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木香的介绍

木香的介绍

木香(Radix Aucklandiae)是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

云木香(学名:Saussurea costus),又名广木香、木香、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属菊科风毛菊属。

川木香(学名:Vladimiria souliei)是菊科川木香属的植物,均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木香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生长在高山草地和灌丛中,为野生植物,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这两种植物的根茎都是重要的中草药。

木耳的介绍

木耳又名黑木耳、云耳、桑耳、松耳、中国黑真菌。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木耳属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菌状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新鲜的木耳呈胶质片状,半透明,成圆盘形,侧生在树木上,耳形不规则形,耳片直径约为3~12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极细的绒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其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口感好,有益健康。木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茴香的介绍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大茴香即大料,学名叫“八角茴香”。

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其嫩茎叶部分即茴香菜,又名香丝菜,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果实亦供药用,根、叶、全草也均可入药。

性温,味辛。 归肝、肾、脾、胃经。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木瓜的介绍

木瓜(学名: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Koehne):蔷薇科木瓜属,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

产山东、陕西、河南(桐柏)、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1]

习见栽培供观赏,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皱缩,故有光皮木瓜之称。木材坚硬可作床柱用。[1]

另有一原产南美洲的物种“番木瓜”十七世纪传入我国,如今已成为大众化水果,也常被简称为“木瓜”。

木瓜的介绍

木瓜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或木瓜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皱皮木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皱皮木瓜置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部后晒干;光皮木瓜纵部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后,晒干。切片生用。

作为水果食用的木瓜实际是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

1. 选购木瓜诀窍:木瓜有公母之分。公瓜椭圆行,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生木瓜或半生的比较适合煲汤;作为生果食用的应选购比较熟的瓜。木瓜成熟时,瓜皮呈黄色,味特别清甜。皮呈黑点的,已开始变质,甜度、香味及营养都已被破坏了。

2. 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木耳菜的介绍

木耳菜又叫做落葵、藤菜、承露、无葵、软浆叶、篱笆菜、御菜、紫豆菜、胭脂菜等,属于落葵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木耳菜在南北方普遍栽培,在南方热带地区可多年生栽培,在北方多采用一年生栽培。通常大家吃的是木耳菜的幼苗、嫩梢或嫩叶,这些部分质地柔嫩软滑,营养价值特别高,耳菜的嫩叶烹调后清香鲜美,口感嫩滑,深受南方居民的喜爱。

木耳菜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滑肠、润燥、凉血、生肌的功效,建议大家平时可以适量食用木耳菜,既能补充营养又比较养生。

木耳菜的营养价值高,许多地方都有种植,一般分布在四川(木里)、云南(凤仪、漾濞、顺宁、贡山、福贡、怒江、楚雄、景东、安宁、临沧)、西藏(吉隆、通麦、察隅)。此外,在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黑木耳介绍

黑木耳营养极为丰富,据史料记载,它是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100克中含钙37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18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0倍。黑木耳还有多种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等,有补气益智,润肺补脑,活血止血之功效;近代医学者对黑木耳的药用价值又有了新的发现。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本书所称黑木耳即指光木耳。

木耳的介绍

木耳属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国内有8个品种。木耳菌状如耳朵,寄生于枯木上,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新鲜的木耳呈胶质片状,半透明,成圆盘形,侧生在树木上,耳形不规则形,耳片直径3~12厘米,有弹性,腹面平滑下凹,边缘略上卷,背面凸起,并有极细的绒毛,呈黑褐色或茶褐色。干燥后收缩为角质状,硬而脆性,背面暗灰色或灰白色;入水后膨胀,可恢复原状,柔软而半透明,表面附有滑润的粘液。

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可素可荤,不但为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祛病延年。

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

1. 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的光感物质,人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干木耳是经暴晒处理的成品,在暴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会溶于水,因而水发的干木而可安全食用;

2. 优质木耳表面黑而光润,有一面呈灰色,手摸上去感觉干燥,无颗粒感,嘴尝无异味。假木耳看上去较厚,分量也较重,手摸时有潮湿或颗粒感,嘴尝有甜或咸味(一般用糖或盐水浸泡过)。

