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关节内存在微生物或其成分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反应性关节炎病人的滑膜组织、滑膜液及其沉淀物中存在致病微生物,如衣原体,及其他菌体成分如DNA或其他抗原部分。目前,用电镜可以看到滑膜组织中的整个衣原体结构、衣原体RNA。后者强烈提示衣原体在最近是活的,因 RNA酶会破坏旧的RNA。Schumacher在原位杂交的研究中,发现最多的衣原体RNA存在于滑膜组织的深部血管 周围细胞。Granlors等采用对病因性沙门菌脂质多糖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了9例沙门菌肠炎后反应性关节炎病人的滑膜细胞,结果9例均为阳性,说明这些病人的关节滑膜细胞中存在沙门菌脂质多糖抗原。Kuo等采用免疫细胞学和PCR扩增方法,证实衣原体存在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中,并认为肺炎衣原体可能与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有关。

关节中微生物或其成分来源和途径

目前的研究表明感染人体的微生物及其成分到达关节可能有下列途径:①血液传播:多年的研究表明,关节的作用就像 网状内皮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是循环中的感染因子或其他颗粒定居的最初部分。静脉注射颗粒,最初是从血管漏出的,而不是初始的吞噬作用支持这一点。 Whittum·Hudson等在豚鼠的研究中初步证明病原体几乎普遍地扩散到关节。②细胞携带: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可能是通过细胞携带到关节。目前认为衣原体被白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吞噬后携带到关节的。Granlors等的研究证明:在外周血管和滑膜细胞内证实存在脂质多糖和细菌结构,可能是在细胞内被运输到关节。

HLA·B27在反应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HLA·B27阳性患者反应性关节炎较为常见,曾称为与HLA·B27有关的关节炎。Keat报道肠源性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病例HLA·B27阳性率达72%~84%。HLA·B27与骶髂关节炎有关,与其他关节炎关系不密切。在衣原体相关性关节炎中,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为33%;在1组HLA·B27阳性病人,骶髂关节炎增加到54%。 HLA·B27在反应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至今尚未完全清楚:①有关报告认为可能HLA·B27影响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处理;②HLA·B27与耶尔森菌和志贺菌蛋白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并因为这一分子学的模拟能产生血清交叉反应,交叉反应可能导致耐受和病原体的持续存在;③改变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最近在体外的研究证明,部分伤寒沙门菌侵入培养的细胞内数天后,在转染了HLA·B27的细胞内仍有大量的菌体存在,与转染HLAA2的细胞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即使不经免疫反应,HLA·B27就可改变细胞和细胞的相互作用。④最近报告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与HLA·B27相关性不明显,但可能与HLAB39及与B27显示交叉反应的HLA有关。综上所述,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然后通过血液和细胞途径,活动度低的(即培养阴性)病原体或其菌体成分被运输到关节,在HLA·B27或与其有交叉反应的其他HLA(如 HLAB39)存在下,发生交叉反应,形成对病原体和HLA的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关节炎症。Granfors等研究了沙门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证实在滑膜液细胞中,存在沙门菌脂多糖,认为在滑膜中存在细菌脂多糖是反应性关节炎病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肠道感染后会的关节感染吗

病人原发病肠炎的症状较轻,甚至不明显,关节炎可发生在肠炎起病后1天至数周,在北半球,常于秋天起病。患病率男女相似,但志贺菌感染后关节炎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以30岁左右居多。反应性关节炎类似于瑞特综合征的关节表现,如发病前1~2周有肠道感染史,随后病人突然关节肿痛。常累及膝、踝、趾关节和跖关节,有时也累及腕关节和指关节,常为不对称性少关节炎症,有时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痛。也常见关节周围炎或肌腱附着点炎。30%的病人急性期有下背痛,关节症状持续2周至12个月,平均20周。5年内发展成,影像学有骶髂关节炎征象者不足20%。HLA-B27阴性的耶尔森肠炎后关节炎常有结节性红斑。肠道耶尔森感染,诱发的关节炎是其他病原体感染的10倍。与性病型,瑞特综合征相比,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预后通常较好,可能和后者重复感染的机会较少有关。随访5~10年,发现耶尔森菌和志贺菌,感染诱发的关节炎发生骶髂关节炎者大于20%。有的病人可发展成典型的瑞特综合征,少数病人可发展成强直性脊柱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不是风湿

