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饮食
腹泻的饮食
腹泻饮食调理:
1、发病初期,饮食应以能保证营养而又不加重胃肠道病变部位的损伤为原则,一般宜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薄面汤、蛋白水、番茄汁、菜汤、果汁等;
2、急性水泻期需要暂时禁食,脱水过多者需要输液治疗。
3、恢复期腹泻完全停止时,食物应以细、软、烂、少渣、易消化为宜。如食欲旺盛,就少食多餐。可以多吃: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番茄汁、菜汤、果汁等食物;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以吃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浓番茄汁、浓菜汤、浓果汁等。
具体食疗方:
保和汤
针对:泻下急迫,量多、臭秽。
用料:茯苓五钱,莱菔子三钱,连翘三钱,山楂三 钱,陈皮二钱。
做法:雪梨切片,放入所有材料文火煲三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姜椒豆豉汤
针对:泄泻清稀如水,腹痛肠鸣,恶寒发热。
用料:淡豆豉一钱,胡椒半钱,藿香三钱,生姜三片,瘦肉半斤。
做法:放入所有材料文火煲二小时,再加入藿香稍滚即可。
莲子淮山粥
针对:脾虚久泻,元谷不化,不思饮食。
用料:莲子三钱,淮山五钱,茨实三钱,米适量。
做法:将上药与米加入适量水文火煲二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分型食疗:
伤食型泄泻者,多因宿食停滞,食物不化而腐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腹痛 减轻,痞闷嗳气,舌苔垢浊。宜吃消食化积导滞食品,或清淡之物,忌吃荤腥油腻、辛热温 燥食品。
湿热型泄泻者,多发生于夏秋之际,腹痛即泻,泻下臭秽,肛门有灼热感,粪色黄褐,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而厚腻。宜吃清热化湿或淡渗利湿之物,忌吃辛辣温燥,粘糯滋腻食品。
寒湿型泄泻者,多因受了风寒或寒湿之邪,导致泄泻稀便,伴有腹痛肠鸣。宜吃温中散寒,祛风化湿的食品,忌吃生冷油腻,性寒粘糯之物。
脾虚型泄泻者,是因脾胃气虚,消化吸收功能薄弱,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宜吃补气健脾食物,忌吃生冷伤胃、耗气破气之品。
肝脾失调型泄泻者,每因愤怒,即发生腹痛泄泻,平时常有胸胁痞闷,嗳气食少。宜吃疏肝健脾之物,忌食荤腥油腻之品。
阳虚型泄泻者,多属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表现为黎明前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胃寒,下肢觉冷。宜吃热性温暖食品,忌吃寒性生冷之物。
婴儿腹泻饮食
当婴儿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腹泻时,除了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外,在家中还特别注意婴儿的留饮食,以防止病情恶化。
腹泻婴儿不主张禁食,应继续饮食,因为腹泻时胃肠道功能紊乱,禁食后婴儿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得不到足够营养,胃肠功能就不能恢复,长期食还会发生营养不良。一般说,母乳喂养儿应继续予以母乳喂养 。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儿,可用等量米汤或水衡释扣奶及其他代乳吕,喂养2-3天后逐渐恢复政党饮食。大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儿,可予以平日已飞快的饮食,如粥、面条、烂饭、蔬菜、、末,还可加些鹇果汗或水果以补充钾。但这食物要很好地研磨、捣碎、烹调,使之易于消化。在腹泻疹愈后,每日应加餐一次,连续2月,以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若婴儿出现频繁呕吐,先食楼群 小时,然后喂以米汤、脱脂奶。再过渡到正常饮食。腹泻儿由于水分、电解质丧失较多,易引起脱水,电解质、酸咸平衡率乱,故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液体及电解南,以防脱水发生。
常用的口服液有以下几种
(1)口服补液盐:含有钠、钾、氯等电解质,将馐袋中的粉末全部倒出,溶于500诧开水中,少量我次口服。
(2)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毫升加细盐1.75克,或炒粉25克加细盐1.75克加水50毫升,煮2-3分钟后即可。一般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渴完
(3)盐水溶液,清洁水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煮沸,口服剂量同前。若腹泻婴儿出现明显口渴、少泪、前的凹陷、不尿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脱水加重,危及生命。
腹泻饮食禁忌
腹泻禁止吃多纤维蔬菜或水果:多纤维多渣的蔬菜同样不利于人体的消化(蔬菜纤维根本就不能吸收),在腹泻的时候应该少吃。这类蔬菜中比较典型的有竹笋、芹菜,菠菜,木耳、香菇、紫菜、南瓜等等。
腹泻禁止吃牛奶或海鲜:这两种东西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是引起腹泻的因素。这样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属于过敏性肠炎,应该查一下过敏源,比如牛奶或海鲜。对引起过敏的食物注意不吃或少吃,就会减少过敏肠炎发作而引起的腹泻症状。
腹泻禁止吃粗粮:红薯,玉米,高粱,小麦等都属于粗粮类。大部分粗粮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不易消化的,在腹泻的时候食用粗粮无疑是增加肠胃的负担,并不能达到中和粪便稀的目的。
