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雪菊的形态

雪菊的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

苞片被毛,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上部草质;雌花约10-12个,舌状,黄色或橙黄色,顶端具3齿,两性花暗紫色,顶端5齿裂;托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形,顶端具3芒刺;两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顶端有2刺芒或无刺芒,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成细纵肋。

香菊的形态特征

香菊是半灌木,高10-40厘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

香菊的叶聚生枝顶,狭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5-4毫米,全缘或有时3-5裂,顶端钝,基部渐狭,两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质地厚。

香菊为头状花序盘状,直径约7毫米,有长6-15毫米的细梗,生于枝端叶腋,排成有叶的总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外中层等长,椭圆形,钝或急尖,叶质,内层较短小,矩圆形,几无毛,具宽膜质边缘。边花雌性,1列,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2-3裂齿,具腺点;盘花两性,花冠管状,长1.5毫米,顶端5裂齿,外面密生腺点。

香菊的瘦果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收狭,具5(-7)棱,被腺点;冠状冠毛长约0.5毫米,撕裂状。

香菊的花果期全年。

菊花的形态特征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茎草质,生长到末期 稍呈木质化。每年花开后,地上部分枯萎,留下宿根越冬,翌春 萌发新枝。菊花的根系发达,须根众多,生长正常时根呈嫩白 色。茎直立或半蔓性,表面具短柔毛,易生分枝,在自然生长情 况下可高达80至150厘米。

单叶互生,有叶柄,叶片浅裂或深 裂,叶缘有锯齿。叶型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葵叶,蓬叶、圆叶 和反转叶。花为顶生的头状花序,平时被看作是一朵花的,实 际上是一个头状花序,它由几十朵小花组成,密集在一个扁圆 形的花托上。被人们叫作一片“花瓣”的,才真正是一朵花。排 列在花序外围的是舌状的单性花,中心部分的是简状的两性花。

菊花的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我国各地 均有栽培,微酸、微碱性土壤都能生长。小菊的耐寒力比大菊· 强,花经几次严霜而不凋谢。温度在10℃以上隐芽可以萌发, 20至25℃的温度最适宜生长。菊花耐干旱,伯积水,喜疏松肥 沃含腐植质多的沙质土壤、凉爽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长日照的季节里,只能进行营 养生长。立秋以后,随着天气的转凉,日照时间的缩短,才能开 始花芽分化,孕育花蕾,冒霜开出艳丽的花朵。

野菊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顶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约5层,外层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毫米,中层卵形,内层长椭圆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舌状花黄色,舌片长10-13毫米,顶端全缘或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11月。[1]

野菊的叶、花及全草入药。味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散瘀,明目,降血压。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治疗高血压、肝炎、痢疾、痈疖疗疮都有明显效果。野菊花的浸液对杀灭孑孓及蝇蛆也非常有效。[1]

野菊是一个多型性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的或生态地理的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山东、河北滨海盐渍土上的野菊,全形矮小,侏儒状,叶肥厚,注定是一种滨海生态型;江西庐山地区的野菊,显示出叶下面有较多的毛被物;江苏南京地区及浙江的野菊中,有一类叶在干后成橄榄色的。[1]

雏菊的形态特征

雏菊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葶状草本,高10厘米左右。

雏菊的叶基生,草质,匙形,顶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上半部边缘有疏钝齿或波状齿。

雏菊为头状花序单生,直径2.5-3.5厘米,花葶被毛;总苞半球形或宽钟形;总苞片近2层,稍不等长,长椭圆形,顶端钝,外面被柔毛。舌状花一层,雌性,舌片白色带粉红色,开展,全缘或有2-3齿,中央有多数两性花,都结果实,筒状,檐部长,有4-5裂片。

