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红素的理化性质

胆红素的理化性质

胆红素属于二甲川胆色素(biladiene)的一种胆汁色素。为红褐色的色素体,不溶于水,难溶于醇、醚、易溶于碱。最大吸收为432纳米(碱中),540纳米(氯仿中)。人和肉食动物的胆汁中含量丰富。血液胆红素,在加入重氮试剂而出现的红-紫色的Hijman van den Bergh反应中,存在着两种型:一种是不加醇就出现阳性的直接型,另一种是加入醇才显色的间接型。第一种型是单或双葡糖醛酸(酯),第二种是游离型,是血红蛋白的正常代谢产物,可通过胆绿素的还原形成,如进一步还原,经乙烯基变成乙基的中胆红素C30H40O6N,次甲基全为氢所饱和,形成中胆色烷(mesobilirubinogen)(尿胆素原)C33H44O6N4

胆红素是由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正铁血红素在NADPH和H离子作用下生成胆绿素.三价Fe离子和CO,胆绿素再在NADPH和H离子作用下生成胆红素。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

由于胆红素有毒性,胆红素入血后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在进入肝之前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分离成胆红素和清蛋白,即间接胆红素。进入肝后胆红素会与肝内Y蛋白和Z蛋白结合成胆红素-Y蛋白和胆红素-Z蛋白,这个反应是可逆的。胆红素-Y蛋白和胆红素-Z蛋白在UDP-葡萄糖醛酸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着胆汁进入小肠,在小肠内脱掉葡萄糖醛酸再次生成胆红素,胆红素生成胆素原,胆素原进一步氧化成黄褐色的胆素,这就是粪便的主要颜色。在小肠里的胆素原可以经过肠肝循环再次到达肝,但这部分的胆素原大部分仍以原形排到肠道,这部分称为粪胆原。一小部分的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并随尿排出。它是尿颜色的来源之一,是尿液中主要的色素,这部分称为尿胆原。

红细胞受到破坏有溶血现象时,会变成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此外,当肝细胞有异常时会引起直接型、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管、胆道系统阻塞时,会引起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有异常值时的处理方法配合其他检查结果确实掌握病情,再治疗致病的原因。依不同的情况可分别采取急性肝衰竭处置、血液透析、肝外胆汁淤滞紧急处置等方法。

除了新生儿之外,一般人的值大致固定,并无年龄上的差异。此外,饮食与运动也几乎不会引起变动,但长时间绝食后会有上升的趋势。

血清素的理化性质

5-羟色胺一种吲哚衍生物。分子式C10H12N2O。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 。5-羟色胺能与酸作用生成结晶盐 。其盐酸盐熔点167~168℃ ;苦味酸盐熔点185~189℃。5-羟色胺在脑组织中的浓度较高,它是调节神经活动的一种重要物质。有些肌体组织当受到某些药物作用时,可以释放出5- 羟色胺,例如一个利血平分子可以使受作用的组织释放出几百个5-羟色胺分子,因而产生利血平的一系列生理作用。

作为自体活性物质,约90%合成和分布于肠嗜铬细胞,通常与ATP等物质一起储存于细胞颗粒内。在刺激因素作用下,5-HT从颗粒内释放、弥散到血液,并被血小板摄取和储存,储存量约占全身的8%。5-HT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5-HT含量及功能异常可能与精神病和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5-HT必须通过相应受体的介导才能产生作用。5-HT受体分型复杂,已发现7种5-HT受体亚型。5-HT通过激动不同的5-HT受体亚型,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但5-HT本身尚无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素重吸收抑制剂就是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简称SSRIs,百忧解(盐酸氟西汀)的实质,是新一类的效果好而副作用较小的抗抑郁药物。

