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冠心病介入术后怎么护理

冠心病介入术后怎么护理

1. 出院后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特别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波立维(或倍林达)。波立维或倍林达至少在支架置入后一年内持续服用。如有血小板降低或多发皮下出血、持续黑便等情况请及时到附近正规医院就诊或到原住院医院就诊。

2. 出院2周后查肝功能、血常规、血脂、心电图,如检查无异常,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可于1-2月后复查以上项目。如检查无异常,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可于半年后再复查以上项目。如肝酶升高3倍以上需要停用降脂药,需到医院就诊调整药物。如果置入支架较多或者置入部位特殊(如在分叉处或主干等)通常需要置入支架一年后复查造影,具体情况请咨询原主管医师。

3. 成功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如果心功能正常,无其他严重疾病,平时活动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则日常工作生活体育锻炼不受影响, 对于心梗后的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逐渐康复。对于多数非大面积心梗的患者,多数可以在出院1-2月后恢复正常的工作(轻体力活动的工作)和生活。

4. 出院后的体力活动要采取逐渐增加的方法,早期应有人陪同。

5. 平时饮食要适当清淡,低盐低脂饮食,瘦肉鱼肉可以少量食用。戒烟限酒,烟要戒掉,酒如果不能完全戒掉则应尽量控制饮用量,具体饮食方案应根据每个人的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方案,最好咨询主治医师或到医院就诊。

以上注意事项适用于多数冠心病成功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对于有特殊情况如合并其它疾病或出现并发症或出现明显病情变化等情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心血管疾病是怎么回事

常见病种

冠心病和高血压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冠心病就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这种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症状。由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不一样,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现明显症状。可是目前,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的还因此而死亡。

运动猝死

现代很多人工作紧张,长期超负荷运转,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于是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他们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说明运动过量了。

心绞痛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 20多年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又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可是有资料表明,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冠心病

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万事大吉了,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且应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血脂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可是大夫却给他开了降脂药,他们认为这是胡乱用药。其实不然。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例如,LDL-C为 135mg/dL,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而言,确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但对患过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水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类降脂药如舒降之、普拉固等,可起到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这时候用降脂,其实是发挥该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不是为了降血脂。

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调脂药减量往往会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或停用降脂药。

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

对于冠心病这种疾病,大家都知道,其治疗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最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让很多的患者看到了希望。今天我们专家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中,冠脉造影技术的局限性逐渐凸显,FFR(血流储备分数)和OCT(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应运而生的。

专家介绍,FFR是一种功能学评价冠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及明确病变,即冠脉造影发现的病变并不引起心肌缺血,或同时有多处病变,到底是哪一处病变可引起临床症状。在FFR指导下能更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减少器械使用、节省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

而O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扫描断层显像技术,可实现心血管组织深部微米分辨率的成像。做个比喻,造影相当于使用放大镜看血管,OCT相当于使用电子显微镜看血管。OCT可以精确判断冠脉病变斑块成分、及时发现可产生严重后果的易损斑块、识别血栓、判断支架术后效果;提供造影所无法显示的信息,避免漏诊、误诊,提高疗效。

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有着更多的优点。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种治疗方法,患者还是需要与医生沟通。

现代治疗冠心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1一个是通过药物来治疗,但是不能疏通血管,只能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也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这种方法只是适用于冠脉病变较轻或以冠脉痉挛的患者,但是如果患者的血管病变比较严重,阻塞的厉害,通过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2另一种方法是外科搭桥术,这种方法可以让患者的冠脉血管重建并能够使其正常血流,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出现的症状,并且能够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并且可以改善远期的一些疗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有肺、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还有不适合手术的人是不能做这种手术的。

3还有一种方法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这种方法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放到病变处,让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使得患者的患处血管内径增大,这样也就可以使血流恢复了正常,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在现在这种治疗方法成功率逐渐的提高。

心脏病介入手术怎么做呢

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 PTCA +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

适用症

1.对于绝大多数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均可经介入性治疗进行根治。

2.风湿性心脏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或合并中度以下二尖瓣关闭不全,而瓣膜无明显钙化、变形者,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已完全替代了外科手术治疗。

3.对于慢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等心律失?性疾病,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及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方法。

4.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于明确病情,判断预后以及积极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术对于挽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心肌梗塞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是成 效显著的,对于改善较为稳定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及提高患者耐受各种事件打击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一般来说需要做心脏病介入手术的病人,大多数心脏病都属于比较严重的,如果做心脏病介入手术的话,最好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去做,这样还比较有保障,目前,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医疗手段比较成熟,大多数心脏病介入手术都比较成功,所以做这种手术的病人大可以放心。

做心脏支架的利与弊有哪些

植入支架治疗以后,能够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改善心肌供血问题,缓解临床症状,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弊端就是毕竟还是一项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性,当然手术技术目前比较成熟了,一般都是很安全的。

