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脚上共有多少个穴位

脚上共有多少个穴位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

1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上2cm处。主治感冒、头痛、鼻炎、鼻窦炎。

2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6cm。内旁开2cm处,主治三叉神经痛。

3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3寸处。主治神经衰弱、癔病、失眠、低血压、昏迷。

4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3寸,外旁开1寸处。主治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

5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4寸,外旁开3cm。主治坐骨神经痛、阑尾炎。

6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5寸,内旁开2cm处。主治痢疾、腹泻、十二指肠溃疡。

7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5寸,外旁开2cm。主治癫痫、神经衰弱、神经宫能症。

8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9cm,外旁开2cm。主治癫痫、神经衰弱、神经宫能症。

9号穴:在拇趾与第二趾间后4寸处。主治痢疾、泄泻、子宫炎。

10号穴:在涌泉穴内旁开1寸处。主治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11号穴:在涌泉外旁开2寸处。主治肩痛、荨麻疹。

12号穴:在足底拇趾与第二趾间后1寸处。主治牙痛。

13号穴:在足底小趾横纹中点处1寸处。主治牙痛。

14号穴:在足底,小趾横纹中点处。主治遣尿、尿频。

15号穴:在踝关节横纹中点不5分两旁的凹陷处,主治腰腿痛、腓肠肌痉挛。

16号穴:在足背内侧,舟骨突起上方凹陷中。主治高血压、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

17号穴:在踝关节横纹中点下2.5寸之足背上。主治心绞痛、哮喘、感冒。

18号穴:在足背,第一跖骨底内前凹陷中。主治胸痛、胸闷、急性腰扭伤。

19号穴:在足背二、三趾间后3寸处。主治头痛、中耳炎、急性慢胃肠炎、胃及十二脂肠溃疡。

20号穴:在足背三、四趾间后1寸处。主治落枕。

21号穴:在足背四、五趾间后五分处。主治坐骨神经痛、腮腺炎、扁桃腺炎。

22号穴:在足背一、二趾间后1寸处。主治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压。

23号穴:在拇长伸肌腿内侧跖趾关节处。主治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压、结节性痒症、湿疹、荨麻疹。

24号穴:在第二趾间的第二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中耳炎。

25号穴:在第三趾间的第二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

26号穴:在第四趾间的第二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

27号穴:在太白穴与公孙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痫、癔病、腹痛。

28号穴:在足背内侧舟 骨突起下后方之凹陷中。主治头痛、子宫功能性出血、附件炎。

29号穴:在内踝正中直下2寸处。主治子宫功能性出血、支气管之、哮喘。

30号穴:昆仑穴直上1寸处。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头痛。

从上边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脚部上的穴位是人体中穴位最多的部位,每只脚上都有30个穴位,双脚加起来就有60多个穴位,并且这些穴位多数都是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的反应区。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保护我们的脚部。

湿气重三伏贴贴哪里

对于湿气重的人群,建议贴足三里穴以及关元穴。

对于湿气重的人群来说,自身体内湿气比较重,而湿气作为一种邪气,主要分为外邪和内邪,三伏天期间贴三伏贴,可以帮助缓解其症状,但人体穴位比较多,并不是所有穴位对于湿气都具有效果,一般情况下来说,湿气重的人群,贴三伏贴建议贴在关元穴、足三里穴部位。

这主要是因为湿气重的人通常会出现消化不良情况,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关元穴位于人肚脐下三寸,贴关元穴后可达到局部取穴作用,具有温暖脾胃功效;而足三里穴属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贴足三里穴则有健脾燥湿作用。

天灸主要贴哪几个位置

按照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天灸是中医养生方式,就功效来说,天灸具有穴位刺激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药理作用,具有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对症穴位:

1、有妇科类疾病人群可以天灸: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等穴位;

2、面黄色斑人群可以天灸: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等穴位;

3、骨关节不适可以天灸:阿是穴、大椎穴、命门、肾俞等穴位;

4、有暑湿症人群可以天灸: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等穴位。

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具体病症调养以医生的指导意见为准。

按摩心包经的功效 心包经上的穴位

心包经共有9个穴位,脐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内侧面中间,1个穴位在侧胸上部,首穴为天池,末穴位中冲。

