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预防婴幼儿奶瓶龋

预防婴幼儿奶瓶龋

奶瓶龋又称哺乳龋,是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急性龋。表现为上颌乳切牙(即门牙)的唇侧面及邻面的大面积龋坏,牙齿患龋病后不能自愈(即不能再长好)。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积极预防婴幼儿乳牙龋病是非常重要的。

奶瓶龋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如婴幼儿含奶瓶睡觉,或睡前嘴里含糖或甜饮料等。婴幼儿口腔内长时间存留大量的糖分,糖分又被细菌利用,而后产生了大量的酶,造成了乳牙的大面积龋坏。奶瓶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方法如下:

1、婴儿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应开始为婴儿刷牙,每日至少两次。

2、3岁以下幼儿可用清水刷牙,3岁以上儿童可选用儿童含氟牙膏。

3、使用牙线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4、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且不要嘴里含着糖水或奶液睡觉。

5、一岁半以上幼儿应不再使用奶瓶喝水或喝奶。

6、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应每隔3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

7、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使用氟制剂,以提高乳牙的抗龋力。

乳牙健康是婴幼儿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各位家长如能坚持做到以上7条,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瓶龋的发病率。

孩子蛀齿不能大意

通俗地讲,龋病是长期驻留在牙齿表面的致龋细菌,专家指出,预防龋齿的一种方法就是补充钙质,给孩子补充足够的钙质,既有助于骨骼发育,又能让牙釉质具备极好的防护功能,防止牙齿感染和龋齿的发生,帮助牙齿长得洁白又健康。口腔疾病护理:

1.贝氏口疮:有的婴儿经常吮吸拇指、异物(如玩具等),反复多次后可在粘膜较薄的上颌翼钩处形成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家庭护理要点:

①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素,如纠正不良习惯、磨改过锐的切缘、牙尖等。

②局部涂抹1%龙胆紫等消毒抗菌药。

2.. 奶瓶性龋齿: 奶瓶性龋齿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儿吸吮奶瓶而进入梦乡,放纵牙齿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还会造成齿列不整。

家庭护理要点:

①哺乳完毕后,用纱布或牙刷沾水清洁牙齿表面,建立幼儿喜爱口腔清爽的感觉,尽早戒除奶瓶喂食的方式。

②照顾好乳牙,让它不要因严重龋齿过早脱落,而导致齿列不整;若发现齿列不整,尽早就医。

得了蛀齿怎么办?

1、药物治疗龋齿:窝沟封闭

这是一种主要以预防为主的治疗龋齿方法,但是,对于一定程度上的龋齿还是有治疗效果的。因为,窝沟封闭技术就是将高分子树脂材料填充在牙齿的龋坏窝沟处,让树脂渗入龋洞中,然后凝固封闭。这样就可以断绝了龋齿中细菌的营养物质来源,直到细菌死亡;而且,窝沟封闭方法还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细菌的再次侵蚀。

2、补牙治疗龋齿:玻璃离子或是树脂补牙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宝宝总要换牙的,乳牙成了蛀齿就可以不管。因为乳牙的蛀齿如果没有处理好,容易导致孩子咀嚼方面出现问题,蛀齿产生的疼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最后导致身体出现营养不良的疾病。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爱护牙齿的观念,勤刷牙,能有一口好牙吃得香才是长身体的关键。

防龋从学会刷牙做起

不同阶段的口腔保护有不同的重点。在婴幼儿期应注意:

预防奶瓶龋 宝宝的牙齿通常是在6个月左右长出来的,所以婴儿有特殊的口腔健康需求,初为父母者应了解如何预防婴儿奶瓶龋。

奶瓶龋是由频繁和长时间母乳喂养或接触含糖饮品(牛奶、配方奶粉、糖水、米汤和果汁),而造成的前乳牙广泛龋坏。具体预防方法为: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或母亲的乳头睡觉。每次喂奶后,喂少许白开水,以冲淡口腔内残留的牛奶或饮料。也可用一块干净湿润的毛巾或纱布垫,为宝宝轻轻擦拭牙齿和牙龈。

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可定时给婴儿喂些温开水,逐渐养成每日早晚用干净纱布或手帕,蘸温开水清洁宝宝牙龈的习惯。即使乳牙没有生出也要坚持。