松香的理化性质

松香按其来源分为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3种。脂松香也称放松香,颜色浅,酸值大,软化点高;木松香又称浸提松香,质量不如脂松香,颜色深,酸值小,且易从某些溶剂中结晶;浮油松香又称妥尔油松香。松香为一种透明、脆性的固体天然树脂,是比较复杂的混合物,由树脂酸(枞酸、海松酸)、少量脂肪酸、松脂酸酐和中性物等组成。松香的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占90%左右,分子式为C19H29 COOH,分子量302.46。树脂酸是最有代表性的松香酸,属不饱和酸,含有共轭双键,强烈吸收紫外光,在空气中能自动氧化或诱导后氧化。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有玻璃状光泽,带松节油气味,密度1.060~1.085g/cm3。熔点110~1 35℃,软化点(环球法)72~76℃,沸点约300℃(0.67kPa)。玻璃化温度Tg一30~38℃。折射率1.5453。闪点(开杯)216℃。燃点约480~500℃。在空气中易氧化,色泽变深。

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甲苯、二硫化碳、二氯乙烷、松节油、石油醚、汽油、油类和碱溶液。在汽油中溶解度降低。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松香具有增黏’、乳化、软化、防潮、防腐、绝缘等优良性能,不足之处是在溶剂中结晶倾向大。松香的结晶性,是由于松香中的异构体在某些溶剂中溶解度和松香中的水分不同所致。松香水分含量<0.15%不结晶;>0.15%容易结晶;>0.16%严重结晶。松香结晶是影响松香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会使胶黏剂出现絮状物或沉淀小颗粒,也使胶液变得不透明。松香的结晶性可用下法检测:取lOg松香l碎块和10mL丙酮置于试管中,塞紧、溶解、静置,若在15min内结晶析出,则此松香容易结晶;如在2h后才析出,表明此松香不易结晶,可以放心使用。

松香的品质,根据颜色、酸值、软化点、透明度等而定。一般颜色愈浅,品质愈好;松香酸含量愈多,酸值愈大,软化点愈高。

松香的黏性甚佳,尤其是压敏性、快黏性、低温黏性很好,但内聚力较差。由于松香含有双键和羧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性,故对光、热、氧较不安定,表现出耐老化性不好、耐候性不佳,容易产生粉化和变色现象,松香极细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有爆炸危险性。松香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6级。

铅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铅是银白色的金属(与锡比较,铅略带一点浅蓝色),十分柔软,用指甲便能在它的表面划出痕迹。用铅在纸上一划,会留下一条黑道道。在古代,人们曾用铅作笔。“铅笔” 这名字,便是从这儿来的。铅很重,一立方米的铅重达11.3吨,古代欧洲的炼金家们便用旋转迟缓的土星来表示它,写作“h”。

铅球那么沉,便是用铅做的。子弹的弹头也常灌有铅,因为如果太轻,在前进时受风力影响会改变方向。铅的熔点也很低,为327℃,放在煤球炉里,也会熔化成铅水。

化学性质

铅很容易生锈——氧化。铅经常是呈灰色的,就是由于它在空气中,很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灰黑色的氧化铅,使它的银白色的光泽渐渐变得暗淡无光。不过,这层氧化铅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防止内部的铅进一步被氧化。也正因为这样,再加上铅的化学性质又比较稳定,因此铅不易被腐蚀。在化工厂里,常用铅来制造管道和反应罐。著名的制造硫酸的铅室法,便是因为在铅制的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而得名的。

纤维粉的理化性质

松密度:0.15-0.39g/cm3(依不同来源和级别)[2]

轻敲密度:0.21-0.48g/cm3(依不同来源和级别)[2]

真密度:1.5g/cm3[1]

含水量:粉末纤维素具有轻微吸湿性[2]

稳定性:粉状纤维素是稳定稍有吸湿性的物质,应保存于密闭容器,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油漆的理化性质

油漆为粘稠油性颜料,未干情况下易燃,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可溶于醇、醛、醚、苯、烷,易溶于汽油、煤油、柴油。

油漆不论品种或形态如何,都是由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三种基本物质组成:

成膜物质:也称粘结剂,成膜物质大部分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天然树脂(松香、大漆)、涂料(桐油、亚麻油、豆油、鱼油等)、合成树脂等混合配料,经过高温反应而成,也有无机物组合的油漆(如:无机富锌漆)。各种成膜物质按国家标准共xxx类。它是构成油漆的主体,决定着漆膜的性能。如果没有成膜物质,单纯颜料和辅助材料不能形成漆膜。

次要成膜物质:包括各种颜料、体质颜料、防锈颜料。颜料为漆膜提供色彩和遮盖力,提高油漆的保护性能和装饰效果,耐候性好的颜料可提高油漆的使用寿命。体质颜料可以增加漆膜的厚度,利用其本身“片状,针状”结构的性能,通过颜料的堆积叠复,形成鱼鳞状的漆膜,提高漆膜的使用寿命,提高防水性和防锈效果。防锈颜料通过其本身物理和化学防锈作用,防止物体表面被大气、化学物质腐蚀,金属表面被锈蚀。

辅助成膜物质:包括各种助剂,溶剂,各种助剂在油漆的生产过程、贮存过程、使用过程、以及漆膜的形成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使用的量都很少,但对漆膜的性能影响极大。甚至形不成漆膜如:不干、沉底结块、结皮。

水性漆更需要助剂才能满足生产、施工、贮存和形成漆膜。油漆助剂的水平也代表了国家油漆的水平。溶剂也称“分散介质”(包括各种有机溶剂、水)主要稀释成膜物质而形成粘稠液体,以便于生产和施工。常将成膜基料和分散介质的混合物称为漆料。

双氧水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过氧化氢溶液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0.43 °C,沸点150.2 °C,纯的过氧化氢其分子构型会改变,所以熔沸点也会发生变化。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cm³,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它的缔合程度比H2O大,所以它的介电常数和沸点比水高。纯过氧化氢比较稳定,加热到153 °C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对有机物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一般作为氧化剂使用。[2]

化学性质

1.氧化性

纯过氧化氢(油画中铅白[碱式碳酸铅]会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就可应用过氧化氢洗涤)(需要碱性介质)

2.还原性

3.在10%试样液10ml中,加稀硫酸试液(TS-241)5ml和高锰酸钾试液(TS-193)1ml。应有气泡发生,且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消失。对石蕊呈酸性。遇有机物易爆。

4.取试样1g(准确至0.1mg),用水稀释至250.0ml取此溶液25ml,加10ml稀硫酸试液(TS-241)后用0.1mol/L高锰酸钾滴定。每毫升0.1mol/L。高锰酸钾相当于过氧化氢(H2O2)1.70mg。

5.遇有机物、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和水,遇铬酸、高锰酸钾、金属、碳酸反应烈。为了防止分解,可以加入微量的稳定剂,如锡酸钠、焦磷酸钠等等。

6..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H2O2 =(可逆)=H++HO2-(Ksp=2.4×10-12)。因此金属的过氧化物可以看做是它的盐。

水杨酸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InChI:InChI=1/C7H6O3/c8-6-4-2-1-3-5(6)7(9)10/h1-4,8H,(H,9,10)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晶体或毛状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微溶于水,在沸水中溶解。

溶解度:ethanol(乙醇): 1M (1mol/L)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化学性质

常温下稳定。急剧加热分解为苯酚和二氧化碳。具有部分酸的通性。

本品刺激皮肤、黏膜,因能与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所以有腐蚀作用。能使角膜增殖后剥离。其毒性比苯酚弱,但大量服用能引起呕吐、腹泻、头痛、出汗、皮疹、呼吸频促、酸中毒症和兴奋。[2] 外观白色粉末,允许略带黄色和粉红色

