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类人群最需要警惕艾滋病
这6类人群最需要警惕艾滋病
1、青年
对广大青年进行性健康教学,从多学科视点以科学道理说明性道德的重要性和性自在的损害,经过中华民族优生的性伦理道德教学协助青少年建立准确的性观念,洁身自爱,改变存在于青年人群中的性自在倾向;联系计划生孩子进行合理和准确运用避孕套的教学;在乡村应联系缔结乡规民约活动,发起恪守性道德。
2、妇人
着重性行为草率对女人的损害性要远远超出男性,如怀孕、人流及也许引起的后遗症,更易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病毒,以及简单发生一些妇科疾病等;重视妇人生殖健康生孩子,特别是加强维护自个不受性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教学;自负自重教学,低御性骚扰的教学。
3、供血员
加强输血传达艾滋病病毒知识的普及教学;提高自我维护意识,自动监督血站的消毒和无菌操作办法;加强不行活动供血和供血前有必要承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查看等遵法教学。
4、活动人口
包含旅游者、打工者、船员、出国劳务人员、卡车司机和厂矿工人,家庭安危教学,自己染上艾滋病病毒将使全部家庭堕入意外;准确运用避孕套教学;对船员和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性健康教学、杰出禁欲无害和手淫无害教学。
5、特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旅馆、宾馆、歌舞厅、酒吧、发廊、桑那浴室、按摩院、路旁边店等的服务员,杰出女人服务人员的自负自重教学;性行为草率对女人的严重损害的教学。
6、性病患者
性病患者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基地完全治疗,不轻信街头广告,不走私家诊所就医,着重乱投医的严重损害;有关传达艾滋病/性病的法制教学;性病患者更简单染上艾滋病病毒和承受抗体查看的教学;性病的各种严重后果,如终身不育,病毒性性病简单复发和远期诱发癌症;防止家庭内性病传达;动员配偶和性触摸者承受查看。
艾滋病常见六大高危人群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以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暗娼人群
因与很多人性接触所以感染率非常高。
3、承受输血或血液成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成品(浓缩血细胞、血小板、冷冻新颖血浆)的输注也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染。
4、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高危人群。
5、吸毒者
经静脉打针毒品成瘾者约占悉数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如果由于吸毒进程中重复运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打针器、针头,个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打针用具形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盛行和传达,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风险人群。
6、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艾滋病风险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一切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传染病毒的占1%左右。由于血友病患者会用到一种血液制品凝血因子Ⅷ(Ⅸ),这种血液制品主要存在于医治血友病的血液成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有可能是艾滋病感染者提供的血液制成的。依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剖析,通俗血友病患者自身机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用自身就有轻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为什么没有不洁性行为也会感染艾滋病呢
多人因为卖血被感染,也 有人是到医院输血被感染。还有,咱们国家现有65万名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2005年平均每天新发现感染者192人,增长的 数量很大。更为严重的是,这65万人中大约只有8%的人被作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登记在册,九成以上的感染者隐藏在广大人群之中,不被人们所知。因为如果不发病,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对普通人群来 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潜在威胁明显增加。上次专家来做艾滋 病防治教育时反复强调一点,就是我国艾滋病已经处在由高危 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临界点。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世界上每 一个人都有得艾滋病的可能。这种疾病会不分任何国界、任何 地区和任何社会制度而广泛传播。
什么是艾滋病危险人群
所谓艾滋病危险人群,是指那些可能有被艾滋病病毒感 染的风险的人群,但他们目前还没有感染上。由于各大洲艾滋 病流行情况的特殊性,各国对危险人群所下的定义略有不同。 美国学者的定义是:性活跃期的同性恋或两性恋男子,现在或 过去静脉药物滥用者,海地在美国的移民以及血友病人均为 危险人群。在美国男性艾滋病病例多来自同性恋或两性恋者 (占75%)及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女性病例多来自静脉注射 毒品成瘾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性伴侣;而儿童病例多来自双 亲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或起源于接受 输入污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
被锥蝽咬了怎么办 被锥蝽咬了会得艾滋病吗
不会得艾滋病。
很多人看新闻或朋友圈消息说是被锥蝽咬了会得“新型艾滋病”,以为被这种虫子咬了就会得艾滋病,其实不是的,这里所说的“新型艾滋病”,指的是被锥蝽咬了得的锥虫病就跟艾滋病一样,确诊率低,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另外其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类似,因此有学者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而并不是说被锥蝽咬了就会得艾滋病,出现艾滋病的病症。
但被锥蝽咬了虽然得的不是艾滋病,确实和艾滋病一样非常危险、严重可能致命的病症,需警惕!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吸毒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无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因为现在全世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以上二类病人因为输血而得艾滋病病毒的机率是越来越小了。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同性恋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与高危人群有异性性关系者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艾滋病可以在异性性生活中相互传播。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也没有输血史,但是她们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尽管这种性关系是在男患者诊断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轻症或无症状的艾滋病同样有传染性。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艾滋病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易感人群主要为上面所提的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事实说明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成人组和婴幼儿组。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亲也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传播给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因而由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警惕艾滋病的四个时期
