率及血压。地尔硫(硫氮卓酮,恬尔欣):扩张冠状动脉,对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显着。虽同为钙拮抗剂,但其作用位点不同于硝苯地平,故两药合用可加强疗效。对心率作用不明显或略减慢,对起搏组织和房室结的传导抑制作用较维拉帕米(异搏定) 低,负性作用介于硝苯地平(心痛定)与维拉帕米(异捕定)之间,对心绞痛的治疗有效口服日剂量120~360mg,老年人应减半量。但对有传导阻滞者应慎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对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较硝苯地平和地尔硫(硫氮苯酮)弱,但由于其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的作用,故对变异性心绞痛合并劳力性心痛者,疗效更好。常用剂量160~360mg/d,老年人减半。心功能差者,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者慎用,此类病人宜选硝苯地平。钙拮抗剂治疗变异性心绞痛连续应用半年,以后可据情况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③β受体阻滞剂由于有加重冠脉痉挛的可能,一般不宜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

④改善心肌代谢药物:磷酸肌酸钠(里尔统、护心通):1.0~2.0g,1~2次/d,7~10天为1疗程。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5.0~10.0g,1~2次/d,7~10天为1疗程。强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氯化钾1.0g,硫酸镁5.0g,胰岛素6~8U。20~30滴/min静点,若血压偏低者,则不加硫酸镁。天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稳定心肌细胞膜,改善心肌代谢。20~30ml/d。加入溶液中静点。

⑤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可发生心律失常,须服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则应予以特殊治疗。如胺碘酮及奎尼丁等。传导阻滞也可发生,尤其在下壁ST段抬高患者中,对用药物治疗的非手术患者,如伴有较严重的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可予以山莨菪碱、阿托品或心宝,若无效应考虑设置按需起搏器。

(3)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变异性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但不如稳定心绞痛效果好,可能因为成形术后早期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和斑块的不稳定而导致再狭窄较高,文献报道达50%。

(4)冠脉搭桥手术治疗(CABG):变异心绞痛伴有血管明显狭窄的手术疗效好,病死率低,远期疗效好,伴冠脉中度(50%~70%)狭窄者,手术后心绞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故对此类患者不建议手术治疗。

变异性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变异性心绞痛是自发性心绞痛的其中一种,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可能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变异性心绞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变异性心绞痛的症状与治疗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变异性心绞痛的症状以及其治疗方法。

一、变异性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变异性心绞痛多发于患者休息或者日常活动安静的时候,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胸痛发作十分规律,甚至常常会发生晕阙现象,容易出现疼痛、头痛、胸痛等症状。

二、变异性心绞病怎么治疗最有效

变异性心绞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药物疗法。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疾病的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硝酸酯类的药物起到抑制胸痛症状的作用,可以通过β-受体阻滞剂调整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可以通过阿司匹林起到聚集抗血小板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硝酸酯类的药物起到抑制胸痛症状的作用,可以通过β-受体阻滞剂调整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可以通过阿司匹林起到聚集抗血小板的作用。

变异性心绞病患者在发现了自己的症状之后,应尽快住院,卧床休息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切勿紧张、恐惧,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病魔。患者一旦发现症状应马上正规医院的专业治疗,尽快缓解疼痛并且控制症状以防产生心肌梗死或者猝死等严重的症状。

患者应了解变异性心绞痛的6大特点

1、疼痛较重:变异性心绞痛多发生于休息时和日常活动时,较一般心绞痛重,时间长,时间从几十秒到30min不等;有的表现一系列短阵发作,每次持续1~2min,间隔数分钟后又出现。

2、血压升高: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时血压常高于正常值,仅有少数患者发作时血压下降。

3、具有周期性: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常呈周期性,常在每天一定时间发生,尤以半夜或凌晨多见。

4、无明显诱因: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常无明显诱因,与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无关。

5、不因卧床缓解: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时不因卧床缓解,但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可迅速缓解。

6、伴有心律失常:部分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可伴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等。

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机制为: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减少心室容积,降低室壁张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使心肌缺血部位血流再分布。

(1)硝酸甘油目前有不同剂型,通过不同途径给药。1片剂于心绞痛发作时含于舌下,迅速溶解而被吸收,1~3分钟显效,作用持续20~30分钟,初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03毫克开始即可产生疗效,无效可再服03毫克。该药还可以用于心绞痛发作的预防,特别是对于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或预料从事某种活动可诱发发作前2~3分钟舌下含用可预防发作。硝酸甘油片不稳定,宜贮藏于有色玻璃瓶内。2硝酸甘油气雾剂喷于颊粘膜,起效快,每次1~2喷。3硝酸甘油注射剂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4硝酸甘油膜剂或软膏均为经皮吸收制剂,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口服5~10毫克,在15~30分钟起效,维持4~5小时,每4~6小时服一次。

(3)单硝基异山梨酯每次20毫克,每日2~3次口服,初次剂量可用10毫克,早晚各一次,可减轻服药所致的头痛、头胀等症状。此类药物不经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高。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绞痛作用是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低心肌耗氧量。临床常用药物:

(1)普萘洛尔(心得安)10~30毫克口服,每日3次,使用时宜在医生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

(2)阿替洛尔(氨酰心安)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次125~25毫克,每日1~2次。

(3)美托洛尔(倍他洛克)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每次125~25毫克,每日2~3次。

心绞痛同时伴有重度心力衰竭、休克、窦性心动过缓、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β受体阻滞剂,支气管哮喘及严重阻塞性肺气肿须慎用或禁用。停用此类药物宜逐步减量,以免突然停药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的可能。

3.钙离子拮抗剂其抗心绞痛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心肌供血,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

