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或成为小儿糖尿病诱因
膨化食品或成为小儿糖尿病诱因
日前,由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进行了专家学术报告,指南中将儿童零食分成了三个级别推荐,“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棉花糖、膨化食品、巧克力派等食品列入“限制食用”等级,每周最多吃一次。
指南的细节目前还在进一步的制定中,预计本月将正式出台。届时,指南中将具体到每个级别的几大类零食每天的摄取量是多少,这样对孩子的零食将有更具体的指导。
那么这三类不同级别的零食各有什么利弊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冬梅博士向记者做了详细的解释。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在《消费指南》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孩子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分为水煮蛋、纯鲜牛奶、烤黄豆、烤红薯等,称这些零食,儿童每天都可以食用。
经常食用零食的益处
于冬梅博士指出,这类零食,其实更多的是被称为“半主食”,而不完全是零食。比如牛奶和鸡蛋。
鸡蛋和牛奶
关于这两种食品所含的营养丰富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之处,已经广为人所知了。
于冬梅博士表示,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喝牛奶对人体至少有12项好处。
其中包括牛奶可阻止人体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镉、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和牙齿,减少骨骼萎缩病的发生、牛奶中的镁能使心脏耐疲劳等。
烤黄豆和烤红薯
对于这两种食品,于冬梅博士表示,一些家长其实并不认为这两种食品也是健康的食品,认为烤的东西都具有木炭成分,而黄豆和红薯会给许多家长造成误解,认为不利于消化,不适合孩子们吃。
其实黄豆和红薯都属于五谷杂粮,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如烤红薯的糖分经焦糖化作用释放出的香甜美味更加适合孩子的口味,同时红薯所含营养突出的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它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能保持人体动脉管壁的弹性,还能预防呼吸道等多种疾病。
儿童膨化食品有“毒” 不能多吃
卫生部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超量问题,其中针对膨化食品拟禁用含铝添加剂。目前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多使用明矾等含铝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济南多家超市,膨化食品多占据儿童食品的“半壁江山”。专家指出,儿童体内铝超标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不过,限用铝添加剂不会对食品行业产生太大影响。
儿童摄入铝多来自膨化食品
卫生部3月15日起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订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该标准拟撤销所有含铝食品添加剂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该标准一旦实施,儿童膨化食品中将不见铝添加剂的踪影。
前不久,我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7-14岁儿童通过膨化食品摄入的铝相对较高,并且随着年龄降低,铝摄入量有增高的趋势,膨化食品成为儿童铝摄入量主要来源之一。
昨天下午,记者在乐购超市等多家超市发现,儿童食品中膨化食品大多占了一整个货架,包括虾条、芝士条、豌豆脆等膨化食品。
一位妈妈正在给自己上小学的儿子买零食,她说:“正好要去接孩子放学,就买了几包膨化食品和小蛋糕。反正也不光儿子吃,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也吃着玩。”
此外,除了膨化食品,记者发现糖果和果冻中,含铝添加剂也随处可见。
长期摄入铝会损伤大脑
据了解,2011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上,将铝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修订为每公斤体重2毫克。参考这一结果,我国评估中心2011年对食品中铝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平均膳食铝摄入量低于这一结果,但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均已超量。
威化饼的注意事项
威化饼是甜食不可多吃,易导致肥胖病和糖尿病。 .膨化食品含有化学膨发剂带来了新的担忧———里面往往含有钾明矾和铵明矾等,引入了铝超标的隐患。据2005年的一次检测,至少有1/3的膨化食品铝超标。 铝的危害一点也不逊色于铅,食用铝超标的膨化食品,铝会在人体内不断的累积,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严重者可能痴呆。人体中铝元素含量太高时,会影响对磷的吸收。在肠道内形成的不溶性磷酸铝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缺磷又影响钙的吸收(没有足够的磷酸钙生成),造成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抑制骨生成,发生骨软化症。摄入过高的铝,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
治疗小儿糖尿病的方法
对于“小儿糖尿病需怎样治疗”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使孩子远离糖尿病的危害,恢复健康的身体,那究竟小儿糖尿病需怎样治疗呢?有情专家的详细讲解。
1.住院治疗:
小儿被诊断为糖尿病,必须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生会为孩子拟好食谱,并用胰岛素治疗。年龄越小,饮食控制越难,只能多次检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患儿出院后,家长应参照住院时的食谱安排饮食,并每天注射胰岛素。