木鱼花介绍

木鱼花汤是烹制日餐所不可缺少的配料,就像中餐的鸡汤,西餐的牛肉汤一样重要。木鱼花是由比较珍贵的深海鲣鱼加工而成,把经过多次烘烤干燥的鲣鱼削成薄片,真空或充氮保存,等待使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是天然的调味品,营养丰富。在日本料理中,从凉拌、煮汤、手卷材料到制作各种调味汁都可以尝到木鱼花的特殊美味。

香精的介绍

香精是[1] 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它是一种人造香料。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卷烟等。[1]

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是香兰素,它是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成功合成的。香兰素是天然香料香兰豆的主要成分。两年后,另一位化学家K·赖默尔也参与了香兰素的研究。他所合成的人造香兰素与天然香兰素几乎毫无差别,足可乱真。

德国的巧克力制造商首先应用人造香兰素,此后不久,伦敦的糖果厂也开始用水果香精制造硬水果糖。今天,各种水果和鱼类的味道都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木耳菜介绍

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肉质,光滑无毛。茎长达3-4m,分枝明显,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 ;叶片宽卵形、心形至长椭圆形,长2-19cm,宽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间或下延,全缘,叶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23cm,单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状,长圆形,长约5mm,宿存;花无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红色,下部白色,连合成管;无花瓣;雄蕊5个,生于萼管口,和萼片对生,花丝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具多数小颗粒突起。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6mm,暗紫色,多汁液,为宿存肉质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种子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产四川(木里)、云南(凤仪、漾濞、顺宁、贡山、福贡、怒江、楚雄、景东、安宁、临沧)、西藏(吉隆、通麦、察隅)。生于林下、山坡或路边草丛中,海拔1350—3400米,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木薯粉介绍

用西谷米即以菱粉制作。它在加水遇热煮熟后会呈透明状,口感QQ的带有弹性

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叶绿素,生自茎节,羽状细裂。茎细长,因水之深浅不同而长短不等。叶集生茎顶,成莲座状,菱状三角形,长2.5-4cm,宽2-4.5cm,边缘上半部有粗锯齿,近基部全缘,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幼时有细毛,后渐落,沿脉有毛;叶柄长2.5-5cm,有毛或无毛,近顶处有胖大海绵状的气室。花两性,单生叶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钻状,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果实为梢扁的倒三角形,两端有刺,两刺间距离3-4cm,腹背的萼裂片脱落。种子一颗。花期6-7月。果期9-10月。

香菜的介绍

香菜也是由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的。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佳蔬之一。香菜属伞科,一年成二年生蔬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分布我国各地,以华北最多,四季均有栽培。菜主根细,通常纺锤形,茎直立,细条棱,较长;叶柄较短,叶片呈扇形,呈绿色。其品质以色泽青绿,香气浓郁,质地脆嫩,无黄叶、烂叶者为佳。

香菜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患风寒外感者、脱肛及食欲不振者,小儿出麻疹者尤其适合。

木榧的介绍

入药部位

植物中国粗榧的种子。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入脾、胃经。

功效

消积杀虫,清热解毒。

主治

疳积、蛔虫病。

相关配伍

治疳积,蛔虫病,土香榧15g,水煎服或炒熟服。(《本草图典 第1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18g;或炒熟食。

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晒干。

相关推荐

花香的介绍

庭中百合花开,昼虽有香,澹如也,入夜而香始烈。夫鼻非钝于昼而利于夜也。白日喧动,诸境纷杂,目视焉,耳听焉,鼻之力为耳目所分而不得专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信夫! 花香,也是属于一种香味。 丁香花香能让人宁神静气 。 菊花香中含有菊油环酮、龙脑等挥发性芳香物,有清热法凤、平肝明目之功,常用来治头痛病。 菊花和薄荷的气味,可使儿童思维清晰、反应灵敏、有利于智力发育。 百合花香使人兴奋,但时间过长,会感到头晕。丁香花开放时,散发的香气中,含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净化空气能力很强,杀菌能力比石碳酸强,室内放一定数量