(1)硝苯地平(心痛定)对变异性心绞痛解除冠脉痉挛效果好。一般从10毫克,每日3次开始。该药也可舌下含服,5~10毫克,3~5分钟起效,适于心绞痛发作伴高血压而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

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络活喜)属第二代钙拮抗剂,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常用剂量每次5~10毫克,每日一次。

(2)地尔硫(合心爽)用于各种心绞痛,对变异性心绞痛效果好,口服剂量30毫克,每6~8小时一次。

(3)维拉帕米(异搏定)是最早使用的钙拮抗剂,对心绞痛有效,但国内偏重于用来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怎么办

疾病的医治方法有:

(1)一般治疗:镇静、吸氧、心电监护,去除病因,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2)药物治疗:

①硝酸酯类药:通过其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有效地终止心绞痛发作,也可预防发作。由于多数病人在夜间凌晨时发作,宜每6小时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加以预防,也可应用长效硝酯类如长效单硝酸异山梨酯。

②钙拮抗剂: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是重大进展。可明显改善预后。钙拮抗剂阻断Ca2+内流,降低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从而是使冠状动脉扩张。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硝酸酯类,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硝苯地平(心痛定):有强力冠脉扩张作用。

定时服用可大幅度减少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嚼服可迅速终止发作。其作用和含服硝酸甘油相似,通常剂量是每次10~40mg,每6小时1次。使用时需监测心率及血压。地尔硫(硫氮卓酮,恬尔欣):扩张冠状动脉,对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显着。虽同为钙拮抗剂,但其作用位点不同于硝苯地平,故两药合用可加强疗效。

相关推荐

为何心绞痛症状不一样

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本身就冠心病的一种,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胸闷与心前区痛(心绞痛)。胸闷经常性的,患者常有胸部紧闷或压迫性感觉。心绞痛阵发性的,疼痛部位多在前胸正中(胸骨后),可放射至咽部、左肩及左臂,每次疼痛发作一般一至几分钟。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一种常见并可致残的疾患。近些年,由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得到阐明,因而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有关稳定型心绞痛最佳的检查与治疗,尚无一个统一方案。而且,尚未经过象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样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的检验。因

常见心绞痛疾病的诱因

常见的诱发心绞痛疾病的病因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90%以上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主干管腔显著狭窄(直径>75%以上); 2.冠状动脉痉挛伴有或无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如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变异性心绞痛); 3.冠状动脉(阻力血管)病变,又称“X综合征“: 4.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畸形; 5.其他: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致心肌代谢异常、严重贫血、血液粘滞度增高所致血流缓慢; 6.非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如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心绞

什么变异性哮喘

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定义为: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在支气管哮喘开始发病时,大约有5%~6%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此时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在医学上咳嗽变异性哮喘通常也被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气道变应性和高反应性炎症。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典型哮喘病的发病因素和机制非常相似的,只严重程度或病程发展阶段不同。 变异性哮喘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檄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一、改善预后的药物 阿司匹林 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危险。阿司匹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过敏。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 主要用于支架置入后及阿司匹林禁忌证患者。 β受体阻滞剂 最近公布的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需要指出,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阿替洛尔能影响患者死亡率。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

冠心病的类型有哪些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就表现为去血腥冠心病,但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可以将冠心病分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几种类型,接下来就让我们对以上的几种类型的冠心病进行详细的介绍。 (1)原发性心脏骤停:原发性心脏骤停一突然事件,设想由于心电不稳定所引起;没有可以作出其他诊断的依据。如果未作复苏或复苏失败,原发性心脏骤停归诸于猝死。以往缺血性心脏病的证据可有可无,如果发生死亡时无人见到,则诊断臆测性的。 (2)心绞痛: ①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由运

冠心病的类型有哪些

隐匿型 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心绞痛型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型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力衰竭型 (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心肌的血供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猝死型 分类标准 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心绞痛如何鉴别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有利于判断病情轻重,选择适当治疗手段,正确估价疗效。 (1)劳力型心绞痛:心绞痛的发作由体力活动引起。 Ⅰ级:较日常活动重的体力活动可引起心绞痛。 Ⅱ级:日常体力活动即引起心绞痛。 Ⅲ级:较日常体力活动轻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 Ⅳ级:轻微体力活动即引起心绞痛。 (2)非劳力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由体力活动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情绪激动等引起。 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个综合征,广义地包括下列不同类型:进行型心绞痛(增重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

心绞痛的急救

(1)第一步: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消除引起发作的诱因。经休息不能缓解者,可选作用快的药物。 (2)第二步:硝酸甘油,首次给0.3mg舌下含化,必要时隔5分钟再含化0.3~0.6mg。 (3)第三步:二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mg舌下含服。 (4)第四步:对变异性心绞痛可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5~10mg,也可与硝酸甘油联用。 (5)第五步:中药制剂如活心丹、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 (6)第六步:可同时给镇静剂及吸氧治疗。 (7)第七步:近期内发生心绞痛次数增加,间隔时间缩短,

不稳定心绞痛最可怕

心绞痛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根据诱因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非劳力性心绞痛两大类。顾名思义,劳力性心绞痛指走路、爬楼、上坡或做其他运动进行到一定强度、时间或程度时出现的胸痛、胸闷等不适,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而在安静休息时一般不会感到身体不适。如果一个月内新发生的劳力性心绞痛,称为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如果心绞痛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因素等发生变化,病情逐渐加重,称为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只有病史超过一个月,且症状较为稳定的患者才称为稳定劳力性心绞痛。非劳力性心绞痛指心绞痛发作与活动无关,在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患者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很多的人不明白它的发病机制。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的面对冠心病这一疾病。那么我们就请专家来为大家讲解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问题。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哪些呢?大家要多去了解疾病发病机制这方面的知识。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