国外牌号有Retarder W(美国)、Vulcatard SA(英、法)。

红曲红的理化性质

化学结构

主要有6种呈色成分,分为红色色素(红斑素或潘红,分子式C21H22O5。,相对分子质量350)、红曲红素或梦那玉红(分子式C23H26O5,相对分子质量382)、黄色色素(红曲素或梦那红,分子式C21H26O5,相对分子质量358)、红曲黄素或安卡黄素 (分子式C23H30O5。,相对分子质量386)、紫色色素(红斑胺或潘红胺,分子式C21H33NO4,相对分子质量353)、红曲红胺或梦那玉红胺 (分子式C23H27NO4,相对分子质量381)。[1] 结构式分别为如图

性状

红曲色素是深紫红色液体或粉末或糊状物,略带异臭,不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在pH4.0以下介质中,溶解度降低,易溶于乙醇、丙二醇、丙三醇及它们的水溶液。熔点160一192℃,水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90土2)nm,乙醇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70nm,溶液为薄层时为鲜红色,厚层时带黑褐色并有荧光。对环境pH稳定,几乎不受金属离子(Ca 2+ 、Mg 2+、Fe 2+、Cu 2+)和0.1%过氧化氢、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耐热性及耐酸性强,其醇溶液对紫外线相当稳定,但经阳光直射可使其退色。对蛋白质着色性能极好,一旦染着,即不掉色。[1]

生理活性

其毒性:LD50为20g/kg(小鼠,经口),7g╱g(小鼠,腹腔注射)。红曲红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现已证实抗菌活性成分中一部分是着色物质。

甘油的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相对密度(水=1): 1.2633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

粘度(20℃):1412mPa.s (25℃):945mPa.s

表面张力(20℃) :63.3 mN/m

饱和蒸气压(kPa): 0.4(20℃)

体积膨胀系数/K-1: 0.000615

溶解性: 可混溶于乙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二硫化碳,苯,油类。 可溶解某些无机物。[1]

结构简式:

CH₂-CH-CH₂

∣ ∣ ∣

OH OH OH

健康危害: 食用对人体无毒。 对眼睛、皮肤没刺激作用。

硝酸银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斜方晶系片状晶体,易溶于水和氨水,硝酸银溶于乙醚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几乎不溶于浓硝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量银离子,故氧化性较强,并有一定腐蚀性,医学上用于腐蚀增生的肉芽组织,稀溶液用于眼部感染的杀菌剂。熔化后为浅黄色液体,固化后仍为白色。

化学性质

硝酸银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加热至440℃时分解成银、氮气、氧气和二氧化氮。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对石蕊呈中性反应,pH约为6。沸点 444℃(分解)。有氧化性。在有机物存在下,见光变灰色或灰黑色。硝酸银能与一系列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或配位反应(见配位化合物)。例如,与硫化氢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银Ag2S沉淀;与铬酸钾[2] 反应,形成红棕色的铬酸银Ag2CrO4沉淀;与磷酸氢二钠反应,形成黄色磷酸银Ag3PO4沉淀;与卤素离子反应,形成卤化银AgX沉淀。还能与碱作用,形成棕黑色氧化银Ag2O沉淀;与草酸根离子作用形成白色草酸银Ag2C2O4沉淀等。硝酸银能与NH3、CN-、SCN-等反应,形成各种配离子。[3]

相关推荐

两个月大婴儿大便带血是怎么回事呢

粪便的颜色与胆汁的化学变化有关。在小肠上部时由于胆红素胆红素的作用,故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还原成胆红素,而呈黄色。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将胆红素变为胆绿素,所以母乳喂养儿的正常粪便略呈绿色。但牛乳喂养儿的粪便偏碱性,可以进一步还原变为无色的粪胆原,所以大便颜色较淡。如果牛乳喂养儿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有些家长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错误地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 有些疾病可以从婴幼儿的粪便中反映出特点。如果小儿有胆道梗阻