肺结核患者感冒了怎么办 刮痧法

穴位:内关穴、尺泽穴、中府穴、太冲穴、大椎穴、膻中穴。

做法:首先准确的找以上所有穴位,然后在穴位处滴两滴清凉油,再用牛角刮痧板先刮内关穴、尺泽穴、中府穴各15次,再刮太冲穴、大椎穴、膻中穴各15次,一天一次即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操作。

功效:刮痧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机体的排毒,具有活血化瘀、调理脏腑等功效,不但对肺结核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肩周炎放血会不会好点 放血疗法要领

1、穴位要找准(正常情况下穴位大约是指甲盖大小,也就是一平方厘米,定位不准的,请刺一平方寸大小。

2、刺血手法要快,要准(要快,我目前是一秒刺7针,快的手法可以降低疼痛感,要准,是针针见血,不要深浅不一,当然了这个是要临床练的 。

3、保证出血量每个穴位2-5毫升(我一般都是不足2毫升的,起下罐再刺,出血多少因个体差异和血液粘稠度有关,也与针刺手法有关,但最少保证2毫升以上,)

4、一罐一刺(传统方法是刺完所有穴位,再拔罐,我的方法是,刺一个穴位马上拔罐,再刺下一个穴位再拔罐,记住后拔肩前和肩后两个穴位,一起起罐时这两个穴位时间短不起泡。

5、每5天治疗一刺,双侧肩周炎患者不可双侧同时刺血(同时刺血效果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都是治好一侧再治另一侧),刺血后24小时刺血部位不要沾水。

三伏天泡脚好吗

夏天湿气最重,大家为了消暑还经常喜欢吃些冰的、凉的东西,给身体带来寒气。湿气寒气更容易阻塞在脾胃中,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问题。 而脚是我们所有穴位最密集的地方,脚上穴位可以对应所有经络和器官,通过泡脚的方法,可以有效祛除身体中的寒气湿气,舒舒服服过一年。

怀孕期间可以足底按摩吗

人的足部有两个重要穴位——至阴穴和昆仑穴,这两个穴位均可治疗孕妇难产及矫正胎位,孕妇做足底按摩时难免会碰到这两个穴位,通过按摩手法的刺激,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胎位变动,造成早产。准妈妈在孕期应该尽量减少足疗的次数,一旦要做足疗的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足疗店,然后对你的足疗师说明你现在是在孕期,千万要求他不要按你的有关妇科的所有穴道

治疗静脉曲张的偏方

1、材料:亚麻油、纯植物花粉

用法:两种材料按1:1 比例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往静脉曲张处涂抹。患者晚上睡觉前抹此药,然后用纱布包上。第二天早晨,再将此药洗掉。每天晚上使用一次,一般患者一个月内,静脉曲张就会康复。

2、红花、当归,牛膝,川芎,大火煮沸小伙煮10分钟。然后把药水倒到洗脚盆(盆要小、深,水能过脚踝)里腿搭在盆上熏,待水可以下脚了就开始烫了。烫后还有穴位按摩。

穴位针灸治失眠效果好

针灸治失眠效果明显,这一点,中医专家和经历过针灸治疗的失眠患者体会颇深。其之所以能够在不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达到治疗目的,是蕴含着深奥的医学理论在其中的。中医专家总结说,我们的身体共有几百个穴位,他们通过经络和体内的各个脏腑相贯通。当外界刺激到这些穴位时,与其相对应的脏腑的功能状态就能得到调整,进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具体到针灸治失眠方面,中医认为,失眠主要的病因在于心、脾、肾的功能失调,所以通过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时应以心经的神门、脾肾两经都经过的三阴交、头部四神聪为主治区域。

1、因心脾两虚导致失眠的患者常常感到头昏目眩、心悸怔忡、容易出汗,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心俞、脾俞、足里三穴。

2、肾虚失眠者表现为头昏耳鸣、腰酸、舌红、脉细数,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肾俞、太溪。

3、抑郁导致心神不安影响睡眠的,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太冲和灵道。

4、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造成失眠的,表现为脘闷不舒、暖腐吞酸、舌苔厚腻,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足三里、中脘二穴。

