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太冲行间准确位置是哪里

太冲行间准确位置是哪里

太冲

在足背部,当第1,2趾间沿第1跖骨内侧向小腿方向触摸,摸到第1凹陷处,或是触及动脉搏动处。

太冲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脏疾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熄风止痉,活血化瘀,补肝养血之功,而且对女性月经不调也有调理效果,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疏肝解郁,还能使偏旺的肝火下降,是 调护肝脏的保健要穴。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苦咽干,月经不调,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下肢痿痹等,现代常用此穴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等症。

用大拇指按压太冲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感到穴位处明显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

注意:按摩太冲前可以先用热水泡泡脚,使身体更放松,按揉时要用一点力度,以产生轻微的酸胀或胀痛感为宜,按压完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凝血障碍者,孕妇忌按摩太冲穴。

行间

行间穴在足背,第1,第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正坐垂足着地,或俯身,在足背部,第1,第2足趾之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取穴。

行间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有人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多揉行间穴可以消火清热,熄风活络,调理肝肾,凉血安神。

主治疾病:月经过多,闭经,痛经,胸胁满痛,呃逆,头痛,眩晕,目赤痛,癫痫,失眠,下肢内侧痛,膝肿,足跗肿痛等症。

用一只脚踩着另一只脚的行间穴,做环状按摩,每次1-3分钟;或者用拇指之间掐的方式,在穴道上进行指压,每天两次,每次30下。

眉冲准确位置图 眉冲准确位置

眉冲穴在人体的头部,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处,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双手伸直,中指指腹放于眉毛内侧,沿直线向上推,指腹入发际时,则指尖所在位置即为眉冲穴。

攒竹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神庭定位:位于头前部,前额正中直上入发际0.5寸。   曲差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太冲行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太冲的正确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按压太冲穴,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感到穴位处明显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

注意:按摩太冲前可以先用热水泡泡脚,使身体更放松,按揉时要用一点力度,以产生轻微的酸胀或胀痛感为宜,按压完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凝血障碍者,孕妇忌按摩太冲穴。

行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行间怎么按摩

1.行间按摩不用拘泥于时间和形式,可以用拇指按揉,也可以一脚踩着另一脚的穴位按揉。

2,以一手食指指尖掐按行间穴,掐按的力度以能耐受为度,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两侧行间穴交替掐按。

太冲行间如何正确按摩 行间准确位置图

行间穴在足背,第1,第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正坐垂足着地,或俯身,在足背部,第1,第2足趾之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取穴。

行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行间的作用

肝火旺时,人容易发怒,大怒甚至会导致肝火上冲于头部,出现头痛,眩晕,上冲于眼部出现目赤肿痛,目眩,青盲,上冲于耳出现耳鸣,耳聋,上冲于口出现口喎,按摩行间可泻火,本穴有清泄肝胆实火,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

行间为肝经之荥火穴,除了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功,还有宣肺止咳功效,能有效缓解呃逆,泄泻,咳嗽等症。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以活血化淤。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选用头临泣、头维、印堂、阳白、合谷、阳溪、曲池、足三里、解溪、内庭;疼痛以侧头部为主者,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选用率谷、风池、太阳、曲鬓、头临泣、外关、中渚、足临泣、侠溪;疼痛以后头及项部为主者,以取手、足太阳经穴为主,选用天柱、玉枕、风池、脑户、后溪、少泽、昆仑、京骨、至阴;疼痛以颠顶为主者,取督脉、足厥阴、少阴等经穴为主,选用百会、前顶、后顶、通天、太冲、行间、涌泉。以上腧穴,每次可选5~9穴,用毫针刺施以泻法,一般不灸,但多用电针,选择高频连续波,予以中强刺激。

天冲准确位置视频 天冲准确位置

天冲穴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

快速取穴法:正立,两只手抬起,手掌心朝外,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平贴在耳尖后,食指位于耳尖后的发际,则无名指所在的位置就是天冲穴。

行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行间准确位置

简便取穴:足背第1,2趾趾缝端凹陷处即是本穴。

标准定位: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行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太冲准确位置图