研究发现,许多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和滑膜白细胞内可检测到沙眼衣原体的DNA和RNA,以及志贺杆菌的抗原成分。而衣原体热休克蛋白(HSP)、耶尔森菌HSP60及其多肽片段均可诱导反应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增殖。这些发现提示,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可能受到上述细菌的抗原成分的诱导。最近,有研究认为,骨骼上的肌腱附着点可能是反应性关节炎最初的免疫及病理反应发生的部位之一,并且是肌腱端炎发生的病理基础。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除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而致的反应性关节炎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个常见原因。目前,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区别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和风湿热。Birdi等在2001年对加拿大16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童风湿病、心脏病及感染性疾病专科医师的调查发现,这些医师对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的应用各不相同。有些诊断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患儿在几个月后出现心脏炎,而且,不少诊断不典型风湿热者实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的病因

B27抗原增高(45%)

脊柱关节炎包括的所有疾病中B27抗原均显著增高。研究证实强直性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有着相似的B27抗原频率。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的外周关节炎为肠外受累的证据,但其B27抗原表达并不增高。然而,发生脊柱炎的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却75%与B27抗原有关。这些发现提示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关节病的发病机制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携带HLA-B27的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有发展成强直性脊柱炎的较高风险。单纯的银屑病患者HLA-B27的发生率没有增高,外周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没有B27增高的证据,但45%银屑病性脊柱炎有B27抗原,不过与强直性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与B27抗原的相关性相比明显减低。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证实银屑病关节炎应该被包括在脊柱关节炎之中。这些资料提示一定有其它因素在脊柱的炎性关节炎中发挥了作用。一定形式的幼年发病的慢性关节炎也应包括在脊柱关节炎的范畴内,少关节病的儿童具有较高的B27频率。然而,惠普尔病和白塞病由于缺乏与HLA-B27的相关性和具有其它的特征不再包括在脊柱关节炎中。

环境因素(35%)

HLA-B27阳性的单合子双胞胎中发病不同及1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带有HLA-B27,表明环境因子也很重要。非基因致病因子中,以感染较多。在 HLA-B27转基因鼠研究中也发现,转基因鼠生活在无菌环境中,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提示环境因素是HLA-B27相关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尽管很多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感染相关,目前为止,没有肯定的证据表明强直性脊柱炎的启动与致病菌有关,微生物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通过两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及TNFR2)作用的细胞因子,可能会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相关。免疫组化分析发现TNF-α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中介导炎症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这也促成了首批TNF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试验。

风湿性关节炎的三大元凶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那么,具体是由什么原因造成风湿性关节炎呢?

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1、细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可能为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链球菌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这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之一。

2、病毒因素 RA与病毒,特别是EB病毒的关系是国内外学者注意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关节炎与RA不同,RA病人对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强烈的反应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现持续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体,但到目前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发现EB病毒核抗原或壳体抗原抗体。因此,这也是导致出现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的因素。

3、遗传因素也会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的出现,关节炎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人群调查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与RF阳性患者有关。HLA研究发现 DW4与RA的发病有关,患者中70%HLA-DW4阳性,患者具有该点的易感基因,因此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幼年型关节强硬性脊椎炎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认为由于患者存在遗传易感因素,在某些环境因素触发下致病。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与HLA-B27有显著的相关性,国外报道其阳性率为90%。北京儿童医院报告33例中有29例阳性,提示本病的发病与遗传有关。环境因素方面,近年的研究认为与某些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有关,如某些克雷白菌株可能有触发本病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JAS有明显的遗传特征,经常发现同一家庭中有数人患病,HLA-B27检出率很高(90%~94%),但除JAS之外,瑞特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反应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肌腱病综合征都与HLA-B27高度相关。普通人群中HLA-B27阳性率仅6%~8%(Khan和Linden等,1990),推测JAS与HLA-B27高度关联,具有这种遗传背景的个体对某些环境因素容易发生异常反应而致病。感染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环境因素。JAS、瑞特病、反应性关节炎相互间关系密切,可能有共同的感染因素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有人认为克雷白杆菌、志贺菌与HLA-B27抗原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可能是发生AS重要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患上该病之后,生活都随之变得昏暗起来。所以关于患者来讲他们首先就要重视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去防治,才能更好的驱散这些阴霾的颜色。那么,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周围神经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确切的病因至今未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研究发现,多种致病原,如细菌、病毒、衣原体、螺旋体等均可引致不同动物RA样病征。临床也可见到部分RA发生于某些感染之后,如结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链球菌、EB病毒、衣原体感染等。在病人血清或滑膜液中可发现相应抗原的抗体效价升高,但尚未确定其致病抗原或致病抗原成分。虽如此,仍不排除感染因子在RA起病中的重要作用。

