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症状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症状
临床特点: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机化性肺炎,Davison等(1983)首次提出。COP发病年龄以50~60岁为多,平均55岁,无性别差异,与吸烟无关。病程多在2~6个月以内,2/5的患者发病有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周身不适、乏力和体重减轻等。常有吸气末的爆裂音。常规实验检查无特异。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静息和运动后的低氧血症是一个常见的特点。2/3的患者对皮质激素有较好的反应。
影像学特点:胸片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肺泡影,肺容积正常,复发性和游走性阴影常见,单侧肺泡阴影罕见。高分辨CT显示肺部斑片状肺泡腔内实变、毛玻璃影、小结节阴影和支气管壁的增厚和扩张,主要分布在肺周围,尤其是肺下野。
病变特点:主要病理变化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的小气道和肺泡腔内有机化性肺炎改变,病变表现单一,时相一致,呈斑片状和支气管周围分布。病变位于气腔内,肺结构没有破坏,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灶通过肺泡间孔从一个肺泡到邻近的肺泡形成蝴蝶样的结构,蜂窝肺不常见。
间质性肺炎和哪些有关
间质性肺炎病因都和哪些有关?
⑴吸入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锑、铍、煤、铝、锡、铁。
⑵吸入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蘑菇肺、饲鸽者病、棉尘、合成纤维、电木放射线损伤。
⑶微生物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病、寄生虫。
⑷药物:细胞毒化疗药物、白消胺、环磷酰胺。
⑸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肿。
⑹吸入气体:氧、二氧化硫、氯、氧化氮、烟尘、脂类、汞蒸气
病因未明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又名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胶原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舍格伦综合征、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WEGENER 肉芽肿、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遗传性肺纤维化、结节性硬化症、神经纤维瘤、肺血管床间质性肺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淀粉样变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
已知病因类约占全部ILD 的35%,其中以职业性接触为致病病因者为常见,其中无机类粉尘为病因者最多,由有机类粉尘致病者日益增多。有机类粉尘所致也称过敏性肺泡炎,常因既往曾有过敏史,当再次吸入异体蛋白或多糖而发病。原因未明者ILD 占所有病例的2/3,其中以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和胶原血管疾病肺部表现最为常见,组织细胞增多症,肺-肾综合征和肺血管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其次。
间质性肺炎病因都和哪些有关的讲解就到这里,希望间质性肺炎患者要从生活中减少间质性肺炎带给自己的各种精神压力,要培养自己一个良好的对待自身间质性肺炎疾病的心理素质,间质性肺炎患者需要从精神和心理方面不给间质性肺炎任何可乘之机。
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引起了肺纤维化
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环境、职业、物理和化学因素等,例如石棉、矿物粉尘、化疗药物、放射损伤、有害气体吸入等。接触鸽粪、动物皮毛、发霉枯草等引起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也可导致肺纤维化。
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可伴发肺纤维化,有的肺纤维化甚至发生在前。
对于那些原因不明的则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中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相对少见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等。
间质性肺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又名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胶原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舍格伦综合征、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Wegener?肉芽肿、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遗传性肺纤维化、结节性硬化症、神经纤维瘤、肺血管床间质性肺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淀粉样变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已知病因类约占全部ILD?的35%,其中以职业性接触为致病病因者为常见,其中无机类粉尘为病因者最多,由有机类粉尘致病者日益增多。有机类粉尘所致也称过敏性肺泡炎,常因既往曾有过敏史,当再次吸入异体蛋白或多糖而发病。原因未明者ILD占所有病例的2/3,其中以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和胶原血管疾病肺部表现最为常见,组织细胞增多症,肺-肾综合征和肺血管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其次。
症状体征
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虽然此疾病存在着急性期,但起病常隐袭,病程发展呈慢性经过,机体对其最初反应在肺和肺泡壁内表现为炎症反应,导致肺泡炎,最后炎症将蔓延到邻近的间质部分和血管,最终产生间质性纤维化,导致瘢痕产生和肺组织破坏,使通气功能降低,炎症也可累及气管、毛细支气管,往往伴机化性肺炎,也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表现。这一组疾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类似的症状,X?线征象及肺功能检查特点。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体征:呼吸急促、发绀、双肺中下部可闻及Velcro?啰音(连续、高调的爆裂音)有杵状指趾,其中Velcro?啰音最具特征性。
分类:间质性肺病的分类未统一,按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
间质性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因已明
1、吸入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锑、铍、煤、铝、锡、铁。
2、吸入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蘑菇肺、饲鸽者病、棉尘、合成纤维、电木放射线损伤。
3、微生物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病、寄生虫。
4、药物:细胞毒化疗药物、白消胺、环磷酰胺。