雏菊的花期春季。

雏菊的瘦果扁,有边脉,两面无脉或有1脉。冠毛不存在或有连合成环且与花冠筒部或瘦果合生。

菊苣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分枝开展或极开展,全部茎枝绿色,有条棱,被极稀疏的长而 弯曲的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基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叶柄,全长15-34厘米,宽2-4厘米,基部渐狭有翼柄,大头状倒向羽状深裂或羽状深裂或不分裂而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侧裂片3-6对或更多,顶侧裂片较大,向下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镰刀形或不规则镰刀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少数,较小,卵状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圆形或戟形扩大半抱茎。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被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但叶脉及边缘的毛较多。

头状花序多数,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顶或枝端,或2-8个为一组沿花枝排列成穗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8-12毫米;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长8-13毫米,宽2-2.5毫米,上半部绿色,草质,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或单毛,下半部淡黄白色,质地坚硬,革质;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2厘米,宽约2毫米,下部稍坚硬,上部边缘及背面通常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并杂有长单毛。

舌状小花蓝色,长约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状、椭圆状或倒楔形,外层瘦果压扁,紧贴内层总苞片,3-5棱,顶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极短,2-3层,膜片状,长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

菊花的形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2-3]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花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花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菊苣的形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分枝开展或极开展,全部茎枝绿色,有条棱,被极稀疏的长而 弯曲的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基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叶柄,全长15-34厘米,宽2-4厘米,基部渐狭有翼柄,大头状倒向羽状深裂或羽状深裂或不分裂而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侧裂片3-6对或更多,顶侧裂片较大,向下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镰刀形或不规则镰刀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少数,较小,卵状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圆形或戟形扩大半抱茎。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被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但叶脉及边缘的毛较多。

头状花序多数,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顶或枝端,或2-8个为一组沿花枝排列成穗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8-12毫米;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长8-13毫米,宽2-2.5毫米,上半部绿色,草质,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或单毛,下半部淡黄白色,质地坚硬,革质;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2厘米,宽约2毫米,下部稍坚硬,上部边缘及背面通常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并杂有长单毛。

舌状小花蓝色,长约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状、椭圆状或倒楔形,外层瘦果压扁,紧贴内层总苞片,3-5棱,顶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极短,2-3层,膜片状,长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2]

雪莲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雪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厘米,无毛。[1]

叶片特征

雪莲花的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厘米,宽2-7厘米,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

花朵特征

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雪莲花总苞

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先端急尖,外层稀疏的长柔毛,外层长圆形,长1.1厘米,宽5毫米,中层及内层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2毫米。小花紫色,长1.6厘米,管部长7毫米,檐部长9毫米。[2]

瘦果特征

苦菊的形态

苦菊根呈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

苦菊茎直立,单生,高40-150厘米,有纵条棱或条纹,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伞房花序状或总状花序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

苦苣叶披针形,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7厘米,基部急狭成翼柄,翼狭窄或宽大,向柄基且逐渐加宽,柄基圆耳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片等大或较大或大,宽三角

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1-5对,椭圆形,常下弯,全部裂片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 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且顶端长渐尖,下部宽大,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边缘大部全缘或上半部边缘全缘,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光滑毛,质地薄。

花为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紧密的伞房花序或总状花序或单生茎枝顶端。总苞宽钟状,长1.5厘米,宽1厘米;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长披针形或长三角形,长3-7毫米,宽1-3毫米,中内层长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1毫米,宽1-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急尖,外面无毛或外层或中内层上部沿中脉有少数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3毫米,宽不足1毫米,压扁,每面各有3条细脉,肋间有横皱纹,顶端狭,无喙,冠毛白色,长7毫米,单毛状,彼此纠缠。花果期5-12月。

苦菊的种子发芽力可保持10年,生产中大多采用保存1-3年的种子播种。

菊苣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分枝开展或极开展,全部茎枝绿色,有条棱,被极稀疏的长而弯曲的糙毛或刚毛或几无毛。基生叶莲座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包括基部渐狭的叶柄,全长15-34厘米,宽2-4厘米,基部渐狭有翼柄,大头状倒向羽状深裂或羽状深裂或不分裂而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侧裂片3-6对或更多,顶侧裂片较大,向下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镰刀形或不规则镰刀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少数,较小,卵状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圆形或戟形扩大半抱茎。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被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但叶脉及边缘的毛较多。