多喝水腹泻最直接的害处就是造成人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容易导致脱水,后果会更加的严重。所以拉肚子的时候,即使不感觉口渴,也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多喝水,可以是纯净水,也可以是矿泉水。
勿盲目吃药和肠道感染造成的急性腹泻不同,普通的腹泻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并不需要吃抗生素类药物,人体本身就可自行调节好。但可以喝类似藿香正气水等缓解腹部的不适。
婴幼儿腹泻饮食禁忌
1.小儿腹泻不能吃生冷和刺激类食物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类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对肠道有刺激,腹泻时不宜吃。 2.小儿腹泻不能吃导致腹胀的食物 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某些小孩因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致泻,所以腹泻时可暂停用含乳糖的乳制品,待病愈后缓量摄取,直到逐渐适应。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且无乳糖,可以食用。3、小儿腹泻不能吃高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4、小儿腹泻不能吃高脂食物 因腹泻时消化能力降低,奶油、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类食物,常因脂肪未消化而导致滑肠,造成腹泻不止。5、小儿腹泻不能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垃圾食品 油炸、烧烤等方式的加工,会导致难以消化,造成腹泻。火腿、香肠、腌菜、方便面等过度加工的垃圾食品中包含有害成分,肠道会将这些有害物排除,这是致泻因素之一。6、小儿腹泻不能吃粗纤维较多的食物 芹菜、菠菜、韭菜、榨菜、笋类等含粗纤维素较多,能加速肠蠕动,加重腹泻。
宝宝秋季腹泻饮食要点
继续喂养,无需禁食
有观念认为宝宝腹泻时应该要禁食,这样能减轻肠胃负担,从而减缓胃肠蠕动,减少腹泻的次数。但事实恰恰相反,禁食导致的饥饿感反而会促使胃肠蠕动次数成倍的增加,腹泻次数也随之会增加。腹泻饮食新理念是提倡继续喂养,不需禁食,以免孩子短期内体重大幅下降,尤其是喝母乳的宝宝要继续母乳喂养。除非患儿呕吐剧烈或进食后腹胀、腹泻明显,可暂时给予禁食4-6小时。
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时注意口服补液,预防脱水从腹泻起病时就应开始。应让宝宝每日少量多次饮水或稀粥等,或增加哺乳次数,或喂养稀释奶及口服补液盐(ORS)。
口服补液盐用量:宝宝每次排完稀便后,要补充一定量的补液盐,一直吃到腹泻停止。一般小于6个月的小孩每次50ml,6个月到2岁每次100ml,2-10岁每次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就给喝多少。
宝宝腹泻病因不同,饮食方案也不同
有的家长在还拉肚子时,只给孩子喝白粥,认为这样对肠胃的刺激最小。但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腹泻一般需要几天甚至2周才痊愈,如果只吃白粥,孩子的营养将跟不上,容易影响生长发育。
1.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
2.年龄6个月以下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喂配方乳。
3.年龄6个月以上的宝宝,应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烂饭、蛋、鱼末、肉末、新鲜果汁等。家长鼓励宝宝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次数。同时应避免给宝宝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4.病毒性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时给宝宝喝低(或去)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可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腹泻饮食指导
一、饮食治疗目的
预防并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供给充足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使肠道得到适当休息,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
二、饮食治疗原则
(一)急性腹泻饮食治疗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黄林
1.急性期禁食: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
2.清淡流质饮食: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
3.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4.饮食选择: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6.饮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二)慢性腹泻饮食治疗