RA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单卵挛生远较双卵挛生发病率高;类风湿因子RF阳性RA的病人,HLA-DR-4占60%-70%,而RF阴性RA则以DR-1型多见。类风湿治疗进一步研究发现,RA病人等位基因编码的HLA-DR?链第三高变区70-74氨基酸序列有共同分子族抗原决定族,其氨基酸序列为: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丙氨酸。此抗原决定簇被称为RA表位shared epitope,可能是RA易感人的遗传基础。

RA发病常与受寒、受潮、外伤、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可能是RA发病的诱因,而非病因。

细胞免疫反应:入侵抗原被滑膜细胞A型细胞,树突样细胞、巨噬细胞等吞噬、加工、处理,类风湿的治疗在细胞表面表达 II类抗原受体,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使之释放出多种可溶性介质。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这些介质进一步促进滑膜增生、诱导滑膜细胞产生胶原酶和前列腺素E2PGE2等使炎症反应加剧。有些单核细胞因子可促使关节软骨退变、抑制蛋白多糖合成,使骨钙吸收增加,导致关节软骨萎缩破坏体液免疫反应侵入滑膜的致病抗原,在激活T淋巴细胞的同时,也可激活B淋巴细胞,使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多克隆抗体,包括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即RF因子。RF是在滑膜中形成的,包括IgG-RF,IgA-RF及IgM-RF等。它们是关节及关节外损伤的重要因子,其中,IgG-RF本身兼有抗原与抗体二种生物特性,它刺激B细胞合成IgM及IgA型RF,其本身又易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形成RA细胞 Regocytes cell,在关节腔内形成免疫复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激活激肽系统增加血管通透性,激活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免疫介质,如白细胞趋化因子,促使中性粒细胞在关节腔内集聚,释放溶酶体酶、胶原酶及超氧阴离子等炎性介质,使滑膜细胞产生蛋白溶解酶类,金属蛋白酶类及前列腺素等,加强炎症反应,最终引致结缔组织和关节软骨大分子分解,关节结构破坏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温馨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自身要注意保暖,避免出现寒热交替诱发疾病,选择向阳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洗刷要用温水,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从而减少发病的次数。

风湿性疾病如何分类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diseases)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疾病。风湿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风湿性疾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可分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病)、脊柱关节病(强制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关节炎)、退行性变(骨性关节炎)、晶体性疾病(痛风、假性痛风)、感染因子相关性疾病(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及周期性风湿、骨质疏松症纤维肌痛等等。其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除具有风湿病的慢性病程、肌肉关节病变的特征外,还有属于自身免疫病、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病变累及多个系统、预后差异大、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早期治疗效果好等特点。

反应性关节炎病因

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微生物包括肠道,泌尿生殖道,咽部及呼吸道感染菌群,甚至病毒,衣原体及原虫等。

这些微生物大多数为革兰染色阴性,具有粘附黏膜表面侵入宿主细胞的特性。

研究发现,许多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和滑膜白细胞内可检测到沙眼衣原体的DNA和RNA,以及志贺杆菌的抗原成分,而衣原体热休克蛋白(HSP),耶尔森菌HSP60及其多肽片段均可诱导反应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增殖,这些发现提示,患者外周血中的T细胞可能受到上述细菌的抗原成分的诱导,最近,有研究认为,骨骼上的肌腱附着点可能是反应性关节炎最初的免疫及病理反应发生的部位之一,并且是肌腱端炎发生的病理基础。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除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而致的反应性关节炎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个常见原因,目前,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区别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和风湿热,Birdi等在2001年对加拿大16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童风湿病,心脏病及感染性疾病专科医师的调查发现,这些医师对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的应用各不相同,有些诊断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患儿在几个月后出现心脏炎,而且,不少诊断不典型风湿热者实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

最近,Kocak等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关节痛,但不符合修订的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者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临床上,除关节炎外,这些患者尚可出现皮肤红斑,肌腱端炎,睾丸炎等,有研究提示,约6%的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现心脏炎,一般认为,对这些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仍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以避免链球菌感染的进一步关节损害或者心脏炎的出现。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饮食禁忌由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发展缓慢,有的可迁延10~20年,到后期病情发展往往较快,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髋、膝等关节强直,X线片中发现脊柱已形成竹节样改变,并出现全身症状及内脏受累,有少数病人卧床瘫痪,甚至死亡。