5、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肿。
6、吸入气体:氧、二氧化硫、氯、氧化氮、烟尘、脂类、汞蒸气
二、病因未明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又名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胶原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舍格伦综合征;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Wegener肉芽肿;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遗传性肺纤维化;结节性硬化症,神经纤维瘤;肺血管床间质性肺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淀粉样变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
已知病因类约占全部ILD的35%,其中以职业性接触为致病病因者为常见,其中无机类粉尘为病因者最多,由有机类粉尘致病者日益增多,有机类粉尘所致也称过敏性肺泡炎,常因既往曾有过敏史,当再次吸入异体蛋白或多糖而发病,原因未明者ILD占所有病例的2/3,其中以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和胶原血管疾病肺部表现最为常见,组织细胞增多症X,肺-肾综合征和肺血管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其次。
机化性肺炎怎么缓解
一般支持疗法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进食易消化食物。发热者应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高热者应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有气急、紫绀等缺氧症状者,以鼻导管给氧刺激性咳嗽剧烈者可给可待因15~30mg,每日2~3次。祛痰可用氯化铵、棕色合剂。
2.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可用于各种细菌性肺炎以及预防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感染,针对致病菌并结合药敏试验用药。
(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成年轻症患者80万u,肌注,每日三次。较重者,宜240万至480万u,静脉滴注、每6小时一次,重症及并发脑膜炎时,加至每日1000~3000万u均分4次静脉滴注。或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羟唑等。青霉素及头孢类用药前均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对青霉素过敏者,轻症可用红霉素,每日1.5g,静脉滴注;或用林可霉素,每日2g,静脉滴注。 病情好转后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每日2次,每2片;或头孢氨苄0.5g,每6小时一次。
(2)院外感染病人:可用青霉素g,每日300~1000万u,分4次肌注或静滴。对于院内和部分院外感染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者,应投予β-内酞胺抗生素,如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每日4~6g,分2次肌注或静滴。还可用万古霉素每日1~2g静滴。红霉素、林可霉素或氯林可霉素也有一定疗效,头孢类抗生素也可试用于耐青霉素的菌株。氨基糖甙抗生素可与上述药物合用,并发脓胸、脑膜炎、心内膜炎以及肾、脑、心肌转移性脓肿时,每天可用青霉素g1000~3000万u,分4~6次静滴。
机化性肺炎是怎么形成的
慢性未消散性肺炎如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便形成机化性肺炎。根据病程及机化程度可分为三型: 1.未消散肺炎伴机化:肺炎病灶边缘日趋清楚,周围有纤维条索影,伴胸膜肥厚。 2.机化性肺炎:纤维增生更加显著,密度更加致密,体层摄影病灶内可见小透亮区,代表支气管扩张或小脓腔形成。 3.炎性假瘤: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边缘光滑或有粗毛刺,密度高且不均匀,可见小透亮区或钙化影。 临床可无症状,或有胸痛、低热、咳痰等,胸透或胸片可见有斑块状密度较高之阴影。
肺部纤维化怎么治疗
1.肺纤维化也称间质性肺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群体,有经验的医生制定的具体治疗措施建立在病因、疾病类型、严重程度,还有患者的年龄、所有健康及医疗史、其他合并存在的健康问题等多因素考虑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治疗措施也因治疗反应、药物的耐受性和病情变化而调整。因此,针对每个患者的治疗措施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2.对于一些有明确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首要治疗措施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如脱离粉尘的环境,放弃宠物嗜养,停用可疑药物等,在去除病因后,必要时联合激素等治疗,病情往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是左心衰等引起的间质性肺水肿则以抗心衰治疗为主;如与结缔组织疾病、血管炎等有关的间质性肺炎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肺间质纤维化也可得到改善。
3.对于病因未明的间质性肺疾病,不同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和治疗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如需要治疗的结节病,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等,激素是目前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治疗。对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除了激素外,戒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激素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替代或合并用药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但是治疗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富露施、吡非尼酮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或减少急性加重,其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另外,一些新型的药物也在不断地被开发和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药物治疗“肺纤维化”这个顽疾。
4.值得一提的是适宜患者可以选择肺移植治疗,目前肺移植治疗已经成为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虽然国内的肺移植开展比较晚,肺移植还没有像肾移植、肝移植等为大家所了解和接受,但从我们前期的近30例肺移植看,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目前多数患者都生活很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老年人患间质性肺炎的原因
老年人间质性肺炎(一)发病原因
按病因明确与否分为两大类:
1.病因已明
(1)吸入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锑、铍、煤、铝、锡、铁。