百香果的介绍

百香果,俗称“巴西果”,原产于巴西,属西番莲科。因其果汁营养丰富,气味特别芳香,可散发出香蕉、菠萝、柠檬、草莓、番桃、石榴等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而被举为“百香果”,又有“百香果”“果汁之王”之美称,因其果汁也是其英文名“Passionfruit”的译音,在国外还有“果汁之王”、“摇钱树”等美称。 西番莲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硒以及各种微量元素。西番莲果汁中有165种化合物,构成了特殊香味。常食用西番莲具有提神醒脑、养颜美容、生津止渴、帮助消化、化痰止咳、缓解

香菇的介绍

香菇--植物皇后。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植物皇后”之誉。 香菇不但具有清香味鲜的独特风味,而且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据分析,每百克鲜香菇中,含有蛋白质12--14克,远远超过一般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含碳水化合物59.3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还含有多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干香菇的水浸物中有组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及天

丁香的介绍

首先,有两种植物,都叫丁香这个名字。作为香料和中药用的丁香,和用于观赏的丁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1)观赏用的丁香(Syringa ),是木犀科丁香属的植物,在中国春天开各种颜色的花,生活并原产于中国的温带,不能用来做香料和中药哦~用于歌里唱的丁香花不是图上这个哦。 (2)而我们吃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植物,香料用和中药用的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热带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上。现在网上流传的拉丁学名Eugenia caryophllata是错误的,正确的是S

木瓜的基本介绍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或木瓜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皱皮木瓜”,后者习称“光皮木瓜”。与香蕉、菠萝同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安徽宣城产者称“宣木瓜”,质量较好。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皱皮木瓜置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部后晒干;光皮木瓜纵部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烫后,晒干。切片生用。 作为水果食用的木瓜实际是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

香料的介绍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香兰叶的介绍

香兰叶(Pandanus amaryllifolius)为露兜树属的热带植物,又名班兰叶(pandan)、七叶兰、香林投、碧血树,野生七叶兰较为稀少,其多半为栽培作物。班兰叶——印尼话叫Pandan,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名气大得很,班兰叶是一种热带绿色植物,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让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因而常做为东南亚料理与糕点常用材料。

香草的介绍

有一种缬草由于其根茎叶会散发淡淡香气,也被称为香草,植株比普遍缬草矮小,主要生长于欧洲东部和台湾潮湿地区,鼠类对这类香气有强烈喜好,猫经常会守在香草附近,等待鼠类被吸引而进行捕食,这类香草除具有芳香气味以外,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虽然一般香草主要是指取自绿色植物的叶的部份,但包括花、果实、种子、树皮、根等,植物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入药。香草是世界各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成分,提供大部分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材。但由于人口增长与都市扩张,供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加上化学制药兴起,香草植物的运用在现代已逐渐式微。

丁香花的介绍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丁香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植物园有少量栽培。当花蕾由绿色转红色时采摘,晒干。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稍似丁字形,长1至2厘米。花呈圆球形,直径0.3至0.5厘米,花辨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黄褐色,花瓣内雄蕊多数,花丝弯曲,花柱直立,萼筒圆柱形,略扁稍弯曲,长0.7至1.4厘米,直径0.3至0.6厘米,红棕色或棕褐色,上端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入水则萼筒垂直下沉,芳香,味辛辣有有麻舌感。以油性富、香气烈,入水下

香精的介绍

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是香兰素,它是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成功合成的。香兰素是天然香料香兰豆的主要成分。两年后,另一位化学家K·赖默尔也参与了香兰素的研究。他所合成的人造香兰素与天然香兰素几乎毫无差别,足可乱真。 德国的巧克力制造商首先应用人造香兰素,此后不久,伦敦的糖果厂也开始用水果香精制造硬水果糖。今天,各种水果和鱼类的味道都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