当牙齿萌出后,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刷牙,可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其牙面。随着牙齿萌出数量的增多,父母可选择软质的小牙刷为其刷牙。3岁以后,父母就应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要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到五六岁时,孩子就能自己刷牙了。家长要进行监督,还要注意使用保健牙刷,即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牙刷。

合理使用含氟牙膏 3岁以上6岁以下的儿童,尽量选用专门的儿童含氟牙膏,应在家长监督指导下使用,牙膏用量只需黄豆大小即可。不能像牙膏广告上那样,将牙膏挤满整个牙刷的刷毛。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许多零食(如小甜饼、糖果、干果、软饮料和炸土豆片)所含的糖类和淀粉,都能与牙菌斑结合产酸导致龋齿。因此,在幼儿乳恒牙刚萌出时,应尽量少吃糖和甜食,尤其不要晚上睡前吃甜食。有益于牙齿的饮食可分为四大类:1.五谷杂粮和豆类。2.奶及奶制品。3.鱼、肉、蛋。4.蔬菜、瓜果。

窝沟封闭 6~13岁的儿童最适合进行窝沟封闭。牙齿咀嚼面有许多细微的窝沟,牙齿的龋坏易从这些地方开始。进行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

蛀牙怎么办 该怎样防止婴幼儿蛀牙

1、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一般3岁以后)。但每次刷牙只要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够了,因为这个年龄组的儿童有潜在的氟化物吞咽。

儿童牙科建议孩子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孩子的6--12个月之间进行,因为这时婴幼儿龋不可能发生。第一次口腔检查为预防婴幼儿龋的发生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家长应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4、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建议6个月断夜奶,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延长奶瓶喂养,超过正常儿童从戒掉奶瓶到过渡为固体食物的时间,可导致较早的、猖獗的龋患。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

5、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孩子在睡前或晚上睡觉时嘴里含着奶瓶,奶流出泡在上前牙周围,这些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为产酸细菌提供了极佳的培养基; 况且睡眠时唾液流量减少,自洁作用减弱,因此导致了奶瓶龋的发生.。

婴幼儿腹泻的有效预防措施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大多婴幼儿腹泻原因是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由于婴幼儿腹泻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导致患儿出现性命的危害,因此有很多家长对婴幼儿腹泻的预防表示很关注。

婴幼儿腹泻的有效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不必禁食,多补水分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2、注意饮食质量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3、避免不良刺激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4、增强体质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远离小儿腹泻疾病的侵扰。

5、请勿滥用抗生素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瓶齿是怎么形成的

奶瓶齿在最近几年发病越来越多,当然,这离不开最近几年的奶粉喂养方式,而在过去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并不存在这一疾病,奶瓶吃带给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长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奶瓶吃,奶瓶吃的原因及危害,以及如何科学预防奶瓶齿。

奶瓶齿是指已经长了牙齿,但还在用奶瓶吃奶的婴幼儿所患的一种龋病。日常生活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宝宝,还不等乳牙出齐,已长出的牙却变成又黑又尖的烂牙根了,这种现象大都是奶瓶龋所致。常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其特征为龋齿主要发生于上颌的门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时与此成为对比的是,下颌的门牙却很少看到龋齿。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饮品中的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都含有不同成分可发酵醣类,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而产生酸,造成牙齿表面脱钙。

小孩牙齿黄是什么原因 奶瓶龋

幼儿牙齿发黄发黑很可能是奶瓶龋的前兆。很多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控制时间的意识,或者晚上睡觉前,长时间含着奶瓶喝奶,而不注意漱口,使孩子的牙齿长期浸泡在奶液中,牙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腐蚀,使得牙齿发黄发黑或在牙面形成黑色的斑点,进而产生奶瓶龋蛀牙。

