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后肌肉放松的步骤
健身后肌肉放松的步骤
在发生了肌肉酸痛之后,我们可以采取做伸展运动、涂抹药膏、冰敷、温水浴及桑拿浴等方法减轻疼痛。不过,以上方法都只能提供短暂的解脱,在运动时,我们就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炼负荷,不要一味逞强;
2.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
3.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对即将练习的局部肌肉动得更充分;
4.运动后要注意进行一般性放松练习,重视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
另外,不要一锻炼完就冲向浴室洗澡,这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尤其是蒸气浴和桑拿浴,训练后立刻使用很容易导致头晕、恶心甚至心率衰竭。所以运动后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和伸拉练习,一定要等心率在每分钟120次以下5-10分钟、身体“冷却”之后再去洗澡。
(1)热敷:用热水浸透毛巾置于酸痛肌部位,无热感时立即更换。每次敷15分钟以上,每天2-3次。热敷能使酸痛肌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可缓解肌肉痉挛,又可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修复。
(2)电疗:多采用电兴奋疗法和间动电流疗法。
(3)按摩:多采用揉捏手法,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手成钳形,将掌心及各指紧贴于酸痛肌皮肤上,拇指与四指相对用力将肌肉略往上提,沿向心方向作旋转式移动。亦可配合采用点穴按摩。确定作用点后,用中指和拇指指腹对作用点施加压力。手指连续缓慢地向深处加压、旋转。每个作用点按摩1-1.5分钟。
(4)口服维生素C:每日服用维生素约为日需要量的两倍,持续服用30天可防止或至少可减轻运动后的肌肉疼痛。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5)伸展练习:伸展练习不仅可帮助防止延迟痛,而且可减轻已有的延迟痛。但使用伸展练习时不能太急剧或太猛。过猛可能进一步损伤结缔组织。伸展练习中的静力牵张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时间不易过久,中间应有休息而利于血流通畅。
(6)针灸:艾灸疗法是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烧灼或熏烤酸痛肌部位。针刺疗法缓解延迟痛作用显著。多用手针刺有关穴位或斜刺(顺肌纤维走向) 酸痛肌阿氏穴。亦可采用电针疗法。针刺可在延迟痛时进行,亦可在运动后延迟痛尚未出现时进行,对延迟痛起一定的预防作用。另外还有理疗、水疗和药物疗法等。
怎样才能摆脱难熬的失眠
一:刺激控制治疗
在正常情况下,卧室、床的环境会诱导人睡眠的“欲望”,使人较快地入睡。失眠患者由于过分考虑能否入睡等原因,往往对睡眠时间和环境形成不良条件反射,表现为进入卧室、卧床后,大脑反而兴奋起来而难于入睡。刺激控制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这种不良条件反射,重新建立卧室和床与快速入睡之间的条件反射。
纠正方法:不在卧室和床上做睡眠和性生活以外的事情。如不能入睡,就起床,离开卧室到其他房间;只在有困意的情况下再回卧室、卧床;如仍不能入睡,重复上述步骤。同时做到,不论自己感觉到整夜睡眠有多少,每天都定时起床,在节假日也同样坚持;白天避免卧床,如果需要午睡,那么只在中午时间安排一次,不论是否入睡,卧床时间都控制在20分钟至30分钟以内。
二:做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的目的是减轻睡前的躯体紧张,或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
具体做法:
1、平躺在床上或坐于舒适的椅子上,调整到最舒服的姿势;
2、闭眼,然后深吸气,缓慢呼气;
3、缓慢呼气时,感受双肩下沉,肩部肌肉放松;
4、继续深吸气,然后缓慢呼气,感受肩膀下沉、放松的同时,感受肌肉放松逐渐扩展到上肢、指尖、躯干、下肢、脚趾等部位;
5、继续深吸气,缓慢呼气,感受肩膀、躯干、四肢的肌肉放松,颈部和头部也同时得到放松;
6、继续几个循环的深呼吸,缓慢呼气时感受全身肌肉的放松,感到全身放松、心情平静时,便可入睡。
健身后肌肉放松的原因
锻炼肌肉后的恢复方法,促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
健美训练运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多,神经负担重。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训练后的恢复。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效果,也就没有肌肉的增长。恢复过程时间的长短由多种因素决定,如训练水平、负荷量大小、身体机能状态等。
总的说来,肌肉锻炼后在营养充分和休息良好的情况下,机体恢复到90%需要18小时,完全恢复需要72小时。较小肌肉恢复相对较快,如肱二、肱三头肌等48小时就能完全恢复;较大的肌肉,如股四头肌和背部竖脊肌等则需要72小时才能够恢复。如果肌肉没有完全恢复就进行第二次训练,会造成肌肉僵硬、过度疲劳,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机体如何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呢?