氯氰菊酯的理化性质

化学式:C22H19CL2NO3 分子量:416.32 性状:工业品为黄色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为粘稠液体。 熔点:60-80℃ 相对密度(水=1):1.1 蒸气压:20℃为2.3×107Pa 挥发度:对光稳定,温度>220℃时缓慢重量损失,在弱酸中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水解半衰期为1天。 溶解度:难溶于水,在醇、氯代烃类、酮类、环己烷、苯、二甲苯中溶解>450g/L。 闪点:80℃ 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6.3 危险性 加热超过220℃,该物质分解生成氰化物气体。

黄疸性肝炎的危害

1、损害肝脏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2、危及生命 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另一种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着到脑神经核上,越积越多,影响神经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极大的核黄疸。核黄疸轻者会影响人的大脑,重者当时就会危及生命。水溶性胆红素的毒性虽小,但是能引起这种胆

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白色至浅黄色粒状、棒状或粉末。有吸湿性。加热至320℃以上分解。在空气中慢慢氧化为硝酸钠。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三氧化二氮气体。溶于1.5份冷水、0.6份沸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pH约9。相对密度2.17。熔点271℃。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80mg/kg[2] 。 化学性质 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 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

肝内胆管结石的概述

肝内胆管结石(calculusofintraheoaticduct,hepatolith)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是常见病,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在我国,胆管结

黄疸型肝炎3大危害

黄疸型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黄疸型肝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3种。 损害肝脏的功能 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侵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 危及生命 产生黄疸的物质叫胆红素,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脂溶性的

黄疸是怎么形成的

(1)生理缺陷,(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导致的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发生贫血、溶血,使血内胆红素原料过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黄疽。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等。 (2)由于结石和肝、胆、胰肿瘤以及其它炎症,致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排入小肠,就可造成肝后性黄疽。常见疾病包括: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胰头癌、胰腺炎、胆管或胆囊癌。胆管结石:较多见于中年妇女,常有反复发作急性腹绞痛史,并放散至肩背部,黄疸与腹痛发作有关,呈间歇性。碱性磷酸酶、胆

新生儿为什么突然大便绿色

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和胆绿素,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菌群还原成胆红素,大便变黄色。如果肠道蠕动很快,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呈现绿色。 母乳喂养时粪便偏酸性,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绿素,因胆绿素多,使大便呈金黄色略带绿色。牛奶喂养的大便偏碱,可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大便色较淡。 小婴儿出现大便绿色,有多种原因。 母乳喂养儿导致宝宝排绿色大便。如果宝宝吃奶好,全身情况正常,这时可回答“正常”。其原因可能因小婴儿肠道功能不健全,是暂时现象,随着宝宝长大,这种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了。 有的宝宝

新生儿黄疸喝葡萄糖水有用吗

可以喝葡糖糖,葡糖糖有助于缓解。药店卖得葡糖糖就可以。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新生儿喝葡萄糖是有助于宝宝尽快排清胎粪这样黄疸也会逐渐消退,一般足月生产的宝宝黄疸在第二周末的时候基本会消退。 10%葡萄糖为高渗葡萄糖,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阻碍胆汁酸的回吸收,因而能阻止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另外,当胎儿排便延迟时,亦可促进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胆红素的回吸收,而高渗葡萄糖在肠道正常菌群作用下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刺激肠蠕动,促进胎便尽快排出,有利

输尿管结石病因

引起输尿管结石的原因包括尿中晶体浓度过高和尿液理化性质改变两个方面。 1、尿内晶体浓度增高正常尿中常含有多种晶体盐类,如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尿酸盐等。有些情况使体内晶体排出增多,也可使尿晶体浓度增高。95%以上的尿结石含钙,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动员骨钙入血;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溶骨可使尿钙增高;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废用性骨萎缩、骨质疏松、脱钙,钙经血流由肾排出;长期服用大量含钙抗酸药物或过量维生素D使钙吸收增多,也可使尿钙增多。如尿中胶体不能维持钙盐的过饱和状态,则钙盐析出沉淀亦可形成结石。有些代谢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