宝宝喂食不当引起蛀牙

儿童蛀牙有很多是奶瓶龋,特别是婴幼儿的龋坏更多的是因为喂奶不当引起的。这种由于喂养方式不当导致的龋坏我们称之为奶瓶龋、喂养龋或低龄儿童龋。

这种龋坏的特点是发生龋坏的牙齿比较多,甚至有的宝宝会出现满口蛀牙。很多家长用奶瓶哄孩子睡觉,等孩子睡着了,嘴里还含着未咽下去的牛奶,而口内的牛奶会在细菌的作用下产酸,使得整个口腔呈现酸性环境。此时,就相当于将牙齿浸泡在酸中,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的乳牙发生大范围的龋坏。很多家长说,孩子的牙齿长出来就是坏的,其实往往并非如此。通常牙齿长出来时是好的,但因为一直是泡在奶水里,龋坏的速度超过它萌出的速度,给人的感觉就是长出来的牙齿就是坏的。

除了不当的奶瓶喂养习惯外,婴幼儿含着母亲乳头入睡也是非常不好的,母亲的乳汁加上细菌的发酵产酸也特别容易腐蚀牙齿,造成乳牙大面积龋坏。

所以,无论是奶瓶还是母乳喂养,千万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嘴(乳头)睡觉,睡前一定要进行口腔清洁。

相关推荐

如何保护儿童乳牙

1、孩子的饮食: 一旦乳牙萌出,细菌就会出现,来自食物中的糖被细菌分解而产生酸。频繁的糖摄入,含糖的食物存留在口腔内很长时间,是牙齿龋坏的最大因素。 2、奶瓶喂养: 饮料和牛奶含有对萌出牙齿有害的糖。重要的是避免让婴儿形成夜间和睡眠时间含奶瓶睡眠的习惯。奶瓶仅被用作喂养工具,不应该被用作安扶物。 3、母乳喂养: 在喂养时,重要的是维持好的平衡饮食。乳牙龋坏的严重形式是喂养龋齿,它由不适当的奶瓶喂养引起,同样能够发生在不适当的母乳喂养。一旦乳牙萌出,重要的是遵从一个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过长时间的喂养。避免让

婴儿奶粉的简介

妈妈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却往往因为乳汁不够,或因身体等各种原因无法哺乳。随着现代科学工艺的提高,大多婴儿奶粉的营养元素也越来越加全面、丰富,同时也越来越接近母乳营养。比如除钙、磷、铁、碘、锌等常规元素外,还加入了维生素A、D、E、维C、B族维生素以及母乳中所特有的叶酸、泛酸等。所以婴幼儿奶粉调整了蛋白质、脂肪及乳糖的比例,使其适合于婴幼儿的消化与吸收。婴幼儿奶粉中还添加多种营养物质。另外,婴幼儿奶粉针对婴幼儿不同的生长阶段其营养配方均不相同,只有正确地购买合适的产品才能达到最好的营养效果。 婴幼

怎样预防儿童龋齿

1、孕期保健要做好。多吃蔬菜、水果、茶、牛奶等含有一定量氟化物的食物和饮料,对小儿将来的牙齿发育和减少龋齿发生的机会,都有明显的好处。 2、避免婴幼儿的奶瓶综合征”。还要纠正吮指等口腔不良习惯。 3、父母应为婴儿刷牙。在婴儿乳牙萌出前,父母可用一块长宽各约5厘米正方形的纱布蘸淡盐水,轻轻擦拭,将婴儿的牙龈上的菌斑去除。 4、对新萌出的恒磨牙和前磨牙进行窝沟封闭。 5、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 6、必要时使用间隙保持器,以保持缺牙的间隙,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 7、提倡在饭前或喝水时吃糖果。两顿饭之间的加餐最好

小儿口腔保健在饮食上面的禁忌有哪些

小儿口腔保健一、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它具有热量高,富含婴儿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还有较多的酶和抗体,有利婴儿的消化、吸收和抵抗疾病。直接哺乳既方便又卫生、经济。所以提倡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喂奶时应注意喂奶姿势,最好坐姿抱着孩子喂,左右轮换喂奶,以免影响婴儿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虽然从妇幼保健的角度来说,提倡按需喂养母乳至2岁,但从口腔保健来说超长期的母乳喂养会增加患龋的风险。所以更应提倡按需规律喂养。 小儿口腔保健二、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奶瓶是人工喂养的工具。奶瓶喂养时应选用适合婴儿年龄的奶

