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手足口病37度算发烧么 手足口病发烧了怎么退烧

手足口病37度算发烧么 手足口病发烧了怎么退烧

宝宝腋下温度量了是发烧的话,这时可解开宝宝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宝宝散热,宝宝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宝宝处于发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宝宝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宝宝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发烧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房间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3岁以内的宝宝出现中低烧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在家帮助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具体方法如下:

(1)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也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或者使用冰枕。特别是要冷敷额头,还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烧坏。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宝宝的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这样可以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将体内的热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注意: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大概每4~6小时一次,擦浴后过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另外出疹子的宝宝发热时不宜用此法降温。

宝宝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可使用退烧贴进行降温,一般家长给宝宝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宝宝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功效:清热解表、发汗、退烧。

适宜对象:适宜100天—6岁儿童。

(1)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3)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当患者体温超过38.5℃,脸热、烦躁、精神状态不好,则必须考虑使用退烧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用药,不可以自行随意用药。

手足口病快好了是什么样子 高烧已退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状况,很多患者还会反复发烧,因此退烧多半成了手足口病护理的一大重点,若患者开始表现的发烧病症,现在已经退烧而且不再继续发烧了,说明患者开始好装,病情接近痊愈了。

手足口第几天开始好转 如何判断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快好了

根据临床上的观察建议家长们根据以下6点判断手足口病的患儿是否好转痊愈:

手足口病的疱疹会长在口里、手上、腿部等部位,一般来说手足部位的疱疹消退的快一些,但口里的疱疹会相对较慢,如家长发现宝宝口里的疱疹也消退了,那说明这个病快好了。

部分手足口病的患者可能不会发烧,只有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见于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若病情快好了,这些皮疹会自愈消失,而且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状况,很多患者还会反复发烧,因此退烧多半成了手足口病护理的一大重点,若患者开始表现的发烧病症,现在已经退烧而且不再继续发烧了,说明患者开始好装,病情接近痊愈了。

有手足口病的患者由于口里长了疱疹或口腔溃疡,导致口痛、厌食,若是口里的疱疹或口腔溃疡好了,那么患者的食欲也会好转,因此根据患者食欲是否好转我们也能看出手足口病是不是快好了。

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难受的病症,不仅身上会长疹子,口里也不舒服,还会引起发烧、腹泻、呕吐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多半精神状态都不好,表现出抑郁寡欢、不思饮食、不爱活动、不想说话等现象,若患者上述现象好转,变得爱说话、爱活动了,那么也就预示着病情快好了。

上述讲的是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患者快好了的指标,如果患者在手足口病期间病情严重,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惊厥、心率增快或减慢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患者治愈的时间会相对较长,一般以上述病症是否康复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快好的指标。

手足口病可以出门吗 手足口病多久可以出去玩

建议:病愈后2周再出去玩。

手足口病的患者想要出去和朋友玩的,要等待病愈后2周才可以,而判定手足口病的孩子是否病愈需要符合以下3点:

手足口病的疱疹会长在口里、手上、腿部等部位,一般来说手足部位的疱疹消退的快一些,但口里的疱疹会相对较慢,如家长发现宝宝口里的疱疹也消退了,那说明这个病快好了。

部分手足口病的患者可能不会发烧,只有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见于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若病情快好了,这些皮疹会自愈消失,而且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状况,很多患者还会反复发烧,因此退烧多半成了手足口病护理的一大重点,若患者开始表现的发烧病症,现在已经退烧而且不再继续发烧了,说明患者开始好装,病情接近痊愈了。

上述讲的是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患者快好了的指标,如果患者在手足口病期间病情严重,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惊厥、心率增快或减慢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患者治愈的时间会相对较长,一般以上述病症是否康复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快好的指标。

有手足口病的患者由于口里长了疱疹或口腔溃疡,导致口痛、厌食,若是口里的疱疹或口腔溃疡好了,那么患者的食欲也会好转,因此根据患者食欲是否好转我们也能看出手足口病是不是快好了。

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难受的病症,不仅身上会长疹子,口里也不舒服,还会引起发烧、腹泻、呕吐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多半精神状态都不好,表现出抑郁寡欢、不思饮食、不爱活动、不想说话等现象,若患者上述现象好转,变得爱说话、爱活动了,那么也就预示着病情快好了。

手足口病多久可以出去玩

建议:病愈后2周再出去玩。

手足口病的患者想要出去和朋友玩的,要等待病愈后2周才可以,而判定手足口病的孩子是否病愈需要符合以下6点:

1、疱疹或口腔溃疡消退

手足口病的疱疹会长在口里、手上、腿部等部位,一般来说手足部位的疱疹消退的快一些,但口里的疱疹会相对较慢,如家长发现宝宝口里的疱疹也消退了,那说明这个病快好了。

2、皮疹消失

部分手足口病的患者可能不会发烧,只有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见于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若病情快好了,这些皮疹会自愈消失,而且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3、高烧已退

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状况,很多患者还会反复发烧,因此退烧多半成了手足口病护理的一大重点,若患者开始表现的发烧病症,现在已经退烧而且不再继续发烧了,说明患者开始好装,病情接近痊愈了。

4、重症病症痊愈

上述讲的是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患者快好了的指标,如果患者在手足口病期间病情严重,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惊厥、心率增快或减慢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患者治愈的时间会相对较长,一般以上述病症是否康复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快好的指标。

5、食欲好转

有手足口病的患者由于口里长了疱疹或口腔溃疡,导致口痛、厌食,若是口里的疱疹或口腔溃疡好了,那么患者的食欲也会好转,因此根据患者食欲是否好转我们也能看出手足口病是不是快好了。

6、精神状态佳

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难受的病症,不仅身上会长疹子,口里也不舒服,还会引起发烧、腹泻、呕吐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多半精神状态都不好,表现出抑郁寡欢、不思饮食、不爱活动、不想说话等现象,若患者上述现象好转,变得爱说话、爱活动了,那么也就预示着病情快好了。

手足口病能吃鱼吗

手足口病可以吃鱼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发烧,手足口出现疱疹,有的家长会觉得给孩子摄入高蛋白,荤食会导致宝宝出现过敏等不适的情况,其实不能想得太绝对,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手足口病患儿期间给孩子喝牛奶可以提供高蛋白,提供营养,单一的给宝宝吃流食食物,不会有什么营养价值,对恢复身体没有好处

小孩手足口病不要吃辣鱼

辛辣的食物手足口病患者是不宜多吃的,因为辛辣食物属热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吃辛辣的食物会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小孩手足口病不要吃生冷的鱼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冰冷的食物,比如鱼生,但吃生冷食物是会影响手足口病患者的肠胃健康,导致本来就没有什么食欲的患者更加吃不下东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小孩手足口病不要吃海鱼,或者海产品

孩子手足口病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因为体内炎症肠胃能力也是受到影响 ,就鱼来说淡水鱼是可以吃些的,而海鱼等海鲜类食物,就不建议吃了

手足口病患儿吃鱼后,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手足口病患儿吃鱼后,要温水漱口,以免影响口腔炎症的恢复

手足口病37度算发烧么 手足口病多少度算发烧

以下是手足口病宝宝发烧程度表:

1、低烧:指体温在37.5℃~38℃;

2、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

3、高烧:指体温在39.1℃~40.4℃;

4、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查看度数时,一手横拿体温表的上端,使表与眼平行,轻轻转动体温表,就可清晰地看到水银柱上升的度数。测毕后,体温表用冷水予以清洗,擦干后收存。

宝宝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方法如下:

(1)口腔测量法

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说话,以免体温表被咬碎或脱落。3分钟后取出,在光亮处,将体温表横持,并慢慢转动,观察水平线位置的水银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2~37.2℃。

(2)腋下测量法

擦干患者腋下,将腋表轻轻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10分钟后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3)肛门测量法

让患者屈膝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将涂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内约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软纸擦净体温表后,读出体温刻度。正常肛门体温为36.5~37.7℃。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手足口病患者首先会经历较长时间的发烧,发烧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避免因发烧而出现并发症,在退烧之后,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弱很多,标志着逐渐开始好转了。

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等,令患者非常痛苦,而如果这些疱疹开始萎缩、消退、干燥脱皮,则说明手足口病快要好了。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之后,由于发烧、口腔中长水疱等原因,食欲下降很明显,而宝宝的食欲慢慢增加了,则说明疾病快好了。

手足口病37度算发烧么

不算发烧。

人体正常基础体温在36.9℃—37.5℃。如家长们为宝宝量体温时,温度在37度,那么这个体温属于正常范围,不算发烧,如家长还是有疑虑的话,可用医用的体温计再次进行体温测量,看是否发烧,通常以3次为准。

1、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

2、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

3、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 手足口病不发烧出疹子正常吗

正常。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不一定都会发烧,有的可能不发烧就直接起皮疹,很多家长以为手足口病患者要先发烧,之后再出疹子,其实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手足口病的疱疹与发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大多数患者手足口病都是在发烧后才出的疹子,小部分患者不发烧就出疹子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家长需根据以下方法护理好病情即可,无需太过担心。

手足口病37度算发烧么

不算发烧。

人体正常基础体温在36.9℃—37.5℃。如家长们为宝宝量体温时,温度在37度,那么这个体温属于正常范围,不算发烧,如家长还是有疑虑的话,可用医用的体温计再次进行体温测量,看是否发烧。