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细菌感染、免疫学异常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与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产生病变。但是,大约80%的HLA-B27阳性者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还有大约1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是阴性的。另外,一些其他疾病如赖特(Reiter)综合症、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中,也有60%~80%的 HLA-B27 阳性率。由此可以看出,仅凭HLA-B27阳性就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是错误的。

脊柱性关节炎的简介

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 SpA),既往又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或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这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临床、放射学和遗传特征,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外周关节炎,加之一定特征的关节外表现是这类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这一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arthropath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未分化脊柱关节炎和幼年慢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 RS)与反应性关节炎为同义词,现已很少使用。该类疾病常在中青年发病,除银屑病关节炎发病无性别差异外,其他几种疾病男性均多于女性[1] 。

脊柱关节炎与HLA-B27基因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使其概念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真正概念早在十余年前就被Wright等明确。术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被用来描述一类相关的,具有许多相同的临床、放射学和血清学的特征,还有家族性和遗传关系的异质性疾病。这些疾病最初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相关的关节病,惠普尔病和白塞病。这些疾病具有许多不同点和相似性,包括类风湿因子阴性,没有皮下结节,放射学的骶髂关节炎伴或不伴炎性的外周关节炎和家族聚集性[2] 。

反应性关节炎护理

预防护理关节炎要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认识到该病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需医患配合,坚持治疗。

第一、控制自身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关节炎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性物质,达到体液的酸碱平衡,从而预防和保养关节炎。

第二,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反应性关节炎的病因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感染、遗传标记(HLA-B27)和免疫失调有关。患者亲属中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发病数均高于正常人群。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包括肠道、泌尿生殖道、咽部及呼吸道感染菌群,甚至病毒、衣原体及原虫等。这些微生物大多数为革兰染色阴性,具有粘附黏膜表面侵入宿主细胞的特性。研究发现,许多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和滑膜白细胞内可检测到沙眼衣原体的DNA和RNA,及志贺杆菌的抗原成分。而衣原体热休克蛋白(HSP)、耶尔森菌热休克蛋白-60及其多肽片段均可诱导反应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增殖。这些发现提示,患者外周血中的 T细胞可能受到上述细菌的抗原成分的诱导而导致发病。与此同时,近期大量研究证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也密切相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反应性关节炎的另一个常见原因。Kocak等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关节痛,但不符合修订的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者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PSReA)。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还与HLA-B27有密切的相关性,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多与易感基因HLA-B27有关,而链球菌、病毒、螺旋体导致的反应性关节炎一般无HLA-B27因素参与。

脊柱性关节炎是什么

脊柱关节炎包括的所有疾病中B27抗原均显著增高。研究证实强直性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有着相似的B27抗原频率。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的外周关节炎为肠外受累的证据,但其B27抗原表达并不增高。然而,发生脊柱炎的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却75%与B27抗原有关。这些发现提示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关节病的发病机制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携带HLA-B27的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有发展成强直性脊柱炎的较高风险。单纯的银屑病患者HLA-B27的发生率没有增高,外周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没有B27增高的证据,但45%银屑病性脊柱炎有B27抗原,不过与强直性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与B27抗原的相关性相比明显减低。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证实银屑病关节炎应该被包括在脊柱关节炎之中。这些资料提示一定有其它因素在脊柱的炎性关节炎中发挥了作用。一定形式的幼年发病的慢性关节炎也应包括在脊柱关节炎的范畴内,少关节病的儿童具有较高的B27频率。然而,惠普尔病和白塞病由于缺乏与HLA-B27的相关性和具有其它的特征不再包括在脊柱关节炎中。

HLA-B27阳性的单合子双胞胎中发病不同及1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带有HLA-B27,表明环境因子也很重要。非基因致病因子中,以感染较多。在HLA-B27转基因鼠研究中也发现,转基因鼠生活在无菌环境中,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提示环境因素是HLA-B27相关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尽管很多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感染相关,目前为止,没有肯定的证据表明强直性脊柱炎的启动与致病菌有关,微生物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通过两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及TNFR2)作用的细胞因子,可能会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相关。免疫组化分析发现TNF-α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中介导炎症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这也促成了首批TNF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试验。