(2)吸入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蘑菇肺、饲鸽者病、棉尘、合成纤维、电木放射线损伤。
(3)微生物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病、寄生虫。
(4)药物:细胞毒化疗药物、白消胺、环磷酰胺。
(5)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肿。
(6)吸入气体:氧、二氧化硫、氯、氧化氮、烟尘、脂类、汞蒸气
2.病因未明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又名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胶原血管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舍格伦综合征;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Wegener肉芽肿;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遗传性肺纤维化;结节性硬化症、神经纤维瘤;肺血管床间质性肺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淀粉样变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
已知病因类约占全部ILD的35%,其中以职业性接触为致病病因者为常见,其中无机类粉尘为病因者最多,由有机类粉尘致病者日益增多。有机类粉尘所致也称过敏性肺泡炎,常因既往曾有过敏史,当再次吸入异体蛋白或多糖而发病。原因未明者ILD占所有病例的2/3,其中以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和胶原血管疾病肺部表现最为常见,组织细胞增多症X,肺-肾综合征和肺血管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其次。
过敏性肺炎的原因
1.病毒肺炎
过敏性肺炎第一次发作易与病毒肺炎相混淆,于接触抗原数小时后出现症状: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痛及发绀。少数特应性患者接触抗原后可先出现喘息、流涕等速发过敏反应,4~6小时后呈Ⅲ型反应表现为过敏性肺炎。体格检查肺部有湿啰音,多无喘鸣音,无实化或气道梗阻表现。X线胸片显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和粟粒或小结节状阴影,在双肺中部及底部较明显,以后扩展为斑片状致密阴影。
急性发作时,末梢血象呈白细胞计数升高(15~25)×109/L(15000~25000/mm3)伴中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丙种球蛋白升高到20~30g/L(2~3g/dl),伴IgG、IgM及IgA升高,血清补体正常,类风湿因子可为阳性。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有肺活量下降,弥散功能降低,局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无明显气道阻塞及血管阻力增加。
2.鹦鹉热,病毒性肺炎及其他感染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可通过培养和血清学试验与鹦鹉热,病毒性肺炎及其他感染性肺炎鉴别。当急性发作前的典型接触史不能确定时,由于临床特点,X线及肺功能检查的相似,特发性纤维化(HammanRich综合征,隐源性致纤维性肺泡炎,内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则难与过敏性肺炎鉴别。成人细支气管炎的变异类型(如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可类似于限制性(间质性)疾病,而且当无相关病史或剖胸肺活检未发现典型改变时,两者难以区别。
机化性肺炎的病理特征
影像学特点:机化性肺炎胸片表现为双侧弥漫性肺泡影,肺容积正常,复发性和游走性阴影常见,单侧肺泡阴影罕见。高分辨CT显示肺部斑片状肺泡腔内实变、毛玻璃影、小结节阴影和支气管壁的增厚和扩张,主要分布在肺周围,尤其是肺下野。
病变特点:机化性肺炎主要病理变化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的小气道和肺泡腔内有机化性肺炎改变,病变表现单一,时相一致,呈斑片状和支气管周围分布。病变位于气腔内,肺结构没有破坏,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灶通过肺泡间孔从一个肺泡到邻近的肺泡形成蝴蝶样的结构,蜂窝肺不常见。
肺间质疾病的鉴别诊断,你都GET了吗
一、特发性纤维性肺泡炎
IPF又称特发性纤维性肺泡炎、HamnwrRich综合征、类风湿性肺综合征、隐源性肺纤维化等。IPF是最常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IPF需要与其他类型的特发性肺间质疾病相鉴别。
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DIP相对少见,主要见于40至50岁的吸烟者,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咳嗽,呈亚急性发病(数周到数月)。胸部x线片与IPF相比并不十分严重,20%病例胸片可正常。胸部HRCT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样阴影,主要见于中、下肺野。肺活检可发现均匀、弥漫性的肺泡腔内巨噬细胞聚集。DIP患者的预后比IPF为佳,60%以上的病人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肺活检有助明确。
三、急性间质性肺炎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AIP是罕见的暴发性肺损伤,呈急性发作(数日至数周内),常发生于既往体健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短。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学示弥漫性、双侧肺泡腔内阴影。CT可发现双侧斑片状、对称性磨玻璃样改变,有双侧肺泡腔内实变影,主要病变主要分布于胸膜下。AIP的诊断需要有特发性ARDS的临床表现和经病理证实的机化性弥漫性肺泡损伤(DAD)。AIP的死亡宰相当高(>60%),多数死于6个月内。胸片、胸部CT、肺活检有助明确。
四、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肺病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肺病(RBILD):与DIP相似,其多见有吸烟史的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于ILD患者:咳嗽、运动后呼吸困难,肺部有爆裂音。胸部影像学可见弥漫性、细网状或间质性阴影,肺容积通常正常。肺活检可发现呼吸性细支气管内有色素沉着的巨噬细胞。肺活检有助明确。
五、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常发于50-60岁患者,男女发病率相等。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咳嗽、发热、不适、疲乏和体重下降。肺部可闻及吸气相的爆裂音。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为特征性的双侧弥漫性肺泡影,而伴有正常的肺容积。肺泡阴影呈周围分布,如同慢性嗜酸性肺炎。复发性和游走性肺部阴影常见。肺活检有助明确。
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的特征为双肺磨玻璃样影,呈片状分布,更多见于胸膜下区域,常伴小片实变影,也可见到不规则线状影及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蜂窝样变的发生率为0%至25.8%不等。但即使有蜂窝样变,其所占总体病变的比例也很小。伴蜂窝样变的患者在组织学上以第三组(纤维化型)患者为主。肺活检有助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