1.低脂少渣饮食:每天脂肪40g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故植物油也应限制,并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氽、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鸡、虾、鱼、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纤维多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当腹泻次数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故宜进食细挂面、粥、烂饭等。
2.高蛋白高热能: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贮存的热能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能饮食,并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供给蛋白质lOOg/d左右,热能10.46~12,55MJ(2500~3000kcal)。
3.禁忌食物:如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莱等,含粗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
呕吐腹泻饮食注意
腹泻时孩子的饮食安排 孩子到2岁或2岁多以后,很少有严重或长时期的腹泻。在和医生联系上之前,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休息,并给他像看起来想要的那样多的普通食物。研究表明,诸如(Jell—0)型果冻水,苏打饮料和苹果汁等传统的糖水“腹泻饮食”实际上增加并延长了腹泻,所以这种饮食再不被提倡了。
一些孩子喜欢喝口腔内再水化溶液,这些东西你可以在药店或超级市场买到。它们仅仅是加了身体在腹泻中失去的矿物质的糖水而已。通常它们对轻微的腹泻没有必要——就是说,一天泻肚只有几次——但是它们对严重的腹泻,当考虑到脱水时,却非常有帮助。那时,医生可能会给你推荐一种口内再水化溶液。
腹泻期间饮食的主要特征是为了确定孩子摄取了充足的流质,这样就不会因为摄入量(喝水)少于排出量(腹泻)而发生脱水。孩子喝的流质不应该是水,茶或其他不能代替矿物质损失的液体。最好是再水化溶液。
避免在孩子病要好时出现吃饭的问题 如果孩子烧了几天,不想吃东西,他的体重自然也会下降。第一次或第二次发生这种情况时,家长会很担心。当烧最后退下而且医生说现在可以恢复正常饮食的时候,家长会很耐心地再次喂孩子吃饭。但是,通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就是第一次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他会跑掉。如果家长强迫他吃,一顿接一顿,一天接一天,他的胃口可能再也不会恢复了。
这样的孩子不是忘了怎样吃饭,也不是太虚弱不能吃饭。在体温降到通常温度的时候,在孩子的体内仍然有足以影响他的胃和肠道的传染病。孩子一看到那些最先给他端上来的食物时,他的消化系统就会警告他,消化系统还没有对此准备好呢。
如果催着或强迫着一个由于疾病已经感到恶心的孩子吃这些食物,他会比平时胃口好的时候,更容易迅速地产生厌恶的情绪。他会在好几天内让人长时间地喂饭。
一旦胃和肠道从大多数疾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并能再次消化食物的时候,孩子的饥饿会强烈地表现出来——并不是过去常见的。为了弥补损失,孩子在一周或两周内通常很饿。孩子到3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要求他们饥饿的系统极度渴望的具体的食物了。
在孩子病要好的时候,家长的任务就是只给孩子他们想要的饮料或固体食物,而不要强迫他,要耐心等待他们准备要吃更多东西的信号。如果孩子的胃口在一周后还没有恢复,应该再次请教医生。
秋季腹泻饮食调理
针对腹泻的处理,除了注意休息和给予必要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调理得当可使症状迅速减轻,也可使体力迅速恢复,健康状况好转。
首先、根据机体在腹泻时有水分大量丢失之特点,宜增加流质饮食的摄入,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软面和稀粥等。这些流质饮食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电解质。
其次、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黄瓜,柑橘和红果等,不仅能够补充丰富维生素C和B,而且起到止泻、收敛作用,还可增加体内津液。鸡蛋羹摄入后也有收敛作用,并可保护胃肠黏膜和溃疡面。如果腹泻时间过长,可在每顿餐前可吃上一小片烤糊的馍片,这在医学上又称为“碳末”,是中药的一种,可吸附细菌及毒素,使其排出体外,起到收敛和清洁肠道作用。
第三、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开始恢复正常进食时要先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的逐渐过渡。要注意少量多餐,不可一开始就吃的过多,防止增加胃肠道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另外、患者要注意少吃油腻和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辣椒和动物油脂,避免加快胃肠蠕动而不利于病灶修复。香蕉和梨等水果也不可多吃。
第四、小儿秋季腹泻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对抗生素无效,故而必须谨慎使用抗生素,以避免造成抗生素的滥用。针对小儿秋季腹泻,可用如霍香正气水,黄连素和正气胶囊等口服,以抗炎祛毒,调理脾胃,促进病情好转。一般情况下,小儿秋季腹泻如果次数不多,可不用禁食,婴儿可正常哺乳。如果腹泻严重则需短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先从流质、易消化的饮食开始,切忌过早食用肉、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但牛奶和鱼并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