相关推荐

肠炎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 近几十年来,IBD(UC和CD)的发病率持续增高,这一现象首先出现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北美、北欧,继而是西欧、南欧,最近才是日本、南美。这一现象反映了环境因素微妙但却重要的变化,如饮食、吸烟或暴露于其他尚不明确的因素。 遗传因素 IBD发病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IBD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而患者的配偶发病率不增加。瑞典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CD发病率单卵双胞显着高于双卵双胞。已有大量关于IBD相关基因的报道。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HLA等位基因以及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上,但报道的结果不一,主

反应性关节炎的检查

1.血液学 血沉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性关节炎可明显增高,在进入慢性期者则可降至正常,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或出现轻度贫血,在部分患者可见尿中白细胞增高或镜下血尿,很少出现蛋白尿。 2.细菌学检查 中段尿,便及咽拭子培养有助于发现反应性关节炎相关致病菌,但是,由于培养方法,细菌特性及取材时机的不同,常出现阴性培养结果,因此,测定血清中抗细菌及菌体蛋白质抗体对鉴定细菌类型十分重要,目前,反应性关节炎诊断中,可进行常规抗体检测的微生物包括沙门菌,耶尔森菌,弯曲菌,衣原体,淋球菌,伯氏疏螺旋

反应性关节炎的饮食

1、三七丹参粥用法:三七10-15克,丹参15-20克,鸡血藤30克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粳米30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每次随意食用,每日1剂。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瘀血内阻,经脉不利的关节疼痛。 2、三七炖鸡用法:雄乌鸡1只,三七6克,黄芪10克,共纳入鸡腹内,加入黄酒10ml隔水小火炖至鸡肉熟。用酱油随意蘸食,隔日1次。功效:温阳,益气,定痛。主治反应性关节炎,证属阳气不足者。 3、猪肾粥用法:取猪肾1对洗净切片,人参6克核桃肉10克与粳米200克加适量水

到了反应性关节炎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是,对判断其病情程度,估计预后及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主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1.血液学 血沉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性关节炎可明显增高,在进入慢性期者则可降至正常,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或出现轻度贫血,在部分患者可见尿中白细胞增高或镜下血尿,很少出现蛋白尿。 2.细菌学检查 中段尿,便及咽拭子培养有助于发现反应性关节炎相关致病菌,但是,由于培养方法,细菌特性及取材时机的不同,常出现阴性培养结果,因此,测定血清中抗细菌及菌体蛋白质抗体对鉴定细

小儿关节炎常见病因有哪些

关节肿胀、疼痛是关节炎的常见表现,有时表皮还可发红,用手摸时有发热的感觉。所以急性关节炎,特别是感染性关节炎,常用“红、肿、热、痛”四个字来描述。 关节炎是儿童期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病因引起。从其发病经过和症状表现,有急性及慢性关节炎之分,儿童多见急性关节炎。急性关节炎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可发生在感染当时,是细菌或病毒直接达到关节处,如化脓性关节炎。另一种是细菌或病毒毒素的作用而引起关节改变,称反应性关节炎,可见于全身败血症,各种病毒及细菌性急性传染病时。化脓关节炎症状重,预后差,反应性

中医怎么治疗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发病较急,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为一过性单关节受累,也可出现严重的多关节炎,甚至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或眼炎及心脏受累等关节外表现。 在多数病例,关节炎之前几天至数周有肠道、泌尿生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以及这些感染的细菌学证据。但是少数患者并无明确的病史。临床上,反应性关节炎可因致病菌种类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1.一般症状 常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全身不适、肌痛及低热。少数患者可有中度发热。 2.关节症状 反应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其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仅感

关节炎分为哪些类型

关节炎 关节炎关节变化 是指由炎症、感染、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关节炎性病变,属风湿学科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很多疾病均可引起关节炎性病变,以下几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

关节炎的分类

很多疾病可引起关节炎性病变,临床较为常见的关节炎有以下几种: 1.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

痛风性关节炎的简介

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持续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和反复发作性关节疼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病率较以往呈现明显增高趋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发现了许多种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消除病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痛风性关节炎病因与发病机制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张氏医通》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

牛皮癣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遗传在银屑病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具有明显重要性,并显示遗传的多基因性。 早期的家族研究提示,在患有银屑病的先症者家庭中,PA的患病率增高。在一项研究中发现,88例先症者中有11例发生PA。最近发现组织相容性抗原HLA-A1、B16、B17、B27、B39、Cw6和D7与银屑病性关节炎有关,约半数患者有HLA-B27。而单纯银屑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为HLA-B13、B17、Cw6及DR7。McHugh发现,HLA-DR7与慢性重症外周关节病相关;HLA-B27与脊椎炎或中轴性病变、青少年银屑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