预防儿童龋齿家长别偷懒

1. 孕期保健要做好。多吃蔬菜、水果、茶、牛奶等含有一定氟化物的食物和饮料,对儿童将来的牙齿发育和减少龋齿发生的机会,都有明显的好处。 2. 避免婴幼儿的“奶瓶综合征”。还要纠正吮指等口腔不良习惯。 3. 父母应为婴儿刷牙。在婴儿乳牙萌出前,父母可用一块长宽各约5厘米正方形的纱布蘸淡盐水,轻轻擦拭,将婴儿牙龈上的菌斑去除。 4. 对新萌出的恒磨牙和前磨牙进行窝沟封闭。 5. 必要时使用间隙保持器,以保持缺牙的间隙,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 6. 两顿饭之间的加餐最好是新鲜水果、蔬菜、牛奶、果汁、饼干或胡桃、

宝宝吃母乳有什么好处 宝宝吃母乳的其他好处

母乳清洁无菌,温度适宜,随时可供宝宝食用,而且不易引起过敏,而且可以避免因奶瓶,奶头污染带来的感染。 降低婴儿糖尿病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率;减少坏死性肠炎的危险以及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 宝宝吸母乳时,吸吮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可以预防含奶瓶引起的龋齿。

乳牙好 恒牙健康有基础

宝宝一天天长大,母乳喂养渐渐不能满足他们的营养需要,这时就要不断增加食物的品种、数量。通常给宝宝增加的食物中,牛奶、砂糖、果汁等含糖含酸较多,由于婴幼儿乳牙钙化度低,牙釉质、牙本质对这些食物的抵抗功能较弱。同时,由于他们睡眠的时间长,睡觉时唾液分泌较少,自洁作用差,而且他们往往还不懂得清洁口腔和牙齿,所以极易出现早期严重龋患。最早是乳牙在6个月萌出之后,上前牙、下前牙即发生广泛而快速的龋坏,大多是由于长期人工喂养引起的,被称为“奶瓶龋”。有时候,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乳牙全部龋坏,一个牙多处龋坏造成残根残冠,称

儿童护齿七原则是什么

1、当心不利口腔的药物:很多小儿药物中含有糖分,这些成分粘在牙齿上,也会增加龋齿危险。小儿哮喘和心脏病类药物尤其容易导致龋齿,抗生素及某些哮喘药物会导致酵母过量生长,引起真菌感染,因此服完药要漱口。 2、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很多家长认为,教婴幼儿刷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且小题大做。但专家认为,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必须严格要求,马虎不得。 3、两岁时应告别奶嘴:1岁的孩子含奶嘴有助于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但长期使用奶嘴会危害牙齿健康。用力吮吸奶嘴会影响孩子上下牙排列的整齐性,乃至影响嘴形。专家建议,孩子

两岁宝宝仍用奶瓶容易发胖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儿科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对美国近7000名儿童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两岁时仍在使用奶瓶的婴幼儿,在5岁时出现肥胖的机率,要比其他儿童高出1/3。 儿科医生建议父母们,在孩子12到14个月大或甚至更早时,就让孩子停止使用奶瓶,改用方便婴幼儿使用的杯子,主要是因为使用奶瓶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彻夜使用,被认为是导致蛀牙风险增加的因素,也可能会造成铁质缺乏。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避免使用奶瓶时间过长,可能有助于预防童年早期肥胖。尽管仍不能确定长期使用奶瓶是否是直接导致肥胖的原因,不过,该研究

儿童护齿应该从长牙开始

1、培养孩子刷牙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刷牙习惯非常重要。儿童牙科专家贝弗利·拉金特博士表示,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时,就该给他刷牙,甚至在孩子出牙前,父母就可以用纱布为孩子清洁口腔。长牙后,应选择软毛儿童牙刷,每天早晚刷两次。 2、喝饮料少用吸管 很多孩子喜欢用吸管杯喝水和果汁。专家表示,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不利儿童牙齿健康。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吸管还会导致门牙后部龋齿,因此喝果汁时尽量用广口杯。 3、坚持口腔卫生不妥协 很多家长认为,教婴幼儿刷牙或使用牙线非常困难,且小题大做。但专家认为,保持孩子口腔卫生绝非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