很多“恐艾”的人都喜欢用艾滋病初期症状来怀疑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其实,艾滋病初期症状不是判断艾滋病感染的标准,艾滋病只能通过检测手段来判断,在没有检测之前,勿要自己诊断,以免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心理压力,只是在发生高危行为后要警惕这些艾滋病初期症状,注意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当心“中招”。
其实,艾滋病感染是有一个过程的,医学上可以讲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和典型艾滋病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四个时期不同的症状表现是一个渐进和连续的发病过程。
1、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窗口期。窗口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还会发生乏力、盗汗、咽炎等。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急性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由于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通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在被感染HIV后的2-6周,可以通过查血,检测HIV抗体是否呈阳性,以此为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标准。急性感染期过后,便是潜伏期,潜伏期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阶段。
2、潜伏期
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内,艾滋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因此潜伏期是不易于人们发现和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表明,潜伏期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
3、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前期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节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持续半年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口腔出现毛状白斑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拉稀,均又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
4、典型艾滋病期
典型艾滋病期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可表现在人体类的各个器官方面,如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经过艾滋病咨询中心统计,大多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是没有任何艾滋病症状反应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低热、头晕、乏力、咽炎、关节疼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 的艾滋病初期症状。这种艾滋病症状一般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便转入无艾滋病症状的潜伏期。因此,当高危后短时间内出现这种不适症状的时候一定要警惕是否是艾滋病急性期初期症状,无论是去医院做艾滋病检测,还是自己进行艾滋病自测,都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手段。千万不要误以为是感冒症状,延误了检测的最佳时间。艾滋病自测试纸购买一定要选择正规网站。艾滋病虽然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只要能及时的发现艾滋病初期症状,及早检测确诊,配合医生用药治疗,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艾滋病患者寿命的。
疾病养生之艾滋病的症状
1.白色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在高危人群中如性乱行为、吸毒、静脉输血史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以后发生艾滋病的先兆;如在无任何诱因的健康年 轻人或成人(指无放疗、化疗史,无长期用激素、抗生素史以及无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疾病者)口腔内患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特别是颊部的红斑型白色念珠菌病或咽部、软腭的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应高度警惕为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2.舌毛状白斑
毛状白斑现已被广泛认同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特殊口腔损害,对艾滋病发生有高度提示性,其他疾病很少引起毛状白斑。
3.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
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牙周组织疾病。
4.艾滋病的其它口腔表征
单纯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因此,对于那些有性乱行为史、吸毒史或静脉输血史的健康年轻人或成人,如口腔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病变时,应及时到 医院或检疫部门做HIV血清学筛选检查,以确认自己是否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以便早期治疗,避免传染给家人或其他周围的人。
平时哪些人最易得艾滋病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吸毒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欧美使用毒品的风气盛行并逐渐蔓延到亚洲(特别是泰国),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全美国2.4亿人口中,约有1亿人非法使用过毒品,有3000万到4000万人经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毒品,另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而迷幻药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在亚洲的泰国,估计有10万静脉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有不少吸毒者同时又是同性恋者或其他性淫乱者,艾滋病在这些危险因素重叠者中发病更多。美国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约40万人之多,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另外据报导,与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触史的妇女,艾滋病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发病率之高。但在不同地区,因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样。
美国大部分艾滋病人来自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人,而在欧洲来自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瘾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别高,在罗马、米兰等大城市中,估计约为20%-70%。据1986年的资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来自注射吸毒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吸毒者,瑞典为32%-42%,而在美国则为17%。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针头,还可染上其他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等,并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损害作用,从而使吸毒者更易成为艾滋病的攻击者。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Ⅸ)(还有其它因子缺乏者,主要且最多的发病者是因子凝血因子Ⅷ或Ⅸ)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Ⅸ),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流血不止。
