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腹结穴常用配伍疗法
腹结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腹结穴常用配伍疗法
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止痛可配天枢,归来;寒湿泄泻可配灸神阙,阴陵泉;咳逆可配中府,膻中,中脘。
阳池的准确位置图 阳池穴常用配伍疗法
头面疾患可配翳风,太阳;疟疾可配大椎,外关;消渴可配胰俞,脾俞,胃俞,三阴交,照海;上肢痹痛可配曲池,外关;手腕疼痛无力可配阳溪,阳谷。
秉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秉风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天宗,肩井,臑俞,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背痛,不可举等。
2.配肩髃,肩髎,曲池,合谷,舒筋通络,治疗经气不利之上肢酸麻。
3.配太渊,肺俞,宣肺止咳,治疗肺气不利之咳嗽,咯痰。
冲阳的准确位置图 冲阳穴常用配伍疗法
胃腑疾患可配中脘,足三里;水肿可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面目浮肿可配合谷,太阳,人中;足背肿痛,足趾屈伸不利可配足三里,八风。
偏历的准确位置图 偏历穴常用配伍疗法
治疗五官疾患可配合谷,风池及五官邻近的穴位;治小便不利,水肿可配列缺,水分,中极,阴陵泉;腕臂酸痛可配合谷,曲池。
阴郄的准确位置图 阴郄穴常用配伍疗法
心悸心痛惊恐可配内关,神门,心俞,胆俞;吐血衄血可配孔最,合谷,血海;暴喑,喉痹可配少商,照海,廉泉;骨蒸盗汗可配太溪,复溜,膏肓;头痛眩晕可配百会,风池,足三里。
腹结的定位与主治 腹结穴常用配伍
1.配下脘,足三里,梁门,天枢,内庭,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痛,呕吐。
2.配中脘,大横,公孙,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止痛,治疗寒邪直中之腹痛绕脐。
3.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俞,足三里,针刺补法,健脾益气,止泻,治疗脾虚腹泻。
4.配归来,关元,三角灸,足三里,针刺补法,灸三角灸,治疗气虚狐疝。
5.配行间,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气郁结之胁痛抢心,气上冲心等。
巨骨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巨骨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肩髃,臑俞,曲池,外关,合谷,通经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疼痛,麻木不举,上肢屈伸不利等。
2.配扶突,曲池,天井,手五里,丰隆,理气化痰,治疗气滞痰凝之瘰疬。
3.配云门,天府,公孙,理气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瘿气。
4.配臑会,少海,间使,太冲,太溪,滋阴散结,治疗阴虚痰凝之瘿气。
5.配孔最,尺泽,鱼际,降气止咳,清热止血,治疗肺热咯血。
上廉的准确位置图 上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肩膊酸痛,麻木,上肢不遂等症。
2.配天枢,合谷,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清热利湿,理气止痛,治疗湿热肠鸣,腹痛,泄泻等。
3.配梁门,下脘,天枢,消积导滞,治疗食积腹痛。
4.配风池,太阳,印堂,合谷,疏风清热,治疗风热头痛。
志室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志室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肾俞,白环俞,八髎穴,关元,三阴交,以补肾益气,壮阳固涩,治疗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阳痿等症。
2.配脾俞,肾俞,水分,足三里,太溪,以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小便不利。
3.配百会,心俞,神门,三阴交,以补益心肾,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健忘。
4.配关元,合谷,三阴交,以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治疗瘀阻胞宫之月经不调,痛经等。
5.配肾俞,命门,委中,三阴交,太溪,以强壮腰膝,通络止痛,治疗肾虚腰痛,腰膝酸软等症。
腹结的准确位置图 腹结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活血,理气降逆。
作用机制:腹结穴属脾经,位于腹部,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活血之功,可治疗阴寒凝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腹痛,疝气,便秘,及寒湿停滞,水汽不化,行于肠间的泄泻;还可作用于治疗寒邪中阻,气机上逆的咳逆等症。
次髎的准确位置图 次髎穴常用配伍疗法
肾虚腰痛,疝气,遗精可配肾俞,志室,关元;月经不调,痛经可配地机,三阴交;子宫下垂可配子宫,关元,归来,三阴交;下焦湿热可配带脉,中极,阴陵泉,曲泉;下肢痿痹可配肾俞,足三里,解溪。
腹哀的准确位置图 腹哀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太白,天枢,曲池,针刺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之腹痛,食积不化。
2.配气海,中脘,内庭,足三里,针刺泻法,调理肠胃,理气止痛,治疗胃肠气滞之腹痛肠鸣。
3.配中脘,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积绕脐腹痛。
4.配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5.配合谷,天枢,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治疗湿热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