头状花序多数,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顶或枝端,或2-8个为一组沿花枝排列成穗状花序。总苞圆柱状,长8-12毫米;总苞片2层,外层披针形,长8-13毫米,宽2-2.5毫米,上半部绿色,草质,边缘有长缘毛,背面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或单毛,下半部淡黄白色,质地坚硬,革质;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达1.2厘米,宽约2毫米,下部稍坚硬,上部边缘及背面通常有极稀疏的头状具柄的长腺毛并杂有长单毛。

舌状小花蓝色,长约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状、椭圆状或倒楔形,外层瘦果压扁,紧贴内层总苞片,3-5棱,顶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极短,2-3层,膜片状,长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

昆仑雪菊的形态特征

生长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苞片被毛,叶对生,基部 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 柄。头状花序着 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瘦果纺锤形, 千粒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8~9月。同属作一年生栽培的有金鸡菊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雌花约10-12个,舌状,黄色或橙黄色,顶端具3齿,两性花暗紫色,顶端5齿裂;托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形,顶端具3芒刺;两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顶端有2刺芒或无刺芒,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成细纵肋。

化学成分

如今,已从雪菊中分离鉴定出20余类,300多种天然成分,其中包括30多种黄酮类物质,30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20多种氨基酸,数十种芳香族化合物,还有丰富的有机酸、萜烯类、维生素、木脂体、酶类、多糖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雪菊中的挥发油、总皂苷、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可抵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总黄酮含量达到12%,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种菊类。黄酮的功效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可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这种阻止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10倍以上,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及癌变的发生,雪菊中富含的这些生物总黄酮、萜类物质、含硫化合物,被统称为具免疫调节功能的因子,是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抗肿瘤与抗衰老相关药物中重要的元素。

相关推荐

雪莲花的形态特征

1.绵头雪莲花 :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或淡黄色长柔毛,高10~25厘米。茎常中空,棒状,基部有棕黑色残存叶片。叶互生,密集,无柄,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2~10厘米,宽0.5~1.5厘米,边缘羽裂或具粗齿,密被白色长茸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每序长15~25毫米;总苞片狭长倒披针形,长约12毫米,宽约2毫米,无毛,有光泽,中央草质,边缘膜质,有3条明显的纵脉;花两性,全为管状花,长约1厘米,直立,花冠管与檐部等长,裂片披针形;花药基部箭形;花柱线形。瘦果,长约7毫米,扁平,棕色,有不明显的4棱;冠毛2层

非洲菊的形态特征

非洲菊为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 非洲菊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厘米,宽5-6厘米,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 非洲菊叶柄长7-15厘米,具粗纵棱,多少被毛。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长25-60厘米,无苞叶,被毛,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舌瓣展开时直径6-10厘米;总苞钟形,约与两性花等长,

白凤菊的形态特征

白凤菊为多年生肉质植物,大株植物呈亚灌木状,茎分枝匍匐或直立,老枝茎干呈棕红色,嫩枝稍带浅红色或黄绿色,叶着生于茎节处,肉质多汁具三棱形,边缘有小锯齿,花顶生头状花序,花瓣、花丝呈淡紫色,花药呈黄色,花期春末夏初。 白凤菊性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怕水湿,阴湿环境植物生长不良,高温夏季有短暂休眠或休眠期不明显。

怎么分辨雪菊的好坏

昆仑雪菊高达50厘米,茎平卧,叶菱成卵形或长圆状形,长1.2-3厘米,少有具齿。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柄。有些雪菊采摘时带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3~8枚,金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千粒种子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6~8月。 昆仑雪菊茶汤色泽的区别:高海拔雪菊茶汤绛红香浓清透,有轻微挂壁的效果,品之甘醇清香,耐泡。低海拔雪菊:茶汤浓而浑浊,口感不纯,一般耐泡温室