手足口病发烧的特点有哪些

手足口病发烧的特点

手足口病发热一般不高,多数在38度左右。发热一般是手足口病首先出现的症状,要早于皮疹1-2天,同时还会伴有轻度的流感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等。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发热可持续4-5天,有严重并发症患儿可出现突然高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手足口没发烧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之前没发烧之后会发烧

可能会发烧,而且发烧多以反复发烧出现。 如手足口病到了第5天仍然没有发烧的现象,一般之后是不会发烧的;若是手足口病才刚开始发病就有发烧的现象,那么后期可能还会继续出现发烧的症状,家长在护理孩子时需多观察留意病症,及时处理发烧问题。

手足口病一定会发烧

不一定都会发烧。 根据临床上手足口病检查的患者来看,并不是每个手足口病的患者都一定会发烧,有的可能不发烧直接起皮疹,不过大多数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烧状况,而且还会反复发烧,作为家属要格外留意患者发烧的问题。

手足口不发烧能自愈吗 注意:手足口病发烧可能是其他病因

目前从临床上来看,得了手足口病的患儿,通常一开始就会伴有发烧的现象或是之后才发烧,如果手足口病的患者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烧的症状,那可能不是得的不是手足口病,是其他病因导致的患者身上其疱疹,如:水痘、荨麻疹、疱疹性咽峡炎等病症,家长最好是到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好确诊病因后,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高烧不退怎么办 第1步:紧急就医

虽说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会伴有发烧的症状,但一般症状轻微的,即使发高烧也会通过冷敷、多喝水、小儿推拿等物理退烧方式逐渐降温,若患者采取了多种物理降温方式仍然不退烧,那么家长要高度怀疑患儿病情已经往重症方向发展,此时不宜采取静观其变或老尝试物理退烧的方法来拖延病情,应尽快就医,必要时需住院留观治疗,尤其是1岁以下的手足口病患儿。

宝宝身上起疱疹是手足口病

手口足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身上出疱疹,那么孩子身上有疱疹就一定是手足口病吗?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Q:我宝宝有3岁了,没有发烧,可是屁股上有一两个疱疹,脚环有一两个疱疹,脚丫底有两个,好痒,他老是挠,请问专家是不是手足口病? A:光以疱疹来诊断是否是手足口病的话很难确认,因为皮肤上的疹子是多样形表现的,要记住:如果是手足口病发生的情况下,一、要有发烧,低烧的症状;二、有口腔的溃疡早于四肢的皮疹产生。 通过网友的描述看,这个好像不是手足口病,可能是其他皮肤上的疱疹,或者是过敏性的皮疹。建议他带孩子去看看医生

成人也可染上手足口病

来自河北省满城县的一位男性患者称,三天前,他的手掌和脚掌上长了些小红点,后来臀部也出现了,现在全身都有了。虽然不发烧,但感觉自己像感冒了一样,在县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水痘。因为不放心,他又来市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另一位37岁的女性手足口病患者,症状和发病特点与上述病例相同。 症状轻也能传染 今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高,成年人患病一般症状较轻微,即使感染也是隐性感染而不发病。然而,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是主要的传染源。成人一旦感染病毒,即使症状轻,仍会传染他人,尤其是孩子。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

小儿手足口病发烧

小儿手足口病大多都有发烧的情况,这是因为人体脑部有个体温调节中枢,负责体温定位,平常设为37度左右,而手足口病产生的致热原引起体温定位点上移,导致设定的正常体温实际上高于正常。

手足口病先从哪里长泡

一般先从口腔开始长泡。 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肠道病毒,喜欢在人体潮湿、皮肤粘膜薄的地方生长,因此当人体感染手足口病发作时,首先出现病症的部位就是口腔黏膜有分散状的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然后开始患儿可能会接着出现发烧或不发烧的现象,最后患儿的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也会出现口里长泡的现象,如果之后患儿仅仅只有口里长泡,而手、足、臀部没有长疱疹,说明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疱疹性咽峡炎。 另外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型麻疹

新生儿会得手足口病吗 建议:超过6个月的婴儿注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新生儿在6个月后,从母体携带的抗病力会逐渐消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宝宝到了6个月后,就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多种病,此时建议家长,为了减少宝宝感染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几率,最好是在宝宝6个月后就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效果最佳。 备注 手足口病疫苗一共2针,每隔一个月打一针,价格根据各地采购的价格均有不同,建议以当地价格为准。

手足口病37度发烧手足口病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

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测体温前,应看清水银柱是否在刻度以下。如不在,应用拇指、示指紧握体温表上端,手腕用力向下向外甩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大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