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放松的方法
运动后肌肉放松的方法
一、椅子双角式
1.双脚分开约1米宽,吸气,两臂放在下背部,十指交叉。
2.弯腰,双臂向前上方举起,双手放到椅背上,均匀呼吸。
3.保持这个姿势30秒钟后,慢慢还原。
4.闭上双眼,均匀呼吸,全身放松30秒钟。
5.重复整个功法3~5次。
功效:这是伸展双臂、双腿,补养背部、大脑和双目的功法,它对腰背疼痛及肩周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二、站立舞姿式
1.站在椅子后,左手扶住椅背。
2.弯曲右腿,吸气,右手抓右踝。
3.呼气,上身慢慢下降,抬头,右手用力拉右腿向上伸展,正常呼吸5~10次后,慢慢还原。
健身常识 运动中如何让你的肌肉放松
在健身中很多人都不注意肌肉的方式,也有很多人没有健身过后,对健身的热情会降低,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番,如何在健身中提高肌肉的方式能力和如何保持大家对健身的热情!~
肌肉的放松能力,在锻炼中有这非常好的作用,好处有很多,下面首先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肌肉在锻炼中放松的作用,和如何在锻炼中让肌肉方式。
一、肌肉放松的作用
1. 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肌肉力量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如何则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主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
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当主动肌收缩用力时,对抗肌即处于放松状态;肌肉一次收缩结束后,在下次收缩前应有一个放松过程。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2.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在健身运动中,紧张收缩的肌肉会影响血液流动,压迫肌肉中的血管,而肌肉一旦放松会大大的改善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边框,降低学乳酸含量,从而减缓疲劳和运动损伤。
3.改善动作协调性
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会使人产生较重的心理负荷,必须让心理不断有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肌肉运动。对初学者来说,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经济,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
二、提高肌肉放松能力的方法
1.通过准备活动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准备活动要重视柔韧性练习,通过对肌肉、关节的拉伸,逐步提高其灵活性。
2.通过选择动作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多样化的动作既能提高训练兴趣,又能全面发展肌肉。
(1)远近结合。肌肉收缩牵引其所附着的骨骼运动,其中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相对移动。固定点在近侧时叫近固定,如卧推时胸大肌就是近固定; 固定点在远侧时叫远固定,如俯卧撑时胸大肌就是远固定。选择动作时,为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可以远近结合,如将引体向上与滑轮下拉一起练,卧推与俯卧撑一起练,等等。
(2)倔伸结合。主要是把拮抗肌群结合在一起练。这种方法能使大脑与肌肉的神经联系得到不断加强,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3.通过动作练习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肌肉方式的能力其实与在运动中的控制动作能力相关,所以训练中如过你学会了随心所以的控制动作那就对身体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1)明暗结合。“明”指形式上在做动作,“暗”指自我暗示,默念。
练习中体会“肌肉挂在骨上”的感觉,深呼吸,调整精神状态,面部表情松弛或面带微笑等,使动作与想象相结合。+
(2)快慢结合。缓慢地做动作,可有意识地感觉肌肉的紧张、松弛和用力等,并注意体会动作的细节及差异。比如,哑铃旋内弯举,旋与不旋就有很大的区别。
(3)动静结合。静力收缩与动力收缩相结合,向心收缩与离心收缩相结合。
(4)轻重结合。重量的变化能使练习者感到肌肉随着运动的变化,注意主体用力的意识,达到举轻若重、举重若轻之效果。
(5)长短结合。在讲究动作彻底性的同时,有意识地练练半程动作,让动作的幅度有所变化,全程动作和半程动作相结合。
(6)伸缩结合。组间间歇时,将所练的肌肉适度拉伸,使处于紧张而有所缩短的肌肉得到及时的松弛和恢复。
爬完山后腿酸痛怎么办呢
一般人都认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乳酸堆积引起的,这种观念不完全正确,乳酸堆积是肌肉酸痛的原因之一。肌肉酸痛分为急性肌肉酸痛和慢性肌肉酸痛,像你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属于慢性肌肉酸痛,是因为突发性激烈运动,肌肉收缩过度,负荷过重造成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缓解酸痛。
1、热敷
热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乳酸快速分解。
2、按摩
多多按摩酸痛的部位,让局部肌肉放松来达到缓解酸痛的目的。
3、用药
口服维生素C,可以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的合成,有助于快速修复受损组织。
除了这些,还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治疗肌肉酸痛,效果也还可以,我以前试过。
肌肉放松训练方法
减轻恐惧与焦虑的方法之一:运用肌肉松弛反应来抵制恐惧或焦虑的发生。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其步骤包括:
一准备动作:
在一般情况下,放松训练程序要求患者先自行紧张身体的某一部位,如用力握紧手掌10秒钟,使之有紧张感,然后放松约5-10秒,这样经过紧张和放松多次交互练习,患者在需要时,便能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通常施行紧张松弛训练的身体部位是手、手臂、脸部、颈部、躯干以及腿部等肌肉。
(二)正式训练:
肌肉放松训练时,要使患者保持心情轻松,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训练最好在遮光且隔音设备较佳的房内进行,并让患者拿掉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容易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品。大约休息二三十分钟后,治疗者用平稳、镇静、低沉的声调对患者说:“从事这项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你完全地放松身体。你必须根据下列步骤耐心进行,当你*作紧张活动时,如果感到紧张,必须再持续*作5秒钟,直到感觉到紧张到达极点,方可完全松弛下来,让有关部位的肌肉显示出十分无力,特别要用心体验放松后的一种快乐感。现在请跟着(我的)指示做。”
三指示语的内容一般为:
1紧握你的左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
2紧握右拳——注意手和臂部的紧张感,(5秒钟后)放松;
3自左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左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4自右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右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5举起双手臂,用力将手指触至双肩——注意双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6耸起肩膀,越高越好——注意肩膀的紧张——放松;
7皱起额头——注意紧张,然后放松,并略为闭上眼睛;
8紧紧地合上双眼,试探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再轻轻闭着眼睛;
9用力将舌头抵住口腔上部——注意口腔内肌肉紧张——放松;
10紧闭双唇——注意口腔与下颚的紧张——放松;
11用力向后仰起头部——注意背部、肩膀以及颈部的紧张——放松;
12用力低头,尽量将下巴靠住胸部——注意颈部与肩膀的紧张——放松;
13作弓形弯曲背部、并离开椅背,双臂向后推——注意背部和肩膀的紧张——放松;
14做一次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注意背部和胸部的紧张——吐出空气——放松;
15做两次深呼吸,持续一段时间——吐出空气——放松;
16用胃部吸入空气,尽量使其膨胀——注意腹部的紧张——放松,感觉到你的呼吸更加稳定;
17抽紧腹部肌肉——注意到腹部的紧张——放松;
18臂部用力并压住椅座——注意到臂部紧张——放松;
19抽紧腿部肌肉,伸直双腿——注意到腿部肌肉的紧张——将双腿放回原姿势——放松;
20双脚脚趾向上,并逐渐抬起双脚——注意双脚和小腿肌肉的紧张——放松;
21向下弓起脚趾,犹如要将脚趾埋入沙土一般——注意双脚弯曲时的紧张——放松。
按照上述方法做,患者大约经过1-2周时间就能在几分钟内让自己全部放松。在达到全身放松的目标后,就可以进入系统脱敏训练程序了。必须注意,在还没有达到放松目标以前,不要试着用放松法来抵制恐惧感,以免发生意外。
当然,放松的程序很多,我们在这儿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各种形式的放松程序的基本精神是一样的,即放松和紧张交替进行,放松时运用深呼吸,紧张后休息一些时间,按照一定的部位和顺序进行训练等等。
运动中如何让你的肌肉放松
方法一:随意将某部分肌肉紧张收缩,使肢体某部位维持在一定位置,紧张5秒钟,然后使这部分肌肉完全放松,让该部肢体完全下落;或者肢体部位不变,有意识让某部位肌肉紧张5秒后完全放松;主动使各部肌肉轮流紧张放松,体会肌肉紧张放松的感觉。
方法二:由同伴用语言指示某部位肌肉紧张或放松,锻炼大脑皮层对肌肉主动随意放松的指挥能力。方法三:经常练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即使不准备参加比赛。因为造型是学会调控肌肉的最佳方法,而不仅是摆几个姿势。有时也不妨创造几个别出心裁的造型动作。
运动完怎么放松肌肉呢
1、热身时主要几处应该被拉伸的肌肉:大腿后部、大腿内侧、小腿、背部。
拉伸大腿后部肌肉:
坐在地上,右腿在体前伸直,左腿弯曲,外侧贴近地面,与右腿组成三角形,背部挺直,从胯部开始前倾,双手抓住右脚脚尖,保持这个姿势30秒,手触脚尖时不允许有弹动式动作(触不到脚尖也没关系)。换腿做。每条腿拉伸3-5次。
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方法一
坐姿,双脚脚底在身前相互贴紧,膝盖向外撑并尽量靠近地面,双手抓住双脚踝,保持这个姿势,数10,放松,然后重复3-5次 。
拉伸大腿内侧肌肉--方法二
坐姿,双脚在体前伸直并分开,保持背部和膝盖部挺直,从胯部向前屈体,双手从腿内侧去抓住双腿的脚踝,保持这个姿势,感觉大腿内侧被拉紧,放松,然后重复3-5次。
拉伸小腿(后部)肌肉
俯身,用双臂和一条腿(伸直,脚尖着地)支撑身体,另一条腿屈于体前放松,身体重心集中于支撑脚的脚尖处,脚跟向后、向下用力,感觉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紧,保持紧张状态,数10 ,放松,重复3次,然后换另一条腿做3次 。
拉伸背部肌肉
坐姿,双腿在提前贴紧伸直,上身前倾用手指去碰触脚尖,尽量让腹部胸部靠近腿部,保持20秒,放松。然后重复3-5次。
2、热身时需要活动的关节: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肩部环绕练习
直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腹部用力收紧,双肩利用肩背肌群力量向后环绕10次,再向前环绕10次。单肩左右交替向后环绕、向前环绕各10次。
摆胯及绕跨练习
直立,双腿分开略比肩宽,双腿微屈,手放在胯骨上。上身正直,利用腰胯力量使胯部左右摆动各10次,注意腹部收紧。然后顺时针逆时针环绕各10圈。
文章我们已经了解到运动完怎么放松肌肉的方法,其实放松肌肉主要就是拉伸自己的大腿,因为运动以后肌肉有紧绷的感觉就是大腿肌肉,所以就可以让自己的腿部伸直的,然后保持这个姿势大概三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有效果。
怎么让肌肉放松
静态拉伸:拉伸运动中活动较多的肌肉,直到感到它完全绷紧,保持15到30秒,就可以了。静态拉伸能放松肌肉,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僵硬和疼痛感。
整理活动:一般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推拿按摩:一般应在锻炼后20~30分钟后进行。开始可先做轻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叩打,同时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
温水浸泡:在30~400C的温水中浸泡洗浴。对心脏活动和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程度的肌肉酸痛和疲劳,其实是有益的——这证明运动取得了效果,通过休息恢复、整理放松,体能将会比以前有所提高。
运动肌肉拉伤
每天多运动可增强体质,但在运动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柔韧、平衡和力量素质,一定要遵循量力而行的运动原则,强度过大或者难度过高或姿势不正确,都可能导致运动肌肉拉伤。那么运动肌肉拉伤怎么办?