消极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
肌肉恢复主要有两种形式:消极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是指一般的静止休息、睡眠等。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占优势,能量物质的合成过程也占优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被利用或被排除,疲劳得到清除,肌肉的恢复和增长在睡眠中发生。因此,健美训练后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尤其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
积极性恢复是指用转换活动内容的方法进行恢复,如运动后的整理活动、物理和机械的放松与按摩、适当补充维生素、心理放松等。
积极性恢复意义
积极性休息之所以能起到恢复作用,是由于转换新活动时,大脑皮质中枢的兴奋能诱导周围的抑制过程加强,使原已疲劳的中枢抑制加深,能量物质的合成进行更快,并能促进乳酸的消除。健美训练后的整理活动,有助于人体由激烈的活动状态转入正常的安静状态,使静脉血尽快回流心脏,加快整个机体的恢复,防止出现急性脑贫血、血压降低等不良现象。整理活动包括深呼吸和较缓和的活动,如慢跑、四肢放松摆动等。
健美训练后进行相互按摩和自我按摩,可使肌肉中的乳酸尽快排出或转化,促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按摩一般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内或晚上睡觉时进行。按摩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叩打,再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按摩要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即从小脚、大腿到腰背,从手、小臂、上臂到胸部,也可采用电动按摩或水力按摩。
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适当运动
高血压患者运动的目的
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及改善机体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
2.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降低血粘度,提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
4.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尝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全身状况。
5.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心身紧张,消除焦虑状态。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
1.踮着脚尖走楼梯
踮着脚尖走楼梯,可以使血压平稳,而且精神饱满。与平地行走相比登楼梯的运动量更大,不但可以使肌肉、呼吸器官及循环器官得到锻炼,腰部和脚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的机能得到改善。
老人用脚尖走路要注意,如果身体素质不太好,走的时候需注意,不要应为锻炼而摔倒,严重的会引起瘫痪。
2.步行
步行可按每分钟70~90步开始,约每小时步行3~4km的速度,持续10分钟。主要适用于无运动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一种适应性锻炼过程。以后可逐渐加快步速或在坡地上行走。国内应用医疗步行(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治疗高血压取得较好疗效。
3.健身跑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健身跑前要作心电图运动试验,以检查心功能和血压对运动的反应性。高血压患者的健身跑不要求一定的速度,而以跑步后不产生头昏、头痛、心慌、气短和疲劳感等症状为宜。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以内。跑步时要求精神放松,步伐是十分重要的。
高血压病人选择一天中从事运动锻炼的时间要避免清晨和晚间。据资料报道,人体昼夜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尤其是血粘度,从晚上20点至凌晨6点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以零点至6点升高最明显。kuboa等报道,血粘度在凌晨至8点显著增高。这与临床资料显示的脑中风发生在凌晨数小时内明显增多极为相关。为避免诱发病情加重,清晨不宜进行有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这虽然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群众体育锻炼的习惯时间不相一致,但从科学健身的角度,尤其是心血管病人的康复体育运动效果来看,宜在上午九至十一点,或下午四至六点之间较好。
4.太极拳
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活动,思绪宁静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安静时收缩压的平均值约比同年龄组老人低2.7kPa左右。
高血压患者打太极拳时最重要的是注意一个“松”字,肌肉放松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从而促使血压下降。此外,打太极拳时要用意念引导动作,使思想高度集中,心境守静,这有助于消除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激动、神经敏感等症状。