任何药物都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支架术后1年内容易形成支架内血栓,同时本身冠心病就容易出现狭窄等情况,因此首先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拜阿司匹灵和波利维,主要的副作用是可以导致出血,但大多数都能够耐受。

其他改善长期预后的药物如RASZ阻滞剂,他汀类,硝酸酯类,倍他乐克类等一般都能耐受。

同时注意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饱食,保持大便通畅等。

“支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俗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做心脏支架的患者人数不足2万;而2008年已超过18万;2009年竟达到了24万。

目前应用的介入治疗,是将一个金属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使之迅速再通,能很快改善病人的症状,但由于异物的植入,可引起血管保护性反应,病变血管会很快生长出过多的细胞来包绕、侵蚀金属支架,尤其是支架的两端,从而导致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比例升高。

近年来研究者发明了药物缓释支架,即给金属裸支架穿上一层防止形成再狭窄的“外衣”,缓慢释放药物,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临床观察发现,药物缓释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只是可降低术后早期再狭窄的发生率,仍有6%~10%的患者会发生再狭窄(金属裸支架约为30%),且远期血栓发生率高于金属裸支架。

虽然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不需要开刀缝针)、恢复快、可减少心绞痛发作、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但有相当一部分安放支架的患者被“过度医疗”了。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12%的患者靶血管狭窄程度不足50%;有6%的患者靶血管狭窄程度在50%~75%。一般来说,血管狭窄程度达到75%以上才考虑选用介入治疗。

为了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和行为规范,除了规范医生的行为外,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来说,在治疗上不能迷信心脏支架。虽然支架植入可以解决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但整个冠状动脉可能有多处粥样硬化病变存在,一些轻度病变有时甚至连冠状动脉造影也难以发现,常会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所以,对冠状动脉的整体保护比局部治疗更重要。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药物、支架介入及冠脉搭桥手术。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应首选药物治疗和消除危险因子(如吸烟、酗酒、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

有些患者认为吃药打针麻烦,近期又看不到明显疗效,放支架可以解除病根、一劳永逸,殊不知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也要吃1年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更要长期服用。如果术后不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按时吃药,病情还会很快复发。

因此,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要综合考虑支架、搭桥、降脂抗凝中西药应用的利弊,更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心绞痛应该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

1. 心绞痛的朋友要积极戒烟。吸烟会使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大大增加,使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死亡的风险平均增加76%。烟草里面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自由基等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和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

2. 心绞痛的朋友要坚持运动:规律的运动能减轻压力,控制体重,以及增加体内好的胆固醇量,从而预防心绞痛。运动累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能过量: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应该立刻坐下来或是躺下来。不经常运动的人发生冠心病的死亡率是经常运动者的1.9倍。经常运动能改善机体内皮功能、增强血管扩张和运动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症状,心绞痛的朋友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天。同时心绞痛的朋友要把血压降下来:心绞痛的朋友要学会自己查看血压,发现血压升高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并且结合合理的生活饮食和习惯把血压降下来。

3. 心绞痛的朋友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每天吃一片,可以达到防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迄今,病因不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虽然置放了支架,也只是机械性地开通了病变血管,恢复了冠脉血流,并没有从病因上消除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土壤,此外,对于机体而言,合金做成的支架本身属于异物,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天然地形成了对异物的排斥能力。

最快和最为有效的排斥反应当属血小板将支架包绕以防止它与血液相接触,我们可以想象,若是支架表面被血小板形成的血栓所包绕的话,支架部分的管腔将被血栓所堵塞,因此,我们要在支架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保证支架表面不被血栓所包绕,保持血管开通状态;大概需要1年的时间,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才会逐渐长到支架表面,并将支架包绕。

这层血管内皮细胞呈单层排列,属血管内膜的正常细胞结构,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和抗血栓等功效,内皮细胞将支架完好地包绕以后,则预示着支架结构被人体组织所包埋,成为血管结构的一部分,支架内形成血栓的可能性明显减低,临床上医生便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见,支架并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技术,支架术后还需要在全面改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全面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才能改善预后。

轻度冠心病能治好吗

对于冠心病来说,如果能在早期积极的进行治疗,那对于病情的控制,当然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不过对于冠心病这种危险性极高的疾病来说,是不容易康复的。冠心病临床上可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轻度冠心病能治疗好吗?冠心病患者一旦确诊疾病,那么药物治疗,一般要终身维持的没,这种方法也是治疗冠心病是最基本的治疗。

介入治疗冠心病:优势是疗创伤小、恢复快,能迅速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缓解心肌缺血,改善生活质量,但是手术费用比较大,因此,对于家庭比较贫困的患者来说,一般不会选择这中治疗方法。

外科搭桥手术:部分冠心病患者是不适合做介入治疗的,还有的患者,在放置的支架内再次出现狭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做搭桥手术。

轻度冠心病能治疗好吗?相关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注意保暖,以免感染风寒。其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适当节制性生活。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

轻度冠心病能治疗好吗?对于冠心病轻度能不能治好,这与冠心病的身体素质、治疗之后的护理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您能积极的做好相关的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冠心病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冠心病运动注意事项