野菊花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25-1米,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稍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 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两面成橄榄色,有稀疏的短柔毛,或下面的毛稍多。头状花序直径1.5-2.5厘米,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圆锥花序或少数在茎

雪莲果的属性

科属:菊科,菊薯属 产地:原产自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脉,秘鲁、阿根廷、中国云南、台湾、福建均有种植 别名:雪莲薯、晶薯、菊薯、神果、地参果 简介: 雪莲果,学名“yacon”(亚贡,或者阿贡),即“神果”之意,属菊科,葵花属植物,故又称为菊薯,原产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一种传统根茎食品,已有500年历史。 雪莲果是热带高山水果,茎杆直立生长,圆形而中空,呈紫红色,叶对生,阔叶形如心状,叶上密生绒毛,叶基部各着生有一个腋芽,植株貌似菊芋,可生长到1-3米高。花顶生,有五朵,色如菊黄,形如葵花煞是

六月雪的形态特征

茎枝 六月雪是常绿或半常绿丛生小灌木。植株低矮,株高不足1米,分枝多而稠密,显得纷乱。嫩枝绿色有微毛,揉之有臭味,老茎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幼枝细而挺拔,绿色。 叶 六月雪的叶对生或成簇生小枝上,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状,长约0.7厘米至1.5厘米,全缘。 花 六月雪的花白色带红晕或淡粉紫色,单生或多朵簇生,花冠漏斗状。全缘,先端钝,厚革质,深绿色,有光泽。花形小,密生在小枝的顶端,花冠长约7毫米,漏斗状,有柔毛,白色略带红晕,花萼绿色,上有裂齿,质地坚硬。 六月雪的花期6月至7月。 果 六月雪的小核果近球形

雪菊和贡菊的区别有哪些

雪菊是生长在新疆的蛇目菊的商品名称。这种小黄花出自昆仑山雪线之上,被大家冠以“昆仑雪菊”的美称。贡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那么这两种菊花,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专题:雪菊与贡菊的区别。 雪菊有五大特点:一是生长环境特殊:正宗的野生昆仑雪菊生长在昆仑山脉北麓海拔3000米雪线的部分地区,花期短暂,每年八月,雪菊只绽放一次。二是采摘艰难产量小:昆仑雪菊生长在高海拔无人生活的地方,有些甚至生长在峭壁上,采摘非常艰难,必须人工采摘,由于雪菊花期

薄雪万年草的形态特征

薄雪万年草根是须根性,茎匍匐生长,接触地面容易生长不定根。叶片棒状,表面覆有白色蜡粉。叶片密集生长於茎端,茎部的下位叶容易脱落。开花期夏季,花朵5瓣星形,花色白略带粉红。 开花期夏季,花朵5瓣星形,花色白略带粉红,台湾栽培不易见到开花。 薄雪万年草喜好全日照环境,半日照也能生长,但叶片排列会较松散。耐旱性强,介质略乾再浇水,亦可适应湿度较高的环境。生长迅速,怕热耐寒,台湾栽培不易开花。 介质使用砂质壤土或一般培养土均可。耐贫瘠,可不必施肥。长期生长,会有基部叶片脱落使茎部裸露的现象,可进行修剪,促进再度分

香雪球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化,但栽培的不论当年生或隔年生均不木质化,高10-40厘米全珠被“丁”字毛,毛带银灰色。茎自基部向上分枝,常呈密丛。叶条形或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5-5毫米,两端渐窄,全缘。花序伞房状,果期极伸长,花梗丝状,长2-6毫米;萼片长约1.5毫米,外轮的宽于内轮的,外轮的长圆卵形,内轮的窄椭圆形或窄卵状长圆形;花瓣淡紫色或白色,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钝圆,基部突然变窄成爪。 短角果椭圆形,长3-3.5毫米,无毛或在上半部有稀疏“丁”字毛;果瓣扁压而稍膨胀,中脉清楚;胎座框常为淡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