如何进行肌肉放松
在发生了肌肉酸痛之后,我们可以采取做伸展运动、涂抹药膏、冰敷、温水浴及桑拿浴等方法减轻疼痛。
1.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炼负荷,不要一味逞强;
2.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
3.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对即将练习的局部肌肉动得更充分;
4.运动后要注意进行一般性放松练习,重视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
另外,不要一锻炼完就冲向浴室洗澡,这很容易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尤其是蒸气浴和桑拿浴,训练后立刻使用很容易导致头晕、恶心甚至心率衰竭。所以运动后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和伸拉练习,一定要等心率在每分钟120次以下5-10分钟、身体“冷却”之后再去洗澡。
热敷:用热水浸透毛巾置于酸痛肌部位,无热感时立即更换。每次敷15分钟以上,每天2-3次。热敷能使酸痛肌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可缓解肌肉痉挛,又可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修复。
电疗:多采用电兴奋疗法和间动电流疗法。
放松肌肉的方法,其实有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之外,如果想要防止肌肉酸痛的话,建议平时做好还是要经常运动,因为经常容易就酸痛的人都是平时很少运动的人,习惯了,每天运动的话,肌肉酸痛的情况就会很少出现了。
做肌肉放松的好处
不论我们的身体是什么肌肉类型,在忙碌之后都是要放松的,因为在工作或者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的肌肉会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如果运动或者是不及时的放松,时间长了我们的肌肉类型是会改变的,肌肉就会变的特别僵硬,从而缺少弹性,不论是运动还是平时工作,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动作非常别扭,这样还会特别容易产生一种疲劳的感觉。
放松的意义其实是特别广泛的,首先我们在睡觉之前先要拉伸自己的身体,压压自己的韧带,每一个部位最好静止拉伸保持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
在进行拉伸之后,我们最好可以冲一个热水澡,最好时间稍微长一点,在冲热水澡的时候让热水多多的冲冲我们的肌肉酸痛和僵硬的地方。
肌肉放松训练方法
减轻恐惧与焦虑的方法之一:运用肌肉松弛反应来抵制恐惧或焦虑的发生。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其步骤包括:
一准备动作:
在一般情况下,放松训练程序要求患者先自行紧张身体的某一部位,如用力握紧手掌10秒钟,使之有紧张感,然后放松约5-10秒,这样经过紧张和放松多次交互练习,患者在需要时,便能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通常施行紧张松弛训练的身体部位是手、手臂、脸部、颈部、躯干以及腿部等肌肉。
(二)正式训练:
肌肉放松训练时,要使患者保持心情轻松,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训练最好在遮光且隔音设备较佳的房内进行,并让患者拿掉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容易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品。大约休息二三十分钟后,治疗者用平稳、镇静、低沉的声调对患者说:“从事这项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你完全地放松身体。你必须根据下列步骤耐心进行,当你*作紧张活动时,如果感到紧张,必须再持续*作5秒钟,直到感觉到紧张到达极点,方可完全松弛下来,让有关部位的肌肉显示出十分无力,特别要用心体验放松后的一种快乐感。现在请跟着(我的)指示做。”
三指示语的内容一般为:
1紧握你的左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
2紧握右拳——注意手和臂部的紧张感,(5秒钟后)放松;
3自左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左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4自右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右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5举起双手臂,用力将手指触至双肩——注意双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6耸起肩膀,越高越好——注意肩膀的紧张——放松;
7皱起额头——注意紧张,然后放松,并略为闭上眼睛;
8紧紧地合上双眼,试探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再轻轻闭着眼睛;
9用力将舌头抵住口腔上部——注意口腔内肌肉紧张——放松;
10紧闭双唇——注意口腔与下颚的紧张——放松;
11用力向后仰起头部——注意背部、肩膀以及颈部的紧张——放松;
12用力低头,尽量将下巴靠住胸部——注意颈部与肩膀的紧张——放松;
13作弓形弯曲背部、并离开椅背,双臂向后推——注意背部和肩膀的紧张——放松;
14做一次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注意背部和胸部的紧张——吐出空气——放松;
15做两次深呼吸,持续一段时间——吐出空气——放松;