2.心理治疗:
小儿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发生酮症酸中毒和远期并发症,使患儿能健康成长。患儿被诊断为糖尿病后,既要进行饮食控制,又要经常验血。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患儿可能会拒绝合作。父母应充分爱护、关心患儿,尽力帮助患儿克服可能产生的自卑、悲观等种种心理问题,鼓励孩子增强信心,与疾病作斗争。
3.运动治疗:
运动对糖尿病患儿有重要意义,运动可使热量平衡、控制体重,并能促进心血管功能。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由脂肪代谢和肌糖原分解所提供,运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膨化食品种类
根据产品的不同,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生产的休闲小食品;二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组织状蛋白食品(植物肉);三是以谷物、豆类或薯类为原料,经膨化后制成的主食。
1.主食类:烧饼、面包、馒头、煎饼等。
2.油茶类:膨化面茶。
3.军用食品:压缩饼干。
4.小食品类:米花糖、凉糕、爆米花等。
5.冷食类:冰糕、冰棍的填充料。
上述食品中,有些品种如膨化面茶、印糕、压缩饼干等全部是用膨化粗粮制成的;有些品种只掺入一定比例的膨化粗粮。
膨化技术虽属于物理加工技术,但却具有本身的特点。膨化不仅可以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而且改变了原料中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并形成了某些新的物质。
现代营养学的观点主张平衡膳食,认为任何一种食品都不可偏废,任何一种食品的量又不是多多益善。就膨化食品而言,由于它多为油炸食品,经加压、加热等工艺后使食物本身的体积扩大了数倍,鉴于其为方便快餐食品,所以食品中糖、盐、味精的含量相对其它食品的量就比较多一些,而其他有益营养素的含量则甚少,如长期摄入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而且食品中过量的调味品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
饼干是膨化食品吗
膨化产品简介。膨化食品是指以谷物、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油炸、挤压等方式膨化而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酥松度的膨化食品。产品主要有炸薯片、油炸膨化红薯、油炸玉米片、油炸籼米片、虾条、虾球、乐芙球、雪米饼、爆米花等。
膨化食品主要分为焙烤型、油炸型、直接挤压型、花色型及其他型。其中花色型膨化食品是以焙烤型、油炸型或直接挤压型产品为坯子,用油脂、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注心或涂层而制成的膨化食品。采用微波、气流或真空等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称为其他型膨化食品。
饼干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经调粉、成型、烘烤(等工作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的食品。按国家标准分类,饼干产品又分为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饼干、压缩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圆饼干、蛋卷、煎饼、装饰饼干、水泡饼干、其他饼干等种类。
从膨化视频的定义以及饼干的成分以及制作流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饼干是属于膨化食品类的,还有我们平时吃的膨化面茶以及压缩饼干等都属于膨化食品。在平时的时候,大家要少吃各种各样的膨化食品,一旦吃多了就容易发胖。
膨化食品的危害
含铅毒,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血液里铅含量高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精神呆滞,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故膨化食物还是少吃为妙。
铅危害不容我们小视:
铅所造成的危害比较明显,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神经系统的行为,比方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爱发脾气等,或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
铝危害
日常食品中铝元素来源部分来自食品中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和包装材料溶出物 ,在添加明矾的食品里也会产生铝。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主要会损害大脑功能,严重者可能发生痴呆,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影响更大,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智力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每人每周铝的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中国人群中有30%多的个体超过了2毫克,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4-6岁的儿童。对儿童来讲,他们的面制品摄入量可能不是很大,但是按照公斤体重算,他们最主要的铝摄入量来自于膨化食品。
生活中膨化食品令郎满目,价位也有高有低,面对社会进步的产物,我们应理性的去看待膨化食品,正确食用,生活中以主食为主,膨化食品尽量少食。为你和家人的健康请注意日常饮食。
馍片是膨化食品吗
是的,烤馍片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蒸馍、切片、晾干或人工加热去除水分而制成的一种口感酥脆的食品,具有存放时间长,不容易变质,食用方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