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能,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结合药物治疗,促进冠心病患者的侧支循环,缓解由冠状动脉阻塞而造成的心肌缺血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症状;

运动和低脂饮食可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

运动疗法适应群体:

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得到控制的心肌梗死;

心绞痛稳定后;

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

稳定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1、运动方式。以有氧耐力运动和灵活性运动等为宜,如步行、慢跑、游泳和自行车等,运动强度不大,而且易于掌握运动强度。灵活性运动,如腰背部和下肢关节的伸展和放松运动等。

2、运动强度。冠心病患者可因其病程和病变程度不同,运动强度可为最大心率的40%~70%不等。以运动后感觉稍累为宜,相当于50%~70%的最大心率。

3、运动频度。心脏病人在开始参加运动或在恢复期的早期,每次运动时间5~10分钟,每周5次。以后逐渐延长到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周3~5次。必须循序渐进地逐步过渡。 如果运动时间比较短,可以适当增加频率,才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效果。

冠心病恢复期的运动方案适于出院后恢复期的冠心病患者,低危的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不需要监测或间段监控下进行运动的心脏病患者。

出院后的运动方案对于出院后的病人应该主要采用步行的方式运动,步行方案也需要因人而异。

开始第1天步行时间为8分钟,慢速 (每分钟50米),步行400米,可一次或分次完成。3个月内逐渐提高到每天步行2次,每次步行时间为半小时,速度加快至每分钟100米,步行3千米,可持续完成或间歇完成。

相关推荐

冠心病护理

我们都知道现在什么病都是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的,所以护理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己的身体机能,最好能在各种方面都能进行护理,比如要进行精神护理的,要随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等的,最好能让患者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能更好的面对自己的治疗,不要有不好的负面情绪,对患者身体很不好。 还要进行饮食护理的,饮食对冠心病患者是很重要的,有的患者就是饮食不当所造成的冠心病,所以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这样可以帮助降低血胆固醇,最好饮食要清淡点,能吃一些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维生素多的,最好要戒烟戒酒,不要吃辛辣刺激性

冠心病怎么治疗这样处理效果最好

内科治疗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基本治疗以合理饮食,适量体力活动,增强体质,防止肥胖,纠正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为主。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比较先进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针对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冠心病患者,方法主要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行术、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等。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桥血管常采用自身的大隐静脉、内如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其适应征主要有: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冠状血管多支病变、顽固性心绞痛经

冠心病能治好吗

心病能治好吗?对于冠心病其实大家了解不是很多的,冠心病能治好吗?这是很多早期冠心病患者最为想咨询的,其实冠心病这种疾病是没有办法能彻底的治疗好的,只能是早期经过积极的治疗后,疾病能有一个很好的控制,关于冠心病的一些治疗,下面就来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冠心病能治好吗?冠心病虽说也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但是对于病情的具体了解,相信很多人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太清楚的,由于人们对冠心病病的认识尚浅,很容易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进入种种误区,这会大大的影响治疗的效果。这些误区是什么呢? 1、久拖不愿做手术,使心脏长期缺血

得了冠心病怎么办

冠心病能治好吗? 冠心病药物治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它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疗程的。假如说没有出现用药明显的副作用,一般是长期的、终生服药的。即便是做了介入或是搭桥手术,出院以后,还得认认真真地吃药,才能避免其他部位再发生血管堵塞。 冠心病吃什么药? 几乎所有冠心病病人都应该接受药物治疗,常用药物:1)硝酸酯类:如消心痛、鲁南欣康;2)降脂药物:如立普妥;3)钙离子阻滞剂;4)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5)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溶栓药物:尿激酶、链激酶。 根据冠心病的不同病情来针对性用药,

治疗冠心病效果比较好的方法都有哪些

治疗冠心病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一、内科治疗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基本治疗以合理饮食,适量体力活动,增强体质,防止肥胖,纠正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为主。 治疗冠心病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比较先进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针对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冠心病患者,方法主要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行术、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等。 治疗冠心病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三、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桥血管常采用自身的大隐静脉、内如动脉、桡动脉、胃网膜

心脏病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使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

医治心脏病有什么好的方法

药物治疗 这是基础,很多病用药物好好治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介入治疗 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放支架 先心病也可以做介入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则相应有补气、温阳、滋阴、养血的差别;实证具体还有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的不同,治疗则相应有理气、活血、化痰、散寒等的差别。总而言之,不同的病症下药就不同。 手术治疗 最常见的,像先心病过去都要开刀, 现在很多先心病不用开刀了,介入治疗也行。另外就是比较严重的冠心病可能需要开刀,做搭桥手术,还有一些更严重的心脏病。比如晚期的,有手术治疗,换心脏 心脏移植 换一个好的心脏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用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前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先心病的治疗,尤其是复杂先心病,后者主要适用于简单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大概需要多少钱?这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并发症、年龄有关,当然与就诊地区经济水平、医院等级也有关系。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