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和肾炎怎么区分
尿路感染和肾炎怎么区分
1临床表现上的区别:尿路感染不管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都有很明显的尿路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并伴随高烧等症状;而肾炎的临床表现是以高热为前驱症状,然后少尿甚至无尿,病伴随全身水肿等肾损伤的症状
2治疗上的区别:肾炎的治疗必须是限制盐的摄入,病补充蛋白质,在结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辅助治疗利尿、消肿,降血压;尿路感染的治疗相对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就可以,一般也是选择抗生素治疗
3预后的区别:尿路感染一般抗生素治疗两个星期到左右,都可以得到控制,一般没有很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而肾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早晨不可逆的肾脏损伤,而且治疗疗程也比较久,用药比较复杂等
4护理上的区别:肾炎在护理是最重要的是要限制盐和钾的摄入,如果饮食控制不好,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另外要减少房事;尿路感染的护理要点是要注意外阴部的卫生清洁,避免二次感染
注意事项: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尿路感染和肾炎有了一点了解,但是由于二者都是分型比较多,病因比较复杂,所以很难说彻底的分清二者的区别,只能从大方向上区分,所以具体的还是要通过相关检查才能确诊
普通的尿路感染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什么区别
1.凡尿液通过的路程,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因感染大肠杆菌等细菌而发炎,称为尿路感染。
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为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
非淋菌性尿道炎简称非淋。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女性还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病原体多为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疱疹病毒、念球菌、而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占80%以上。
尿道炎可分为两类,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
所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属于尿路感染.
2.普通的尿路感染可能会通过性交传染.不存在复发的问题。
尿路感染应该注意什么啊
1区分尿路感染的地方区别,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在治疗之前,一定要正确区分以便用药。
2 其次要注意发热对尿路的感染,同事区分其他的发热疾病,尿路感染可能与其他的发热现象一致,不过要注意区分。
3 尿血现象的出现应该考虑到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其他疾病,但是我们要在检查过程中确认,以便很好的用药。
金丝草的功效与作用 利湿利尿
金丝草有利湿利尿的功效,主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淋浊带下、泻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金丝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金丝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可以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
三白草的营养价值 利水消肿
三白草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脚气、黄疸、痢疾、带下等症。《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肾盂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急性肾炎一般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下面主要介绍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而肾盂肾炎为尿路感染的常见病。由致病菌感染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炎症。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后者可单独存在,而肾盂肾炎一般都伴有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好发于20~40岁女性。致病菌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主要感染途径是上行性感染,即致病菌由尿道上行入膀胱引起膀胱炎,继而沿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导致肾盂肾炎。正常人在尿道口内1~2厘米处存在少量细菌,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因为尿道黏膜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尿液可稀释细菌并将其排出体外;尿中还含有一些抑菌物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轻度损伤(如月经期、性生活后等)以及尿路流通不畅时,细菌乘虚而入,在肾盂部大量繁殖,而使肾脏致病。由于女性尿道短而宽,女婴尿道口易被粪便污染,故均易发病。肾盂肾炎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腰背疼痛等,小便常规检查可查出白细胞(脓细胞)和细菌。慢性期症状一般较轻,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或急性期虽控制,但经反复发作演变而来。肾盂肾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急性肾盂肾炎多数可迅速治愈,慢性者治愈则相对较困难。
鉴别应与尿路感染上尿路和下尿路
应与尿路感染鉴别
具有典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尿细菌学检查阳性者易于诊断,但不典型的尿路感染患者则容易被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鉴别。
鉴别应尿路感染
应与尿路感染相鉴别的疾病
发热性疾病: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应详细洵问病情,不疏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并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腹部器官炎症:有些尿路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尿道综合征: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除此之外,尿路感染还应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鉴别。
尿路感染分上尿路和下尿路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起病很快,伴有高热、寒战、全身酸痛、头痛;患者会有腰痛,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甚至会有肠胃刺激,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慢性肾盂肾炎: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会比急性期症状轻,多半以上患者会有急性肾盂肾炎既往史,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晚期会出现肾小球功能的损害,导致尿毒症。也有因慢性肾盂炎引起肾性高血压的患者。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1.急性膀胱炎:起病急,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痛,尿频,尿急,严重时会有尿失禁等症状,而且尿频症状非常明显,尿量不多甚至就几滴,但每小时会去多次;尿液混浊,甚至出现血尿。膀胱区会有轻微的压痛,部分患者会有疲倦感。
2.慢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尿中会有少量的脓细胞、红细胞。如果及时治疗会很快消失。