16用胃部吸入空气,尽量使其膨胀——注意腹部的紧张——放松,感觉到你的呼吸更加稳定;
17抽紧腹部肌肉——注意到腹部的紧张——放松;
18臂部用力并压住椅座——注意到臂部紧张——放松;
19抽紧腿部肌肉,伸直双腿——注意到腿部肌肉的紧张——将双腿放回原姿势——放松;
20双脚脚趾向上,并逐渐抬起双脚——注意双脚和小腿肌肉的紧张——放松;
21向下弓起脚趾,犹如要将脚趾埋入沙土一般——注意双脚弯曲时的紧张——放松。
按照上述方法做,患者大约经过1-2周时间就能在几分钟内让自己全部放松。在达到全身放松的目标后,就可以进入系统脱敏训练程序了。必须注意,在还没有达到放松目标以前,不要试着用放松法来抵制恐惧感,以免发生意外。
当然,放松的程序很多,我们在这儿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各种形式的放松程序的基本精神是一样的,即放松和紧张交替进行,放松时运用深呼吸,紧张后休息一些时间,按照一定的部位和顺序进行训练等等。
健身后肌肉放松的注意事项
放松,首先是心境上的放松。轻松、愉悦的心情会对身体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疲惫、抑郁的心情会让身体感到“累”。同时还可以做做下列活动:
静态拉伸:
拉伸运动中活动较多的肌肉,直到感到它完全绷紧,保持15到30秒,就可以了。静态拉伸能放松肌肉,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僵硬和疼痛感。
整理活动:
一般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推拿按摩:
一般应在锻炼后20~30分钟后进行。开始可先做轻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叩打,同时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
温水浸泡:
在30~400C的温水中浸泡洗浴,对心脏活动和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程度的肌肉酸痛和疲劳,其实是有益的——这证明运动取得了效果,通过休息恢复、整理放松,体能将会比以前有所提高。
健身后肌肉放松的温馨提示
肌肉酸痛
平时较少参加运动的人,初次参加体育锻炼或一次锻炼时间过长,往往有局部的肌肉酸痛。其实,肌肉酸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一种对运动不适应的反应,不必担心。只要继续坚持锻炼,过几天就会消失。如果痛得历害,可用毛巾局部热敷或洗个热水澡,也可用手按摩痛处,或擦些舒筋活络酒或松节油等。
为了避免肌肉酸痛,初次参加锻炼时要控制运动量,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每次运动前后都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四肢无力
有些人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会出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症状。这是由于大量出汗,使身体内的水分丧失过多所引起的。当人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时,就会感到口喝;超过6%时,便会出现口干、尿少和软弱无力。
钠和钾都溶解在体液里,随着水分的丧失,钠、钾也不断地排出体外。当体内钠、钾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严重者,还会引起血压降低,神志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及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和钠、钾。解决办法就是缓缓地多喝一些淡盐水,或是加盐的清凉饮料,或者吃一些咸菜。因为食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钾、氯化镁和氯化钙等。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强直收缩。运动中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腿肚子),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肌肉发生痉挛时,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
引起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有:1.寒冷刺激。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时,若没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足,运动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常可引起抽筋。2.大量排汗。特别是夏天,由于运动剧烈,身体大量排汗,电解质过多丢失,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使肌肉发生痉挛。3.肌肉收缩失调。肌肉连续收缩过快,放松时间太短,以致收缩和放松不能协调地进行,引起肌肉痉挛。4.由于身体过于疲劳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或肌肉有细微损伤时,也可引起肌肉痉挛。
痉挛的肌肉经过牵引、按靡等,一般即可缓解。如腓肠肌痉挛,可伸直膝关节,用力将足背前伸,屈拇肌和屈指肌痉挛,用力将足和足趾背前伸。牵引时用力宜缓,不可用暴力。还可采用重力按压。揉捏,点穴(委中、承山、涌泉、合谷)等手法,促使缓解。
肌肉痉挛的预防主要是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抽筋的部位事先做适当按摩。冬季锻炼要注意保暖,夏季进行长时间运动要注意补充盐分、水和维生素B1。疲劳和饥饿时,不宜进行太激烈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