肌肉拉伤比较多出现的位置是大腿后侧的的肌肉群,还有就是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和上臂肌也是容易发生肌肉拉伤的位置。
运动肌肉拉伤原因
运动肌肉会发生拉伤的原因是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急剧地收缩或者过度牵拉所引起的伤痛,会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准备运动做得不足够,肌肉的生理机能还没到达能适应运动状态的程度;或者是平时训练不足,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不足够;或者是运动过量致使肌肉疲劳、过度负荷,令肌肉的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整体机能下降;在动作完成时,肌肉过度收缩或者被过度拉长超过了肌肉的负担能力,这些都是会致使到肌肉拉伤的产生。拉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受伤方式之一。
运动肌肉拉伤4步来处理
首先,韧带和肌肉拉伤之初,受伤部位会出现红肿、充血的症状,此时要马上停止运动,尽量不让受伤腿承重,避免伤势加重;
其次,用冰块袋进行冷敷处理,以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每次冷敷 15 分钟左右,每天 3 次;
第三,可以用透气性好的绷带对伤处进行包扎,这可以缓解淤血症状,绷带的松紧度要适中;同时抬高病患处,避免淤血;伤后一周内不要跑跳。可以做幅度较小的伸展运动。
第四,伤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建议到中医理疗的诊所或医院进行检查处理,像按摩、针灸、药膏的疗效都非常好。
预防肌肉拉伤 4方法来帮忙
第一,热身运动一定要尽量活动开。专业运动员对热身运动都是非常重视的,相反我们很多普通人对热身运动往往不太重视,很多人心血来潮突然想去打球就马上过去打球了,这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讲热身运动应该是10——20分钟左右,通过放松肌肉、牵拉运动、轻度的活动“提醒”肌肉马上就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了。
第二,运动量要讲究循序渐进。运动量主要包括运动时间和运动负荷,很多人平时的运动量是半小时,不要突然一下子就运动1个小时2个小时;或者平时负重15kg,突然一下子增加到30kg40gk,突然增加的运动量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第三,加强运动理论的学习。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并不仅仅是“四肢发达”,运动理论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姿势不正确,或者运动技巧不规范,都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业余爱好者更是应该加强运动理论的学习,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
第四,加强局部保护。比如佩戴护具,加强局部组织的保暖和保护。
第五,运动前适当补充能量和电解质。比如吃一些东西,喝一些运动饮料。
运动后放松肌肉的方法 按摩肌肉
用推,揉,捏,按,压,拍击,抖动等手法按摩,按摩能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开放,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得到改善,缓解肌肉的紧张度,并且可以加速肌肉运动中废物-乳酸的排除,从而达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的作用。
肌肉放松的方式
同时还可以做做下列活动:
静态拉伸:拉伸运动中活动较多的肌肉,直到感到它完全绷紧,保持15到30秒,就可以了。静态拉伸能放松肌肉,有助于缓解身体的僵硬和疼痛感。
整理活动:一般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推拿按摩:一般应在锻炼后20~30分钟后进行。开始可先做轻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叩打,同时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
温水浸泡:在30~40°C的温水中浸泡洗浴,对心脏活动和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运动后放松肌肉的方法
1、放松腿部
坐在地上或床上,两腿伸直,双手紧握,用手的突出关节部位按压大腿,由大腿根部慢慢推向膝盖部位。动作可反复进行,但是要保持一定力度。之后,改变方向,压力点集中于酸痛点,按压1分钟。
2、放松前臂
左手握拳,肘部弯曲,掌心向上。右手握住左前臂,大拇指向上。旋转左前臂至掌心向下,然后回转复位,动作持续30秒。然后左右手交换,重复相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