另外,独穴也可以通过针灸方法实现失眠治疗目的,这些穴位包括百会、神门、申脉、心俞、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针灸治失眠的同时如果能与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效果还会更明显。

相关推荐

癔症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癔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对症下药: 肝气郁滞型治以疏肝理气解郁,越鞠丸配逍遥散加减; 气滞痰阻型治以行气化痰解郁,半夏厚朴汤; 痰热内扰型治以理气化痰清热,温胆汤加减。心脾两虚型治以养血安神、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 对于有木僵状态,昏睡状态,朦胧状态,痉挛发作症状的病人,可以针刺内关,合谷,人中等穴位,可以用较强的刺激,或者通电加强刺激。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医的穴位按摩对于癔症的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容易操作。 几个常有穴位为:位于颈脖子和脖子下方左右的“眼点”,以及肩膀中央的“肩井

静脉曲张治疗偏方

一、材料:亚麻油、纯植物花粉 用法:两种材料按1:1 比例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往静脉曲张处涂抹。患者晚上睡觉前抹此药,然后用纱布包上。第二天早晨,再将此药洗掉。每天晚上使用一次,一般患者一个月内,静脉曲张就会康复。 二、枸杞子泡酒每晚擦一次,半年就完全好了。 三、红花、当归、牛膝、川芎每样药15克,大火煮沸小伙煮10分钟,药和水的比例是在1(药):40(水)。然后把药水倒到洗脚盆(盆要小、深,水能过脚踝)里腿搭在盆上熏,待水可以下脚了就开始烫了。烫后还有穴位按摩。

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

针灸疗法用于颈椎病,而且效果非常理想,多采用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与经外奇穴:相结合,可消除或减轻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部酸痛、活动不便、耳鸣、上肢麻木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木,气血不通则生麻木,可用中医药跟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对颈椎病的颈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我国治疗颈椎病的针灸疗法有多种:有穴位刺激法,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国外针灸工作者多用毫针或电针

宝宝打赤脚好吗 宝宝打赤脚可按摩足底穴位

光脚走路如同对脚趾和脚掌心等部位的穴位进行按摩,双脚共有66个穴位,不少穴位与内脏器官都有连接神经反应点,医学上称为足反射区。打赤脚走路,可以健脾益肾,镇静安神,补肾强骨明目、补髓益脑聪耳等作用,对于小儿的遗尿、腹泻、便秘、疳积等都有一定疗效。

盆腔积液艾灸哪个部位

方法一 取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 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 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 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 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

灸疗过敏的功效

原因 常见的有以下二种。 (1)体质原因 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 (2)药物原因 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有人曾将温灸盒盖的烟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实可引起过敏。 预防方法 (1)询问病史 针灸前,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特别对艾灸有无过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过敏者,亦应慎用艾灸疗法。 (2)慎察先兆 艾灸或穴位注射过程中,如出

人体有多少个穴位你知道吗

目前国家标准经穴显示:人体周身409个穴位名,830个穴位,有60个单穴,770个多穴。 409穴位名中,一名多穴的有349个,共770穴位;一名单穴有60个,共60穴位。全身共显示830穴位。 标准穴位显示有:十二正经两侧穴位618穴,加任督单穴52穴,加经外穴160穴,共830穴,不包括反射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

脸部的美容按摩方法有哪些

想要拥有光泽红润的皮肤,清爽干净的脸旁,面部护理别马虎哟!首先是洗脸早上温热水交替洗,如果用了洁面乳后一定要拍些爽肤水,按摩一班选择在晚上,晚上喜脸要彻底,然后往脸上拍些纯净水,待干后开始给自己的脸做个放松,仰卧位或坐位两手姆指指腹自攒竹穴抹至丝空穴,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上…面部有很多穴位每天坚持按摩十分钟左右,会有一个好睡眠好面容。 1)开穴:面部所有穴位,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每个穴位点按三次。 2)双手交替安抚额头 3)展额部皱纹——左手食指、中指呈剪刀状撑开额头右侧皮肤,右手美容指在

中医教你不花钱的祛斑绝招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不花钱的祛斑美容绝招就是按摩长斑的地方。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中医上有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平时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9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膻中、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和脾俞穴。 穴位定位: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

膀胱经不通怎么调理 膀胱经经络走向

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 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