据报导,凝血因子Ⅷ(Ⅸ)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每一批号浓缩剂来自2000 至5000个不同供血者的血浆,目前在美国约有6%~8%的 供血者带有艾滋病毒,故有许多例子证明用美国生产的凝血因子Ⅷ或者和Ⅸ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
据统计,接受这种因子Ⅷ(Ⅸ) 治疗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高达60% -90%。在我国大陆曾有数例因使用因子Ⅷ(Ⅸ)而染上艾滋病的 报导;在香港的一次调查中,有71.2%的感染者为血友病患者。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首 次报告的与输血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婴儿,该婴儿接受 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发病。
最近,有人总结了美国 18例与输血有关的艾滋病病例的资料,这18例患者从接受 输血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0~43个月(平均24.5个月) 出现卡波济氏肉瘤的时间是在受血后16个月。这18例艾滋 病病例分别接受了浓缩血细胞(16例)、冷冻血浆(12例)、全 血(9例)和血小板(8例)。
在调查中至少发现8名供血者属于 艾滋病危险人群。所以受血者受染与否与供血者是否艾滋病 人或是否属艾滋病危险人群有关。另据广州卫生检所在 1986年9月至1989年期间对我国进口的10批丙种球蛋白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其中有8份(80%)艾滋病抗体阳性,这表明使用进口丙种球蛋白者也可成为艾滋病毒感染对象。 因为现在全世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因为输血而得艾滋病病毒的机率是越来越小了。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 同性恋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与高危人群 有异性关系者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艾 滋病可以在异性性生活中相互传播。
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 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也没有输血史,但是她们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尽管这种性关系是在 男患者诊断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轻症或无症状的艾滋病同样 有传染性。与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静脉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发生性关系都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成为艾滋病传播 的易感人群。
另据我国10个省市性病及艾滋病感染联合调查组最近 报导,对性病高危人群中的2687人进行了分析统计,男性 1027名,占38.2%,女性1660名,占61.8%、 15~29岁年龄组的2119名,占78.9%,平均年龄24.3%岁。在2687名被调查者中,发现性病患者885例,以淋病为主 (占74.3%),女性患病率(34.0%),是男性(16.0%)的2.1 倍,2687人中,艾滋病抗体虽然全部阴性,但是为艾滋病发病 危险人群。如有艾滋病流行,这批人将为主要发病对象。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艾滋病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 易感人群主要为上面所提的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虽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事实说明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 成人组和婴幼儿组。
据从美国对21726例艾滋病的分析中可 看出,发病率以中青年为主,20~49岁占89%,其中30~39 岁占47%。在扎伊尔病人中,平均患病年龄为33.6岁,其中 3/4的病人在20~39岁之间。这说明青少年在艾滋病发病者中居于重要位置。而且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在以前大多为男性,但是统计数字表明女性患者正在增加,男女性别比例已由 1985年的4:1下降到1988年的3:1,在1987年-1988年 间女性患者增加了80%,那么,青少年患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有哪些呢?低年龄组(20岁以下)主要因使用血制品和接受输 血而感染。
警惕艾滋病的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窗口期。窗口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还会发生乏力、盗汗、咽炎等。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急性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由于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通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在被感染HIV后的2-6周,可以通过查血,检测HIV抗体是否呈阳性,以此为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标准。急性感染期过后,便是潜伏期,潜伏期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阶段。
2、潜伏期
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内,艾滋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因此潜伏期是不易于人们发现和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表明,潜伏期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
3、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前期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节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持续半年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口腔出现毛状白斑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拉稀,均又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
4、典型艾滋病期
典型艾滋病期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病变可表现在人体类的各个器官方面,如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男性同性恋者: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2)吸毒者: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无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因为现在全世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以上二类病人因为输血而得艾滋病病毒的机率是越来越小了。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同性恋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与高危人群有异性性关系者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艾滋病可以在异性性生活中相互传播。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也没有输血史,但是她们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尽管这种性关系是在男患者诊断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轻症或无症状的艾滋病同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