在足背部,当第1,2趾间沿第1跖骨内侧向小腿方向触摸,摸到第1凹陷处,或是触及动脉搏动处。

刮痧对高血压有帮助吗 高血压刮痧取穴原理

百会与肝经相通,可泻诸阳之气,平降肝火;风池平肝风,潜肝阳;曲池泻阳明,理气降压;太冲,行间平肝泻火。

太冲属于哪条经络

太冲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输(土)、肝经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别名:大冲穴。

“太冲穴”:“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太冲穴属土:属土,指太冲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太冲的准确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太冲科学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伸足或仰卧位,在足背,第1,2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触及动脉搏动处。

2.侧坐伸足或仰卧位,在第1跖骨间隙后方的凹陷中,可触及动脉搏动,按压有酸胀感。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主要功效是疏理肝气,通经活络,醒神开窍,镇惊宁神。刺激该穴符合肝的特性,就像蚯蚓给小草松土一样,能使脏腑之气舒畅,调畅气血。以调理和缓解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肝炎等症,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月经不调,子宫出血,乳腺炎,肾脏炎,肠炎,淋病,便秘等症具有很好的改善和保健作用。

相关推荐

太冲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太冲的最佳时间

晚上21点-23点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候,这个时候先用热水泡脚,然后盘腿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沿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按压左脚,以出现酸胀或胀痛为度,坚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臑俞的准确位置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手臂内收,位于肩关节下方腋后纹末端直上与肩胛冈下缘交点即为该穴。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居肩部,为太阳经,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刺激该穴能驱邪气,扶正气,达到祛风止痛,舒利关节,散结通络,舒筋活血之功,主要用于肩胛痛,手臂麻痛不举,项痛等症治疗;此外,本穴除主肩痛麻等局部疾病之外,尚可用于耳鸣,项痛等经脉所过处之疾患。

少商的准确位置哪里

少商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处。 少商肺经上的最后一个大穴,也该经脉经气传入大肠经的第一个穴位,具有通利咽喉,清热解表,醒神开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喉痹,鼻出血,脑卒中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指腕挛急,热病,中暑呕吐,心下满等症。 按摩的时候以拇指指尖掐揉少商,并配伍商阳穴,揉3-5分钟,注意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掐破皮肤,可帮助治疗咽喉肿痛。

少商准确位置哪里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侧掌,微握掌,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取穴。少商为肺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木,其疏通,条达,开泄之作用较强,善清肺泻火,驱邪外出,具有清肺利咽,开窍醒神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咳嗽,鼻出血,高热,昏迷等症,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扁桃体炎,中风,昏迷,手指麻木等症。少商不宜艾灸,适合按摩或放血法治疗。少商穴宣泄郁热的作用很强,用三棱针点刺少商放血主治肺炎所致的高热,惊厥,呼吸急促和中风昏迷等症;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发作时,在少商处放几滴血,可有效缓解

五处穴的定位在哪里

五处的准确位置 五处穴在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手指自眉头向上推,在入发际1寸处,再旁开1.5寸,按压有痛感。 2.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旁开1.5寸,按压有痛感。 五处的作用 五处穴具有宁神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头痛,目眩,癫痫等疾病;如果遇到小儿惊风时,按摩这个穴位,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帮助孩子及时得到救治。临床上配合合谷,太冲穴,治疗头痛目眩;配率谷,行间,能起到清利头目,平肝的作用,帮助治疗头痛目眩。 五处自

​乳腺增生刮痧方法介绍

(1)选穴: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 (2)定位: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天宗: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行间: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侠溪: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

商曲准确位置哪里

商曲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针刺商曲穴有调理肠胃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肠之疾,如便秘,泄泻,胃疼等;治疗腹痛,溏泻,配中脘,天枢,足三里,健脾胃,理肠腑;治腹胀,便秘,配支沟,丰隆,以清三焦,调肠腑;治胃痛,腹痛,配中脘,足三里,有理中气,调肠胃的作用。

然谷准确位置哪里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当公孙后1寸。

疏肝解郁的穴位有哪些

一、脸色发黄,按揉行间行间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二、肝火旺,想发怒,赶紧按按太冲穴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肝经的原穴。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

风池的准确位置哪里

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该穴主治一切风病,治疗风病的大穴,要穴。刺激该穴位既可以祛外风,又可以熄内风,感冒头痛, 咽喉痛,高血压,和头有关系的疾病,都可用风池进行治疗,并可预防脑卒中;五官科疾病也可刺激风池治疗,尤其眼病,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